论罗丹连续寓言的智慧性
2022-08-15吴振尘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长沙410100
⊙吴振尘[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长沙 410100]
湖南儿童文学作家罗丹“能在寓言创作中广泛汲取儿童文学各种体裁形式的长处,又保持和发扬寓言的优良传统”。他的连续寓言,在中国寓言史上,具有鲜明的特点。罗丹每个连续寓言至少包括三则小寓言,在角色、情节上有连续,寓意主题则不需要相同。
一、连续寓言的提出
罗丹本人以及寓言评论者所说的“系列寓言”一词,从罗丹寓言作品实际来看,还可以细化为连续寓言。一般的系列故事,是在各个大的名称下,包括很多个独立的小故事,独立的故事之间不要求有情节、故事,以及因果上的联系。罗丹的系列寓言可以说是连续寓言,这是有情节上的连续和发展。连续寓言实际上比系列寓言在难度上要更大一些,它要求连续。
系列寓言的优点之一,是让较短篇幅的寓言增大了篇幅容量。它还使得同样具有较大篇幅容量如童话那样的故事,更具有精炼性和思想明确性。罗丹连续寓言具有智慧性,能够让故事自然而又巧妙地连续下去,同时又是寓言的写法。连续的写作形式在电视剧、动画片,以及童话小说中是常见的,然而在寓言中是缺乏的。因此,罗丹连续寓言的写作,丰富了寓言新的表现形式。
二、连续寓言智慧性的体现
(一)连续的智慧
各个独立的寓言要在情节上连续起来,这既需要情节设计的艺术,也需要考虑主题寓意的相同和不同。罗丹连续寓言既有不同寓意的连续,也有相同寓意的连续,体现了连续寓言的创作自由。
1.不同寓意寓言的连续。《小灰灰惹出的风波》包括四则小寓言。第一个故事《要吃鱼的蚕》,通过蚕和大花猫、小灰猫的对话,说明了分工的重要。第二个故事《蚕儿要和小猫比赛吐丝》,“过了不久”,蚕要求和小猫比赛吐丝,小灰猫真的吐出丝来了,这让蚕羞愧不作声。它的寓意是提倡互相学习。第三个故事《老鸹先生的质问》中的老鸹博士说:“我一不看,二不听,三不相信,我只相信现有的书本!”这个寓言讽刺了本本主义。第四个故事《小灰猫碰到小小刺猬鱼》,写小灰猫去吃刺猬鱼,肚皮被穿了洞,讽刺了骄傲的危害。
这四篇故事是独立的,同时又是连续的。写了小灰猫这个主人公的故事,由开始吐丝的特别,到后来因骄傲而丧命的结局。角色的性格命运,有连续的发展和变化。
《老虎米哈奇》包括四个连续的寓言故事。第一个故事写米哈奇抓到黑狐狸,黑狐狸想再次重演狐假虎威,但老虎没有受骗上当,还把黑狐狸咬住拖进洞里了。第二个故事写黑狐狸的爸爸为救儿子,请老鹰帮忙。老鹰和两个儿子设计,用山羊做诱饵。老虎上了当,回到山洞,黑狐狸也逃走了。寓意是“不管听到重复多少遍的话,都要自己动脑子想一想才是”。第三个寓言写老虎气恼地走进山洞里,遇到一只被石缝卡住的老鼠。老虎救了老鼠,之后老鼠替老虎拔了掌中的刺。意思是说,“小人物有时也能干出大人物干不了的事”。第四个寓言写老虎米哈奇脚好了后,准备找老鹰和老狐狸算账,但在草原上看到一群怪物,其实是一群斑马。斑马头朝内屁股朝外围成了圈。米哈奇以为是驴,就找了一只较小的扑上去,最后被无数只腿踢中。小豹子点出寓意:“斑马是个团结的集体,这种团结连狮子和犀牛都不敢轻易去伤害他们。”老虎最终开了窍,世界真复杂,不能自以为是。
在连续的故事中,让每一则故事都具有明确的寓意,同时又不缺乏连续性,再通过生动而详细的叙述,让每一个故事都更加紧凑和精致。
2.相同寓意的连续。寓言的写作有着寓意可以重复的特点,在相同的寓意下,用不同的故事来体现。形式和内容相得益彰,共同展现寓言艺术的魅力。
《猎犬波克和他的伙伴》用四个故事来表达小人的丑陋可笑。第一个故事写猎犬在狩猎中有功,猎人给它一些碎肉骨头。懒狗癞皮狗和巴儿狗都愤愤不平。猎人问它们打猎的时候在哪里?它们各自找借口,猎人生气地打了它们。第二个故事写懒狗癞皮狗和巴儿狗看猎犬把一只野鸡埋起来,它们以为猎犬私吞野鸡,原来只是为了引诱锦鸡的,结果又被猎人打骂。第三个故事写懒狗偷了根骨头,癞皮狗和巴儿狗都去争夺,这时饿狼来了,朋友们都吓跑了,猎犬跑来救了懒狗。第四个故事写懒狗叼着骨头,遇到了枣红马,它以为枣红马要抢它的骨头,但枣红马却不屑一顾。
《老狼柯克奇事》用三个连续寓言来表达团结的重要性。《昆虫汉的趣事》以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主人公写了六则寓言,总的主旨是提倡思考。
(二)思考的智慧
思考的智慧是指在寓言中,对一个问题进行不同维度的思考,进而体现思考的智慧之美。
《弯嘴巴鹦鹉的遗嘱》写了弯嘴巴鹦鹉三次遗嘱的故事。一次,学舌得到主人的欢心,但是不分清情况,被主人一顿好打。第二次总结挨打的教训,就是多说赞扬的话,它学的名言是“老爷讲得对”。但是老爷死了,少爷当了家,又遭到毒打。第三次它只说模棱两可的话,但是四面讨好更让所有人都讨厌它,没人给它喂水喂米,结果鹦鹉饿得只有一丝气儿了。
连续的寓言故事需要这个鹦鹉活着,这个手法也改变了单个寓言为了强调教训让主角死掉的常规写法。
在《弯嘴巴鹦鹉的遗嘱》的连续寓言中,寓意围绕着鹦鹉学舌这个特点引发出三个维度。一个是纯粹的鹦鹉学舌,因为不切实际,不行;一味地说好,也不行;只说模棱两可的话,结果证明也不行。以鹦鹉学舌比喻一些人的行为,比较贴切。三个维度的总结,有现实基础,比较全面,用连续寓言的形式来写,显得更加合适和紧凑。
(三)改编的智慧
罗丹擅长改编,借助原有的故事,进行新的思考。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中,相对于原创而言,很多作者都轻视改编。但从很多成功的改编作品可以证明,原创不是不能改编,而是如何改编。
《愚公后代巧移山》由经典寓言《愚公移山》中选取移山这一点去生发。通过使用挖土机器、用山石炼矿、挖隧道等新方法,作者对愚公移山这个故事进行了新的发挥。这其中体现着作者独到的改编智慧。第一个故事写移山采用了挖土机器,改变了老祖宗传下的三件宝物(锄头、畚箕、扁担),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第二个故事写不是遵循祖宗的移山,而是炼矿,把宝物提炼出来。第三个故事写愚公移山的目的是开辟一条道路,那从山的两边开凿一条隧道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我们要发扬的是老祖宗那种挖山不止的精神,不是要死死抱住老祖宗遗嘱里的个别词句。”这也是作者反对本本主义的体现。
结合时代精神进行改编,是罗丹寓言改编的成功策略之一。罗丹改编自《伊索寓言》的代表作《乌龟和兔子的第二次赛跑》,它的寓意也是讽刺经验主义。经验主义很显然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相违背,因此需要批判思考。
三、连续寓言的评价
作家罗丹以其丰富和成功的实践,开创了连续寓言这一写作形式,对寓言文体的丰富和探索,做出与众不同的成绩。
连续寓言的手法也影响了罗丹对童话的写法。在中篇童话《猪八戒外传》中,二十则小故事都是一则寓言。作品把握和突出了猪八戒的特点:贪吃、说假话、畏难、好吹嘘、要面子、傲慢、咬文嚼字不知变通、推脱责任、贪图名利,同时也讽刺了一些社会现象,如排外、争利等。因为每个故事的寓意明确,因此都可以看作是寓言。虽然二十则故事篇幅较长,但仍是连续寓言的写法和成果。
在寓言和童话的区别上,陈伯吹用形象化的比喻说,童话是良贾深藏若虚,寓言是学童直言无忌。“界限只在于作品中,如何处理主题思想教育的这一点上。”陈伯吹强调寓言的教育性。洪汛涛也说:“离开教育,寓言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也可以主题思想明确性来区分寓言和童话。洪汛涛给予了罗丹连续寓言高度评价:“寓言向以短小著称,它写得那么长,吸收了童话的表现手法,而且成为一个个系列,这是一种大胆的探索。”罗丹对童话手法的吸收,又以寓言的形式写童话,丰富了儿童文学的内容。罗丹不仅发扬了寓言诗,而且在连续寓言方面的创新精神,使他成为我国儿童文学史上特色最为鲜明的作家之一。
① 张锦贻:《在寓言王国中的探索和创新——罗丹寓言创作略论》,《云梦学刊》2003年第3期。
②③④ 罗丹:《智慧的魔袋》,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527页,第533页,第5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