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情之外:反抗的女人美狄亚

2022-08-15沈清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名作欣赏 2022年27期
关键词:美狄亚德斯神明

⊙沈清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在希腊神话中,女人常常是英雄争夺的对象,女神则为英雄的探险保驾护航,她们的事迹呈现为单一的性格,如珀涅罗珀在奥德修斯远行期间一直保持自己的忠贞,海伦的美丽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即使是掌管生育和婚姻的天后赫拉,其最显著的性格特点仍是单一的嫉妒。而作为一个“人”的美狄亚文学形象的出现是具有极大意义的,她被塑造为完整的“人”,而非英雄的附庸。

欧里庇德斯笔下的美狄亚性格具有连贯的逻辑塑造,其美狄亚的形象内涵具有一个发展、增添、丰富的过程。许多研究者选择从爱情的角度研究美狄亚,认为美狄亚是为了爱情牺牲一切的唯情主义者,为了保护爱情而做出杀死国王、公主甚至是亲子的行为。但在笔者看来,美狄亚的复仇不是为了保护爱情,而是基于自利而进行的反抗,与其说她是唯情主义者,不如说她是反抗者与自利主义者。

美狄亚的反抗精神,也和作家的进步思想相呼应。欧里庇德斯对宗教有意识地带有审视的目光,他的剧作中流露出对神话不合理的否定。同时,欧里庇德斯也是罕见的同情妇女地位的古典作家,有人说他首先在希腊文学的领域里发现了女人。他对妇女心理的揣摩细致入微,对男女地位不平等带来的家庭悲剧痛心批判,对同时代的男性不道德行为的讽刺不留情面。

当然,受到时代的局限,欧里庇德斯的作品中对神明的敬畏与怀疑共存,却不能就此将其定义为号召男女平权的进步者,但这样领先于时代的思维已经使得欧里庇德斯在古典文学作家之中脱颖而出。作家充满怀疑的宗教观和颇为先进的社会观,反映在美狄亚的形象之上,便对应着她对神明意志和母亲身份的反抗。

一、神祇意志的反抗者

从爱上伊阿宋开始,美狄亚的大半生都牵系着神明的意念,她被视为工具性的存在:帮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帮助阿尔戈英雄顺利返航,诞下成为米底人祖先的子嗣。而最后一点,在欧里庇德斯的作品中并没有实现:美狄亚杀死了自己与伊阿宋的儿子。

在神明的意志下,美狄亚失去了家乡,失去了爱情。她本应心甘情愿如此,但她挣脱了金箭的魔力,也挣脱了神明的控制,她对伊阿宋产生了恨意。欧里庇德斯笔下的美狄亚竟暴烈地要报复金箭注定的爱人,这暗含了作家对神明力量的隐晦质疑。

美狄亚叛国离乡的悲剧,起源于她对伊阿宋的爱意,而她的爱也是源自于众神的控制。当爱情遭到背叛,人生价值所系变得支离破碎,却没有神愿意帮助美狄亚。尤其是掌管婚姻的赫拉,在希腊神话中常常以追查不忠丈夫的妒妇形象出现,她对宙斯的风流痛恨不已,却对于伊阿宋又爱上他人的举动无动于衷,没有给予美狄亚任何回应。而伊阿宋对爱情的态度是完全地利用:利用一个自投怀抱的公主美狄亚获得金羊毛,利用科林斯的公主获取地位来给儿子提供更好的条件。儿子、后代是男人们所考虑的最重要的事情,而妻子应当乖巧地听从丈夫的安排。

神祇的不眷顾和丈夫的冷酷,使得美狄亚陷入绝望的境地,但美狄亚拒绝就此臣服于悲剧命运,她决心报复。此时,杀子还未出现在她的复仇计划中。直到她与伊阿宋产生第一次争辩(第二次时她已经伪装起来,假意奉承,决意杀子报复),认识到伊阿宋对爱的无情、对子嗣的看重,结合偶遇的埃勾斯无子的烦忧,她意识到杀子的选择是最能够打击伊阿宋的做法。

但即使如此,美狄亚在真正痛下杀手之前,仍然具有无限丰富的内心纠结。从不将杀子作为复仇选项,到决定杀子,再到最终实施,美狄亚三次犹豫,她看见亲生骨肉时候的心理活动、对孩子的无限留恋都十分真实。亚里士多德指出,只有当亲属之间发生苦难事件时,例如弟兄对弟兄、儿子对父亲、母亲对儿子或儿子对母亲实施杀害或企图杀害,这样的行动才有特别的、悲剧的快感。美狄亚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受到复仇的愤怒的支配,但最终仍然挣脱束缚,从理智一步步走向反理智的疯狂,像一团火焰一样将身边的一切同自己一起燃烧殆尽。伊阿宋自然是痛苦万分,因为美狄亚使他“变成了一个无子的人”。在古希腊,老而无子是十分凄凉的。同时,这也可以视作美狄亚对众神的嘲讽:既然诸神都偏爱伊阿宋,那“我”便使他后半生凄凉不幸!既然诸神希望我的后代能够成为一族的祖先,那么“我”就叫这希望落空!

在悲剧的结尾,歌队照常唱出对神明的歌颂:

宙斯高坐在俄林波斯分配一切的命运,神明总是做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凡是我们所期望的往往不能实现,而我们期望不到的,神明却有办法。这件事也就是这样的结局。

这一段歌颂在欧里庇德斯的多部戏剧中都有出现,但显然与本剧的情节并不相符。在本剧中,反而是神祇感到自己所期望的(伊阿宋的顺遂)不能实现,期望不到的(美狄亚杀子)却出现了。欧里庇德斯写下的这一段歌颂,不但没有挽回神明的全能形象,反而加深了美狄亚反抗神明意志的突破性。

二、母亲身份的反抗者

美狄亚的杀子行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母亲主宰子女生死的一种体现。在希腊神话中,杀子的行为并非罕见,赫拉克勒斯曾由于发疯而杀死亲子,阿伽门农也为献祭而牺牲女儿,坦塔罗斯为试探诸神杀死儿子做宴,这都是由父方完成的行动。而母亲杀子,或是被塑造成不敬神的悲剧,如狄俄倪索斯与彭透斯;或是由于对兄长的尊敬超出了对儿子的爱意,如墨勒阿革洛斯。对于前者,母亲杀子体现的是神祇对不敬神者的残忍报复;对于后者,更多是命运的不可更改性通过母亲来实现。两者都不能体现母亲具有主宰孩童生命的权利,与父方相比,母方对于孩子生命的主宰,不被看作是理所应当的,即使孩子是两人共同孕育的产物。甚至,当时的希腊已经产生母亲并非孩子生殖者的扭曲观念:

一个被称为孩儿的人的母亲,并不是这人的生殖者,而是新播种的胚胎的养育者。生子的是授胎者,她只是作为那客人的客人保存着苗裔。

在这里,母亲已经彻底沦落为工具和生命的载体,其全部功能与子宫等同。更可悲的是,连女性神祇雅典娜也赞同这一点,即使她非同寻常的出生完全是由于父亲对母亲的嫉妒与恐惧,才使得她没有生身之母。

因此,美狄亚的行为显得更为惊世骇俗。她认为自己有权利主宰孩子的命运,甚至对伊阿宋的父亲身份嗤之以鼻。美狄亚以母亲的身份,越过父亲与丈夫的威权,决定了希腊人最重要的子嗣的命运。这一命运主宰地位的调换,体现了美狄亚对希腊社会母亲地位的反抗与挑战。

欧里庇德斯在剧作中为美狄亚的反抗创造了退路,描绘了赫利俄斯赐予的龙车,这一点遭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批判,认为其不近情理。在古希腊剧场,该种机械是剧场内的起重机,古代评论家称之为“机械降神”(Deus ex Mechina)。龙车在剧本更深广的意义上被视作欧里庇德斯对雅典民主制悖谬的揭示,讽刺对自由的不加节制的追求竟也可以堂而皇之不受惩罚。而在戏剧内容层面,龙车可以部分地视作作者对美狄亚的慨叹,以此给予这位神祇之后一个外表辉煌却实质苍凉的结局。美狄亚在此之后也曾在忒修斯的故事中出现,其形象颇为生硬单薄,因此笔者倾向于将龙车作为美狄亚故事的终结。在欧里庇德斯的年代,这类反抗的、桀骜的女性是绝无容身之地的。美狄亚登上龙车后的不知所终,是欧里庇德斯也无力为这一超脱时代的女性安排一个合乎情理的后半生,因而采用“神力”加以解决。在太阳神龙车上的桀骜背后,美狄亚无依无靠的孤独,杀子带来的永痛,将伴其终生,她将如何面对人生的悲剧,成为剧本之外的未尽之意。

三、具有现代意义的极端自利者

美狄亚的行为可以看作是追逐自利的结果。在古希腊,女性的身份固化为妻子和母亲,全身心为丈夫和儿女投入,女性的自我主体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解。个人主体性的追求和家庭子女的矛盾,在本剧中体现为复仇的个人追求和亲子之情之间的矛盾。美狄亚是一个有才识的、个性很强的女人,把“自我”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亲子之情让位于复仇的追求,她杀死了自己的母亲身份,捅破了母爱伟大无私的铁律。

杀子是自利的极端表现,美狄亚追求自我、进行复仇的同时并不节制,对他人尤其是无辜的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作为一个极善言辞的人,美狄亚对外表现得彬彬有礼,她的演说极具煽动性,将内心的翻涌按捺表现为最有利于自己的话语。在第一场中,她对歌队的演说以女性的角度出发,以对自己经历的曲解唤起了歌队妇女的共情:美狄亚身上具有男性英雄的特质,她可以与国王交谈,可以出海冒险,具有扶友损敌的性情,甚至因为自己巫女的身份有着男人之外更多一层的依仗,这和歌队妇女们完全不同。但是在她的演说之下,妇女们纷纷表示:“我会替你保守秘密,因为你向你的丈夫报复很有理由。”面对严厉驱逐她的国王,美狄亚的言辞也使得她能够在国土上多留一天时间,施展她的报复手段,即便克瑞翁一开始态度坚定:“不许你拖延……不把你驱逐出境,我绝不回家。”在以言辞之利得到一天的时间之后,美狄亚立刻变了脸色,开始了复仇的独白,详细地思考着杀人的手段和事后的去处。可见,美狄亚将唇舌作为维护自我利益的一大武器,作为自己真实性情的伪装。

但是早在开场,最了解她的老仆人保姆,已经道出了美狄亚的本性:“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母亲的心已经震动了,已经激怒了!要当心她胸中暴戾的脾气、仇恨的性情……那傲慢的性情、压抑不住的灵魂,受了虐待的刺激,不知会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呢!”美狄亚的复仇,是基于她因为不公正的待遇而激发出的灵魂的血气,但是这一份怒气并不受理性的节制。正如保姆所言:“你为什么要你这两个孩子分担他们父亲的罪孽呢?你为什么恨他们呢……我们的生活缺少了节制便没有益处,厄运发怒的时候,还会酿成莫大的灾难呢。”

美狄亚的不节制,源于她追求自我利益的不择手段。她对孩子的恨大多是由对伊阿宋的恨满溢而来。当初她抛弃祖国的城邦,伤害父兄,是为了追求爱情之利,从此她的城邦与家庭价值全部维系在伊阿宋身上,而这样的依仗随着伊阿宋的变心而坍塌,她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基于自利的角度考虑,孩子处于美狄亚的对立面,因为伊阿宋以“利用未来的孩儿养活已有的孩子”为借口,背叛了美狄亚,两个孩子成为另一端的筹码,而只有美狄亚孤独地站在利益权衡的一端,后半生无所依傍。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她最终在血气的冲击下受到不道德的义愤所控制,把孩子作为伤害伊阿宋的报复手段。

四、结语

美狄亚的形象流变有着悠久的历史,带来了丰沃的土壤和广阔的创造空间,而欧里庇德斯的才华与超先于时代的思维,使得美狄亚在其笔下成为古典时代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人物之一。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所特有的快感来自通过模仿而获得的怜悯和恐惧,对于当时欧里庇德斯的男性观众而言,他们从剧中窥见了女性反抗的可怕后果,能够感受到悲剧带来的恐惧,自然难以给出较好的评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读者越来越能够体会到恐惧之外的对美狄亚命运的怜悯,以及对其反抗行为的震撼。这一份跨越历史的怜悯,是美狄亚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也是其历久弥新的文学价值所在。

① 邹广胜:《西方男权话语中的女性形象解读》,《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

② 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版,第8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③ 吴雅凌撰:《神谱笺释》,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158页。

④ 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72页。

⑤ 拉齐克:《古希腊戏剧史》,俞久洪、臧传真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4页。

猜你喜欢

美狄亚德斯神明
不能左转
画地为牢
“另一面”的美狄亚
用三个公式全面、完整地解决欧德斯猜想
王的神明
雪夜
东京神明 花信精神
倘若,这世上有神明
美狄亚的战争
浪漫鼠德斯佩罗:小老鼠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