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教育传承视阈下民族地区学校微课设计的思考与探索
——以甘南地区为例

2022-08-13马燕燕王生平高继科

内江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技艺育人思政

马燕燕 王生平 高继科

①甘南藏族自治州中等职业学校 ②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入推进,“唐卡”、“锅庄舞”等藏族非遗项目逐渐被纳入各高校与职业教育的体系之中。但在课程思政发展与“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的背景之下,传统的“重技轻道”式的培养模式,变得难以适应当下“立德树人”的发展要求和民族地区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探索在非遗类课程体系中,以微课设计融合思政元素、突出传统文化特色与社会主义教育观、及“以道御术”模式协同引领非遗技艺的专业人才培养,大众的非遗普及教育,这都将充实学校非遗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1 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由此,传统文化就有了持续焕发生机的动力。在相关政策的引领下,一批珍贵的非遗项目也得以通过课程开发、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越来越多地进入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育人体系,先后挖掘、整理、开发出如“藏族唐卡”、“洮砚制作”、“民族服饰创新设计”、“民族建筑技艺”、“特色饮食烹饪”、“锅庄舞与广播操融合创编”等一批非遗教育传承的特色项目,这为广大青少年的“濡化”创造了浓郁的氛围。但纵观国内外相关非遗教育传承的案例,并没有给我们提供可供借鉴且成熟系统的模式,就现有的相关非遗教育传承的成果对比来看,起步较早且具有文化危机意识的韩、日等国的经验,更能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启示,即将技艺传承人教育、专门人才培养和非遗普及教育作为构建学校教育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三个分支[2]。据此,本文以甘南地区高校与职业院校为研究的范围,以专门人才培养和非遗普及教育作为探讨的两个层次,通过微课设计平台融合传统技艺、相关历史、现代价值、课程思政建设等,从而为专门人才的科学培养与普通青少年的认知拓展提供一些必要的积淀。

2 非遗类微课设计的现实需要

2.1 微课设计能促进非遗教育教学中的思政建设

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境居于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带,这里及毗邻地区曾被费孝通先生誉为“藏族现代化之跳板”。但截至2021年甘南全州常住人口约38.18万,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约为9.21万[3],广大群众对学校教育的认知、对传统文化的发展理念等还缺乏科学的引导,这阻碍了甘南快速现代的“步伐”;加之当地民族成分多样、青少年一代在本民族文化熏陶下成长[4],传统世俗的观念根深蒂固;传统的农牧业家庭诸事皆以宗教教义为轨范的习俗由来已久等,这从宏观与微观上深刻影响着青少年一代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入校后才开始系统的学习某项非遗相关知识,教师们忙于对学生非遗技艺的“恶补”,常常忽略技术技能之外的育人途径,这成为构建“隐形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羁绊。

2.2 微课能充实非遗专门人才育人的内涵

立足于挖掘、整理、开发某项非遗而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式的技艺传承,已然成为一种非遗学校教育传承的固有模式,在“唐卡绘画”、“民族建筑技艺”、“锅庄舞”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促进学生技艺掌握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左右着非遗学校传承的发展方向,追求对技艺的不断“精益求精”,亦是为满足人才的社会竞争力,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却造成了“重技轻道”式的人才培养取向,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价值观的引领,学生也无法通过技艺传承的渠道,深入广泛地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束缚着他们树立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美丽祖国的情怀。因此,要拓宽非遗教育教学育人途径,缓解常规教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保障的不足,微课就为此提供了便利。

2.3 微课能促进非遗的普及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民族智慧与精神的凝结,在历史的发展积淀下无不彰显各民族文化从相遇到尊重的发展轨迹,也深深根植着“术由道御、器以载道”的中华传统“道”的精髓,这与学校“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具有内在的价值耦合。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大众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这不利于青少年通过传统文化学习而实现价值观发展与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以优秀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微课设计,能让广大学生直观的认识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营造现代与传统文化因素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3 非遗类微课设计的策略与原则

3.1 突出传统文化魅力与思政的融合设计

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与其相关的实践、表演、知识体系、文化场所等均是非遗传承的范畴[5]。在教育传承中既要将更多优秀的内容呈现给广大青少年,激发他们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觉,又要不断剔除“糟粕”,实现唯物主义的课程价值导向。如在“唐卡”的传承教育中,微课的设计既要突出绘画艺术的美感、融入民族交往、交流与融合的历史故事、也要将新时期“唐卡”文化学校发展的成果呈现给大家,紧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主题,紧紧围绕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的主线,进一步开展相关的讨论、答疑以及技艺的提高或体验。

3.2 以微课为切入,拓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渠道

众学者指出“重技轻道”[6]、“重体弱育”[7]、“道技分离”[8]在我国学校教育中长期存在,语言学、体育学、美术学、服装设计、烹饪等学科或专业的发展也摆脱不了“弱育”的局限,非遗教育表现出“零散、单调的碎片式呈现”[9]。坦率的说,教育是一项庞杂而系统的科学,仅凭借微课并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困境,但微课却能促进“道”与“技”的融合表达与有效衔接,是一种切实可行并颇具潜力的教学创新手段。因此,借助于微课整合与非遗项目相关的技艺、历史、地理、器物、价值、表演等多种信息资源,既能让专业人才在学习中提高技艺本身,更能针对这些技艺展开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深入“领略”。

3.3 开展非遗微课普及教育,提高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如前文所述,现代生活中传统文化逐渐远离大众,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一代渐行渐远,甚至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仅能在展馆中领略它曾经的厚重与神秘,这不得不引起当今世人的无限遐想,是该坚守传统还是该任其发展与凋零?党和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关爱,成为对这一时代命题的解答,也逐渐唤醒着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自觉。甘南民族地区高校与各职业学校,承担着为祖国各地地输送人才的重任,非遗微课的设计应更多的介绍扶持传统文化的相关政策,助力当地民众文旅脱贫;在新媒体技术、地理、艺术、历史等学科教育中融入民俗的元素,使毕业生尽快融入当地生活,把唯物主义价值观、现代教育理念等渗入当地建设的方方面面,将非遗普及的知识传播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4 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教育传承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拓宽了路径,学校教育的不断改革对原有的非遗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以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发展为动力,将微课模式引入非遗教育教学之中,既能满足全面育人的需要,也能为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更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等的衔接。因篇幅与视角所限,本文所论未深入展开而必有不足,祈望正之。

猜你喜欢

技艺育人思政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