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游憩空间理论的动物主题公园设计方法探究
——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改扩建项目为例

2022-08-13王怡晨王焱宁

中国园林 2022年7期
关键词:游览大熊猫动物园

丁 玮 王怡晨 王焱宁 郑 科 王 欣

动物主题公园是具有展示、研究、科普、游览等多重功能的特殊空间,作为人类的游憩空间和动物的生存空间,现代动物园的规划设计者正在努力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大熊猫基地”)是以大熊猫为核心IP的动物主题公园,作为教育研究基地,兼顾部分游憩功能。随着大熊猫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大,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日渐增多,基地已无法承载大量游客对于游憩空间的需求,希望通过改扩建,改善游憩环境,提升游览体验,同时还原大熊猫等动物的自然生境。

基于对大熊猫习性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解读,同时整合相关专家提出的动物保护要求,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总结了对大熊猫基地空间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知识,并提炼出尊重动物自然属性的设计原则。本文在现有游憩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延伸、凝练得出以尊重动物自然行为为前提的提升游客体验度的设计框架,形成指导动物主题公园设计的方式方法。

1 相关研究背景

在欧洲,动物园自18世纪起就成为公共游憩空间,如1907年的哈根贝克动物园呈现混凝土、岩石、壕沟等自然式的景观。20世纪80年代,世界动物园的设计发展开始向保护珍稀濒危动物、提供科普教育体验的沉浸式生境转变[1]。21世纪后,人们进一步意识到自然景观是展现动物自然行为的必要因素之一[2]。目前,中国动物园的主要展示形式仍以笼舍式为主,通过提升部分丰容方式和改变隔离材料改善动物的生活环境,但未真正提高动物福利。

近年来,中国学者对沉浸式动物展区进行了深入研究,“生态化”“动物福利”和“环境丰容”是近几年动物园设计研究的热点问题[3]。

已有研究可分为2类。1)从动物角度出发,聚焦于动物展区的设计过程:通过对沉浸式动物展区的景观设计实践,总结可以提升动物福利的场馆丰容措施[1];将动物园场馆建筑作为研究主体,为动物园建筑建设提供系统的指导[4];从动物福利、展区设计和游客体验3个方面进行探讨,强调在无视障参观及生态化展示的同时,促进动物做出更多自然行为[5];通过观展设计研究,总结动物园“观”与“展”的关系,详细阐述动物园在展示不同动物时所采用的空间形式和隔离方式[6]。

2)从游客角度出发,针对动物园的教育科普功能,聚焦于解说系统设施:通过对动物园游客心理需求的分析,探讨动物园解说设施项目策划中的感官、场景及互动体验,以提高动物园解说设施的设计水平[7];基于环境教育功能,构建环境教育评估、游客参与及解说满意度之间的路径模型,探究三者间的影响机制,为公园管理与规划提出新思考[8];通过用户访谈和观察分析总结游客需求,合理定义动物园导览系统和功能,创建多种使用动物园导览系统的情境,进行动物园导览系统的设计研究[9]。

可以看到,目前鲜有研究从规划设计层面入手,从动物和游客角度出发,以公园整体空间为基底,从场景的构建开始,通过游憩系统的搭建提升动物和游客的双向体验,从而指导后续场馆及导览系统的设计,并形成此类游憩空间的设计方法。

本文跳出动物园的框架,把大熊猫基地作为以动物为主题的综合公园,从动物和游客两方面出发,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获得模拟动物生境的空间形式,并以所展示的动物自然属性为目标,反推动物和游客之间的互动方式,以空间本底为基础,以观赏方式为引导,叠加游憩空间相关理论,形成更加合理且具有导向性的游线系统,通过场景构建指导公园的总体空间设计。

2 理论研究

2.1 研究架构

在以大熊猫为主题的旅游体验中,主体是游客、目的地和大熊猫。大熊猫作为核心展示物,其生活习性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而大熊猫的特殊文化属性及世界级影响力,也使之成为动物主题公园的强有力IP。旅游者主要为熊猫迷、教育工作者和目的地品牌商,其行为主要体现在“参观”“拍照”和“接触”3个环节,而旅游者的满意度和与熊猫接触的程度密切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大熊猫的行为状态、参观游览的时间与季节、游客的秩序,以及人均消费等[10]。

作为一个现代动物主题公园,大熊猫基地要从“动物的展位”逐步转变为“应该会有动物出现的场所”,最终达到“沉浸式展示”的目标[11]。通过场馆的布局和游线的组织等,在满足游客旅游体验的同时保护动物的自然行为,是本文研究此类游憩空间设计方法的目标。

基于游憩空间的相关理论基础,以人类需求和动物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结合场地特征,从以下4个层面进行理论研究。

1)空间基底层面:基于场地现有的自然资源及条件,分析其赋予场地的空间可塑性,从而塑造不同特色的行为环境。再根据动物适宜性和建设适宜性,确定场地的基本布局和总体结构。

2)观赏方式层面:行为环境可承载的空间事物及游憩行为决定了大熊猫和游客间的互动形式是否存在多样性。如何在尊重动物自然行为的基础上满足游客体验需求,是该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3)馆舍组合层面:大熊猫的饲养展示馆舍承载了游客与大熊猫的各种互动,是游憩行为发生的空间基本单元。这些基本单元的组合和布局形成了整个大熊猫基地的游憩空间骨架。

4)游线组织层面:在整个游憩环境中,通过道路布局、交通组织和游线导览等方式,引导游览行为,控制游览时长,从而实现预期的游览体验。

2.2 研究过程

依据上述理论研究架构,针对基地的三大主体:大熊猫、游客和目的地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相应理论框架。

2.2.1 空间基底

场地内部的分区、道路交通等布局作为空间基底,承载所有游憩活动。研究一方面从动物角度出发,基于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总结大熊猫自然生境所需要的湿度、适宜温度、树木郁闭度、适宜栖息坡度、植被茂密度和风向水系等。进一步研究分析场地地形、坡度、风向、海拔、植被、水系等自然资源信息,与上述标准比对并进行动物生境适宜性评价,可获得适合大熊猫生活的区域范围,为后续大熊猫饲养展示区的选址落位提供指导(图1)。

图1 大熊猫适宜生境条件示意

另一方面,从游客角度出发,在场地现状基底中提取景观风貌特征,叠加各个区域拟达到的环境效果和游览体验,形成不同的主题分区。同时结合游客量、交通、周边环境等信息,确认场地的出入口和大致建设规模,整合后形成初步的空间基底结构。

2.2.2 观赏方式

动物主题公园中,观赏方式发生的主体是动物和游客。动物的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是公园中需要展示的内容,而游客通过解读展示内容获得生物习性、自然生境、文化价值等信息,就是观赏行为的拟达成目标。从展示的内容到信息的解读,需要通过互动形式和信息传播来完成。

互动的形式包括观赏角度、观赏距离和互动载体等,信息的传播则取决于展陈的方式、空间氛围的渲染,以及故事场景的营造等,是游客对游憩环境形成整体印象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互动形式和信息传播的过程总结为观赏方式(图2)。

图2 观赏方式的传播框架

1)互动形式。

观赏方式的确定需要设计者分别研究动物和游客的行为与需求,叠加后得到同时符合双方自然行为与需求的结果。通过对动物保护专家、大熊猫基地科研人员及游客的深度访谈,总结出大熊猫的行为趋向(刻板行为、自然行为)(表1),以及游客的行为趋向(表2)。

表1 大熊猫行为趋向

表2 游客行为趋向

将大熊猫的自然行为需求与游客体验感佳的行为进行匹配,得出既能满足游客体验需求又能保护大熊猫自然行为的观赏方式。

2)信息传播。

动物园设计展示中的信息传播可以分为场景式语境和情景式语境2种方式[8]。场景式语境是通过对动物原生生境的“模拟场景”营造,为游客提供动物科普信息传播所需的语境。情景式语境是通过环境中的声音、光、材质、色彩等营造整体环境氛围,传达展示信息,使游客与所传达的信息得到情感共鸣。

理想的信息传播需要把场景式语境与情景式语境相叠加,营造贴近动物真实生境的环境,同时设置人与动物的互动场景,让游客有机会体验在野外无法实现的“沉浸式游览”,这也是时下国内外动物园最前沿的动物展览方式。

以一个简单的场景为例,“大熊猫怕热,喜欢戏水”是需要传达给游客的动物自然属性,在大熊猫基地中,展示的内容则是“大熊猫戏水”这个事件。通过玻璃水池等场景设置,让游客穿梭于大熊猫戏水的玻璃水池下方,看到大熊猫惬意的戏水过程,即达到了准确、有趣地转达信息的目的。

在动物主题公园设计过程中,根据任务书的要求,以及对动物文化属性、自然属性的研究,罗列需要在科普、展示中传达的内容,并通过上述方法进行传播,即可形成多元的观赏方式。

2.2.3 馆舍组合

馆舍即饲养展示区,是游客与动物发生互动的场所,也是游憩过程中体验到的空间基本单元,馆舍的整体布局,承载了游憩活动的行为与心理需求。多个馆舍较为紧凑地布局在一片区域内形成一个游览组团,作为公园中的一个游憩点为游客提供游览和配套设施,而多个游览组团的排布则形成了整个公园的布局(图3)。

图3 馆舍、组团与园区示意

通过案例分析法总结出主题公园常用的3种布局形式:掌型、枝型、混合型。其共同点是以一个或多个馆舍为主体形成一个游览组团,再通过主干道将多个游览组团衔接起来,于核心区域设置中心集散区,提供配套服务。

单个组团也同样以掌型、枝型或混合型的形式在园区中布局,通过主干道和次干道进行连接,形成园区的总体布局。

基于上述馆舍组合形式,在大熊猫基地设计过程中,以3~4个动物馆舍为主体,结合游客需求配置必要的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一个游览组团。同时根据前文的空间基底研究,总结大熊猫基地对动物馆舍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布局与间距要求(图4),将其布置在适宜的位置,再通过主干路进行串联,即可形成一个完整的游览体系。

图4 馆舍及设施布局原则示意

2.2.4 游线组织

在初步建立游览体系后,需要利用游线将所有游览体验内容串联起来。公园中的游憩活动通常为线形,线形游憩空间由参观者连续的移动和停滞行为串联,通过控制游憩吸引物密度和线性过渡空间,创造具有序曲、高潮和尾声的游览过程[12]。通过对游览节奏的把握、游憩空间的段落划分,以及空间路径的组织等方式,设计者可对游览体验效果进行控制性设计。

以线形游憩空间基本线路的设置,以及主游线和后勤道路的布局为基础,组织场地内部交通(图5)。游憩模式策划中提到,一个游憩段每10min需要一个兴奋点,每30min需要一个高潮点,每60min为一个游憩点,即平均步行2~3h为一个游览时段,长度约2km[13]。根据该理论,按照游客体验的内容和时长,将游览线路划分为3个级别:短程游线2~3h;中程游线4~6h,包括2个游憩段;长程游线6~8h,包括3个及以上游憩段。游线设计同时遵循体验旅游理论原则、新奇和熟悉相结合原则,以及不重复原则,在游览过程中将安全感体验段、秩序感体验段与兴奋刺激点交错布局,在色调、尺度、环境和形态上寻求多元变化。

图5 后勤区与参观区的布局方式

最后,根据游憩环境对人类心理的影响及游览线路途径的自然景观风貌特征,为不同的游览线路确定游览主题,诱导人对环境的观察与感知,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14]。在动物主题公园中,以动物的种类、年龄、成长环境,或与人类发生的故事为主题元素,更能引发游客的共鸣。

2.3 理论框架

通过以上研究分析,总结得出相应的理论框架,用以指导大熊猫基地的设计(图6)。

3 理论框架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改扩建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中,利用上述理论框架,进行了全过程的实践。

3.1 空间基底

首先对场地坡度、坡向、风向、水系、植被和湿度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得到大熊猫适宜的生活范围(图7)。基于大熊猫基地山丘、溪谷、密林、梯田、湖泊等自然景观,将场地分为6个主题片区,其中宝藏湖泊为原大熊猫基地改建片区,科学珍探为科研及后勤片区。从动物角度出发,将其余扩建区划分为冒险溪谷、探索密林、无限山丘、英雄农场4个片区(图8)。依据场地中现状道路、周边交通和区位等确立主要轴线和场地出入口,从而搭建大熊猫基地的总体结构(图9)。

图7 大熊猫生活适宜性评价

图8 大熊猫基地景观分区示意

图9 大熊猫基地总体结构

3.2 观赏方式

基于前文对大熊猫自然行为和游客行为趋向的匹配,得出合理的互动形式。将这些互动形式从空间关系和体验形式上予以区分,得出不同观赏角度、距离和载体下的不同观赏方式(表3)。

表3 观赏方式分类

各片区基于景观基底营造各具特色的动物生境,以场馆设施中所包含的人类空间界面和动物空间界面作为信息传递的物质载体,传播大熊猫自然与人文属性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同时,赋予片区不同的主题:遇见(冒险溪谷)、拥抱(无限山丘、探索密林)和相伴(英雄农场),与游线组织相结合,打造主题游线(表4)。

表4 四大片区游线主题

3.3 馆舍组合

经过与中科院动物所团队的会谈与讨论,梳理确定了基地改扩建实际所需的馆舍数量、容量及空间布局模式。将各片区的场馆基于馆舍布局模式进行落位,得出符合每个片区主题的组合形式(图10)。

图10 馆舍与组团布局示意

根据动物保护专家提出的建议和大量文献资料数据,依据每个片区不同的自然条件梳理场地特征,匹配以适宜生活在该区域不同年龄和数量的大熊猫,最终得出每个片区的自然环境及动植物生境特征和数据图谱(图11)。

图11 分区自然环境与动植物生境图谱

依据以上指导性的设计原则,对多种组团布局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一个最为合理的布局方案(图12)。

图12 大熊猫基地馆舍布局

3.4 游线组织

园区游线设计以馆舍布局为基础,结合道路、地形、用地等限制条件,组织园区内部交通(图13)。将车行主干路与4条1~2km长的组团游线相衔接,串联各组团游憩点,形成2、4、8h 3个长度的游览路线。科研管理与后勤道路围绕园区呈环状布置,与参观道路分隔。

图13 大熊猫基地游客交通分析

将不同长度、不同客群的游线与主题相结合,打造“相遇”“拥抱”“相伴”三大游览体验区域。充分利用现有景观风貌,将多样化的观赏方式运用在合理的馆舍布局中,通过特色游线串联各游憩点,丰富游览体验。

4 结语

本文通过游憩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基于动物需求和人类需求,延伸出针对动物主题乐园设计的指导性框架,并在大熊猫基地项目中进行了实践,充分探索人与熊猫的关系,创建人类与熊猫王国的新未来(图14)。理论框架的构建从以下4个层面入手。

图14 大熊猫基地总平面布局

1)空间基底层面,从动物角度出发,充分分析场地的自然条件,得出适宜动物生活的区域范围。同时,从游客角度出发,初判自然环境所能提供的空间条件和可能性,生成以自然景观为基底的分区。最后结合场地周边交通、现状道路、游客量等信息,搭建总体空间结构。

2)观赏方式层面,以满足游客和动物基本需求为目标,探索动物与游客在不同行为环境中的互动方式,并通过场景式语境和情境式语境将动物的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展现在游客面前。

3)馆舍组合层面,根据公园布局的基本原则,结合动物保护等要求,将馆舍落位在组团内,结合场地基本条件和规模需求等,得出体验性和合理性达到平衡的总体布局。

4)游线组织层面,以游憩空间理论为原则,合理布局游憩点,通过合理的道路串联体验活动,再结合主题场景营造,形成完整、具有故事性的游览线路。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项目在园区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了游客、动物和科研团队,场馆和配套设施的布置满足了动物保护的要求,丰富的观赏方式提升了游客体验,多层级的游线设计基本满足了游客的游览需求。

这套基于游憩理论的设计范式适用于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设计,也适用于类似尺度的动物主题乐园设计。运用在类似的以动物为主题的公园规划设计中,可快速高效地解决动物需求与游客需求间的冲突,得到更为丰富有趣的设计成果。但局限在于,目前还无法验证该设计范式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动物主题公园,仍需多方佐证与进一步实践探索。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游览大熊猫动物园
我们都爱大熊猫
住在动物园里的“闪电”
游览乘法大观园
摆摊后,一个喷嚏两个亿
你的新年flag是什么?
寻找大熊猫
遗憾的大熊猫
美术馆游览指南
大熊猫也消暑
我家的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