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地黑膜平作不同种植密度对藜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2022-08-12白银市平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白银730913
●白 斌(白银市平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 白银 730913)
藜麦是苋科藜属的一年生双子叶藜科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区,已有5000年的种植历史,是古印加民族主要粮食作物之 一[1-2],适应在干燥、凉爽、日照充足的高原气候条件下生长。同时,藜麦是优良的粮食、饲料、生态绿化植物,极其适应在甘肃高海拔、盐碱地、土壤贫瘠、干旱少雨区种植,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目前,国内对其他作物株行距的研究较多,已确定不同种植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农作物的农艺性状及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影 响[3-4],适度的密植和株行距有利于生产性状的改变[5-8]。甘肃省平川区自2016年开始引种藜麦,目前已有400 hm2种植规模,为了进一步提高藜麦栽培技术,筛选适宜的种植密度,于2020年和2021年在水浇地对藜麦进行黑色全膜覆盖平作,研究行距不变株距10~40 cm及不同密度对藜麦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旨在探索适宜平川区水浇地藜麦最佳种植密度,为大面积推广种植藜麦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藜麦品种为“陇藜4号”,由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
1.2 试验地点概况
2020年试验地设在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种田乡五星村(白银市平川区成丰种植专业合作社),2021年试验地设在种田乡北庄村。海拨1970 m, 年日照时数2500~2600 h,年平均气温12~ 17℃,年无霜期146 d,年平均降水量约250 mm。该区降雨量少而不均,蒸发量大,干旱多风,无霜期较短,冬春风沙较大,夏秋干旱少雨,常年昼夜温差较大,属典型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农业生态条件较为恶劣,但全年日照充足,光、热条件良好,土壤为耕种灰钙土,土质为壤土,土层深厚,土壤表现为缺氮,少磷,极度富钾,肥力较低,农作物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是发展优质藜麦产业较理想的区域。
1.3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20年和2021年分别在种田乡五星村、北庄村进行,前茬作物分别为豌豆、玉米,试验共设5个密度处理,种植密度见表1。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39 m2(3.9 m×10 m)。种植方式为全膜平作,采用带幅120 cm、厚度为0.01 mm的黑色地膜进行全膜覆盖。重复之间采取口对口,背对背排列,四周设保护行。
表1 藜麦5种种植密度
试验以70%藜麦出苗、现穗、灌浆、成熟的时间分别记为初始出苗期、现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待藜麦成熟时每个小区随机选取10株,用直尺测量藜麦株高,用游标卡尺测量茎粗等指标。收获前每个小区随机选取1行(连续10株)进行考种,单打单收,全区收获折算亩产量。
1.4 播种方法
为确保播种质量,确保出苗齐全,播种前进行了灌溉,当土壤湿度达到70%左右时用大型拖拉机旋耕整地,同时施入肥料。播前每小区施肥量相同,每小区按照磷酸二铵10 kg/667 m2(当地常规施肥)折算施入,平整土地、覆膜。播种日期选在5月9日。采用当地农户常用的枪式播种器人工点播,每穴7~8粒种子,播深3 cm。
1.5 田间管理
1.5.1 间苗及定苗5月15日~18日出苗,为确保苗健壮成长,在7月上旬(幼苗长到10~ 15 cm)进行间苗、定苗工作,每穴留1~2株。
1.5.2 中耕及灌水中耕人工清除杂草,在花蕾期再灌水1次,全生育期灌水2次。
1.5.3 病虫害防治5月20日~30日,发生叶甲类成虫蚕食幼叶,采用辛硫磷乳油1200倍液喷雾防治。
1.6 收获
灌浆中后期,待籽粒变硬,叶片萎缩脱落开始收获,时间是10月16日,小区单打单收,并分别计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对藜麦的物候期及生育期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下藜麦的物候期及生育期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种植密度对藜麦物候期及生育期的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种植密度对藜麦物候期及生育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藜麦的生育期会随之变短,但当藜麦种植密度达到3800株/667 m2时,生育期不再随着密度的下降而继续变短。处理4(3800株/667 m2) 和处理5(3300株/667 m2)藜麦生育期一样长,为 130 d,比 处 理3(4600株/667 m2)、处 理2 (5700株/667 m2)、处理1(6400株/667 m2)分别少了2 d、3 d、4 d。由此可见,在试验设计范围内,种植株距越大,株数越少,黎麦的生育期越短;反之种植株距越小,株数越多,则生育期越长,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藜麦植株间相互遮阴,得到的光照资源不足,进而使藜麦的物候期变慢、生育期变长。
2.2 种植密度对藜麦生物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下藜麦生物及经济性状,见表3。
表3 不同种植密度下藜麦生物及经济性状
由表3可知,2020年和2021年不同种植密度下藜麦的各项生物及经济性状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差异。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株高呈降低趋势,处理1(6400株/667 m2)平均株高为218.4 cm, 处 理3(4600株/667 m2)平均 株 高最 低,为 184.0 cm,差别明显。各处理平均株高依次为处理1>处理2>处理5>处理4>处理3。茎粗和单株产量以处理5(3300株/667 m2)表现最优,2年平均值分别为20.4 mm、0.071 kg,处理1 (6400株/667 m2)表现最差,平均值分别为 17.7 mm、0.032 kg,其 他 处 理 茎 粗 在18.8~ 20.0 cm;单株产量在0.036~0.069 kg。处理5(3300株/667 m2)与处理1(6400株/667 m2)相比,2年平均茎粗和单株产量分别降低了2.7 cm、 0.039 kg。说明随着种植密度降低、株距增大,藜麦茎粗和单株产量都呈增加趋势,且差异较大。
2.3 种植密度对藜麦产量的影响
2020年和2021年各处理藜麦试验产量结果,见表4。
表4 2020年和2021年不同种植密度下藜麦产量
由表4可知,2020年1~5处理小区产量依次 为11.3,14.5,17.1,15.8,15.2 kg,小 区 产量随种植密度降低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2021年1~5处理小区产量依次为10.9,13.7,15.9,15.1,14.1 kg,产量随种植密度降低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2020年相同。2020年和2021年各处理平均折合产量:处理3>处理4>处 理5>处理2>处理1,其中处理3产量最高,达到282.0 kg/667 m2,分别比处理1、处理2、处理4、处理5增产48.8%,17.1%,6.69%,12.6%,说明处理3的密度适宜,藜麦产量最高。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藜麦物候期及生育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种植密度降低、株距增大,株高先降低后增高,藜麦茎粗、单株产量及小区产量都呈递增趋势,这与李洪等[4]研究结果近似。但是折合产量在株距 25 cm、行距40 cm(4600株/667 m2)时达到最高值,2020、2021年平均产量达到282.0 kg/667 m2, 分别比处理1、处理2、处理4、处理5增产48.8%, 17.1%,6.69%,12.6%,株高、茎粗、单株产量等表现良好,说明在水浇地全膜平作模式下,株距25 cm、行距40 cm(4600株/667 m2)为最佳种植密度,有较好的增产潜力。
本试验证明了合理的株行距能有效优化藜麦群体质量,充分发挥藜麦个体与群体的光合配置,协调了产量结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9]。在藜麦生产中应根据地理位置、藜麦品种特征特性和土壤肥力条件灵活掌握种植密度,种植密度过小,植株生物性状均表现较好,单株产量虽然相对提高,但整体增产效果不明显;种植密度过大,则造成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物性状表现较差,单株产量及亩产量均降低。若选择与“陇藜4号”农艺性状相近的藜麦品种及与试验当地气候因子相近地区,藜麦种植密度建议控制在 4600株/667m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