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主观性的语言学透视*
——一种结合语料库驱动和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
2022-08-12熊文新
—熊文新—
一、引言
西方新闻学中专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①,但客观事实和新闻事实的报道是两回事。尽管事实客观存在,但对事实的剪裁、视角的选择和报道的表述使得媒体对新闻传播的操控得以实现。已有很多学者采用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理论和框架理论(fram⁃ing theory)对新闻产生与传播的过程和效果进行阐释。②鉴于目前大多数新闻报道仍以自然语言作为载体,立足话语语篇的生成与理解,语言学界展开了媒体话语分析。③此类研究多采用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方法,挑选单篇或少量文本深度解析,以阐发其微言大义。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corpus lin⁃guistics)处理手段考察新闻报道文本,借鉴批评话语分析策略,针对同一新闻事件不同媒体的报道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差异,结合框架分析的新闻事实选取视角与文本组织表述手段的主观性分析,还原看似客观的文本之后新闻语篇制作者的立场和态度。
二、语言学分析依据与研究方法
通常认为新闻以内容真实性和报道客观性为原则,作为社会产物,新闻报道难以避免各类外部因素的影响。④媒体通过视角选择和语言表述,或显性或隐性地对报道内容和叙述方式编排加工,对读者施加影响,以实现完整的新闻传播过程。对新闻文本的分析是探究媒体语言使用的过程。国内对新闻话语的分析已呈现多学科化、语料库辅助化、多模态化趋势。⑤基于语言学的方法包括作为语言本体研究的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质性判断的批评话语分析和基于语言数据的语料库分析手段等。
系统功能语法将语言视作一个系统,选用何种语言形式取决于希望实现何种交际功能。韩礼德将语言的元功能划分为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⑥语言从三个方面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即“表达主客观世界的经验、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遣词造句和组织语篇”⑦。落实在对新闻文本的分析中,分别对应媒体对新闻事实的定性判断、营造创造者与读者的共情以及新闻文本的技术性写作。
系统功能语法关心“语言作为‘社会符号’受制于社会结构同时又反过来建构社会的现象”⑧。这与批评话语分析关注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相契合,使其成为后者实施文本分析的理论工具。吸收社会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批评话语分析涌现出多种有着不同研究取向的流派,但对话语和社会权势及意识形态的互动解读一直是其中心议题。⑨费尔克劳夫提出三维框架,认为话语既体现为语言文本(语篇),也是话语实践的产物,而话语实践又受制于特定的社会实践条件。⑩批评话语分析包括三方面工作,描写(describe)语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特征,阐释(interpret)语篇产生、传播和被接受的过程,解释(explain)语篇形成的社会语境,分析语篇如何建构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该方法进一步发展为五个分析步骤:聚焦话语反映的社会问题,结合话语、话语所涉的社会实践网络以及对该网络中相关涉事成分的分析,确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评估该问题及其解决之道是否涉及社会秩序,进行批判性反思。该派学者通过对文本深度而细致的解读,试图还原其作为最终成品(prod⁃uct)产生的过程及成因。然而要考察的文本量因其深入而受到限制,代表性易受诟病;因其细致容易过分解读,客观性受到质疑。
语料库语言学以真实的自然语言文本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大规模的语言使用模式,探究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它究竟是一种方法还是理论,学界尚无定论。但通过对有代表性的语料文本进行主题词频统计和索引行分析,从大量语篇提取具有显著统计意义的语言高频复现模式,是语料库实证研究的典型特征。语料库关注现实文本的功能和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与批评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面向真实语言现象是共通的,已有研究表明借助语料库分析手段能够有效揭示语篇文本中隐含的意识形态。
新闻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而语言是社会语境下的传播介质。从语言学角度切入新闻文本的分析不早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批评话语分析的引入深化现代新闻语言研究。有学者概括出针对新闻话语分析的7种语言学处理策略,其中批评话语分析和语料库分析的结合,更易从质化和量化的角度发掘新闻文本的语言形式与其功能和意义的关联。本文即试图采用语料库分析技术来挖掘新闻报道文本中的主观性。
三、语料库驱动与批评话语分析结合的新闻文本主观性分析
选择油价变动报道,是因为成品油价格变动事涉国民经济发展,又与民生息息相关。相比小道消息新闻媒体更具有权威性。就某一油价变动事件,除转发权威部门的消息外,多数媒体都会推出各自的新闻报道。尽管新闻报道强调其公正性和客观性,但是媒体类型及立场倾向不同,即便对同一事件的新闻报道也有差异。本文采集国内不同媒体有关油价变动的新闻文本,采取语料库驱动(corpus⁃driven)自下而上(bottom⁃up)的分析方法,利用批评话语分析策略,考察这些报道的视角切入及语言使用方式,以印证新闻框架的存在。
(一)语料选择
以“油价”作为检索词在“中华数字书苑图文数据库”搜索,采集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和扬子晚报六家媒体2008—2017年间有关国内油价变动事件的新闻报道。剔除“油价”等只是字面匹配或只是提及而非主题的文本,建成油价变动的微型专题语料库。该库共有803篇文本,其中油价上涨类460篇,油价下跌类343篇。选择这六家媒体,是因为它们分属党报和都市生活类媒体,目标读者的受众属性有差异;同时所处地域有在京和京外之别,一手消息渠道资源的获取力度不一。本研究采用语料库检索分析工具BFSU PowerConc1.0进行分析。
(二)从关键词看新闻事件的信息关注点
关键词(keyword)是语料库研究的核心概念。若某一词语在特定语料的频次,与作为对比的参照语料库的词频有统计显著意义的差异,则可被视为关键词。词语的关键性(keyness)通过当前语料库和参照语料库的词频对数似然比值(log⁃likelihood)来计算,可视作文本主题内容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人民日报1998年新闻语料作为参照语料库建立通用词表。
表1为各媒体油价报道中的词语与通用词表对比凸显的前20个高频主题词。为保证主题相关,筛除了像媒体名及“版面”“资讯”之类等相对停用词。语料库的主题是油价变动,表1所列共有词语多与这一话题相关,部分词语折射新闻文本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价格”“调价”“上调”“上涨”“调整”“定价”“涨价”“走势”等显示主题为价格调整事件,“汽油”“柴油”“原油”“燃油”“石油”等体现所涉的对象,“国内”““窗口”“机制”“周期”“零售”“成本”等彰显国家现行成品油的定价机制有其固有程序。表中显示“上调”“上涨”“涨幅”“走势”“幅度”等关键词的凸显性程度远高于“下跌”“跌幅”“下行”,从一个方面反映近十年来我国油价涨多跌少的现实。
针对表1词语,采用字符串字面匹配(liter⁃al matching)方式,按照媒体覆盖数自高而低排列得到多家媒体的共有主题词,参见表2。六家媒体都包括“柴油”“原油”“汽油”“价格”“调价”“上调”“国内”这些指称对象、价格及其变动事件与影响范围的主题词。人民日报独有高频主题词语有“接轨”“客运”“公交”“补贴”,表明其新闻报道更多提及国际时局和市场变化,以说明油价变动是政府部门审时度势做出的“接轨”行为,并且指出国家针对受油价异动影响的“公交”“客运”行业给予相应“补贴”扶持,体现党媒喉舌作用。环球时报独有词汇包括与国外对举的“中国”及其体现了宏观环境和政策与油价变动的影响和被影响关系的“财经”,展现其国际化视野的办报策略。新京报独有词汇“下行”“预期”体现媒体更多从这一事件对经济运行态势的影响研判分析,凸显其深度财经报道的特色。扬子晚报独有词汇“测算”“成本”“油耗”“涨价”多从消费者视角看待油价异动事件,如何测算油耗上涨成本,介绍应对之策以避免利益受损,体现都市生活类报纸贴近民生需求的特色。南方报系两家媒体报道广泛,几乎没有独异词汇,展现出其新闻主题的全面性。
表1 六家媒体排名前20的主题词
表2 媒体油价变动报道共有主题词
表3是依据高频主题词重合比例计算的媒体间相似性矩阵,可以看到人民日报与环球时报的相似性程度最高达到75%,与新京报的比值也有55%。而扬子晚报与南方日报和南方都市报的相似性分别为75%和65%,都超过50%。图1显示其聚类关系,仅根据不同媒体文本的高频主题词这一语言特征,就能将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与新京报聚为一类,南方日报、扬子晚报和南方都市报聚为一类。前者是党媒和在京媒体,后者都是市场化运作的京外媒体。
图1 基于主题词聚类的媒体相似性
表3 基于主题词重合比例的媒体间相似性矩阵
利用语境中的关键词(keywords in context)呈现的索引行(concordance),便于总结发现出现在该语境的共有语言形式。例如“上涨”(覆盖四家媒体)和“上调”(覆盖全部媒体)是排名靠前体现油价提升的主题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上涨”的释义是“(水位、价格)上升”,反映一种客观事实。“上调”是“(价格、利率等)向上调整”,而“调整”解释为“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属于有意而为之的一种决策行为。以国际化报道为特色的环球时报,“上涨”通常指称国外事件,线索词为“国际”“美元”“全球”等,用以凸显国内油价上调的国际背景;如果表述对象是国内油价时,通常采取否定形式,以消除这一词义可能带来的恐慌情绪,如图2的部分索引行所示。另一方面,更多关注国内读者、高度市场化运作的都市生活类媒体,如南方都市报的油价上涨报道,其对象主体往往是国内油价,以及由此引发民众和社会各界对此事件的不同反应,如图3索引行所示。图2和图3显示不同媒体使用“上涨”所指称的对象主体不一。针对国内油价变动,各家媒体通常使用有意识自主行为的“上调”,而非作为客观事实的“上涨”来定性这一事件。图2和图4的索引行,显示环球时报报道国际油价上涨这一事件,是国内油价上调的原因。如前所述,“上调”这一措辞表明价格浮动仍在政府决策的可控范围,其权威性不容忽视。
图2 环球时报“上涨”表述的索引行
图3 南方都市报“上涨”表述的索引行
图4 环球时报“上调”表述的索引行
(三)从词语搭配看报道表述的主观性
作为语料库概念,搭配(collocation)是“词语的习惯性结伴行为”。其发现流程是以待考察的节点词(node word)前后若干词的范围作为跨距(span),计算落入这个观察窗口的搭配词与节点词的共现频次,以该指标作为评估这些词语之间相互吸引的搭配强度。跨距的选择是一个经验值,过小考察不到远距离的搭配现象,过大则可能带来更多偶然共现的垃圾,增加计算复杂度。本研究选取节点词左右12个词作为局部语境,所有在该范围出现的词语都作为候选搭配词,分别参与搭配强度的计算。以2013年2月25日成品油价格调整为例,考察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报道的表述差异。
(1)自2月25日零时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90元,折算到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零售价格分别提高0.22元和0.25元。(人民日报,2013/2/25)
(2)“逃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2月25日油价大幅上调让所有车主的元宵节过得有些不爽。(南方都市报,2013/2/28)
例1显示人民日报在硬新闻首发报道采取相对客观的表述方式,直接援引发改委的信息通报内容,只提供油价变动的生效时间及价格调整的具体数值。这类信息与发改委官方网站的通告别无二致,人民日报对新闻消息并没有做过多的加工。例2是南方都市报针对油价变动的后续跟踪报道,将此番涨价定性为“大幅上调”,并选取某门户网站的民意调查结果和网民评论作为报道内容,为车主支招如何应对涨价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与首发新闻客观真实的信息披露相比,带有较强烈的主观色彩。
类似例1对油价数据变化具体到小数点后两位的精确表述,是一种客观性陈述,而例2中“大幅”“小幅”是媒体针对油价变动幅度的主观认定,其指称范围的上下限并不明晰。以“[大/小]幅”“[涨/跌]”作为检索项,从语料文本中提取包含该检索项的索引行,人工审查并去除检索项字面匹配但并非油价涨跌相关的实例,共计86条,结合索引行上下文体现出来的具体数据,考察油价变化幅度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媒体对涨跌事件的质性判定。表4显示以油价金额变动0.1元至0.5元为单位,媒体将其定性为“大幅”“小幅”的频次。
表4 主观义在油价涨跌报道中的范围
从表4看出,油价上涨或下跌事件分别有41次和45次,数据大致相当。变化幅度集中在低于0.1元、0.1—0.2元以及0.2—0.3元之间,这一区间数据占比81.40%。变化幅度低于0.1元,无一例外被判定为小幅;变化幅度在0.3—0.4元及以上则都被贴上“大幅”标签。针对0.1元—0.3元区间的调整,若属于上涨事件被认为是“大幅”,但“下跌”更多认为是“小幅”。更多实例参见例3—例6。
(3)汽油、柴油价格将迎来较大幅上调。预计每升上调近2角。(南方日报,2016/9/1)
(4)下调0.19元。……得知油价将降的市民均表示降幅太小。(南方都市报,2009/7/29)
(5)油价大幅上调让…有些不爽。…“这次…上涨0.23元/升…(南方都市报,2013/2/28)
(6)今起微降。…自27日零时起,…每升分别降低0.23元…(南方都市报,2013/3/27)
从中不难看出,第一,媒体针对同一幅度的油价涨跌的主观判断表述不同。例3和例4描述的都是“近2角”的幅度,但不同媒体对其所贴标签不同。上涨时南方日报将其定性为“大幅上调”,下调时南方都市报援引市民所言认定为“降幅太小”。看似只是记录市井之声,但新闻报道的视角选择(何人立场及何人发声)和语言组织(主观义强的副词“大幅”“小幅”)却能较鲜明地反映媒体新闻所持的立场与态度。第二,即便同一家媒体针对相同金额的变动事件,调整方向也能直接影响媒体对其程度的评判。例5和例6的变动绝对值相同(每升0.23元),但例5在描述上涨时称为“大幅上调”,例6描述下降时却称为“微降”。这或许可以从受众角度出发进行理解,油价哪怕只是极微小的涨幅,都将影响百姓的生活质量,使普通民众难以接受,在语言表述上才配得上“大幅”这种极尽夸张的字眼;而针对同样幅度的下调,对于饱尝油价高位运行之苦的民众而言,即便下调得再多仍被期盼有更大的降幅,因此才会有类似“微降”这种与心理预期不符的落差表述。
通过对索引行的分析,选取以主观量级夸张的“大幅”作为检索项,对返回的索引行进行标注,将“上涨”“最大涨幅”“飙升”“猛涨”等归为“上涨类”表述,将“微降”“小跌”“小降”“大幅下滑”等归为“下降类”表述,整理数据如表5所示。
表5 媒体报道油价异动主观表述频次
可以看出针对成品油调价的报道,“大幅上涨”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小幅上涨”,而涉及油品降价新闻时,“小幅下调”频率远远超过“大幅下调”。这一方面固然反映了我国近十年油价的走向确实存在不断升高的态势;另一方面或许可以反映媒体报道带有较强的主观表述。对于百姓不希望发生的事件,譬如油价上涨,使用“大幅上涨”的频率较高,或许可以理解为媒体试图通过共情化策略贴近民众心理,引起读者共鸣。对于百姓希望发生的调整,譬如油价下跌,媒体使用“小幅下跌”的频率较高,以迎合大多数民众针对油价上涨速度较快,油价下降幅度远不能满足其预期的心态。媒体针对同一变化幅度的不同情境选用不同的词语表述,是希望赢得读者共情与认同。
以上是媒体油价异动报道主观性表述的总体特征,不同类型媒体有各自的办报取向,在相应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述中也有所体现。仍以国内油价上涨的报道为例,分别对不同媒体的报道进行以“幅”为检索项的索引行分析,试图发现媒体对国内油价异动的主观性表述差异。对大幅上涨类表述的索引行排查,剔除对象为国际油价的索引行,仅保留对国内油价上涨的定性表述,得到表6所示的不同媒体国内油价上涨报道主观性程度的表述频次。
表6说明,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采用主观化判断的“大幅”“小幅”等定性表述国内油价上调的比例在10%以下,显示它们在文本报道中更多采取客观中立的角度,较少带入有极性程度判断的主观化副词。相较而言,新京报、扬子晚报、南方日报和南方都市报使用“大幅”“小幅”等程度副词报道国内油价上涨的频率更高,均超过10%。这或许表明在它们的报道中更倾向选择使用带有较浓主观色彩的词语。这一选择的过程,一方面体现出新闻报道者对油价变动事件的认知判断,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站在普通消费者角度对涨跌幅度的定性,更容易使读者与媒体形成共鸣。
表6 不同媒体报道国内油价上涨使用的搭配词频率
(四)从语义韵看媒体报道的倾向性
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用以分析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一些词语单独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但与其他具有特定语义属性的词语高频共现,容易晕染上相关的语义特点,整个语境就弥漫着某种语义氛围。与相伴词语的结合往往使得整个语句产生意义上的变化。语义韵一般划分为积极语义韵、中性语义韵和消极语义韵三类。积极语义韵指词语经常与具有积极语义色彩的词语相伴,消极语义韵指词语的搭配词大多带有消极的语义属性,而中性语义韵则指词语既能与具有积极意义的词语搭配,也能与具有消极意义的词语共现。
为识别不同媒体对油价涨跌的态度和评价,以“上涨”和“降”“跌”为节点词,观察跨距为左右12个词索引行内的主要搭配词,考察其语义韵。“上涨”本身是一个不具感情色彩的动词,但表7中高频搭配词却使原本表述客观的事件报道给人带来消极的情感义。
表7 与“上涨”共现的典型搭配词语及频次
由表7可见,油价“上涨”经常搭配消极性词语,如“压力”“低收入”这类负面字眼,渲染出百姓对这一油价上涨的不如意及无可奈何的感受,属于消极语义韵范畴。而就“接受”一词而言,其宾语既有积极情况,如接受荣誉,也有消极情况,如接受处理。但深入文本考察该词语所在语境,不难发现与“上涨”搭配的“接受”多传达被动消极的语义韵,如例7和例8。
(7)对于不断上涨的油价,孔小姐无奈地表示,只能“被接受”。(扬子晚报,2010/4/16)
(8)若兑现定价机制,国内油价会快速上涨,受众接受有难度。(新京报,2013/3/25)
例中“接受”往往表达出不情愿被动的意味,如“被接受”“接受有难度”,说明油价上涨幅度超过民众的心理预期和承受能力。表7中的“承受”与“禁受”同义,其后往往紧接“压力”“考验”等不利状况,而“面临”一词也有明显的消极义,其词典释义是“面前遇到(问题、形势等)”。与“承受”“面临”在一定语境共现的油价上涨事件往往被看作是一件会带来痛苦的事情。新闻报道中选用这些词语组配,容易引发读者共鸣,形成媒体与受众感同身受的阅读效果。与“上涨”搭配的名词性成分如“压力”“低收入”等,则显性地反映出油价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即加剧部分企业的生存压力,影响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必须通过国家补贴等行政措施来维持其正常生产生活。
油价下调报道的词语搭配呈现的语义韵与“上涨”有很大不同。参见例9—例13。
(9)在老百姓看来,油价下调节省了一部分生活开支。(人民日报,2012/11/16)
(10)明日凌晨油价有望下调。(新京报,2012/06/08)
(11)国家迟一天下调油价,消费者每天要多掏3亿元买油。(南方日报,2008/11/17)
(12)成品油价格下调将促使企业仓储、物流运输成本降低。(南方都市报,2013/03/27)
(13)昨天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后,车主都喜滋滋的,…(扬子晚报,2009/07/30)
从油价“下调”类搭配的表述“节省开支”“成本降低”可以看到,油价下降给人民生活和企业生产带来的实在好处,是一种给人带来希望的理想状态。因此例10才有盼望下调,例13才有车主“喜滋滋”的表述。例11使用假设条件句,从反面表述下调不及时给消费者带来的不利后果,说明下调油价是顺乎民意的措施。除环球时报重点关注国际新闻,对国内消费者反应报道偏少之外,其他媒体都从作为消费者的百姓和相关企业角度对油价下调表达了乐观其成的态度,对相关利益者的另一方成品油企业的着墨相对较少。这或许是由于国民心目中认定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处于利益链顶端、数量有限,而百姓和生产企业相对弱势,并且代表大多数群体,因此在油价变动事件的报道中其呼声应得以充分体现。即便是上涨类消息,媒体在报道时也会从平复稳定社会情绪的角度,对向上调整油价的缘由作出各类解释说明。
(五)从互文性看报道的视角立场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对新闻语篇进行话语实践分析的重要手段,为体现公正性,新闻报道或多或少会援引信息源或相关评论。针对一个事件选择以何种角度,如何切入是新闻加工的关键程序。对新闻话语选择的过程就是新闻报道者对信息加工的过程,他们多选择更符合己方立场和利益的话语以印证自己观点。对语篇互文性的分析集中在转述话语的来源和转述方式两个方面。转述话语来源按其指称的明确程度可以分为三种:具体来源(specified sources)、略具体来源(semi⁃specified sources)和不具体来源(unidentified source)。具体来源在转述话语中能找到确切的信息源;略具体来源的信息不够完备,如只出现姓氏而没有全名,或者只有职位和职业信息;不具体来源常采用“据了解”“有消息指出”等模糊笼统的提法表明消息源。话语转述方式分直接话语(direct discourse)和间接话语(indirect discourse)。前者通过引号引入原话直接引用,不做修饰或说明;后者通常对说话者的原话进行修正或重述。在新闻文本制作过程中,使用具体来源和直接话语显得更加客观可信,凸现真实性和权威性,话语更有说服力;采用间接话语更易糅合报道者的自身看法或观点,服务于特定目的。
选取六家媒体对2011年4月7日油价上涨事件及2012年7月11日油价下跌事件的20篇报道,将相关利益方分为三类:代表政策制定者及评述者的决策部门和咨询机构、直接受益者或受损者成品油生产企业及民众。他们在新闻报道文本中的频次如表8所示。
表8 样本报道转述话语代表群体的分布
表8显示,六家媒体在报道中对于引述话语主体选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新京报等在样本报道中引述政府等官方机构的信息源占比明显高于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和扬子晚报。人民日报更多引用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的解释说明,通常代表权威决策部门的意见。在深度分析油价变动缘由时,环球时报等多援引相关行业咨询机构专家的观点,对油价异动作出解读和分析。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和扬子晚报等都市生活类媒体则给予涉事民众和企业更多的关注,主要反映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以及涉事方的因应之策。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和新京报等在京党媒拥有更多权威采访资源,便于获取更多信息以传递官方声音。其余三家媒体以百姓作为采访对象出现的频率大多过半,显示出这些媒体为读者代言的报道风格,这或许与其地处京外,以读者为中心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有关。
有关油价异动报道的转述方式和消息来源分布频次及比率如表9所示。
表9 样本报道的转述方式和消息来源分布
表9数据显示,媒体新闻来源都以具体来源或略具体来源为主,占比从70%到91.3%不等,较少出现不具体的新闻来源,占比从8.7%到30%,这表明各家媒体作为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系,在发布新闻时都尽可能保持真实性和公正性使报道内容读起来有据可依、有理可循。
(14)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6日…分析,涨价…(环球时报,2011/4/7)
(15)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如果…提价幅度要大大超过…(人民日报,2011/4/7)
(16)不少网友在微博上也纷纷表示,…还不如改坐地铁。(扬子晚报,2011/4/7)
(17)名为“优忧”的网友在微博上写道,…现在几乎翻了一倍…揪心(南方日报,2011/4/8)
在报道油价上涨时,环球时报和人民日报在例14和例15中选取专家及政府官员的视角,试图解释国内油价调整机制,即决策部门不仅考虑成品油生产企业的适当利益空间,也充分顾及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塑造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负责任的良好形象,有助于平复民众因不理解可能引发的不满情绪。油品定价属于政府行为,与新闻发布人个人无涉,因此人民日报只提及决策机构而没有具体当事人这种略具体来源,彰显决策的权威性。环球时报使用带专家职务头衔的具体来源表述,一则凸显可追溯的信息源,二则可以体现意见的专业性。例16和例17采用不具体和略具体来源表述,是因为它反映的是普通百姓的共同心声。
油价变动新闻作为一种动态消息报道,可分为事件消息(event news)和转述性消息(speech⁃reporting news)。人民日报等党媒作为政府喉舌多为首发媒体,独白式事件消息忠实地向公众传递政府部门的权威消息。尽管直接引语能真实反映发话人原话中体现的意图和语言面貌,具有现场带入感,但过多使用将削弱事件消息报道表述的连贯完整性。而都市生活类媒体除报道客观消息之外,还有更多对利益相关方的采访报道,采用间接引语既方便展现涉事方对此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又能借助这一表述引入新闻制作者的立场倾向。表9呈现出六家媒体在报道中所用间接话语的频率明显高于直接话语。通过对间接话语内容的分析和语言形式的选用,可以发掘媒体针对这一事件报道的定性评价。
四、结语与讨论
新闻客观性体现为“真实、中立、超然”,对应为真实准确的信息、中立公允的立场、客观超然的叙述。议程设置和框架理论认为在新闻制作过程中,媒体借助对特定事件和事实某一方面的选材以及凸显,建构新闻以达到影响受众“想什么”和“怎么想”的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新闻媒体既可以采取议程设置策略,遴选或剪裁新闻事件或事实的某一(些)侧面,引入适配的信息源及引述话语等互文特征,凸显报道内容与主题,也可以在新闻制作阶段的文本产生过程,通过特定的语言使用来塑造和强化新闻希望传递的信息。而目标受众是经由新闻文本获取外部世界信息,因而媒体可以藉此来影响舆论,形成社会影响力。
本文搜集整理我国六家主流媒体2008—2017年十年间油价异动报道文本,运用语料库手段进行关键词、搭配、语义韵等的数据分析,在详细刻画语料文本的基础上,对这些语言使用模式,采用批评话语分析的三维框架进行解释和阐释,试图还原国内不同类型媒体针对同一新闻事件报道的话语倾向性,结合媒体属性、服务目标受众分析新闻文本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框架理论阐明的媒体对于新闻事实和表述的干预。
研究发现,首先,媒体在选择报道油价涨跌事件时,切入视角有所差异。党媒以提供准确的油价调整数额信息为主,并对调整机制作出解释;都市生活类媒体从消费者视角来看待这一价格异动。其次,从新闻报道的转述话语来源看,党媒引述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专家的话语较多,侧重树立信息渠道的权威性;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媒体,更多给予涉事民众和相关企业发声机会。这种新闻内容和消息来源等议程设置上的系统性差异,或可以归结为不同类型媒体所采取的价值倾向和办报宗旨不同导致。
对文本的搭配及语义韵分析,发掘媒体带有倾向性的特殊语言使用。首先,党媒多平实介绍读者关注的价格异动信息,较少进行主观化表述;都市生活类媒体对价格变化幅度的定性多以主观化程度较高、表意模糊的程度副词体现。其次,针对油价涨跌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媒体在语言表述上有所差异。上涨事件引出的语境往往具有明显的消极语义韵特征,而“下跌”一词引导的话语带有积极语义韵色彩。
作为质性研究的批评话语分析,除了刻画新闻文本语言结构形式,还将其置于特定的社会情景,试图对其制作过程作出剖析,揭示隐藏在新闻报道背后的立场和意识形态。结合新闻传播的议程设置和框架分析理论,这种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无论对于新闻创作或理解都有重要帮助。而语料库分析技术,提取真实文本中的高频语言使用模式并进行定量统计分析,有助于摆脱因采用研究者个体解读而被诟病为主观化的窘境。目前已有学者利用语料库分析工具,采取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策略,抽取新闻文本中的框架要素,并解释新闻背后的运作机制。
本文结合对新闻文本的定量考察,以及批评话语分析对具体文本细读的定性研究,分析媒体新闻的视角选择以及语言使用等框架设置上的主观性操作,并没有试图整理描述油价涨跌事件报道的完整框架,目前还只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尝试。需要指出的是,语言分析针对的是新闻最终成品(product),其中新闻制作过程(process)的材料选取仍需注意补充。另外用于对比的框架结构和元素等知识获取,既要自顶向下从相关学科研究成果中借鉴吸收,也应自底向上采集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作为可比语料库(comparable corpora)来总结归纳。
注释:
① 郭镇之:《“客观新闻学”》,《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4期,第58页。
② James W.Dearing,Everett M.Rogers.Agenda⁃setting.Thousand Oaks:Sage.1992.pp.24-40.Paul D’angelo,Jim A.Kuypers.Doing News Framing Analysis: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New York:Routledge.2010.pp.1-14.
③ Teun A.van Dijk.News as Discourse.Hillsdale:Erlbaum.1988.pp.1-3.
④ 徐琳瑶、向明友、董敏等:《新闻态度研究述评——大众传播与话语分析双视角》,《中国外语》,2018年第2期,第48页。
⑤ 杨娜:《新闻话语研究的概念、视角和议题》,《现代外语》,2016年第5期,第714页。
⑥ M.A.K.Halliday.Languag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unction.In J.Lyons(Ed.),New Horizons in Linguistics.Harmondsworth:Penguin.1970.pp.140-165.
⑦ 辛斌:《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论》,《外国语》,2002年第6期,第35页。
⑧ 李战子、高一虹:《功能语法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结合点——第28届国际系统功能语法大会述评》,《外语研究》,2002年第3期,第78页。
⑨ Ruth Wodak,Michael Meyer.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London:Sage.2001.pp.9-12.
⑩ Norman Fairclough.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London:Longman.1992.pp.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