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西和辽南地区乡村民居有机营建比较研究★

2022-08-11陈周子雨田煜心

山西建筑 2022年16期
关键词:朝阳县院落民居

赵 曼,陈周子雨,田煜心,侯 静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1 概述

乡村建筑是村民与时俱进的自组织生态营造智慧的物化表现和传统生态营建技术的实践。随着现代乡村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建筑日益受到关注,传统营造智慧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朝阳县和长海县为例,挖掘寒地乡村生态构建技术,并结合现代技术应用到乡村建设中去。

2 研究对象

朝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温差较大。该区域内多高丘陵山地,只有小部分平地和沿河冲积平原(见图1)。当地民居一般都具有顺应山势、临近水源、顺沿山谷的特点,部分村落还具有传统“四神砂”①空间结构和“瞭望—庇护”景观结构,形成了独特的山地聚落空间[1-2]。

长海县位于长山群岛、辽东半岛东侧的黄海北部海域,昼夜温差较小、无霜期长。民居村落位于海岛之上,四面环海,岛上地势起伏,村落沿着地势和海岸线分布(见图2),以便于有效、快捷地组织排水。建筑单体随坡而建,争取南向朝向,以保证充足日照,降低潮气。

3 营建策略比较

由于朝阳县和长海县同属于寒地气候的辽宁省,所以两地的乡村建筑存在一定的相同点。但是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民族源流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两地的乡村建筑在院落平面布局、单体平面布局和建筑构造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3.1 院落平面布局

这两地乡村民居一般都以北方的合院式居住体系为发展基础,坐北朝南。前院比较开阔,建筑功能空间较为集中。整体院墙低矮,正房与厢房错开排布避免遮光。

朝阳县乡村住居院落空间基本构成元素包括:正房、耳房、厢房、旱厕,倒座,院墙,院门等。正房坐北朝南,两边配耳房;厢房分别位于院落东西两侧;旱厕位于院子的东南角或西南角。倒座处于院落南侧,大门门洞位于南侧正中当心间,为方便车马进出,门洞宽大。朝阳县居民以农业为生,前院用于日常耕种与养殖,正房常与院墙分离利于运送粮食的车马进出,厢房则与院墙贴合。

长海县住居院落空间构成元素主要有:正房,院门、院墙、厢房、厕所、自留地等。其正房位于院落北侧,正房一侧为储藏渔具、杂物的厢房。院门设在南侧与正房房门相对。除去部分临海住居为防御大潮将院墙高筑,院墙普遍高度为1.2 m~1.8 m。由于海岛地势起伏大整体面积受限,院落横向联系性高,正房与院墙不分离。

通过对两地民居院落布局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可以应用“房墙相离”“房房相离”,使整体疏松,避免了由于建筑距离近带来的遮光问题。从两地院落的形式上可以看出,建筑空间的多层次化,在庭院里种植作物既满足了居民日常需求又能阻挡部分寒风,减少能量的流失,提高能效(见图3,表1)。

表1 朝阳县与长海县院落布局比较

3.2 单体平面布局

两地民居平面的原型均为“一明两暗”式的三开间布局,民居都呈现出“大开间,小进深”的寒地民居平面布局特点。随着居民生活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平面也发生了进一步演化。

朝阳县单体建筑的平面组合较简单同时造价低廉。单体建筑一般为三开间~五开间。堂屋位于平面中心,厨房与堂屋混用。朝阳县较长海县而言与大陆相接,晚清时期大量胶东汉族居民涌入与少数民族混居,在部分民居中出现具有满族和蒙古族特色的口袋房、钱塔房等平面布局。近代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布局基本满足生活需求,平面演化较小。呈现的趋势多为在基本型两端增设开间或者在开间的尽端形成口袋房(见图4)。

长海县民居平面为一明两暗式,大门正对堂屋,两侧为卧室。人们常在外地靠北墙一侧设置神龛,用于重要节日时祭祀神明、祖先[3]。长海县汉族为原住民,后高丽族和朝鲜族进入,晚清时期胶东汉族以及少数民族陆续进入。该地相较辽西发展迅速,同时受到民族融合和殖民文化的影响,房屋平面呈现出大进深复合式布局、设置前室、北向廊道形成过渡区、夯土台基增高的特点(见图5)。

对比两地民居平面及其演化过程,结合人文环境追溯其本源,总结平面布局的营建智慧。两地都是通过在北向设置隔间,增加房屋进深,设置倒闸等手段改变建筑的热分区从而实现绿色营建(见表2)。

表2 朝阳县与长海县单体平面布局比较

3.3 建筑构造

乡村建筑受制于经济、交通、气候等多种因素,往往遵循就地取材、防寒保温的原则。两地山石和林木资源比较丰富,且在建筑中的使用量比较大。但是近些年来,由于现代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使用传统材料的民居逐渐减少。

朝阳县主要是囤顶民居。屋面材料以麦秸泥顶为主,最上面以前多为土,现在随着新材料的引入,逐渐变成了混凝土,更加坚固。外形呈“马鞍形”,既能减小风的阻力,又满足排水要求,外墙一般是把多种材料组合使用,如“内生外熟”②的砌筑手法,这样可以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由于该地气候干燥,所以墙体的构造很少考虑防潮的问题。但是该地春秋早晚温差较大,墙体内部容易结露,反复冻融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当地工匠一般将生土与干草秸秆混合使用,增强材料的黏结性和抗拉性[4]。

长海县主要是坡顶民居。屋面材料以前以青瓦顶和草顶为主,现在逐渐变成了红瓦盖顶。外形呈“人字形”,能迅速排除雨雪,减小屋顶荷载。同时为了抵御大风天气,一般会将屋檐设置得比较低矮。外墙则多以石墙为主。该地气候潮湿,使用石材和高台基可以很好的隔去潮气,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由于该地四面临海,淡水资源贫乏,雨水资源丰富,所以当地居民一般会将屋檐和雨水收集装置相结合,并将收集到的雨水处理成干净的淡水使用。

虽然这两地的民居都很少有保温构造,即使有也是通过吊棚形成空气层或建筑材料本身的保温性能来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但都体现了环境对建筑形式的影响以及当地居民对本地资源和独特营建技巧的运用。因此,对于现代建筑而言,寒地气候条件下的乡村建筑可以采用蓄热性能好的本土材料来提高建筑的防寒保温效果[5](见表3)。

表3 朝阳县与长海县建筑构造比较

4 有机营建策略与发展

4.1 基于居住习惯和文化的建筑空间更新

受生活现代化的影响,院落的面积逐渐变小,居住模式由过去几代人转变为以小家庭为主的居住模式;院落承载的功能多元化,除去原先的种植作物,饲养家畜等生产活动,厨炊、盥洗、会客等活动迁移到院落中进行。居民审美水平进步,对居住质量的追求提升,院落中出现了景观小品。但在居民自主营建更新模式下,居民将杂物随意堆放在院中,功能分区杂乱。部分民居出现了厦子(存放杂物的厢房)与车棚等随意加建的辅助用房[6]。

居民在平面空间上仅做微小改动或将城市别墅户型平面进行生搬硬套,忽略了乡村与城市家庭结构与生产模式的差异,使住居空间与劳作空间比重失调。堂屋由于它的部分功能、对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作用以及作为室内各个房间的公共连接部分,仍处于平面布局中的中心位置,但在观念中的地位核心性削弱。其作为平面中唯一公共空间,使用率降低,动线混乱。起卧空间糅合,卧室缺乏私密性。传统旱厕一般盖在院子的西南角,俗称“臭西南”,或设在院外,一般都临近猪圈。居民出于对居住便利性考虑将卫生间迁入室内,建成现代化水厕。

在保留构成院落的元素同时,依据现代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做出一些适应性的调整,如不饲养家畜后,种植果树,在原先的自留地区域建车库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等。在平面布局方面,设置独立的餐厅空间,临近堂屋或厨房,结合厨房设置,供居民就餐,亲友们团聚或家庭成员间的日常交流;厨房脱离堂屋单独布置,将厨房设置在正房中方便日常交流,避免受油烟影响堂屋迁到厢房中。将除去睡觉外,会客、吃饭、储藏等其他杂糅的功能从卧室中分离出去,增强房间私密性,炕从南侧移至北侧,减小炕面面积,南侧摆放现代家居[7]。

4.2 当代材料的适宜引入,传统材料的构造更新

当前乡村发展进度越来越快,但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存在一些缺陷阻碍发展,这就需要引入当代材料并在构造上对传统材料进行改良,达到乡村建筑与当地特色之间的统一。由于建造传统民居需要大量材料,所占的造价比重也比较大。因此只有大量采用地方性建筑材料,并充分发挥其在建筑中的优越性,才能使乡村建筑做到经济适用。所以早期的乡村建筑大多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材料一般都是木、草、石材和土等一次材料,但是,随着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二层小洋楼等新建筑形式的向往,使得乡村建筑对承重等结构的强度要求增加,单独使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其物理性能已经无法支持现有建筑强度需求。因此随着技术的发展,砖、瓦、玻璃、混凝土和橡胶等二次材料由于其优良性能而在乡村建筑中广泛使用,但是这些材料在建筑上的使用也很单一和匮乏,不是工业材料就是传统材质,缺乏创新。并且对环境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单纯追求技术上的先进无法与当地乡镇发展水平相适应,将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进行混搭,并且因地制宜开发性价比高、适应性强的材料,才能实现乡村材料的使用问题。将传统材料进行预制装配或用现代技术将传统材料进行处理,提高其性能,如现代夯土建造技术,压缩土砌块等;将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相结合,如石膏与土坯墙相结合,降低造价,加大强度;将传统保温材料如稻壳与现代保温材料如苯板相结合,提高建筑保温性能等[8-10]。

4.3 传统技术的当代转译,现代构造技术的引入

乡村人民对于保温的认知较差,乡村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很少设置保温构造,多是通过材料本身的优良性能来实现保温,如外墙一般使用像砖、土坯、石材等热阻大并有一定蓄热性能的材料。但这样的建筑会存在保温性能差、冷桥等问题。早期受技术水平的限制,材料的物理性能决定了材料的构造方式,如砖、石材等多以垒砌方式为主,并多作为承重结构使用,很少有其他方面构造的创新。采暖技术上以火炕为主,受发展水平的限制,早期的火炕一般都是以秸秆、木材等作为燃料,能耗高、效率低、污染环境。近些年来,随着新型能源的发展,乡村也逐渐出现了电炕和太阳能炕等清洁环保的新型火炕形式,但还未得到普遍使用。

在提高乡村人们认知的同时,将现代保温构造应用到乡村建筑中,与传统保温材料相结合,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在屋顶保温的空气层中加入一些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减少热量散失;墙体采用复合保温,将现在常用的外保温、内保温或夹层保温等构造与传统的蓄热性能好的材料结合使用;门窗外面加设一层阳光房或在窗户外面安装一层透明的玻璃纸,用保温性能好的三玻塑钢窗代替传统的单层玻璃窗,降低热损耗;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乡村建筑逐渐采用了新的结构形式,如轻钢结构等,使得现代材料由于其优良的性能逐渐承担起在建筑中的承重作用,而传统材料则渐渐摆脱承重的要求,从而有了更多形式的表达。对于采暖技术,可以将传统的火炕技术进行更新和改造,推广电炕和太阳能炕,加大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使用,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

5 结语

朝阳县和长海县的民居建筑受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蕴含了当地村民的营建智慧。民居空间布局结合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依山傍水、体现了民居因地制宜的营建经验,借助院落尺寸与房间比例变化解决寒地乡村保温问题,反映了民居空间的生态性特点。民居建筑的选材以就地取材为主,考虑当地气候和材料本身物理性能等因素,引入当代材料,满足功能的同时可节约自然资源,体现了建筑与功能环境相适应的生态文化经验。在民居建筑构造技术中,两地民居以砖石墙为外墙、土坯墙为内墙,南向开大窗,达到良好的保温性能,融合少数民族建筑构造特点,体现当地生活习俗与地域特色。

在未来,建筑师可以辅助村民进行建筑设计,并将传统的生态营造智慧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应用的乡村建设中,推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注释:

①四神砂:环绕风水穴的所有山体均聚结着生气,风水上称其为“砂”。砂(山峰)的不同部分名称各异,例如,山顶为“砂头”,半山腰为“砂体”,山麓为“砂肢”。它们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及玄武,并位于风水穴的四个不同方位。

②内生外熟”:中间位置大部分民居两侧使用砖石砌筑,内部使用生土、碎石、碎砖等填充,当地称这种做法为“内生外熟”——辽宁省朝阳县传统囤顶民居研究。

猜你喜欢

朝阳县院落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八一作品
朝阳县吐须沟村辽墓出土文物考述
朝阳县博物馆藏青铜短剑简述与认识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辽宁朝阳县出土的辽代家族墓志
2019年春季朝阳县主要气候特征分析
院落里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