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储存温度和时间对蝙蝠蛾卵孵化的影响

2022-08-11梁静李秀璋陈建博唐楚煜王涛刘欣李玉玲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历期孵化率冬虫夏草

梁静,李秀璋,陈建博,唐楚煜,王涛,刘欣,李玉玲

(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 810016)

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是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1],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生物资源。冬虫夏草最早记载于《月王药诊》,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应用历史[2,3],具有补肺益肾,抗衰老,增强免疫,促进代谢等作用[4]。它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海拔3 000 m以上、雪线以下的地区,在我国的分布包括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5省区的高寒草甸草原[5]。作为冬虫夏草菌重要的寄主昆虫,蝙蝠蛾的种群动态和生态习性不仅是限制冬虫夏草蕴藏量的基础,也是冬虫夏草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6]。研究发现,冬虫夏草寄主主要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等地[7]。蝙蝠蛾的繁殖限制因素众多,李秀璋等[8]人的研究发现冬虫夏草寄主蝠蛾卵的孵化与温度和湿度有关,温度只有在适宜的范围内,才能促进蝙蝠蛾卵的孵化。

蝙蝠蛾的卵在常温下易霉变、不耐储存、孵化时间缓慢且孵化率低。为了探究蝙蝠蛾卵收集后的最佳储存方式,本试验以采集自化隆县巴燕镇的蝙蝠蛾卵为对象,研究其在不同储存温度及储存时间下的孵化情况,并对其孵化率、孵化速率、孵化期、孵化历期等卵孵化指标进行测定,以找到最适合的储存条件,为蝙蝠蛾的人工繁育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为人工栽培冬虫夏草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研究供试蝙蝠蛾卵于2021年7月采集自青海省化隆县巴燕镇(E:102°19',N:36°13';H:3 200 m)。经初步筛选后,将蝙蝠蛾卵置于培养皿中遮光保存于4±1 ℃冰箱。

1.2 试验方法

将筛选的蝙蝠蛾卵分别置于25 ℃(常温)、15 ℃、5 ℃、-5 ℃及-15 ℃干燥环境下储存,储存时间设置为2周、4周、6周和8周。试验时,将储存的蝙蝠蛾卵取出再次筛选,选出饱满度均一的蝙蝠蛾卵使用1%的次氯酸钠进行表面消毒3 min,随后使用无菌水冲洗3次,将消毒后的蝙蝠蛾卵置于超净工作台的无菌滤纸上自然风干30 min。将风干后的蝙蝠蛾卵摆放到培养皿中,置于15 ℃人工气候箱中进行遮光孵化,每个培养皿放置蝙蝠蛾卵100粒,每个处理4个重复。

1.3 数据分析

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试验数据整理及绘图,采用SPSS 19.0软件对不同储存温度和时间下蝙蝠蛾卵的孵化率、孵化速率、孵化期及孵化历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用Duncan法对各测定数据进行多重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与蝙蝠蛾卵孵化情况的相关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对蝙蝠蛾卵孵化率及孵化速率的影响

如图1所示,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蝙蝠蛾卵的孵化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储存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5 ℃、2周处理下,蝙蝠蛾卵孵化率最高,达到50.67%,显著高于其他2个储存温度处理下蝙蝠蛾卵的孵化率(P<0.05)。储存温度和时间分别为-5 ℃、8周处理下,蝙蝠蛾卵的孵化率仅为6.82%,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储存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5 ℃、6周处理下,蝙蝠蛾的孵化速率最大,达到0.038。储存时间和温度分别为4周、5 ℃和-5 ℃处理下,蝙蝠蛾的孵化速率最小,仅为0.029。相对于其他处理,在储存温度为15 ℃处理下蝙蝠蛾卵的孵化率相对较高,在储存温度为-5 ℃处理下蝙蝠蛾卵的孵化率相对较低。

图1 储存温度和时间对蝙蝠蛾卵孵化的影响注:图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图柱上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储存条件之间蝙蝠蛾卵孵化率在0.05水平下的差异显著性

2.2 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对蝙蝠蛾卵孵化时间的影响

如图2所示,在储存时间和温度分别为4周、5 ℃和-5 ℃处理下蝙蝠蛾卵的孵化期最长为34天。储存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5 ℃、4周处理下蝙蝠蛾卵的孵化期最短为26 d。储存温度为15 ℃处理下,蝙蝠蛾卵的孵化期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储存时间为5 ℃处理下,蝙蝠蛾卵的孵化期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储存时间为-5 ℃处理下,蝙蝠蛾卵的孵化期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储存温度分别为5 ℃和15 ℃,储存时间分别为4周和8周处理下,蝙蝠蛾卵孵化历期最长为13 d;储存时间和温度分别为8周、-5 ℃处理下,蝙蝠蛾卵的孵化历期最短仅为3 d。储存温度分别为15 ℃和-5 ℃处理下,蝙蝠蛾卵的孵化历期均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储存时间为5 ℃处理下,蝙蝠蛾卵的孵化历期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变化趋势。

图2 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对蝙蝠蛾卵孵化时间的影响注:图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图柱上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储存条件之间蝙蝠蛾卵孵化率在0.05水平下的差异显著性

2.3 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与蝙蝠蛾卵孵化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分析蝙蝠蛾卵的孵化率、孵化期等与储存温度及储存时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表1),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与蝙蝠蛾卵的孵化率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与蝙蝠蛾卵的孵化速率和孵化期具有正相关关系,与蝙蝠蛾卵的孵化期具有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

表1 储存温度和时间与蝙蝠蛾卵孵化情况的相关性系数

3 讨论

蝙蝠蛾卵的储存过程中,温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其发育的直接影响因素[9,10]。储存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直接杀死卵,本试验中蝙蝠蛾卵在储存温度为25 ℃和-15 ℃条件下均能孵化出幼虫。通过对不同温度处理下冬虫夏草蝙蝠蛾的孵化研究发现,冬虫夏草蝙蝠蛾卵的最适孵化温度为14~16 ℃,孵化率达到85.67%[11,12]。通过对冬虫夏草寄主昆虫蝙蝠蛾卵孵化过程中不同储存温度处理发现,在2 ℃条件下保存7 d后的蝙蝠蛾卵比4 ℃条件下保存7 d的卵孵化率有所降低[13]。王宏生等[14]研究了蝙蝠蛾卵在-2 ℃、0 ℃、5 ℃条件下储存孵化的情况,认为卵保存在-2 ℃条件下已不能孵化出幼虫,5 ℃条件下保存的卵孵化率比0 ℃条件下保存的卵孵化率高,且蝙蝠蛾的卵在0 ℃和5 ℃条件下储存15 d比储存30 d孵化期缩短了。本试验将蝙蝠蛾的卵保存于不同温度下,结果发现,当蝙蝠蛾卵的储存温度为15 ℃、时间为2周时,孵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孵化率,达到50.67%;蝙蝠蛾卵的储存温度越低,其孵化期越长,当储存温度为-5 ℃时蝙蝠蛾卵的孵化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孵化期,达到34 d;当蝙蝠蛾卵的储存温度为15 ℃和5 ℃时,孵化历期最长,达到13 d,而储存温度为-5℃时,其孵化历期仅有3 d。这一结果显示,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提高蝙蝠蛾卵的孵化率,缩短其孵化期,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还发现蝙蝠蛾卵储存在-5 ℃时,虽然孵化率低,但能孵化出幼虫,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与供试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种类差异有关。此外,蝙蝠蛾能在0 ℃以下生存可能因为其卵中含有糖、脂肪酸、蛋白质等物质,这些物质同原生质形成一定的有机结构可以抵抗低温[15],其内在机制尚需要深入研究。

储存时间也是影响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卵孵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冬虫夏草蝙蝠蛾的卵进行不同时间的储存发现,储存15 d卵的孵化率高于储藏30 d卵的孵化率,且保存的时间越长卵的孵化率越低[14]。本试验将蝙蝠蛾的卵分别储存了2周、4周、6周和8周,结果发现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不同温度下蝙蝠蛾卵的孵化率均显著降低,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蝙蝠蛾的卵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孵化率有所下降可能与储存时间久后卵消耗自身的营养物质有关。

昆虫卵的孵化是多种生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6]。本研究结果发现,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与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卵的孵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当储存温度为15 ℃、时间为2周条件下,蝙蝠蛾卵的孵化率最高,达到50.67%;当储存温度为-5 ℃、时间8周条件下,其孵化率最低,仅为6.82%;当储存温度为5 ℃、时间4周条件下,其孵化期和孵化历期最长,分别为34 d和13 d;而当储存温度为15 ℃、时间为4周条件下,其孵化期最短,为26 d,当储存温度为-5 ℃、时间8周条件下,其孵化历期最短仅有3 d。

本文仅对采集自青海化隆县境内的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卵在不同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条件下的孵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储存温度为15 ℃、储存时间为2周处理下蝙蝠蛾卵的孵化率最高;储存温度为15 ℃、储存时间为4周条件下,其孵化期最短;储存温度为5 ℃、储存时间4周条件下,其孵化历期最长,然而蝙蝠蛾卵的孵化对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的响应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尽管研究发现储存时间和储存温度对蝙蝠蛾卵的孵化有影响,但除此之外蝙蝠蛾卵储存的位置、环境中的光等因素可能也是影响蝙蝠蛾卵孵化的关键因子。综合考虑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卵对储存条件的响应,筛选出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卵的最适储存条件,为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历期孵化率冬虫夏草
苏豪×钟晔(抗)正交秋用种孵化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13个新选水稻不育系播始历期配合力分析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神奇的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怎样形成的?
食物因素对暗黑鳃金龟一、二龄幼虫历期及成活率的影响
日本松干蚧生物学观察与防治
浅述影响蛋种鸡种蛋孵化率的若干因素
不同寄主植物影响斜纹夜蛾生长发育
GRASSLAND P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