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返波管研究进展
2022-08-11肖仁珍
肖仁珍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西安 710024)
高功率微波(high power microwave, HPM)通常是指峰值功率超过100 MW,频率为1~300 GHz的相干电磁辐射[1],在科研、民用和国防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包括等离子体加热、高功率雷达、太空推进器、高能粒子加速及定向能武器等。
HPM系统主要由脉冲功率源、HPM器件、传输与发射单元和指控单元等组成。其中:脉冲功率源将低压电功率转化为高压短脉冲功率,是系统的基础,占据系统的大部分体积和重量;HPM源以电子束作为媒介,将高压脉冲功率转化为微波功率,是系统的核心。提高HPM源的束波功率转换效率,同时降低引导电子束传输的外加磁场,有利于减小整个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使其满足轻小型化、机动性等要求;提高HPM源的功率有利于增加作用距离,提高系统的性能。传统的HPM源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较低,且大都工作在较强引导磁场下,已成为限制HPM应用的瓶颈问题。提高HPM源的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降低引导磁场是将HPM推向广泛应用的关键,也是HPM技术研究的前沿热点和国际性挑战。
相对论返波管(relativistic backward wave oscillator, RBWO)具有相对较高的功率和效率及适合重复频率工作等优点,是最重要的HPM源之一[2-6]。2002年,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报道了微波功率为1.1 GW, 转换效率为33%和重频为100 Hz的实验结果[3];2008年,俄罗斯大电流所报道了微波功率为4.3 GW,转换效率为31%的实验结果[4]; 2011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实验获得了微波功率为6 GW,转换效率为27.5%,功率为5.4 GW,重频为30 Hz的结果[5]; 2015年,国防科技大学在低磁场下获得了微波功率为2 GW,脉宽为116 ns,转换效率为28%,重频为30 Hz的结果[6]。由此可见,尽管现有RBWO输出功率已达到数吉瓦,但转换效率一般仅在30%左右。近10年来,本文作者所在团队围绕进一步提高RBWO的输出功率和效率、降低引导磁场等问题,在速调型RBWO、双模工作RBWO和牵引锁相RBWO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取得了多项进展。
1 速调型RBWO
RBWO和相对论速调管是2类著名的HPM源。RBWO采用切伦科夫辐射机制,在慢波结构中,电子束一边产生群聚,一边将能量交给电磁场,是一种分布式相互作用,功率容量较高,但转换效率一般不足30%[2-6]。相对论速调管采用渡越辐射机制,电子束在注入腔处产生速度群聚,在漂移段逐步转换为密度群聚,经中间腔后群聚增强,最后在提取腔将能量交给电磁场,是一种集中式相互作用,转换效率较高[7-8],但由于漂移段需截止产生的微波,尺寸较小,在高频下功率容量受限。
RBWO和相对论速调管的功率转换效率均可表示为[9]
(1)
其中:L为束波相互作用区长度;Ez为轴向电场强度;I1为调制电流;δ为Ez和I1之间的相位差;U0为二极管电压;I0为二极管电流。由式(1)可知,转换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电场幅度、调制电流深度及电场和调制电流的相位匹配。
据此,我们将RBWO高功率容量和相对论速调管高效率的优点结合起来,提出切伦科夫辐射和渡越辐射混合产生HPM的原理[10],发明了速调型RBWO。图1为速调型RBWO结构示意图和转换效率η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
通过增强电场幅度和调制电流深度,改善电场和调制电流的相位匹配,可显著提高RBWO的功率和转换效率。与传统RBWO相比,速调型RBWO具有3大结构特点[10-12]:(1)利用高阶模谐振反射器代替原有的基模谐振反射器,使反射器的最大电场远离金属表面,增大了器件的功率容量;(2)在慢波结构中间插入感性调制腔,减小局部轴向电场,降低调制电子束的能散,增强了切伦科夫辐射;(3)在慢波结构末端增加容性提取腔,增加局部轴向电场,同时相位发生突变,使本已进入加速相位的电子继续减速,改善电场和调制电流的相位匹配,实现了渡越辐射。理论上,建立了速调型RBWO束波相互作用的模型,全面考虑了电子束与慢波结构前向波基波、反向波-1次空间谐波及空间电荷场的相互作用,谐振反射器对电子束的束流调制和能量调制作用、调制腔和提取腔处引入的耦合阻抗及轴向波数突变。稳态和非稳态计算结果均表明,速调型RBWO的转换效率可超过40%[13]。模拟中,器件输出功率提高至5 GW以上时,转换效率从不足30%提高到了48%,如图1(b)所示。实验中,采用发射延迟时间长和发射阈值高的材料作为阴极引杆,对阴极引杆进行表面工艺处理,同时减小石墨阴极的长度,显著抑制了高电压下强流二极管的阴极等离子体扩散和阻抗崩溃[14],获得了C波段功率为6.5 GW、转换效率为36%及功率为4.4 GW、转换效率为47%的结果[11]。
进一步发展了一种带双间隙提取腔的速调型RBWO[15]。双间隙提取腔包含2个腔,轴向电场相位差为0,且第2个腔中的轴向电场比第1个腔更强。这种更强的轴向电场有利于增强渡越辐射,提高器件在高电压下工作时的效率。模拟中,该结构使输出功率为10 GW的速调型RBWO的转换效率从不足30%提高到了48%。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带双预调制腔的速调型RBWO[16]。图2为带双预调腔的速调型RBWO结构示意图及功率分布。
在谐振反射器前增加双预调制腔,可相对独立地调节密度群聚的幅度和相位,增大提取腔调制电流;同时改善调制电流分布,使调制电流最深的位置对应轴向电场最强的位置。最大电流调制幅度高达1.67,远高于传统器件约为1的结果,极大地增强了渡越辐射。模拟中,该结构输出功率为5.1 GW时,转换效率高达70%[17]。采用分布式能量提取的方法,即一部分功率通过第1个提取腔从同轴波导输出,另一部分功率通过第2个提取腔从圆波导输出,可在保持转换效率为70%的情况下,将提取腔的轴向电场从2.26 MV·cm-1降低到1.28 MV·cm-1,显著提高了速调型RBWO的功率容量[18]。给出了一种精确调控束流通路的方法[19],通过在提取腔外侧增加软磁体提供局部扩张的磁场位型,使电子束在靠近提取腔时半径向外扩展,经提取腔后向内收缩,最后在距提取腔较远处被收集。既增强了束波相互作用,又降低了收集极等离子体的影响,可在提高转换效率的同时避免脉冲缩短。
综合上述多项研究成果,在最新的X波段速调型RBWO实验中,已获得输出功率为2.8 GW、转换效率为66%的实验结果[20]。
2 双模工作RBWO
大多数高功率高效率RBWO工作在强磁场环境下,需由脉冲磁体或超导磁体提供引导磁场。一方面,对脉冲磁体进行充电或对超导磁体进行冷却,耗能巨大;另一方面,磁体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庞大,不利于HPM系统的实际应用。将引导磁场降低至可永磁包装(小于1 T)的水平,有利于实现系统的轻小型化,是当前HPM源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现有低磁场RBWO的功率和转换效率偏低,如X波段输出功率不超过3 GW,转换效率小于30%[6, 21]。
研究者普遍认为低磁场RBWO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束流品质较差,包括存在较大的横向动量及较大的电子束径向振荡包络。采用大尺寸的过模结构有利于减小横向动量,抑制径向振荡包络。与单模器件相比,输出功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采用过模结构是低磁场HPM源设计的趋势,如国防科技大学的过模RBWO[6]及俄罗斯大电流所的双波切伦科夫振荡器[21]。但由于多个模式同时存在,采用过模结构以后,易产生模式竞争问题,限制转换效率的提高。国防科技大学的过模RBWO,采用了均匀慢波结构(slow wave structure,SWS),工作模式为TM01表面波,输出模式为TM01模,实验转换效率约为28%[6]。俄罗斯大电流所的X波段双波切伦科夫振荡器,采用了双段均匀慢波结构,电子束与TM01表面波相互作用,TM02模式用于反馈和传能,低磁场下的实验转换效率约为25%[21]。上述2种器件输出模式均为纯模,在束波相互作用的同时,需兼顾模式控制,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效率的提高。
因此,我们提出了双模工作机制,发展了双模工作、混合模输出和内反射器参与反射相结合的RBWO的设计思想,显著提高了低磁场RBWO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双模工作机制是指电子束与基模TM01表面波和高阶模TM02体波同时相互作用产生HPM。图3为双模工作RBWO结构示意图和慢波结构色散曲线。具体地说,电子束与慢波结构中TM01模的-1次空间谐波产生同步相互作用。反向传输的TM01模经模式转换反射器后,转换成前向的TM02模。TM02体波的相速约是TM01表面波的2倍,因此,TM02模在HPM产生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TM02模是体波,最大电场远离金属表面,慢波结构的功率容量得到明显提高;且与过模表面波RBWO相比,双模工作RBWO的转换效率提高至60%以上[22]。
在此基础上,我们发展了低磁场RBWO设计的新思想:双模工作、混合模输出和内反射器参与反射[23-25]。(1)传统的过模器件设计中,通常使电子束与单一模式相互作用,为避免模式竞争,往往采用均匀慢波结构,效率难以提高;新设计中,采用双模工作机制,电子束与2个模式同时进行相互作用,单频模式竞争问题不复存在,同时采用高度非均匀的慢波结构,以获得最佳的混合轴向电场,有利于提高效率。(2)传统的过模器件设计中,通常使输出模式为纯模,有利于进行模式转换,但考虑束波相互作用的同时还要兼顾模式控制,不利于提高转换效率;新设计中,输出模式为混合模,利用新型双腔模式转换器,可将任意比例和相对相位的TM01和TM02混合模高效转化成纯TM01模输出,在束波相互作用的同时无需兼顾模式控制,有利于提高效率。上述双模工作和混合模输出两大设计思想的结合,使电子束可“一心一意”地与2个模式组成的“超模”产生相互作用,没有任何“后顾之忧”,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转换效率。(3)传统观念认为在二极管和慢波结构之间加入反射器对二者进行隔离,可使输出微波稳定,但在过模结构中,往往要反射多个模式,反射器设计难度增加,结构复杂,长度与慢波结构相当甚至更长;新设计中,采用嵌入环形阴极的内反射器进行反射,通过内反射器位置的精细调节,实现微波的稳定输出,显著缩短了束波相互作用区和所需磁场均匀区的长度,整个器件结构紧凑,有利于实现永磁包装。
利用该思想,我们提出一种X波段低磁场双模工作RBWO结构[25]。图4为X波段低磁场双模工作RBWO结构示意图和场分布。
该结构由环形阴极、内反射器、双预调制腔、非均匀慢波结构和输出波导构成。模拟中,当磁感应强度为0.64 T时,该结构的输出功率为4.8 GW,转换效率达44%。实验中,改进了实验技术,改变了以往实验的2大传统做法。(1)以往实验中,实验结构参数主要由模拟优化确定,只有少量可调;该实验中,考虑到低磁场下理论模拟中的电子发射模型与实验并不完全相符,模拟优化参数只是给实验参数提供一个初始值,在此基础上对阴极与电动力学结构均进行了大量调节。(2)以往实验中,采用辐射场单路测量,通过单点移动来获得方向图,费时费力,且因测量系统频繁移动,测量不确定度增加;该实验中,由于是混合模输出,实验参数改变时方向图也发生改变,因此采用由12路测量单元组成的辐射场阵列测量法,无需移动即可快速获得方向图,且测量系统固定,测量不确定度小,可准确反映参数改变导致的微波功率的微小变化,指导参数的优化调节。当磁感应强度为0.66 T时,实验获得了输出频率为X波段,功率为4.8 GW,转换效率为42%的结果。提高电压后,进一步优化参数,当磁感应强度为0.76 T时,输出功率为7.6 GW。
3 牵引锁相RBWO
单个HPM源向更高功率发展必然会遇到物理限制,通过多个器件进行功率合成是必由之路。其中,核心技术是HPM源的锁频锁相技术。
原理上,HPM放大器,如相对论速调管,具有频率和相位受外加种子信号控制的特点,适于功率合成。但在高频段工作时,相对论速调管的转换效率及功率容量严重受限。速调型RBWO具有高功率和高转换效率的优点,但作为振荡器,输出微波相位具有随机性。而传统的振荡器锁相方法,如强耦合法[26-28],受经典Adler条件的限制[29],要实现吉瓦量级RBWO的锁相,要求注入功率在百兆瓦量级。通常需通过电动力学通道将振荡器单元耦合来实现,结构复杂,可控性差,且难以实现单个器件的移相,不利于系统的扩展。
我们将HPM放大器频率和相位可控的优点与速调型RBWO高功率和高效率的优点结合起来,提出在HPM振荡器起振过程外加弱信号对电子束进行预调制,从而控制输出微波相位的方法[30-32],探索了一条实用化的HPM振荡器锁频锁相及功率合成技术路线。建立了外加注入信号对电子束速度和电流调制的理论模型,揭示了HPM振荡器中电子束调制幅度及相位对微波起振过程的调控机理[33]:外加注入信号的初始相位决定了调制电子束的相位,受调制的电子束诱导处于任意初始相位的微波信号稳定到平衡相位,起振过程中微波信号很弱,因此利用较低的注入功率即可实现对输出微波相位的牵引。图5为外加注入信号牵引锁相的理论研究结果。
通过在器件前端增加注入腔引入外加信号,在注入腔和谐振反射器之间增加预调制腔进一步降低所需注入功率,利用谐振反射器向输出端反射产生的微波,实现了低功率注入通道与HPM产生通道的空间隔离[34]。图6为外加注入信号的速调型RBWO结构示意图。设计了矩形TE10模到过模同轴波导TEM模的模式转换器,外加信号的注入效率接近100%,环向幅度不均匀性小于±3%,相位波动小于±1.5°。开展了牵引锁相RBWO实验,实现了注入功率为92 kW时,对X波段输出功率为2.4 GW微波相位的稳定控制,多个脉冲在20 ns范围内相对相位差小于24°。
研制了集模式转换和功率合成为一体的两路牵引锁相RBWO的功率合成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该装置由具有公共输出端的2个TM01-TE11蛇弯模式转换器组成,可将频率相同,相位差为180°的2个TM01模转化为TE11模合成输出,理论转换效率为95.2%[35]。在两路牵引锁相RBWO的功率合成实验中,2路RBWO输出功率分别为3.1 ,3.7 GW,2路微波相对相位抖动约为20°,合成输出功率为6.2 GW,合成转换效率为91%[34]。
4 结论
近10年,我们在提高RBWO的输出功率、转换效率及降低引导磁场等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1)提出切伦科夫辐射和渡越辐射混合产生HPM的原理,建立了混合辐射的束波相互作用理论,发明了速调型RBWO,实验中输出功率达数吉瓦,转换效率从30%提高到66%;(2)提出电子束与基模和高阶模同时相互作用的双模工作机制,创立了双模工作、混合模输出和内反射器参与反射相结合的HPM源设计思想,发明了低磁场双模工作RBWO,实验中输出功率提高达2.5倍,最高转换效率从小于30%提高到42%;(3)提出通过外加注入信号对电子束进行预调制控制HPM振荡器输出微波相位的方法,研制了高效率注入和高功率合成的结构,发明了牵引锁相RBWO,实现了数吉瓦输出微波的相位控制和功率合成。
今后将进一步提高低磁场过模结构RBWO的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实现永磁包装和功率合成,为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