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C 导管维护标准流程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影响分析

2022-08-11杨媚卢慧英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感染率导管护理人员

杨媚,卢慧英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广东 广州 5100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可最大限度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及降低输注药物对静脉血管的刺激,临床用于给重症疾病患者持续性提供药物及营养供给,具备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及安全可靠等特点[1]。近年来,有研究发现[2]PICC 置管患者治疗期间极易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现象,不仅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还可出现医疗风险。PICC置管导管护理水平可降低PICC 导管的相关性感染率,延长患者导管置留时间,直接影响置管的安全性。本研究主要观察PICC 导管维护标准流程在降低相关性感染方面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并批准实施,选取2019 年7 月—2021 年7 月老年病科50 例接受PICC 导管维护标准流程者设为研究组,其中男性31 例,女性19 例,中位年龄(85.28±3.45)岁,疾病类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35 例,痴呆患者11 例,高血压患者4 例;同时,另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50 例未接受PICC 导管维护标准流程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2 例,女性18例,中位年龄(85.44±2.27)岁,疾病类型:脑梗死后遗症者34 例,痴呆患者12 例,高血压患者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80 岁;②PICC 置管时间在48 h 以上。排除标准:①患者在参与本研究前已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②合并有精神类疾病或无法自主交流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方案:采取无菌穿刺操作,每周更换一次穿刺点敷料,更换时使用0.5%聚维酮碘对穿刺点周围进行消毒,之后采用无菌透明膜覆盖;日常护理还涵盖定期更换肝素帽、冲洗导管、正压封管等等。

1.3.2 研究组

实施导管维护标准流程方案:(1)制定标准流程:由护士长牵头成立维护小组,参考《输液治疗实践标准》(2016 年修订版)及相关资料,结合工作实践制定PICC 导管维护标准流程方案[3],对组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研究。(2)维护标准流程实施细则:①先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结合案例讲解PICC 导管的置管流程、并发症及相关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及依从性。②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强自我防护,预防感染病菌,每天2 次定时对室内环境消毒,采用0.1%含氯消毒液拖地,自然风干后再用紫外线消毒30min。③采用75%医药酒精围绕穿刺点(避开穿刺点直径1 cm),由内向外呈环形对皮肤进行消毒处理,按照顺-逆-顺时针方向擦拭三次,每次更换一个棉球,自然待干;然后更换新镊子,采用0.2% 碘伏棉球再次按照之前方式对穿刺点皮肤进行消毒,再自然待干。④穿刺成功后密切观察穿刺点状态,若出现不良状况需及时处理;如PICC 导管出现移位则需重新置管;如穿刺点贴膜出现污染或潮湿,则需立刻更换,在揭膜时注意以“有下而上”方向揭开。⑤PICC 导管外露部分可采用透明胶贴以S 型或U 型方式固定,贴好后沿贴膜边进行捏压,再压紧整片贴膜,更换完成立刻记录时间。⑥根据标准程序对导管实施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处理,更换肝素帽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不可暴力冲管或采取大于10 ml 的注射器冲管;药物输注时发现药物与肝素不相容,应在输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然后再使用50 U/ml 肝素稀释液封管,封管时液量应达到导管和辅助延长管总容积的两倍。⑦首次置入导管后,需间隔24 h更换一次透明贴,之后每周更换一次;对出汗量大、油性皮肤、穿刺周围局部皮肤感染者,则需根据情况每周更换2 次,若敷料破损、脱落或被污染则需立即更换;若穿刺点出现感染,则需要根据情况每天更换药物。⑧患者出院时,为患者及家属讲解并发放PICC 导管维护标准流程资料,并叮嘱按要求定期回院维护,对未按时回院维护患者及时随访,询问是否存在异常。

1.4 评估标准

①导管相关性感染率:记录研究对象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菌血症、血管相关、尿管相关、泌尿道、败血症、胃肠道、感染性腹泻、皮肤软组织发生情况。②护理满意度:于患者出院时发放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实行100 分制,其中非常满意为90~100 分,满意为70~89 分,不满意为70 分以下)评估治疗期间PICC 导管置管护理干预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涉及感染部位统计、护理满意度调查等数据均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感染率统计资料、护理干预满意度指标等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并行χ2检验;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采用P<0.05 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比较

研究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3.1 相关性感染率分析

PICC 应用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相关性感染,有研究表明感染率高达16.4%~28.8%[4]。PICC 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直接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导管置管时护理人员的操作流程中,由于各级医院的护理人员对PICC 导管置管操作流程不熟悉,部分护理人员在置管时未执行系统化标准操作流程,再加之患者自身的护理能力参差不齐,这也明显增加了PICC 导管置管后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风险[5]。本研究中研究组采用PICC 导管维护标准流程护理干预方案后,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菌血症、血管相关、尿管相关、泌尿道、败血症、胃肠道、感染性腹泻、皮肤软组织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导管置管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维护标准流程,能够预防各种潜在并发症,明显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风险。分析可知,加强护理人员和病房的卫生管理、可以预防因医护人员因素而引发感染风险;而导管维护、换药是最容易感染的环节[6],在这个过程中对患者周围皮肤彻底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也可大大降低感染风险。

3.2 患者满意度分析

PICC 导管维护标准流程主要是以正规化、标准化的护理操作模式确保置管后导管的通畅性、安全性[7],目的旨在保障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最大限度降低患者治疗痛苦感[8]。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提示采用PICC 导管维护标准可以让患者更加满意。分析可知,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给予细致、全面的导管维护干预,可以帮助患者了解PICC 导管的重要性及必要置管管理方法,提升患者的自我维护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提升患者的维护依从性[9]。而护理人员在置管前与患者、家属进行和谐沟通、交流,出院后继续开展指导与随访,充分体现了心理-生物融合的现代护理干预理念[10],也可提升患者满意度。

3.3 总结及不足

综上所述,实施PICC 导管维护标准流程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本研究由于时间及条件有限,在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后期研究中将进一步增加研究内容并拓宽对象覆盖面,以此提升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普遍性。

猜你喜欢

感染率导管护理人员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医用弹性导管定长切割系统研制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