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对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关节运动功能及疼痛的影响
2022-08-11费秀珍丁娜
费秀珍,丁娜
(1.日照市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山东日照 276800;2.日照市人民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山东日照 276800)
踝关节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可有效复位骨折部位,改善病情[1]。但手术具有创伤性,会引起患者不同程度术后疼痛,部分患者因害怕疼痛不愿下床活动,从而延缓康复进程。骨折与手术均会导致局部组织、血管损伤,进一步造成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骨折部位渗出物增多,加重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影响其依从性,增加了术后康复难度,不利于踝关节功能康复。加之患者骨折术后恢复期长,肢体活动受限,关节粘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进一步影响了踝关节功能康复,故临床加强术后康复护理对于该病患者尤为重要[2]。快速康复理念是以加快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为目的,通过优化围术期一系列护理措施,减轻患者创伤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从而促进其机体康复。基于此,本研究选择2019 年5 月—2021 年5 月我院收治的86 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为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对照,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6 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CT、MRI 影像学检查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等确诊;骨折部位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均行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先天肢体功能障碍;存在病理性、陈旧性骨折;存在精神、行为、沟通障碍;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该研究已获得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3 例。试验组男26 例,女17 例;年龄24~58 岁,平均年龄(39.94±3.66)岁;骨折至手术时间1~3 d,平均时间(1.98±0.25)d;骨折部位:左踝23 例,右踝20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18 例;年龄22~59 岁,平均年龄(40.05±3.71)岁;骨折至手术时间1~4 d,平均时间(2.01±0.18)d;骨折部位:左踝22 例,右踝2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口头健康宣教,遵医嘱提供镇痛护理,并指导患者口服镇痛药;护士按时查房,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实施对应护理措施;解除外固定装置后,遵医嘱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并随访至术后3 个月。
试验组采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1)制定护理计划。护士长与医生、康复师进行沟通,根据医师意见及患者身体情况制定快速康复护理计划,包含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2)术前。术前访视在口头教育的基础上发放健康手册,并使用手机播放短视频,配合讲解踝关节骨折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疼痛产生原因、减痛方法等,强调骨折部位疼痛肿胀是常见情况,经干预后可缓解,患者无需过于担忧;术前6 h 禁食,术前2 h 口服250 mL 葡萄糖溶液;禁食前向患者讲解禁食的作用与目的,强调禁食的必要性。(3)术中。提前调节手术室温度为24~28℃,湿度为50%~60%,在转运患者过程中用棉被覆盖患者的身体,术中用棉被遮盖患者的非手术区域,且对所有输注液体均提前做好加温处理;间隔10 min 为患者测量1 次体温,若患者有异常情况则立即告知医生处理。(4)术后。术后6 h 患者可进饮温水,若无呛咳等不适感,可缓慢进食流质食物,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食物、普食;术后使用专业工具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对其实施疼痛护理,针对疼痛较轻者采取冰敷、注意力转移、音乐疗法等方式减轻其疼痛,针对疼痛较为严重者则遵医嘱予以其口服镇痛药物;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且活动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向其强调功能锻炼对于踝关节功能康复的重要意义,并向其讲解锻炼期间可能出现的不适情况,鼓励患者坚持锻炼;术后第1~2 天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趾背屈伸运动,术后第3~6 天增加前抬腿与后抬腿练习,均为15~20 min/次,3 次/d;术后第7 天~第2 周增加膝关节抗阻、屈伸练习,20 min/次,2 次/d;术后第3~4 周增加踝关节外翻、背曲、屈伸、旋转等锻炼,20 min/次,2 次/d;术后第5 周开始增加部分负重练习,直至术后第8 周行完全负重练习。(5)持续随访。患者住院期间由护士提供全程护理服务,出院后由家属负责监督患者功能锻炼及患侧抚触,护士每周对患者进行1 次电话随访督促,持续至术后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术后疼痛情况:于术后6、72 h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总分0~10 分,分值越低,表示疼痛越轻[3]。
(2)心理状态:于术前及术后3 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每个量表共包括20 个条目,总分100 分,SAS 分界值为50分,SDS 分界值为53 分,评分越低,表示负性情绪越轻[4-5]。
(3)机体恢复情况:记录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
(4)踝关节运动功能:于术前及术后3 个月,用Mazur 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踝关节活动度进行综合评价,其中Mazur 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包括疼痛、功能、行走距离等方面,共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越好;踝关节活动度包括旋前、旋后、背伸、跖屈。
(5)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关节粘连、关节僵硬、关节退行性病变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术后6 h,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两组VAS 评分均低于术后6 h,且试验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V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术后VAS 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术前,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两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术前相比,aP<0.05
2.3 两组机体恢复情况比较
试验组术后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机体恢复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机体恢复情况比较()
2.4 两组踝关节运动功能比较
术前,两组Mazur 评分及踝关节旋前、旋后、背伸、跖屈活动度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两组Mazur 评分均高于术前,踝关节旋前、旋后、背伸、跖屈活动度均大于术前,且试验组Mazur 评分高于对照组,踝关节旋前、旋后、背伸、跖屈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踝关节运动功能对比()
表4 两组踝关节运动功能对比()
注:与本组术前相比,aP<0.05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踝关节骨折的发生与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积累性损伤等因素有关,骨折发生后会引起关节部位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若患者不及时接受治疗,则会对其行走能力造成严重影响[6-7]。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用手术方式治疗,但是术后骨折周围软组织血液循环不畅,易引起关节疼痛、肿胀,加重患者的身心痛苦,部分患者受疼痛影响甚至不愿下床活动,增加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风险,阻碍康复训练的开展,不利于踝关节运动功能康复。
护理是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骨折护理以骨折本身及手术为主,忽略了患者个人因素对术后各项功能康复造成的不利影响。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术后康复为目的,不仅做好基础护理,还通过突出护理重点、优化护理措施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针对性地减少影响患者康复的不利因素,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72 h,试验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azur 评分高于对照组,踝关节旋前、旋后、背伸、跖屈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提示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中,可减轻其术后疼痛,预防并发症,改善其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其术后康复,加快踝关节运动功能康复。分析其原因为,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通过结合医师意见及患者需求制定护理计划,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可实施性,能保障护理措施的落实,提高护理质量,为促进患者功能康复奠定良好基础。不良情绪与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因素。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在术前访视环节中,通过多元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减轻其担忧与害怕情绪,从而使其积极配合后续康复工作。传统禁食饮时间较长,患者容易产生饥饿、口渴等不适,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缩短了术前禁食饮时间,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同时术前2 h 予以患者口服葡萄糖溶液,不仅能为手术的实施奠定能量消耗基础,还能改善患者的肠道耐受性,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中做好保温措施,并提前对所有输注液体做好加温处理,能够维持患者术中核心体温,保障手术顺利进行,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疼痛护理是快速康复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康复锻炼,延迟术后康复进程。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通过使用专业工具评估患者的具体疼痛情况,并予以其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减轻疼痛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及进行康复锻炼,从而加快其术后康复。持续康复锻炼是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康复的重要保障。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通过简单的趾背屈伸运动、前后抬腿运动、膝关节屈伸练习、踝关节外翻及背曲等锻炼,可刺激局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骨折部分水肿吸收,促进关节软骨恢复,预防关节粘连与肌肉废用性萎缩发生;之后逐渐进行负重训练,则能进一步减轻关节疼痛与水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持续扩大关节活动度,从而促进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杜苗等[8]的研究结果显示,快速康复理念下护理干预可以扩大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改善踝关节功能,减轻关节疼痛肿胀,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其术后心理状态,缓解关节疼痛,改善踝关节运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