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功能康复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2022-08-11孙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罗森塔尔脊髓脊柱

孙琳

(兖矿新里程总医院脊柱骨科,山东邹城 273500)

脊柱骨折是脊柱骨科临床常见病,多由间接暴力所引起,占全身骨折的5%~7%,其中以胸腰段骨折最为常见,临床治疗多采取手术和康复为主的综合疗法。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常见并发症,会导致延续终生的严重残疾,是康复医学的重点干预对象[1]。有研究报道,约有20%的脊柱骨折患者伴有不同程度脊髓损伤。脊髓损伤会造成脊髓神经生理功能被破坏,使支配区域感觉与运动功能丧失,但很少情况下会导致脊髓完全断离,术后系统康复锻炼可以帮助患者重拾功能,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2]。但是,脊髓损伤不仅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也会对患者心理造成重大打击,许多患者会因自觉无法康复而对未来失去希望,容易变得焦虑、暴躁或抑郁,康复依从性显著降低,是影响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心理护理、改善负性情绪是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是指通过赞美、期待、信任等心理暗示帮助他人获取信心和动力,从而改变自身行为,也称期待效应[3]。基于此,本文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0 月我院脊柱骨科收治的74 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脊柱骨科收治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手术患者中抽取74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脊柱骨折,接受外科手术治疗;(2)合并脊髓损伤,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脊髓损伤程度分级为A~D 级;(3)年龄18~60 岁;(4)认知及沟通能力正常;(5)家属支持且配合研究;(6)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病理性脊髓损伤或既往外伤性脊髓损伤史;(2)合并肢体功能障碍;(3)既往精神疾病史;(4)对康复锻炼不耐受;(5)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脊髓完全断离;(6)临床及随访资料不完整。本研究已获得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7 例。试验组:男性22 例,女性15 例;年龄22~56 岁,平均(41.36±8.57)岁;颈椎骨折5 例,胸椎骨折14 例,腰椎骨折18 例;ASIA 脊髓损伤程度分级:A 级2 例,B 级7 例,C 级15 例,D 级13例。对照组:男性23 例,女性14 例;年龄23~54 岁,平均(42.15±8.30)岁;颈椎骨折4 例,胸椎骨折16 例,腰椎骨折17 例;ASIA 脊髓损伤程度分级:A 级3 例,B 级7 例,C 级12 例,D 级15 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围术期均接受一般护理,包括术前宣教、心理安抚、禁食备皮、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疼痛管理、用药指导、切口护理、压疮预防护理等。

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康复护理,主要措施如下:(1)术后当日,予以患者肢体功能位,下肢外展15~30°,外侧垫枕,保持踝关节90°中立位,预防足下垂及髋内翻。指导患者进行双上肢屈伸和抬举活动、股四头肌舒缩锻炼、踝泵运动,上述动作10 次为1 组,每天3 组。(2)术后1~2 d,指导患者进行腹式深呼吸、鼓腮训练、吹气球训练,以促进排痰与肺功能恢复,每次10~20 min,每日2 次;指导患者进行足背伸或被动牵拉跟腱至踝关节90°,保持10 s 后放松,10 次为1 组,每天3 组,对于0 级肌力者,予以其下肢肌群拍打、揉搓、提拉等按摩手法。(3)术后3~7 d,指导患者进行交替直腿抬高<30°及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锻炼,对于上肢有肌力者,可指导其进行上肢平举、上举等抗阻训练,每次10~20 min,每日2 次。(4)术后8 d 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张力训练、臀大肌等长张力训练、渐进性抗阻训练以及腰椎稳定性训练,每次30 min,每日3 次,具体训练方案依据患者实际康复情况而定。(5)康复期间,予以患者常规心理干预,包括问答、宣教、共情、安慰等。共干预3 个月。

试验组术后采用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常规康复护理方法与对照组一致,但在患者康复锻炼过程中将罗森塔尔效应引入护理服务。成立罗森塔尔教育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具有心理咨询资质且预先接受过罗森塔尔效应相关知识培训的责任护士担任组员,另由1 名心理咨询师担任特别指导员。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心理评估与分析: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并引导患者吐露心声,了解患者的心理诉求,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其产生原因,以为个体化护理提供依据。(2)营造良好氛围: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提高患者在院的舒适度;播放正念减压音频,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在病房内悬挂“不怕疾病,战胜困难,努力康复向未来”等鼓励性标语;院外康复期间,通过现代通讯手段,给予患者关心、鼓励、安慰等情感支持,为患者康复锻炼奠定良好的人文环境。(3)传递及内化期望:护理人员将罗森塔尔效应理念引入对患者的情绪管理中,例如: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先进治疗及康复方法、告知坚持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列举既往成功康复病例,强化患者对脊髓损伤的认知,改变其消极观念,增强其对康复的憧憬和期待,树立康复自信;在康复护理过程中,通过眼神和肢体语言消除患者的无助感,并为患者提供宣泄不良情绪的空间,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想象放松训练,让患者表达其内心情绪。(4)接受及内化期望:护理人员采用心理暗示法,指导患者通过“自我对话”传递正向的信息,不断进行自我激励,例如:对自己说“我做得很好”,对于自己积极配合治疗的努力和成果表示肯定;或是引导患者正面表达自己的感受,包括“我感到幸福……因为……”“我乐意接受……因为……使我充满信心和希望”“我能掌握自己……”等,以此帮助患者接受患者角色,学会面对及处理负性情绪。(5)信息反馈:院外康复期间,护理人员充分运用信息手段对患者进行随访,持续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继续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理念予以其心理疏导。共干预3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术后康复效果:根据患者护理前后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改善情况进行评估,采用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将脊髓损伤程度由重到轻分为A~E 五级,护理后,患者ASIA 分级达到E 级或较护理前提高至少2 个等级为显效;护理后,患者ASIA 分级较护理前提高1 级但未至E 级为有效;护理后,患者ASIA 分级未提高或甚至降低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4]。

(2)肢体感觉与运动功能:分别采用ASIA 制定的感觉功能评分量表及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估,ASIA 感觉功能评分标准:取双侧枕骨粗隆、拇指、剑突、股骨内踝、腘窝中点等28 对感觉平面及关键点,感觉正常记2 分,感觉减退或过敏记1 分,感觉消失记0 分;ASIA 运动功能评分标准:选取双侧肱二头肌、股四头肌、腓肠肌等10 对感觉平面及代表性肌肉,根据肌肉运动功能情况记0~5 分。两个量表均取各项计分之和,得分越高,表示肢体感觉与运动功能越好。

(3)生活质量:于护理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价,量表分为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等8 个维度,得分范围为0~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4)心理状态:于护理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价,前者有14 个评分项,后者有17 个评分项,均采用0~4 分的五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分别采用χ2检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康复效果比较

试验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效果比较[n(%)]

2.2 两组肢体感觉与运动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ASIA 感觉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ASIA感觉与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ASIA感觉与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肢体感觉与运动功能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肢体感觉与运动功能比较[(),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2.3 两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护理前HAMA、HAMD 与SF-36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HAMA与HAMD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SF-36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HAMA 与HAMD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HAMA、HAMD、SF-36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护理前后HAMA、HAMD、SF-36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3 讨论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会造成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功能障碍,引起截瘫,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打击,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损害,更对患者心理造成严重冲击,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进而爆发各种负性情绪,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残、自杀的过激行为[5]。然而,脊髓损伤的恢复潜力很大,早期系统康复锻炼是该病患者有效康复的关键,能够使患者最大程度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早日回归社会。但是,负性情绪会降低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出现不配合甚至放弃康复治疗的问题,直接削弱患者的康复效果,损害其心理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在围术期加强对该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

传统心理护理采取宣教、安慰、共情等措施,方法单一,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患者的实际心理需求,心理干预效果欠理想,常导致患者不配合康复锻炼,护理人员在与患者反复沟通无果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康复锻炼的顺利进展[6-7]。本研究将罗森塔尔效应引入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中,该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最早出现于教学领域,一项试验发现教师对于学生抱有不同的期望,会对学生的行为和学习成绩产生不同影响,与教师将高期望传递给学生而收获学生的积极反馈有关[8]。同样的道理,将罗森塔尔效应引入康复护理领域,护理人员对具有个体差异性的患者分别抱有不同的期望行为,并且予以其不同的护理方式,维持了其原有的行为模式。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中对于患者康复表现出期望,这种期望会传递给患者正向的能量,让患者产生积极反馈,表现为负性情绪减少或消失,心理状态改善,依从性提高,更加主动和积极地配合康复锻炼。而患者积极的反馈又会刺激护理人员,激起其更多的工作热情,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期望不断向现实迈进[9]。该方法打破了传统护理模式下患者依从性不高的僵局,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康复总有效率、护理后ASIA 感觉与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AMA 与HAMD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黄晓英[10]的研究结论相符,肯定了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在改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术后康复效果方面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综上所述,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提高支配区域感觉与运动功能,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罗森塔尔脊髓脊柱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脊髓电刺激新技术让瘫痪患者恢复运动能力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孩子身姿不挺拔 原是脊柱侧弯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浅谈脊柱“S”曲线
罗森塔尔心理护理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同学,你的脊柱还好吗?
注意!疼痛信号在传输
“罗森塔尔”效应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