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静诱导训练联合踏车运动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2022-08-11张静
张 静
天津市胸科医院 300000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冠心病的首选术式,尽管此种术式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但冠心病病情复杂,患者术后心肺功能的康复依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冠状动脉事件再发,给患者造成巨大心理负担[1-2]。因此,加强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双心”康复护理至关重要。松静诱导训练是在现代心理护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训练方式,具有调神、调身、调息等协同作用,能够有效维持个体内外环境平衡,从而加速个体病情康复[3]。运动康复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脏康复护理的重点,对降低术后冠状动脉事件再发风险,促进术后心肺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4]。踏车运动是一种常见的有氧运动方式,踏车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已得到临床证实[5],但其作为心脏康复手段的相关报道却并不多见。本文旨在探讨松静诱导训练联合踏车运动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心理及生理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接收的8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纳入标准:(1)均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冠心病;(2)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为Ⅱ级、Ⅲ级;(3)择期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4)手术顺利完成;(5)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6)文化层次为小学及以上;(7)思维清楚,言语交流正常;(8)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2)瓣膜性心脏病;(3)脑器质性疾病;(4)重度血压异常;(5)急性或慢性感染;(6)既往有胸腔手术史;(7)术后存在运动障碍;(8)严重认知或精神障碍。将8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各4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61.28±5.14)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7.12±1.24)年;NYHA分级:Ⅱ级26例,Ⅲ级18例;搭桥数量1~3支,平均数量(1.29±0.38)支。康复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1.32±5.12)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7.23±1.26)年;NYHA分级:Ⅱ级27例,Ⅲ级17例;搭桥数量1~3支,平均数量(1.27±0.34)支。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组手术团队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术后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并对患者给予相应的口头安抚,告诉患者术后康复注意事项。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松静诱导训练联合踏车运动训练,具体如下:
1.2.1 常规康复训练:患者脱机拔管后即可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每日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情况,为其制定阶段性运动康复处方,术后第1天以床上活动为主,包含四肢自主伸缩运动、踝泵运动,每组5~10次,每日运动2次;术后第2天继续前天运动,并增加床边坐起活动,每次运动10~15min,每日运动2次;术后第3~4天以床边行走为主,每次行走距离15~30m,每日行走2次;术后第5~6天以病房内行走为主,每次行走距离100~150m,每日行走2次,并尝试步行上下5步楼梯;术后第7天至出院以病房或走廊行走为主,每次行走距离200~300m,每日行走2~3次,并尝试步行上下10步楼梯;术后出院鼓励患者坚持运动,以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为主,每次运动30~45min,每周运动3~5次,持续运动至术后12周。患者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全程陪同,患者出院后由家属全程陪同,适时询问患者感受,如有不适需暂停运动。
1.2.2 松静诱导训练:由安排经过专业培训的责任护士向患者详细讲解松静诱导训练的过程及要点,让患者在安静、温馨的环境下进行训练,训练时仰卧于床上,双眼微闭,全身放松,选择合适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在提示音引导下从头到脚依次放松身体各个部位,接着进行缓慢腹部深呼吸15~20次,随后将注意力集中于腹部下方,在舒缓的音乐背景下彻底放松,慢慢进入无意识的想象状态,治疗30min后背景音乐自动关闭,其间若患者进入睡眠状态无须唤醒。从患者入院第2天开始每晚入睡前训练1次,持续训练至术后12周。
1.2.3 踏车运动训练:仪器为美国生产的必确TRM885G型心脏康复跑台,运动前责任护士告知患者踏车运动目的及注意事项,并采用运动心肺测试系统(德国耶格,MasterScreenCPX)对患者进行心肺功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个性化运动处方,运动强度控制在80%最大心率(200-年龄)储备范围内,于患者术后7d开始运动,每周运动4次,持续运动12周,具体如下:(1)准备活动期:运动前先进行静态伸展活动5min,轻度刺激神经肌肉系统;(2)踏车运动期:运动时初运动负荷为0W,每2min提升10W,直至达到目标心率,持续20min左右;(3)恢复期:慢慢降低阻力,继续运动5~10min;(4)运动中止:运动期间通过心电监护仪动态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变化,若出现严重心率失常、ST段显著抬高或下降、典型心绞痛发作等异常情况,需暂停运动,并给予相应处理。
1.3 观察指标
1.3.1 心理康复: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周的心理状态变化,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价,分别包含14项与24项,每项均计分0~3分,总分42分、72分,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心理康复效果越差。
1.3.2 生理康复: (1)心肺功能: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周的心肺功能指标变化,包含最大摄氧量(VO2max)、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均采用心肺运动试验仪进行检测。(2)运动耐力: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周的6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的HAMA及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康复组的HAMA及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心肺功能变化比较 术前,两组的VO2max、VO2peak及A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康复组的VO2max、VO2peak及A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肺功能变化比较
2.3 两组患者6MWT距离变化比较 术前,两组的6MWT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康复组的6MWT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6MWT距离变化比较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公认的身心疾病,尽管冠状动脉搭桥术效果明显,但多数患者由于对治疗不够了解,对手术康复效果过度担忧,围术期易产生一系列复杂心理反应,对患者术后康复极为不利[6]。以往传统康复护理一般只注重对患者的生理护理,而忽略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或只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口头安抚,无法深入患者内心,对患者心理功能的改善效果并不理想[7]。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冠心病术后康复护理越来越追求对患者生理与心理的共治,以倡导患者身心的全面和谐统一[8]。松静诱导训练是一种放松训练疗法,此种训练方式能够有效调节患者情绪应激能力,促使患者以积极方式应对疾病与治疗,从而促进患者疾病康复,近年来已常用于心理康复护理中[9]。
此外,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肺功能的康复同样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10]。有研究证实[11],有氧运动作为非药物干预手段,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踏车运动是一种安全、经济的室内有氧运动方式,有一项Meta分析显示[12],踏车运动能够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患者的呼吸肌肉功能,促进患者的心肺功能恢复。但关于其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报道尚缺乏。本文结果显示,经过松静诱导训练联合踏车运动训练后,康复组术后12周的HAMA及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MWT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且VO2max、VO2peak及A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松静诱导训练联合踏车运动训练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心理及生理功能的康复同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护理中笔者鼓励患者从入院开始坚持于每晚睡前进行松静诱导训练,让患者在提示音引导下逐渐达到身心放松状态,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促进患者心理功能康复,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积极性;术后1周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踏车运动训练,训练前全面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再为患者设计个性化运动处方,运动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护,有效保证运动安全性与耐受性,逐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促进患者心肺功能康复。
综上所述,将松静诱导训练联合踏车运动训练应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康复护理中,能够明显促进患者术后心理及生理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康复价值,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