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阶段、主题与前沿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2-08-10徐沛缘

继续教育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胜任建构模型

徐沛缘 郭 绒

(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需要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1]。教师胜任力作为教师综合性能力的量化指标之一,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还可以同时反映出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2],是我国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重点研究议题之一。教师胜任力是指能将教师群体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庸者区分开来的,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者计数的个人潜在、深层次特征[3]。其相关研究最早起源于教师教育本位范式的争论[4][5]、对教师优秀品质的探讨[6][7]以及对教师质量的关注[8][9]。在国外学界经历了近30年的学术探索之后,教师胜任力的理论框架逐渐成型,其相关概念于21世纪初由蔡永红和黄天元[10]首次引入国内,并逐渐成为教育质量评估、教师专业发展等教师教育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于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权威期刊文献以及学位论文展开计量学分析,在厘清该领域知识图谱的同时,对于相关研究热点和前沿进展进行探讨和归纳。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分布

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平台,选取“北大核心”与“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学术期刊以及学位论文数据库分别作为检索数据库,以主题“教师胜任力”为检索条件,截至2022年3月31日,共检索到北大核心及CSSCI期刊文献146篇、硕博论文303篇。从时间—发文量分布上看,我国教师胜任力相关文献发表和硕博论文数量总体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以146篇核心及CSSCI期刊文献为例,其来源出版物分布较为广泛,其中《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高教探索》《教师教育研究》发文量位居前四(发文占比分别为5.48%、4.79%、4.79%和3.42%),是教师胜任力研究的重点发文期刊。

(二)研究方法及工具

研究采用的分析方法为文献计量学分析,分析的研究工具为CiteSpace 5.8 R3。该分析软件由美国Drexel University的陈超美教授基于Java语言环境开发,主要用于文献的计量学分析,可以直观且系统地呈现某研究领域在特定时间阈限内的知识基础、热点研究主题和研究前沿趋势[11]。

(三)数据处理

依据CiteSpace软件的分析原理,通过目标文献库的标题时区图划分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的阶段;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探索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的热点主题;通过主题突现词分析探究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的前沿进展。相关参数设置如下:时间范围设定为2003年到2022年,时间切片(Year Per Slice)为1年,节点类型(Node Types)在共现分析中设为关键词,节点阈值选取标准(Selections Criteria)设定为g-index(k=100),修剪选项(Pruning)勾选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以及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关键词突现(burstness)中γ值设置为0.4,并提取突现值最高的前20项突现词,按突现时间排序,其余设置均为默认值。

二、结果与分析

(一)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的阶段划分

关键词可以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专业术语或核心概念。运用CiteSpace5.8软件,基于LLR运算法则对关键词进行聚类生成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时区图。CiteSpace关键词时区图(Time zone)主要被运用于从时间维度上显示某研究领域关注点的推进过程[12],可以帮助探究我国教师胜任力相关研究内容的演进规律。在时区图中,每个节点都对应着一个关键词,关键词词频越高,其节点就越明显;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关键词之间互相的共现关系,连线越粗表示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越紧密;颜色则对应关键词出现的年份,从深到浅分别代表着关键词由早期到近期的变化过程[13]。

基于时区图,将教师胜任力相关研究划分为“萌芽期”“升温期”“高潮期”“稳定期”等四个阶段。

1.萌芽期(2003—2005年):核心概念的首次引入

萌芽期是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的首个阶段,在此阶段前,教师胜任力作为学术概念还未被我国学界广泛知晓。2003年,蔡永红和黄天元[10]基于教育评价的探讨将教师胜任力概念引入学界。2004年,徐建平[4]基于关键文献的分析,对于教师胜任力概念作出界定,同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辞典胜任特征核检以及心理测量学等方法,建构了我国首个本土化的教师胜任力模型,并编制了第一份《教师胜任力测验》量表。2004年,韩曼茹[14]也尝试使用问卷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及多元统计方法,探索了我国中学班主任需要的胜任力结构,为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升温期(2006—2012年):理论模型的逐步丰富

随后,教师胜任力的相关研究在我国学界迅速升温,大批学者开始尝试自己建构针对不同教师群体的胜任力模型,并编制对应的胜任力量表。例如,朱晓颖[15]、张英娥[16]、秦旭芳和高丙成[17]建构了幼儿园教师胜任力模型并研制了相应的胜任力自评量表;徐建平[4]将基于BEI访谈法的中小学教师胜任力建构过程细化并展示,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方法论基础;韩曼茹和杨继平[18]进一步优化了中学班主任胜任力模型结构;王健等人[19]、宋晓芳[20]、胡晓军[21]、姚蓉[22]针对高校教师群体的胜任力模型与测量工具分别进行了建构和开发。至此,教师胜任力在我国的本土化模型开始逐渐丰富,并且出现了一批针对不同教师群体的教师胜任力评价工具,相关研究模式也从理论的探讨逐渐走向实证。

3.高潮期(2012—2018年):研究内容的两端扩充

在该时期,教师胜任力相关研究数量快速增长,文献增量逐渐到达顶峰,且相关研究内容总体呈现出“细化+泛化”的两端性扩充趋势:在细化方面,部分学者认为一般性教师群体的胜任力测评工具不足以兼顾教师的学科差异[23],从而开始编制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师的胜任力测评工具,如卢三妹和朱石燕[24]、潘高峰[25]开始尝试编制针对体育教师的胜任力测评工具,李云亮[26]、龙润[27]分别聚焦并建构了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在泛化方面,部分学者将教师胜任力作为相对成熟的基本因素,探究其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如彭欧等人[28]、李冬兰[29]基于不同教师群体,探究了教师胜任力和心理资本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王钢等人[30][31]探究了幼儿教师胜任力、组织支持、职业幸福感等因素的关系。

4.稳定期(2019年至今):领域风向的重新聚焦

当前,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属于稳定期阶段。在经历了“胜任力狂热”之后,我国的教师胜任力研究虽然已经拥有了较为规范的“模型建构和测评工具制定”流程,但部分研究中教师胜任力模型逐渐呈现“数据本位”趋向。为此,部分学者开始重新思考胜任力概念的由来,并尝试使用“扎根理论”等经典质性研究方法重新建构或优化针对不同教师群体的胜任力模型。例如,赵忠君等人[32]、姜琳[33]就基于扎根理论重新建构并修正了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同时,思政教师[34]、新时代理科教师[35]、教师数字胜任力[36]等新兴研究对象和主题也相应逐渐受到重视。

(二)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的热点主题

CiteSpace中的关键词聚类图谱功能能够有效辅助研究者挖掘特定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CiteSpace聚类分析中的关键词聚类和LLR运算法则,得到394个节点(Nodes)和609条节点连线(Links),在筛选出前8位次的聚类(Cluster)分组后,获取了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聚类视图(见图1),其中,模块性Q(Modularity Q)=0.86(>0.3),平均轮廓值S(Weighted Mean Silhouette)=0.98(>0.7),说明聚类结构显著且有效性较高。

1.胜任力相关核心概念的跨学科迁移与本土化

第一个研究热点所在的聚类为Cluster0,轮廓值(Silhouette)为1(>0.7),包含77个关键节点,高频关键词有胜任力、研究进展、核心素养、工作绩效、教师能力等。在该聚类中,研究者主要关注胜任力作为管理学的学术概念,评估其对于教育学领域的迁移学术价值,并且将胜任力的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形成教师胜任力在中国语境内的本土化定义。例如,刘钦瑶等人[37]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对教师胜任力的定义进行了再明确,认为教师胜任力应该包括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但关于人格特征、专业价值观(如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等因素是否能够纳入教师胜任力还有待学界持续探讨。罗小兰[38]认为,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关于胜任力的研究,促进了胜任力向教育学领域的跨学科转型,为教师胜任力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在教师评价、教师特征和教师素质领域分别激起了不小的研究浪潮。

图1 2003—2022年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2.具体教师群体的胜任力模型建构及量表开发

第二个研究热点所在的聚类为Cluster1—5的集合,轮廓值为0.99—0.93(>0.7),共包含135个关键节点,高频关键词有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高校教师、体育教师、教师胜任力、量表编制、教师胜任力、胜任力模型、德尔菲法、行为事件访谈等。在这部分聚类中,研究主要关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教师群体的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和评估工具开发。例如王家奇等人[39]归纳了胜任力模型建构的一般性流程,为后续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建构奠定了操作性基础;王强[40]基于九项胜任力编制问卷,对五省市的360名中小学及幼儿教师调研,建构了k-12幼儿教师胜任力“雨伞模型”;罗小兰[41]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对28名中学教师进行研究,辅以开放性问卷、一般访谈、胜任力特征核检表等手段,构建了中学教师的胜任力特征模型,该模型具体包括9个胜任力特征因素群、28项具体特征(13项为核心胜任力特征,15项为基本胜任力特征);汤舒俊等人[42]同样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构建了我国高校教师的胜任力特征模型,并制作了胜任力自评问卷,在对430名高校教师施测后,确定了高校教师胜任力“人格魅力、学生导向、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四因素模型。

3.教师胜任力水平的现状评估和提升策略探讨

第三个研究热点所在聚类为Cluster6—7的集合,轮廓值为0.98—0.94(>0.7),共包含28个关键节点,高频关键词有现状调查、提升策略、教育见习、教师培训、心理资本、翻转课堂、职业倦怠、组织支持等。在这部分聚类中,研究者主要关注教师胜任力水平现状测量以及差异比较,与其他因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提升的实际策略。例如朱晓颖[43]以南昌市辖区内25所小学的500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幼儿教师胜任力水平整体情况,发现小学教师的胜任力水平随着教龄先上升后下降(在10年左右到达顶峰),随着学历增长而同步增长,同时公办学校教师的胜任力水平普遍高于私立学校。李梦玲[44]基于湖北7所高职院校300余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从学生视域发现高职教师胜任力现状堪忧(“师德师风”“教学水平”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并对于高职教师胜任力水平的提升路径展开探讨。

(三)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的前沿进展

研究前沿属于研究领域中最先进且最具发展潜力的主题,在CiteSpace软件中可以使用突现词(Burstness)进行体现[11]。一般来说,突现词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使用突现强度进行排序,突现强度(Strength)越高,表明该词在该领域某个时段内的出现频次越高;二是使用出现时间进行排序,出现时间越靠后,表示该突现词越新颖,属于前沿研究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中,Begin表示突现词第一次出现的年份,End表示突现词最后一次出现的年份,而红线的长度(Duration)表示该突现词的出现持续时间。罗列了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中突现强度前20的关键词群组,并按出现时间的升序排序提取了近10年的关键词条目(见表1)。

表1 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关键词突现时间排序表

1.专业发展:教师胜任力研究的未来关注领域

教师专业发展(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概念兴起于60年代末的美国。一方面,该概念强调了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的职业属性;另一方面,其代表了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经历的由一个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磨炼与进阶过程[45]。教师胜任力在广义层面上属于教师教育领域内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范畴,是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结合专业发展的节点细节(Node details)发现,作为新兴的研究关注点,其早在2011年就被金剑波[46]于学位论文研究内所提及,但遗憾的是在2011—2019年间,教师胜任力研究的高潮期伴随着大量实证研究的涌现,几乎没有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与胜任力的交集领域展开跟进与探索。直到2020年,王文增等人[47]、肖杨林[48]、韩蓉[49]、彭飞霞[50]重新意识到教师胜任力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重新关注该领域。而教师胜任力也逐渐成为体现和揭示教师群体或个体专业发展阶段的关键指标之一。

2.扎根理论: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新型构建方法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最早由Glaser和Strauss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而是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不断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并且概括与归纳出相应的理论[51]。教师胜任力最早是从胜任力概念演变而来,而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建构方式最初是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BEI法)、“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胜任力辞典文本对照”等多种方式展开。结合扎根理论的节点细节,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在教师胜任力相关研究中,扎根理论的使用在2019年之后才逐渐兴起。例如,王巍和吴其阳[34]使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分析23位高校思政教师的访谈文本数据,并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结构模型。吴其阳和王巍[52]访谈了某高校党支部书记、党委组织部干部、支委成员和支部普通党员作为访谈对象,通过扎根理论中的三级编码和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等研究过程,构建了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胜任力冰山模型。赵伯格[53]同样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析了6所民族高校管理类教师的访谈资料,最终构建了民族高校管理类教师胜任力结构模型。可以说,扎根理论作为质性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具体方法之一,既是对于构建教师胜任力模型的“行为事件访谈法”“德尔菲法”“文献法”的强力补充,也是教师胜任力模型修正的重要途径,增强了目前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提升策略:教师胜任力评估的现实价值映射

此处的提升策略主要指教师胜任力的提升策略。如前文所述,教师胜任力正逐步成为揭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关键量化指标之一。目前,大部分的教师胜任力研究都是关于不同教师胜任力群体的现状调查和差异比较,虽然也有研究基于研究现状附带性地为提升教师胜任力提出象征性的建议,但是可操作性较低,对于特定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力度有限。结合提升策略的节点细节,我们发现早在2015年就有学者曾进行过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胜任力提升策略相关研究[54],而在2019年后,相关研究得到了进一步丰富。例如冯振艳[55]、廖翔[56]、杨品之[57]、韩如月[58]、何雅欣[59]、戴红彬[60]分别对于高中教师、小学科学教师、高职院校教师、农村小学教师、中职学校教师的胜任力提升策略展开探索,并针对不同教师群体的胜任力现状与群体属性特征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对于我国教师胜任力主题而言,相关研究已经度过了理论概念的探讨和模型工具的制定阶段,属于知识基础相对完善的研究领域,因此接下来相关研究需要更多地聚焦我国教师胜任力提升,服务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之具体实践,提高我国教师队伍质量。

三、结论与展望

(一)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的基本概况:增量总体稳健、内容相对聚焦、方法较为固定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教师胜任力总体文章数量增长趋势明显:虽然期刊文章的发表总体经历了“萌芽→升温→高潮→稳定”的过程,但学位论文数量一直保持逐年增长的稳步态势,可以认为目前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进入了一个“温态稳定期”。

在研究内容方面,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已经较好地完成了核心概念辨析、理论模型建构、评估工具开发和胜任力水平现状调查等常规性研究阶段,拥有了较为完善的知识基础。此外,与前5—10年不相同的是,相关研究领域不再无目的地发散,而是更多聚焦于特定的研究子领域。在核心概念辨析层面,学者们会依据教育学学科属性和不同时代的知识结构特征对于教师胜任力概念进行更新和迭代;在理论模型建构和评估工具开发层面,学者们也会根据不同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基于教师胜任力常模对于相应的胜任力模型进行修订,同时制定出相应的胜任力测评工具,确保其适配性和科学性;在胜任力水平现状调查层面,相关研究目前所做的最多还是不同教师群体间差异比较(比如依据学历、教龄等人口学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以及探究和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如心理资本、职业幸福感和组织支持感,等等)。

在研究方法方面,我国教师胜任力的核心概念辨析、理论模型构建、评估工具开发和胜任力水平现状调查分别主要使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展开。关于核心概念辨析主要使用的是文献分析和理论思辨法;对于理论模型构建主要使用的是质性研究方法(如行为事件访谈法);对于评估工具开发和胜任力水平现状调查主要使用的是量化研究方法,在数据收集阶段主要使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而对于问卷数据的分析过程则综合运用了描述性统计、简单回归分析、探索性与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学方法。

(二)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的未来展望:回归概念原义、结合新型方法、满足干预提升

1.概念界定与辨析应以胜任力原义为旨归

准确而统一的学术核心概念是进行规范学术研究的必要前提之一。早在20世纪就有学者指出,教师胜任力概念目前不够严谨,因为其经常和“教师行为”“教师变量”“教师绩效”“教师技能”等术语交替使用[61]。限定研究范畴并统一相关概念,是在我国本土化教师胜任力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相关研究中,虽然大部分学者都尝试借鉴McClelland、Spencer等最早一批胜任力研究领域学者给出的原初定义,但是也有部分学者完全根据访谈内容等质性研究材料,提取关键词和核心概念尝试自我建构教师胜任力概念——该类做法虽然同样可以较为系统化地形成具有本土性特征的核心概念,但是却与“胜任力”定义相去甚远,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导致了“教师胜任力”“教师能力”“教师素养”等概念的混淆。在后续研究中,我国研究者仍需将胜任力的原初概念与我国实际语境中教师特征属性进行整合,将教师胜任力概念逐步统一。

2.模型建构与修正要考虑新型方法的结合

目前,我国学界的部分研究者已经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德尔菲法和文献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开发出了各个学段教师群体的胜任力常模,随后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于该模型进行数据本位的修正,同时开发相应的测评工具。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化,研究者们发现原本的胜任力模型建构方法更适合建构一般性的教师胜任力模型,而对于更为细化(如不同学科)的教师胜任力群体,其胜任力模型的建构应该充分考虑到其学科特质和群体特征。对此,有研究者提出使用扎根理论的方式作为胜任力模型建构的补充方式,目的在于探索除了胜任力词典以外特定教师群体所应该具备的特殊胜任力特征。因此,对于特定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建构与修订最好结合新型研究方法,以保障所建构的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完整性与效度。

3.现状调查与评估须满足胜任力干预提升

我国教师胜任力水平的现状调查研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大多数的现状调查研究都是基于特定群体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的基础上展开的附带性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相对浅显——大多数研究局限于对教师胜任力水平的描述性统计以及人口学变量维度的组间差异比较,并未对教师胜任力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干预路径。在我国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质量的背景下,教师胜任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研究议题,在关注和调查不同群体教师胜任力现状水平的同时,需要针对我国教师队伍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聚焦,并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探寻我国教师胜任力提升的干预路径,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和质量提升提供循证支持。

猜你喜欢

胜任建构模型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建构游戏玩不够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