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
2022-08-10刘学栋
刘学栋
(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康复科,北京 102200)
股骨转子间骨折属于临床骨科常见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尤其是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更易罹患该病,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1]。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口数量明显增加,导致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呈现出明显升高的趋势,成为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目前临床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因保守治疗具有周期长、疗效差等不足之处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故多主张采用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以牢固固定患者的骨折部位,更便于其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2]。为了加速患者术后恢复,临床在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后还应予以其有效的康复治疗,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其术后功能恢复。基于此,本研究选取该院2020 年6 月—2021 年6月收治的80 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为对象,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0 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临床资料完整;(2)患者均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而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2)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3)不同意参与研究、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本研究已通过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 例,男17 例,女23 例;年龄62~79 岁,平均(70.02±0.43)岁。观察组40 例,男18 例,女22 例;年龄61~78 岁,平均(70.44±0.5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
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抗骨质疏松治疗、促进骨折愈合治疗等。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早期康复治疗。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协助患者穿防旋鞋,将患者患肢固定在外展30°位置;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应协助其取半卧位,并指导其掌握深呼吸及有效咳痰的方法,以防止其发生肺部感染。术后第1 天指导患者从床上坐起,并指导其进行患侧下肢踝关节主动运动,5~10 min/次,8~10 次/d,同时指导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训练时收缩5 s,放松3 s,5 min/次,3 次/d,之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活动时间及训练次数。术后第2 天开始利用持续被动运动仪协助患者进行踝关节、髋关节及膝关节被动屈伸运动,40 min/次,3 次/d,以患者自觉有轻度疲乏感为限,根据患者具体恢复情况逐渐指导其向主动运动、抗阻运动过渡。(2)中期康复治疗。术后1 周后开始协助患者进行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以主动运动为主,被动运动为辅,10 min/次,8~10 次/d;同时协助患者坐于床边,自然下垂小腿,进行主动屈伸膝关节锻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运动幅度;之后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患肢外展、坐起、躺下等训练;同时叮嘱患者在训练期间应注意避免患肢进行内收、内旋活动。(3)后期康复治疗。术后2 周后,医护人员可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扶拐行走,5~10 min/次,2 次/d,练习时患者步幅应控制在20~30 cm,且移动速度不应过快;之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其步幅及移动速度,同时适当延长其行走时间。术后12 周后予以患者X 线检查,了解患者骨痂生长情况,以此为依据调整其下地负重时间,指导其从部分负重练习向完全负重练习过渡,并指导其进行半蹲起立练习、髋部肌肉抗阻屈伸练习等,以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
(1)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 周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总分为100 分,以治疗后患者髋部无疼痛感,无行动困难,生活可自理,且Harris 评分>90 分为优;以治疗后患者偶尔可见髋部轻微疼痛感,需扶手杖行动,生活基本可自理,且Harris 评分为80~90 分为良;以治疗后患者髋部伴有疼痛感,但可忍受,需要他人协助才能行动,生活无法自理,且Harris 评分为70~79 分为可;以治疗后患者伴有严重髋部疼痛感,无法下床活动,生活无法自理,且Harris 评分低于70 分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2)分别于术前、术后1 d、术后6 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范围为0~10 分,0 分代表无疼痛,10 分代表剧烈疼痛,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比。
(3)比较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
(4)分别于术后1 周、术后12 周,使用软尺测量患者健侧与患侧髌上10 cm 大腿周径,并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值,以评估患肢肿胀情况;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评分范围为0~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5)统计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压疮、肺部感染、骨折移位、泌尿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12 周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2 周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2 周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 的VAS 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周,两组患者VAS 评分均较术前、术后1 d 降低,且观察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与同组术后1 d 比较,#P<0.05
2.3 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对比(±s)
表3 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对比(±s)
2.4 两组术后患肢肿胀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比较
术后1 周,两组患者大腿周径差及ADL 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周,两组患者大腿周径差均较术后1 周减小,ADL 评分均较术后1 周升高,且观察组大腿周径差小于对照组,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患肢肿胀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比较(±s)
表4 两组术后患肢肿胀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比较(±s)
注:与同组术后1 周比较,*P<0.05
2.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也称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髋关节囊外骨折的一种类型,主要发生部位为股骨颈基底到小转子水平及以上部位。该病患者多以65 岁左右的老年人为主,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及交通业的发展,使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3]。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流行病学显示该病患者经骨折保守治疗1 年后死亡率可达到36.2%~50.0%,限制了保守治疗的应用范围[4]。手术治疗在降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死亡率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术后患者同样需要长时期卧床休养,若不对其术后康复治疗加以重视则其极易因长期卧床制动而导致骨骼、肌肉发生废用性改变,甚至可能会引发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多种并发症,影响其术后恢复[5]。因此,临床予以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综合康复治疗非常必要,有助于提升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6 周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康复治疗在促进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显著,这主要是由于综合康复治疗从术后早期便开始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从坐起训练逐步过渡至被动运动、主动运动、负重运动,可以循序渐进地改善患者的患肢功能,促使患者逐渐恢复髋、踝、膝关节等生理活动度[6]。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12 周大腿周径差小于对照组(P<0.05),这主要是由于综合康复治疗通过指导患者持续进行运动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促使其关节功能恢复,从而有利于改善其患肢肿胀情况,促进其尽早下床活动,进而可以缩短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7]。此外,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是由于综合康复治疗可以促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从而减少因患者长时间卧床制动而引发的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同时有效的患肢运动训练可以加速肢体血液循环,对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样具有显著作用;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良好,其生活质量自然也随之得以提升[8]。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能够有效减轻其术后疼痛感,有利于缩短其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