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抗阻力训练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2022-08-10丁佳凤朱渊

护理学杂志 2022年14期
关键词:弹力阻力康复

丁佳凤,朱渊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是使用自体动脉或者静脉作为桥接移植物,跨过狭窄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形成分流,为远端缺血心肌提供血氧供应,从而保证其存活和正常功能的一种手术方式[1]。2018年,我国行CABG患者有4.5万余例[2]。此类患者年龄大,常伴肢体功能破坏、侧支循环尚未建立引起的肌力减弱等,部分患者难以实现早期活动的目标[3],导致手术效果、心脏康复受到影响。抗阻力训练(Resistance Training, RT)是指短时间内人体克服外界阻力完成一定的动态或者静态动作,促使肌肉收缩,达到肌肉增长和力量增加的身体运动[4-5]。抗阻力训练可以增加肌肉耐力[6]、降低炎性因子[7]。本研究探讨CABG术后患者早期抗阻力训练对心脏康复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脏外科行单纯CAB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首次接受CABG;②年龄18~75岁;③取大隐静脉或桡动脉作为旁路移植血管;④择期手术;⑤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肢体活动障碍、肌力减弱等影响肢体活动;②无法交流、沟通障碍;③同期进行其他手术,如瓣膜置换、肺部肿瘤手术;④心功能(NYHA)Ⅲ~Ⅳ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0%[8]。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避免偏倚,两组被安排在不同病房。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两组均接受CABG术后常规运动康复护理,包括床上运动、肢体活动,每日指导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抗阻力训练。

1.2.1.1团队培训 研究团队成员由1名康复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心脏外科医生、1名心脏外科监护室医生及6名具备心外科工作经验5年以上的骨干护士组成,研究者全程参与。由康复师组织培训与考核团队成员,培训时间为每周一上午,持续2周。培训内容为标准训练方式和训练中监测要点。同时,护士长组织全科护理人员集中学习,以取得护理人员支持,确保护理措施同质性。方案实施前的评估由监护室医生或床位医生主导进行,具体的抗阻力训练由责任护士主导进行。

1.2.1.2训练时间和频次 抗阻力训练方案根据美国心脏康复指南等相关文献[9-11]以及我国心脏康复专家共识[12]制订,经过专家小组讨论,得到最终方案。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当徒手肌力(Manual Muscle Test,MMT)达3级即可开始进行抗阻力训练。训练频次:患者第1次训练为拔除气管插管后,在监护室;第2次训练为术后第3天,在监护室或普通病房;第3次为术后第5天,在普通病房。每次训练间隔48 h。

1.2.1.3训练内容 训练前,指导患者进行15~20 min的肩部、手腕、足踝的放松和热身。排除各类运动禁忌后,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床头抬高30~45°),上肢自然下垂,下肢膝关节抬高10~15°。使用美国塞乐弹力带(上下肢均使用黄色),该弹力带延长一倍时,表示其阻力为3磅(1.36 kg)。将弹力带固定于床下及床尾,患者握紧弹力带,屈肘将弹力带拉长至一倍;患者握紧弹力带,伸直肘关节,外展肩关节将弹力带拉长至一倍;以足踝缠绕弹力带,弯曲膝盖将弹力带拉长至一倍;以足背缠绕弹力带,抬高大腿将弹力带拉长至一倍。第1次训练做1组,每组10~12个动作;第2、3次为2~3组/d,每组12~15个动作。每组间隔20 s。

1.2.1.4全程评估 ①训练前,由医生评估患者情况,需评估有无室性心律失常、未受控制的影响心功能的房性心律失常、新近有全身或肺部栓子和急性感染等,评估患者徒手肌力,以确认是否能够开始进行抗阻力训练。②训练过程中,由护士进行耐受程度的评估。运用心率[13-14]和Borg自我体力量表(Borg′s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15]进行运动负荷监测,心率增加不超过20%、RPE评分12~13分为宜,同时记录患者血压、呼吸频率、血气、电解质结果等各项指标。如患者发生胸闷、呼吸心率加快,即时暂停训练,休息待指标恢复正常后再次进行训练。

1.2.2评价方法 ①6 min步行距离(The 6-min Walk Test Distance, 6MWD),步行距离越长表示运动能力越好。于干预前和术后第7天测量。②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进行双人录入,采用SPSS24.0软件行t检验、秩和检验及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及术后第7天6 min步行距离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及术后第7天6 min步行距离比较

2.2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3 讨论

运动康复是CABG术后心脏康复的核心内容,常见的术后运动康复往往只有有氧运动而忽视了肢体的肌肉训练。抗阻力训练是一种有效锻炼肌肉的方式,能提高心肌的泵血功能,改善组织微循环状态,提高组织细胞对营养物质的交换水平[16]。研究显示,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 首次下床时间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早期抗阻力训练可提升患者运动能力、下床时间提前,这可能与患者下肢肌肉力量增加、心肌泵血功能改善有关。这与Ximenes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

抗阻力训练术后开始时间目前尚无统一定论,理想的抗阻力训练需要在达到运动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安全,使手术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又不因过大的运动强度使患者产生倦怠等不适。因此,本次抗阻力训练方案建立的核心就在于确定抗阻训练的开始时机。本次研究根据美国心脏指南推荐,将抗阻力训练开始于术后24 h。本研究第1次训练为拔除气管插管后,均于术后24 h内,相比国内其他CABG术后的抗阻力训练[18-19]开始时间更早,结果证实早期开展抗阻力训练是安全的。有研究发现,抗阻训练者血浆中的氮氧化物显著增加,并且不影响血管内皮素-I的生成,能保持血管内皮光滑[20-21]。早期氮氧化物生成能够有效降低动脉硬度,提高血管的顺应性,也是患者运动能力显著改善的原因之一。

运动康复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的干预措施,临床护理人员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评估工作。患者的全面评估是运动治疗安全的前提[22],本研究评估贯彻抗阻力训练始终。抗阻力训练相比其他训练方式,过程简便易行,易于被患者接受。弹力带在拉长一倍时是固定的阻力,有助于患者掌控锻炼的强度;锻炼时兼顾坐位与卧位姿势,适合不同病情患者,并能达到全方面锻炼的目的。

综上所述,使用弹力带进行早期抗阻力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运动能力,缩短卧床时间,加速患者运动康复。在未来考虑加大样本量,形成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验证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弹力阻力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鼻阻力测定在儿童OSA诊疗中的临床作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零阻力
猪猴跳伞
一种乘用车传动系阻力的求解方法
弹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