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治疗的效果

2022-08-10赵晗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肉芽组间糖尿病足

赵晗芳

(赤峰市肿瘤医院发热门诊,内蒙古赤峰 02400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足部神经、血管发生病变,导致皮肤、软组织感觉丧失,感染风险增加,诱发足部病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均产生影响[1]。目前,临床针对糖尿病足以局部治疗、手术治疗为主,其中,局部治疗可通过改善患者局部组织缺氧状态达到预期治疗目标,但需长期换药,对于感染创面恢复效果不佳者还需结合清创术、植皮术等治疗[2]。因糖尿病足患者多伴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单纯采用清创术可能会造成坏死平面上升,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应在清创术后给予患者有效的康复治疗[3]。现阶段,积极治疗糖尿病足创面、促进溃疡面尽早愈合、降低患者截肢率是糖尿病足康复治疗的重点。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探析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中的相关标准[4];Wagner分级为1~4级;病情稳定;精神状态正常,且意识清醒;治疗期间依从性理想;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家属均知晓研究内容,且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慢性并发症者;伴随反复性低血糖者;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者;伴有感染、发热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患有精神类疾病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者;患有恶性肿瘤者;临床资料缺失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采用方便抽样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9.66±3.71)岁;糖尿病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42±1.62)年;足部溃疡病程1~6年,平均溃疡病程(3.15±1.02)年。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8.37±3.46)岁;糖尿病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38±1.57)年;足部溃疡病程1~5年,平均溃疡病程(3.22±1.08)年。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1)降糖治疗:给予患者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40052,规格:3 mL∶300 U]皮下注射,根据其病情调整药物剂量,1次/d;给予患者盐酸二甲双胍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775,规格:0.25 g)口服,药物初始剂量为0.5 g/d,分两次服用,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增加药物剂量,每周增加0.5 g,直至2 g/d,分两次服用,连续用药8周[5]。(2)清创治疗:对患者溃疡创面进行彻底清创,清除失活肉芽和坏死组织,根据药敏结果局部外用抗生素治疗。(3)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其抗感染、改善微循环等药物对症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1)针刺治疗:选择太溪、三阴交、承山、阴陵泉、绝骨、胰俞、肾俞等穴位开展电针刺穴治疗,30 min/次,1次/d[6]。(2)负压治疗:常规消毒患者创面,手动分离创面后开放腔隙,使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创面,直至创面清洁,且无异物和脓液,使用无菌纱布清除多余液体。根据创面形状修剪敷料,确保创面和无菌敷料完全贴合,根据创面深度及大小调整引流管置管深度,使用半透明粘贴性薄膜对辅料进行覆盖,注意薄膜边缘需超过创面2~3 cm,保证粘贴无缝隙,与负压装置连接,包膜中间应呈现为凹陷状态,每间隔6~7 d更换敷料1次[7]。(3)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以慢跑、快走、助力自行车训练及体操等有氧运动为主,初始训练时间应控制在10 min/次,随着病情恢复可将训练时间逐步增加至20~30 min/次,每周6次,连续8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创面愈合或基本愈合为痊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创面愈合率大于70%为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创面愈合率为30%~70%为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创面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创面范围扩大为无效[8]。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疼痛评分: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量表评分范围0~1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疼痛越剧烈[9]。

(3)临床指标:记录患者的边缘新鲜肉芽出现时间、基底新鲜肉芽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

(4)血糖指标: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5)炎症因子: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6)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依据,将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划分为无、轻度、中度及重度,分别记为0、2、4、6分,评估项目包括肢体乏力、纳呆健忘、胁肋刺痛、少寐多梦、心胸满闷等,分值越高表示临床症状越严重[1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如VAS评分、空腹血糖水平等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如性别、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等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2.2 比较两组各时段疼痛评分

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时段疼痛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各时段疼痛评分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治疗前5.46±1.41 5.44±1.38 0.064 0.949治疗2周后3.67±1.06 4.29±1.28 2.359 0.021治疗4周后 治疗8周后2.28±0.44 3.07±0.68 6.169 0.000 1.44±0.37 2.19±0.48 7.827 0.000

2.3 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观察组的边缘新鲜肉芽出现时间、基底新鲜肉芽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s),d]

表3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s),d]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边缘新鲜肉芽出现时间8.57±2.37 11.66±3.26 4.849 0.000基底新鲜肉芽出现时间11.39±3.27 13.68±3.41 3.066 0.003创面愈合时间 住院治疗时间26.05±4.17 29.45±4.24 3.616 0.001 27.65±4.18 30.88±4.26 3.423 0.001

2.4 比较两组各项血糖指标

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述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各项血糖指标对比(±s)

表4 两组各项血糖指标对比(±s)

组别空腹血糖(mmol/L)治疗前 治疗后餐后2 h血糖(mmol/L)治疗前 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9.49±2.15 9.58±2.04 0.192 0.848 5.79±1.74 6.78±1.88 2.444 0.017 11.77±1.89 11.69±1.76 0.196 0.845 6.44±1.36 8.09±1.49 5.173 0.000 8.69±1.91 8.77±1.85 0.190 0.849 5.99±1.58 7.15±1.63 3.232 0.002

2.5 比较两组各项炎症因子指标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TNF-α、IL-6、CRP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各项炎性因子指标对比(±s)

表5 两组各项炎性因子指标对比(±s)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TNF-α(ng/mL)治疗前 治疗后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38.35±4.24 38.74±4.16 0.415 0.679 19.67±3.32 22.08±4.14 2.872 0.005 14.82±3.68 14.74±3.52 0.099 0.921 6.15±1.86 8.38±2.65 4.356 0.000 IL-6(pg/mL)治疗前 治疗后25.46±4.29 25.73±4.46 0.276 0.783 11.39±3.19 14.08±4.25 3.202 0.002

2.6 比较两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对比[(±s),分]

表6 两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肢体乏力0.97±0.17 1.46±0.26 9.976 0.000纳呆健忘胁肋刺痛1.04±0.26 1.68±0.41 8.338 0.000 1.09±0.21 1.45±0.34 5.697 0.000少寐多梦 心胸满闷0.95±0.28 1.48±0.36 7.349 0.000 0.95±0.26 1.62±0.44 8.291 0.000

3 讨 论

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特征表现为高血糖,疾病类型包括好发于年轻群体的Ⅰ型糖尿病及后天形成的Ⅱ型糖尿病,还有因原发疾病造成的继发性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1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病因较为复杂,临床症状以足部溃疡、行走困难及间歇性跛行为主,目前尚无根治手段,多采用口服药物和(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配合局部清创及对症治疗等控制病情,但因治疗过程比较漫长,患者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12-13]。为降低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风险,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康复治疗,以改善局部血液供应,修复局部神经损伤,避免溃疡区域再感染,控制炎症反应所引起的并发症,进而加快患者溃疡创面的愈合速度[14-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时段VAS评分、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边缘新鲜肉芽出现时间、基底新鲜肉芽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如下:给予糖尿病足患者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调节血糖水平,控制病情发展趋势,但因治疗时间比较长,患者于长期治疗过程中依从性逐渐下降,因此治疗效果常不理想[16]。而常规清创具有一定的侵袭性,清创过程中可能导致创面扩大,不仅不利于创面新肉芽的生长,还会增加感染几率。而在康复治疗期间,负压治疗可全方位高效引流创面积液,降低创面继发性感染风险,有利于使创面保持干燥状态,促进创面愈合[17]。电针治疗对于改善神经病变具有积极意义,可使足部感知进一步提升;此外,针刺干预可改善肢体血供,优化足部溃疡面血液循环,进而提升机体抗感染力,避免溃疡面积扩大,减轻溃疡部位炎症反应[18]。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治疗能够消除溃疡面中的炎性代谢产物,进而加快溃疡水肿的恢复速度,进一步改善肢体末端毛细血管微循环,有利于改善足部血液供应,提升足部组织生理功能及抵御能力,促进神经组织修复,具有抗炎及加快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可降低截肢风险[19-20]。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治疗能够控制血糖水平,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具有借鉴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肉芽组间糖尿病足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不同浓度土黄连液湿敷对糖尿病足疗效的临床观察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耳内镜下慢性肉芽性鼓膜炎的诊治分析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护理及预防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美容点痣扫斑笔
美容点痣扫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