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集团加强纳税筹划及风险控制的措施研究

2022-08-10徐从旺

时代商家 2022年21期
关键词:筹划纳税税务

徐从旺

(浙江铭博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瑞安 325200)

纳税筹划和税务风险防范同为税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筹划方案是否符合法律规范、筹划结果是否满足利润目标,都是影响税务风险防范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基于理论依据研究纳税筹划与风险防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集团纳税筹划与税务风险的相关概述

(一)纳税筹划的特征和意义

纳税筹划的特征表现在合法性、综合性和区域性这三个方面。其中,合法性是指企业任何纳税筹划方案必须要遵循国家税法的原则,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经营模式、递延纳税时间等方式实现合理避税;综合性是指针对集团企业管理规模、投资领域、涉及税种、对应税率等进行综合性分析,挖掘纳税筹划方案的关联性,以降低集团企业整体的税负为管理目标;区域性是指受到当地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优惠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税收政策在不同地区表现出适应差异性,如何在不同区域下结合同一发展目标开展纳税筹划工作,是集团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集团企业来说,首先,纳税筹划可以控制企业经营成本。由于税收工作本身具有无偿性和强制性的特征,缴纳税款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支出项目。为了降低这一部分固定成本支出,企业需要以成本效益为基本原则,通过压缩成本的方式实现企业利润目标。其次,纳税筹划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财务管理是对现金流的管理,而纳税筹划必然涉及企业的资金成本与投资收益。因此,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存在内部关联。通过事前筹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等管理流程,可以规范税务管理行为,提高资金安全性,进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纳税筹划有利于降低企业税务风险。例如,杭州税务局公布了网络主播薇娅偷税逃税的处罚结果。薇娅因隐匿个人收入、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等方式虚假申报偷逃税款,被依法追缴、加收滞纳金共13.41亿元,薇娅本人也遭到了全网封杀。因税务筹划没有贴合政策规定,筹划过度,给企业及个人带来了税务风险。因此,合法、规范开展税务筹划,有利于降低企业税务风险。

(二)税务风险管理的内容和作用

税务风险管理主要体现在涉税行为层面,一方面,对纳税筹划方案是否符合政策规定、经营行为是否满足税收优惠政策的应用条件、税务处理流程和纳税时间节点是否与规定一致等进行判断,保证企业依法、足额缴纳税款,避免漏缴、未缴税款而引发税务稽查风险,进而影响企业的社会声誉;另一方面,充分掌握企业经营活动所涉及的税种、税率,以及适用的优惠政策,结合上下游行业开展事前筹划工作,避免筹划不足导致企业税务成本虚增、税收负担加重,进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对于集团企业来说,做好税务风险防范工作可以规范企业的纳税行为,避免企业的声誉受损;同时,集团企业下属机构多、管理难度大,制定统一的税务管理制度,并对税务风险进行等级划分,有利于集团企业加强集中管控,实现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监管。

二、企业集团纳税筹划路径分析

(一)对企业组织形式的筹划

从税负角度来说,如果集团企业投资设置的是分公司,分公司和总公司之间可以盈亏相抵、合并纳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集团公司整体的税务成本;而不同的子公司属于不同的纳税单位,子公司之间的盈亏无法抹平或互抵,不仅会造成集团企业税务成本虚增,还会间接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成本。从管理角度来说,分公司一般由集团总部直接控制,即分公司的税务问题由总公司统一处理,分公司也不需要向其所在区域的税务机关报送税务资料,有效简化了企业整体的税务管理流程;同时,分公司不需要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在纳税筹划环节可以考虑采取转让定价的方式降低企业流转税,进而控制集团公司整体的税务成本;当然,集团企业投资设置分公司在纳税筹划环节也有一定的不利因素,即分公司无法享受该地区独立核算企业可以享受的税收减免政策。如果在当地设立独立的小微企业可以享受“六税两费”优惠政策,集团内部关联交易价格上可以有一定的操作空间。综上所述,集团企业在针对组织形式进行筹划时,要充分考虑以上问题,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式。

(二)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筹划

在供应商选择环节,对供应商资质进行区分。税收政策规定,与一般纳税人资质的供应商签订采购或运输合同,应当以13%和9%分别作为增值税税率,依法缴纳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所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3%或5%,但不能予以进项抵扣。因此,集团企业要合理评估供应商资质,除了要考虑采购价格、供货能力、产品质量等因素,还要兼顾税务成本,事前核算不同纳税人资质下企业所需要缴纳增值税的税务成本,选择涉税成本更低的供应商。

在经营业务环节,注意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节点,在税法规定范围内采取递延纳税时间的方式获取资金时间成本,有效实现纳税筹划的根本目的。例如:在销售环节,当市场出现通货膨胀,建议采取存货计价的方法加大前期成本投入;在利润分配环节,可以采取推迟股东利益分配时间的方式;在固定资产折旧环节,采取加速折旧的方式提前摊销成本等。通过调整经营业务,可以增加税前扣除成本、递延纳税时间,以达到获取资金收益的目的,这也是纳税筹划中行之有效的节税方案。

(三)对企业不同税种的筹划

在针对增值税开展筹划的过程中,国家税收政策规定对不同税率的业务要进行分别核算,为分别核算则适用于高税率缴纳增值税。例如:在物流运输环节,如果采取陆路运输、水路运输或航空运输等物流方式,需要按照9%的税率缴纳增值税;而其他物流辅助服务,包括货运客运场站、港口码头服务等,需要按照6%的税率缴纳增值税。企业要针对税务处理工作制定规范的流程,避免核算失误导致税务总成本增高。

在针对企业所得税开展优化的过程中,目前,国家对重点扶持行业和重点扶持领域采取低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这对于集团企业的纳税筹划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企业可以选择税率相对较低的地区作为投资注册区域,例如: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中明确规定,现代化企业统一适用于25%的所得税税率。但对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行业、投资设置于西部经济开发区的企业等,可以享受15%的所得税税率;同时,部分地区政府利用税收返还政策调节当地经济结构,即在优惠地区设置子公司即可享受优惠政策。基于此,选择税收洼地、投资高新技术领域也是集团企业纳税筹划的重要手段。

在税收优惠政策应用环节,集团公司应当结合自身的经营业务特征,在满足优惠政策适用条件的基础上开展筹划工作。一方面,国家在现阶段对高新技术行业财政扶持力度较大,税收条件相对宽泛。集团企业可以将投资领域设置在高新技术行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即企业在研发环节投入的成本可以按照发生额的75%(2020年以前)进行加计扣除,研发投入已经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成本的175%进行摊销;同时,对于一些符合国家规定,从事重点公共设施建设项目、节能环保等行业,可以享受“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即企业经营第一年至第三年之间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在第四年至第六年期间可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综上,集团企业要想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就必须以国家宏观政策调节为导向,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环保、创新、基建等行业中,满足优惠政策的适用条件,为企业纳税筹划提供政策依据。

在针对个人所得税开展筹划的过程中,集团企业应当重点关注个税征收的临界点。我国当前所实行的个人所得税为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在2019年,国家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调整至5000元,即基础工资超过5000元的部分需要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个税。集团企业可以借助这一政策,改变员工的工资结构,以“基础工资+交通费用+午餐补助+电话费用”等方式,增加个税可扣除项目,将员工的基础工资控制在5000元以下,通过临界点筹划的方式达到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目的。

三、企业集团有效防控税务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税务筹划组织机构

集团企业首先应当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税务风险防控工作,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以税务管理专项小组为核心机构,该小组成员以专业的税务会计人才为主,并配备战略发展部门、业务经营部门和法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主要负责集团企业专项税务筹划、纳税筹划方案协调推进、日常经营活动税务风险预测、税务管理制度制定和下发、参与企业决策项目可行性分析等;同时,对于集团企业的下属单位,可以由单位负责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本单位的税务管理部门,在明确牵头部门、管理责任和执行责任的基础上,有序开展各项工作,通过规范管理流程来降低操作风险。此外,为了调动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集团企业还可以将税务风险管理成效纳入所属企业的年度绩效考核评价范畴中,且管理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评价结果与其年度绩效薪酬挂钩。通过税务管理责任层层细化和年终考核的方式,可以提高集团企业总部乃至下属子公司(分公司)对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加强风险防范。

(二)加强专业税务知识的培训

为了防范税务稽查风险,并积极适应当前的政策环境,集团企业应当积极开展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一方面,组织专题培训活动,帮助税务会计专员掌握税务处理经验,了解如何识别与防范税务风险,减少核算、筹划、资料备案等工作中出现的操作失误,可以大幅度降低集团企业整体的税务风险;另一方面,国家出台的税收政策不仅规定了企业经营业务所适用的税率,还包括一些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组织宣传讲座的方式可以让相关人员能够充分领悟和理解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条件,尤其是政策实施时间、应用范畴、优惠幅度等,并结合最近的政策调整方向,判断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不仅能够在短期内实现节税,还能够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对集团企业纳税情况进行摸底和分析

集团企业需要对以往纳税情况进行摸底和分析,有利于为税务风险提供更充实的信息资料。在这一过程中,首先,确定摸底对象,即集团企业本身和下属各级单位;其次,确定摸底时间,以近三年纳税凭证和具体缴纳的税款为数据支撑;最后,确定摸底范围,即企业经营业务所涉及的具体税种和适用税率。通过摸底活动可以掌握集团企业现阶段整体的税收情况,并分别梳理投资行业涉及的各项税种、关键风险节点等,针对重点税种和重点领域开展税务风险防范工作。

(四)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筹划方案

首先,依据企业的经营状态选择筹划方案。例如:结合经营状况可以将企业划分为正常经营状态和歇业待清算状态;结合企业投资关系可以将企业划分为参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结合企业退出机制和经营控制权,将纳税筹划重点放在控股公司层面。其次,依据企业的经营情况选择筹划方案。一方面,鉴于集团公司下属单位投资项目和涉税项目的差异性,建议集团企业采取差异化的筹划方案;另一方面,结合企业的管理模式、业务领域、合作对象、关联往来交易情况、资产状况等,通过股权转让、费用分摊、转让定价、递延纳税等多种手段,保证纳税筹划方案具有 针对性。

(五)对纳税筹划工作建立动态分析机制

集团企业可以建立税务分析机制,以月度分析、季度分析和年度分析为不同的阶段,要求税务管理部门定期编制差异调研报告,及时反映集团总部和下属企业的税务管理情况、筹划方案执行进度等。月度分析资料编制成为工作简报,作为季度分析的依据;季度分析则要对预算方案执行情况进行调研,了解执行进度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并督促责任部门做好调整与改进,最终编制形成税务筹划方案进展报告;年度分析则是对企业整体的税务管理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评价各责任部门的履职情况和筹划方案的实施效果。此外,自从金税四期上线并推广,国家加大了税收执法力度,集团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也更加严峻。为了保证对纳税筹划工作的动态监管,企业可以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三流合一”的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不仅可以收集和整理最新的税收政策,还能够与企业财务管理、业务管理等系统进行端口对接与数据共享,促进企业资金流、业务流和税务流一致共享。税务管理部门也能够及时获取其他部门对纳税筹划方案的执行进度与实施难点,在为其他部门提供税务咨询服务的同时,有效提高集团企业整体的税务管理效率。

(六)按照税务法规定开展税务管理工作

集团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还应当注意到以下几方面问题:其一,在纳税申报环节,企业应当注意税务机关规定的申报时间和最迟期限,充分准备申报材料提交至税务机关,包括代扣代缴报告表、代收代缴报告表、纳税申报表等,规范办理纳税申报表业务。其二,在税款缴纳环节,无论是集团企业总部还是下属单位都必须依照税收政策规定,在有效的时间内足额缴纳各项税款。如果存在特殊情况,企业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税款缴纳工作,则需要向当地的地方、省市税务局进行申报和备案,并履行纳税延期手续。其三,在减税或免税等优惠政策支持下,集团企业应当履行政策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备和申请,办理相应的减免税款手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集团企业本身具备规模大、异地管理难度高等特征,在税务管理方面尤为显著。为了降低税务风险,提高纳税筹划方案的可行性,集团企业应当基于经营业务和管理模式确定纳税筹划方向,在合理选择适用税率、充分享受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筹划方案;同时,结合企业税务风险发生的特征,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平衡税务风险与筹划收益之间的关系,为集团企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筹划纳税税务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研究
新常态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探讨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项目建设与纳税筹划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税务检查证管理办法〉的公告》的解读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税务达人的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