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级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2022-08-10陈月遵

中国德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年级组跨学科评价

■ 王 雪 陈 波 陈月遵

年级组是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实施的场域。我校实行年级扁平化管理,年级主任是课程开发的责任人。年级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启迪教师智慧、扩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素养方面有单一学科课程无法企及的作用。跨学科教研贯穿于课程的各个阶段,起着推动课程发展的作用。

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要作用。随着2017年《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颁布,我校一直致力于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经过5年的实践研究,学校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开发了九年一贯的年级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课程理念和设计

(一)课程理念

首先,以培育学生综合能力为导向。年级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加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养成,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世界的变化、促进其个性自主发展。

其次,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社会、家庭和学校构成了学生的生活。设计课程主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日常完整的生活经历,提出具有教育研究意义的活动主题,帮助学生建构学习和生活的联系。

再次,关注学生的主动实践和开放式生成。本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实践,在课题选择、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发现、主动分析、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实施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开放式生成,引导学生结合现实情况确定研究主题,继而确定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确定活动的组织和方法。教师对活动过程和步骤进行动态调整和监控。

最后,以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为宗旨。在评价内容方面,将发展性评价作为重要形式,肯定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有效性;在评价途径方面,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自评和与同伴间交流、分享式的互评,并通过档案袋记录、星级评价的方式汇总呈现评价结果。

(二)设计思路

年级组是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实施的场域。我校实行年级扁平化管理,年级主任是课程开发的责任人。年级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启迪教师智慧、扩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素养方面有单一学科课程无法企及的作用。跨学科教研贯穿于课程的各个阶段,起着推动课程发展的作用。

在文献和实践研究基础上,我校按照“五步骤”跨学科教研模式开展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建一支跨学科教研团队,围绕课程主题确定、课程方案讨论、学科融合贯通、拓展延伸展示、评价反思提升等展开多次讨论。课程主题一定是基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科知识的巩固、教学活动中的真实情景、社会热点话题;接下来制定课程方案,如年级整体方案、学科组教学方案、授课教师方案等;为了更好地进行学科融合,课程将采取多样的学习方式,然后设计学生能够进行成果展示的活动并通过评价促进课程落地。

二、课程内容和实施

(一)课程内容

年级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设计遵循自主、实践、开放、整合、连续的原则,涵盖了“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三个领域,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在价值体认方面形成团结向上的态度;在责任担当方面形成自理自管的能力;在问题解决方面养成钻研刻苦的精神;在创意物化方面形成创新实践的本领。基于此,我校构架起年级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见图1)。课程从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三方面促进学生形成六个核心素养即健康生活、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图中的“润润”“泽泽”为我校所倡导的“润泽”教育的吉祥物,象征着通过该课程培育“有思想的卓越行动者”的美好心愿。

课程内容按照学生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开设不同的课程,主要通过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样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并最终实现五育全面发展。(见图2)

(二)课程实施

经过实践研究发现,年级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储备—文化共识阶段。教师打破学科界限,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确定研究主题,融合学科知识,组织学生查找资料,开放学科视野进行知识储备,形成对某一主题的文化共识。教师在其中主要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阶段:学习探究—提炼修正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根据学习任务整理资料,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主探究。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开展组内深研,采用分享式教学策略围绕研究主题开展学习活动,教师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学生主动参与,在对话分享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逐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此外,教师可以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拓展提升。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适当延伸是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提炼的关键。学生根据小组讨论设置研究的主题,深化思维,展开讨论。

第三阶段:分享展示—总结交流阶段。在课程分享阶段,每个小组有不同的研究主题,教师格外关注小组内学生的分工合作,力求使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每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第四阶段:实践体验—深入践行阶段。年级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奇效。为进一步将学生的探究过程与实际生活相连,教师注重根据学生在课程中的整体表现进行拓展延伸,如设计相应的实践性学习内容,帮助学生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深化认识。

三、课程评价

我校立足校情,培养有思想的卓越行动者,坚持评价的方向性、指导性、客观性、公正性原则,将年级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同时,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性、诊断性、激励性和发展性的功能,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

(一)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综合实践课程以主题作为课程内容组织的单位,在课程实施时需要多个课时才能完成一个主题的学习。因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在评价的设计上我们也保留了这一特色,在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也鼓励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展示自己和小组的学习经验及成果,并在此过程中,鼓励开展同学与同学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发表意见、畅所欲言。这样的开放式评价,还原了未来学生可能会面对的真实场景,引导学生通过他人的分享,吸收不同的、有益的经验,进一步加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二)学生的综合性评价

年级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遵循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原则,对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进行系统化设计,根据学生不同年段特点,对应不同课程,采用不同的评价呈现。如一、二年级学生参与基础性课程“开心马戏团”“热带水果园”,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凝结为评选“阳光少年”;三、四年级学生参与基础性课程“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开心购物节”,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兴趣小组,参与小研究、小制作项目,对应的星级评价则变为“乐享少年”;五、六年级学生需要参与基础性课程“胡同文化”“传承非遗”等,参加以小组为单位的自主选题的研究性学习,对应的星级评价为“薄发少年”;七、八、九年级学生的课程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参加“城市建设”“社会研究”“自然科学”等研究性课程,自主选题并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或依据研究进行创新制作,对应的星级评价为“润泽少年”,与学校的最终培养目标相一致。

经过多年实践研究,我校已经构建起了九年一贯的特色化的年级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在构建和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得到了提升,一批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屡获佳绩。同时,年级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获北京市课程评选一等奖,获得专家一致好评。

猜你喜欢

年级组跨学科评价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踢毽子
基于教师现场学习力提升的年级组考核完善策略
加强管理提高学校年级组执行力研究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浅谈幼儿园年级组管理与教研组管理的利与弊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