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

2022-08-09万文海朱晓艳林春培冼嘉良刘夏怡

科学决策 2022年7期
关键词:竞争效应资金

万文海 朱晓艳 林春培 冼嘉良 刘夏怡

1 引 言

加大研发投入是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Cohen和Levinthal 1989[1]),更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微观基础保证(Griffith等,2000[2])。目前我国市场主体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其对国家GDP贡献率高达60%以上,提供超过80%的就业岗位,对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①https://view.inews.qq.com/a/20211223A05G8T00。因此,如何着重提升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已成为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创新资源有限,且信息透明程度较低,往往会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林毅夫和孙希芳,2005[3]),不利于其开展研发活动,为有效保障中小企业可持续创新发展,政府对中小企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直接资金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人才引进政策、公共服务供给等。那么,政府这些支持行为真的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吗?不同类型的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存在差异化影响吗?这些问题的回答将为我国政府合理制定有效的创新政策推动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提供重要决策支持。

现有研究围绕政府支持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已展开大量讨论,但尚未得出一致结论。一些学者认为政府支持具有激励效应,即它能降低企业对技术知识外溢的担忧和风险(Lee, 2011[4]),提高研发积极性,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张笑,2021[5];Clausen ,2009[6]);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政府支持具有抑制效应,即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委托代理问题,使得政府支持无法达到最优化配置(Guo等,2016[7]),进而降低企业研发投入(Shu等,2015[8]);还有部分学者则认为政府支持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呈非线性关系(张帆和孙薇,2018[9])。相较之下,学术界对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关系研究仍未充分开展,具体而言,第一,随着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不断增多,学者们对政府支持的实施效果给予了充分重视。但现有研究仅关注资金型政府支持或不同形式的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蒋樟生,2021[10];Link和Scott,2009[11]),而忽视了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也并未充分考虑到非资金型政府支持与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可能具有的差异化影响;第二,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之间信息流通能力有限,存在更高的信息不对称,使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进而降低企业研发投入。但随着行业竞争程度的提升,加快了信息流动速度,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Stivers,2004[12]),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遗憾的是,现有文献并未回答行业竞争度在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关系中发挥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基于信号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探讨资金型政府支持、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引入行业竞争度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考察不同类型的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产生的差异化影响,以揭示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复杂关系。

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2.1 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资金型政府支持主要包含税收优惠、直接财政补贴和放宽银行贷款等,对企业研发活动具有重要影响(Shu等,2015[8];陈东和邢霂,2020[13])。现有研究普遍认可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应:身份认可的积极效应与委托代理的消极效应,即中小企业获得资金型政府支持可被视作政府为其贴上“身份认可标签” ,有利于其获得自身缺乏的研发资源(Tether,2002[14]),但也会诱使中小企业高管将获得的资金支持挪去赚快钱,对研发资源配置效率产生消极影响(Jourdanhe和Kivleniece ,2017[15])。这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弱会因资金型政府支持力度大小而有所差异(Chen等,2018[16]),进而导致不同力度的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不同的影响。当中小企业享受的资金型政府支持力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可以快速补充其缺乏的研发资金(Tether,2002[14]),促进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随着资金型政府支持力度的增强,中小企业可以凭借该政府支持获得良好声誉(Lee,2011[4]),有助于中小企业在市场和行业中得到认可,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者,降低中小企业在研发活动中面临的融资约束(高艳慧,2012[17]),进而促使中小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并且,此时的资金型政府支持力度不足以引发委托代理问题,降低政策的实施效率,抑制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因此,一定范围内的资金型政府支持的积极效应强于消极效应,中小企业能够利用资金型政府支持所传递的身份认可信号,吸引外部投资者,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然而,当资金型政府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加,超过一定范围时,有可能对外传递出中小企业研发过度依赖政府支持的不良信号(Chen等,2018[16]),从而引发金融机构重新审视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水平,进而提升中小企业研发项目的融资难度,这意味着随着资金型政府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强,其身份认可给中小企业带来的积极效应会逐渐减弱。另外,根据委托代理理论(Eisenhardt,1989[18]),在政府研发资源使用上,政企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即政府作为委托人,将资源委托给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作为代理人,需要开展研发活动。但政府和企业之间存在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可能导致政府难以将研发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Guo等,2016[7]),而较高的资金型政府支持力度也会降低中小企业高管对研发活动的关注和精力投入,还有可能促使他们将原本计划用于研发项目的资金转投其他非研发用途(戴维奇等,2016[19]),进而减少中小企业研发投入。此时,资金型政府支持的消极效应强于积极效应,过度的资金型政府支持会引发中小企业身份认可度下降和委托代理问题,进而导致其降低研发投入。

综上,当资金型政府支持力度在一定范围内时,资金型政府支持的积极效应占主导地位,中小企业研发投入能够随该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而提升。但随着资金型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日益凸显的委托代理问题使资金型政府支持的消极效应占主导地位,从而抑制了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产生倒U型影响。

2.2 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非资金型政府支持主要包括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创新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获取各种许可证、公共服务供给等,对中小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孙玉涛和张帅,2017[20];张振刚等,2014[21])。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源存量和吸收能力上都不具有优势(龙静等,2012[22]) ,通常难以引进高尖端技术人才,导致研发项目的失败率较高(Kurt等,1998[23]),进而削弱了研发热情。非资金型政府支持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技术支持,有助于其将外部技术与自身资源相融合,增强中小企业研发能力,进而激励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苏中锋等,2016[24])。例如,提供具有特定用途而又廉价的土地来帮助中小企业降低固定成本,使其能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自主研发上;建立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技术交流和获取外部科研资源的机会等。这些非资金型政府支持为中小企业创造独特的科技资源和良好的创新环境,促进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其他参与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合作攻关,进而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此外,中小企业的吸收能力往往较弱,人才与技术的引进对中小企业研发能力的塑造具有积极作用(Montoya,2010[25])。因此,为中小企业提供非资金型政府支持有助于其吸收和掌握新技术,降低中小企研发成本和研发风险的不确定性(赵立雨,2016[26]),从而提升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正向影响。

2.3 行业竞争度的调节作用

行业竞争度体现了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曾伟强等,2016[20]),其竞争程度的高低影响企业面临外部竞争压力的大小,进而影响到企业研发活动等决策行为(Sheng等,2013[28])。本文认为,随着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效应和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消极效应同时减弱。

一方面,随着行业竞争度的提升,企业会选择充分有效地披露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透明度,以快速抢夺市场中的稀缺资源(Diamond和Verrecchia 1991[29];Hoberg和 Phillips,2010[30])。并且行业竞争程度的不断提高,产品利润率也在不断降低,增强了企业通过提高内部创新资源配置效率(Stivers,2004[12]),增加研发活动,甩开竞争对手获取超额利润的意愿。这就导致企业依靠资金型政府支持身份认可的积极效应而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诉求随之减弱。因此,行业竞争程度可以通过削弱中小企业凭借资金型政府支持获取研发资源以缓解外部融资约束,以及为其缓释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研发风险不确定性的作用,抑制了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效应。

另一方面,在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下,能够减少代理人偷懒(Schererd,1967[31]),避免高管较少地出于急功近利或者是谋取私利的动机而产生短视行为,促使其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以长远的目光思考问题,做出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决策,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过高力度的资金型政府支持所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挤压。此外,行业竞争是企业技术层面进步的驱动力量,能够推动旧技术的淘汰和新技术的产生(简泽等,2017[32]),帮助企业高管提高创新效率。因而,高管在面临行业竞争时,会将竞争“压力”转化为“动力”,试图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创新产出,从而在行业中占领先动优势(Laksmana和Yang,2016[33]),这种情况下,不仅不易引起资金型政府支持效率低下的情况,还会促使其更加重视获得资金型政府支持所蕴含的身份认可价值,更愿意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资金开展研发活动。因此,行业竞争度的提升会削弱较高力度的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的消极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行业竞争度负向调节资金型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倒U型关系。

对于非资金型政府支持来说,行业竞争度会强化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产生的积极影响。随着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中小企业所拥有的竞争优势会逐渐减弱,进而增强了研发动机,希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增加创新产出,从而在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Grossman和Lai,2004[34])。但由于中小企业在技术、人才、产权保护等资源上都存在较大劣势(李明道,2007[35]),导致研发项目失败。因此,与资金型政府支持相比,中小企业更需要从外部引进先进技术和高尖端人才等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加强创新能力以取得竞争优势。非资金型政府支持为中小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与外部机构建立联系等方面提供更多便捷性(Capron和Cincera,2004[37];Eom和Lee,2010[38]),通过其传递的身份认可信号给中小企业提供了信誉担保,从而使他们更易与外部机构建立互动联系,弥补了自身资源不足的劣势(Eom和Lee,2010[38]),促使其加大研发投入。例如,政府为其提供各类研发项目、技术人才等非资金型支持,中小企业可以凭借这些向银行机构贷款并依靠技术人才的帮助,提升研发项目的成功率。此外,相对于获得资金型政府支持的中小企业来说,获得非资金型政府支持的中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也是较低的,更不容易吸引外部投资者(杨丰来和黄永航2006[39])。面对严重的融资约束,中小企业需要增强研发能力以谋求可持续发展,不容易引发委托代理问题,挤压研发投入。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行业竞争度正向调节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和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取及其特征

本研究的样本企业来自于华南地区,最终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小企业局(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对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了符合本研究目的需要,根据研究设计和研究框架内容,本研究对样本中属于服务业、农业和以及数据严重缺失的样本进行剔除,最终保留309家中小企业作为分析对象。

从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来看,成立6至10年的企业共有89家(28.80%),成立10年至20年的企业共有204家(66.02%);员工人数100人以下的企业共有71家(22.97%),员工人数100人至300人的企业共有213家(68.93%),员工人数300人及以上的企业共有25家(8.10%);国有企业共有57家(18.44%),民营企业共有207家(66.70%)。可以看出,大多数样本企业主要由民营资本掌控;另外,这些样本企业样本涵盖家用电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技术和精细化工等多个行业,符合本研究的分析要求。

3.2 变量测量

(1)被解释变量:研发投入(R&DI)。借鉴余恕莲和王藤燕(2014)[43]的做法,以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比值测量中小企业研发投入。

(2)解释变量:资金型政府支持(CGS)和非资金型政府支持(NCGS)。首先,本文借鉴柳光强(2016)[41]、边文龙等(2017)[42]]以及黄宇虹(2018)[43]的研究,将企业享受到的资金型政府支持分为“得到专项资金支持或财政补贴”“减免部分税费”和“银行放宽贷款条件”,并将每个资金型政策支持均赋值为1,若中小企业获得一个资金型政府支持记为1,否则为0,结果汇总作为测量资金型政府支持的指标。其次,本文参考张振刚等(2014)[21]、金碧华(2015)[44]以及孙玉涛和张帅(2017)[20]的研究,将中小企业享受到的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分为“优先照顾建设用地”“政府帮助攻克技术难题”和“帮助引进企业急需人才”,将每个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均赋值为1,若中小企业获得一个非资金型政策支持则记为1,否则为0,最后将结果进行加总作为测量非资金型政府支持的指标。

(3)调节变量:行业竞争度(HHI)。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能够合理地反映行业的竞争程度,本文借鉴孔东民等(2014)[45]的测量方法,用行业内各企业营业收入占行业总收入比重的平方测量行业竞争程度,HHI取值范围为0-1,取值越小, 行业竞争程度越高, 反之则越低。

(4)控制变量。为了剔除其他潜在变量对于本文结果的影响,本文控制了企业年龄(AGE)、所属行业(IND)、企业规模(SIZE)、员工人数(STAFF)和企业成长性(GRO)。具体来说,企业年龄用企业的成立年限取对数来测量;所属行业按其企业所在的行业设置18个虚拟变量;企业规模用年资产总额取对数来测量;员工人数用企业员工总人数取对数来测量;企业成长性用年营业收入增长率来测量。

4 基本实证检验与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表1为变量描述性统计,其中研发投入均值为0.065,最小值为0,这表明样本数据中仍有部分中小企业并未开展研发活动;资金型政府支持均值为0.921,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均值为0.177,这表明中小企业享受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力度偏低。其他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2是变量之间Pearson相关性检验。从表中可以看出,资金型政策支持与企业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β=0.144,p<0.05),非资金型政策支持与企业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β=0.197,p<0.01),初步支持我们的假设。在控制变量方面,正如预期,企业年龄、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员工人数均与至少一个主要变量显著相关,说明本研究对这些变量的控制是合适的。

表2 变量Pearson相关性检验

4.2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表3为相关数据回归分析结果。首先,由表3中模型(1)检验结果可知,资金型政府支持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β=0.046,p<0.01),其平方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β=-0.019,p<0.01),倒U型的转折点为1.21(0. 046 /2 × 0.019),位于资金型政府支持的取值区间[0-3]内。实证结果表明,资金型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即假设H1得以验证。由表3中模型(2)检验结果可知,非资金型政府支持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β=0.056,p<0.01),这表明非资金型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假设H2得以验证。

其次,为了检验行业竞争度对资金型政府支持、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和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调节效应,本文借鉴Haans等(2016)[46]研究在模型(1)的基础上分别引入行业竞争度与资金型政府支持的一次方和二次方的交乘项,以及在模型(2)的基础上引入行业竞争度与非资金型政府支持的交乘项。由表3中模型(3)检验结果可知,资金型政府支持平方项与行业竞争度交乘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β=-0.086,p<0.01),这表明行业竞争度对资金型政府支持和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倒 U 型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行业竞争越激励,资金型政府支持在极值以内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正相关关系越弱,超过极值的资金型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负相关关系越弱。因此,假设H3得以验证。对于非资金型政府支持,表3的模型(4)中NCGS×HHI的系数显著为负(β=-0.436,p<0.01),说明行业竞争度正向调节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和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正相关关系。具体而言,行业竞争越激励,非资金型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正相关关系越明显,假设H3得以验证。进一步地,绘制调节效应图以更直观地表示行业竞争度的调节作用,见图1和图2。如图1所示,在较低的行业竞争程度下,倒U型曲线更为紧凑陡峭,说明行业竞争度减弱了资金型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倒 U 型关系。图2则显示,高行业竞争程度下,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作用更突出。

图2 行业竞争度对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和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调节效应

表3 行业竞争度对资金型政府支持、非资金型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影响

4.3 稳健性检验

为提高本研究结论稳健性,本文进一步通过分样本和替换变量的方式开展稳健性检验。首先,本文从所有的309家样本企业中随机抽取60%(N=185)的样本进行检验;其次,借鉴王德祥和李昕(2017)[47]的研究,将研发收入取对数作为衡量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替代指标。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回归结果和前文保持高度一致,说明本文的实证结论具有稳健性。

表4 稳健性检验

续表

5 结论与管理启示

5.1 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309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以信号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实证检验了资金型政府支持、非资金型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行业竞争度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会产生先积极后消极的倒U型影响,即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会受到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的共同作用。当资金型政府支持低于最优力度时,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积极效应为主;但资金型政府支持超过最优力度时,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消极效应为主。这一研究结果支持并拓展了曹献飞(2014)[48]关于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企业研发具有非线性影响的观点。而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正向影响,这表明不同类型的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积极回应了曾萍和邬绮虹(2014)[49]、郑烨等(2017)[50]提出在未来研究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政府支持企业研发活动影响因素的深入挖掘并展开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倡议。

第二,行业竞争度在资金型政府支持、非资金型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将行业竞争度这一外部环境因素引入到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关系框架中,有助于厘清外部竞争环境在中小企业利用政府扶持政策开展研发活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行业竞争度削弱了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倒U型影响,即行业竞争度是一把双刃剑,激励的行业竞争在削弱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削弱较高力度的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消极影响。行业竞争度正向调节非资金型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即提升行业竞争程度可以增强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

5.2 理论贡献

第一,本文揭示了资金型政府支持、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差异化影响,细化了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既有文献基于信号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两者关系形成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原因在于其研究企业类型不同,政府支持的具体实施效果会因企业类型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影响(郭玥 2018[51]),但现有研究缺乏对中小企业这类重要且不同于大企业的关注。本文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的组织特征、融资成本以及面临的竞争环境明显区别于大企业,将资金型政府支持带来的身份认可积极效应与委托代理消极效应共同引入到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分析中,为中国情境下资金型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倒U型关系提供细化解释与实证支持。此外,在现有研究政府支持的文献中,未能充分关注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重要作用。本文围绕中小企业特征深入分析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影响,进一步诠释中小企业中不同类型政府支持的差异化影响,指出非资金型政府支持是推动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投入的重要驱动力,为探究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

第二,本文探讨了外部竞争环境对中小企业使用政府支持开展研发活动过程的影响。与以往研究多强调外部竞争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直接影响不同,本文在强调中小企业获得政府支持会产生两种不同效应的基础上,将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会影响政府支持实施过程这一重要因素考虑在内。将行业竞争度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到资金型政府支持和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影响中小企业研发投入模型中,分析了竞争环境视角下政府支持实施效率的复杂变化规律,肯定了外部环境因素在政府支持影响中小企业研发投入过程中的重要性。这有助于理解政府支持在何种条件下影响中小企业研发投入,更加全面、完整的认识到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

5.3 管理启示

一是对于政府而言,本文研究结论表明资金型政府支持力度的最优值为1.21,结合表1可知目前资金型政府支持力度均值为0.921,这意味着样本中仍有部分中小企业并没有达到最优点,可以进一步获取资金型政府支持从而促使其增加研发投入。但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制定资金型扶持政策时,应对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确定适当的资金型扶持政策,避免出现委托代理问题,引发过度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抑制效应的现象。此外,本文发现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应重视非资金型扶持政策,与资金型政策协同配合共同促进中小企业研发投入。

二是对于企业而言,本文研究结论显示行业竞争度会削弱资金型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倒U型关系,而行业竞争度可以增强非资金型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作用。为此,中小企业高管在利用政府支持开展研发活动时,应考虑外部行业竞争环境。这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支持的信号传递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5.4 不足与展望

本文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数据样本量还有提升空间,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来自华南地区的中小企业,样本量相对较少。后期可进一步扩大样本调查范围,并注意样本对象的区域平衡,以提高抽样的随机性,增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其次,区分资金型和非资金型政府支持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本文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获取这两类政府支持的数据,难免会出现误差。未来可以采用文本分析或使用其他测量方法以得到更为准确的政府支持金额。

猜你喜欢

竞争效应资金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感谢竞争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