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药合用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胆胃不和型临床观察

2022-08-09曾家燕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泛酸胃脘胆汁

曾家燕

(广西平乐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广西 平乐 542400)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主要发病原因为患者幽门功能障碍,胃排空延迟、胃肠压力梯度、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激素分泌失调等多种原因导致其胆汁反向流通进入胃内,对患者胃黏膜造成破坏,导致胃黏膜水肿、充血,受炎性细胞浸润导致固有腺体功能异常或萎缩,进而形成的慢性严重的临床症状,具有病情緾绵,久治不愈的特点[1]。胆汁返流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呕吐”、“嘈杂”等范畴。致病原因有饮食或情志损伤脾脏,脾胃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异常,体内瘀积浊气邪气,气机凝结,导致胃脘疼痛、吞酸水、呕吐,气逆上犯,治疗当调节肝胆功能,和胃降逆[2]。

1 临床资料

共70例,均为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30~65岁,平均40.4岁;病程3个月~5年。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9~66岁,平均40.5岁;病程4个月~5.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消化内科学》中诊断胆汁返流性胃炎标准。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或剑突下有压痛感或不适感,上腹痛、食欲下降、泛酸、呕吐或合并黄绿色胆汁等,胃镜检查胃窦黏膜或胃黏膜出现糜烂、充血、水肿、变脆性,胃黏膜、胃黏液上有黄色或绿色胆汁染色,幽门口有胆汁返流。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胆胃不和型的胆汁返流性胃炎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痞满,口苦恶心,甚则呕吐苦水,泛酸,嗳气,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或脉滑[3]。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吗叮啉片10mg,1日3次口服;硫糖铝混悬凝胶5mL(1g),早空腹及晚间睡前各1次;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早、晚餐前各服1次。

观察组加用旋覆温胆汤加减治疗。旋覆花10g,半夏10g,竹茹12g,枳实10g,陈皮12g,茯苓15g,代赭石10g,佛手12g,甘草5g。胃脘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20g、川楝子10g,泛酸、胸骨后灼热明显者加乌贼骨12g、黄连4g,呕吐呃逆重者加柿蒂10g,纳呆、时有饱胀感加山楂12g、谷芽12g,口苦胸胁胀甚加柴胡10g、栀子10g,疲倦乏力、时有便溏加党参12g、白术15g,胃镜下见明显胃黏膜糜烂加乌贼骨12g、白及8g。水煎,日1剂,分2~3次温服。

两组均治疗4周。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进行症状评分,主要观察胃脘痛、泛酸,纳差、恶心呕吐。按症状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度分别记0~3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4 疗效标准[1]

痊愈:胆汁返流全部消失,胃黏膜充血、水肿等全部消失,有效:胆汁返流现象显著减少,胃黏膜充血,水肿等症状有显著改观。无效:胆汁返流与胃黏膜症状无改善。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胃脘痛 泛酸 纳差 恶心呕吐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5 2.26±0.74 0.57±0.65* 2.03±0.71 0.51±0.56* 1.91±0.70 0.51±0.56* 1.23±0.69 0.37±0.49*对照组 35 2.37±0.65 1.29±0.67* 2.23±0.63 1.31±0.63* 2.06±0.59 1.34±0.64* 1.4±0.69 1.0±0.64*t 0.688 4.520 1.236 5.600 0.921 5.759 1.036 4.605 P 0.494 <0.05 0.221 <0.05 0.360 <0.05 0.304 <0.0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灵枢·四时气》谓“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指出胆胃不和、升降失常而致胆汁上逆,切中胆汁返流性胃炎(BRG)基本病机,通降胆胃为根本治则。胆为肝之腑,胆属木,为清净之腑,喜温和而升发,失其常而木郁不达,胃气因而不和,进而化热生痰,痰热内扰,胃失和降,逆气上冲而发本病。温胆汤虽名为温胆,然温胆之意实为清胆,可清化胆热,降泄胆胃[4]。《医学衷中参西录》谓“有因胆倒而呕吐不止者,呕吐苦水,服用温胆汤加代赭石、枣仁,以正其胆腑,一服即止”,指出温胆汤加代赭石治疗有很好疗效。胆胃不和型的胆汁返流性胃炎主要从利胆和胃,降逆止呕,清热化痰入手。方中旋覆花下气化痰,代赭石降气去逆,两药并用重在通降,使胃气行走顺畅,改善胆汁返流状态[5]。半夏降逆止呕、和胃消痞、燥湿化痰,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化痰散痞、使痰随气下,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佛手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甘草益脾和胃、调和诸药。全方有利胆和胃、降逆止呕、清热化痰、理气止痛之功。

在常规西药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吗叮啉促胃动力、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胃黏膜基础上,加用旋覆温胆汤加减治疗胆胃不和型胆汁返流性胃炎能提高疗效,且安全。

猜你喜欢

泛酸胃脘胆汁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喝粥泛酸 配点菜
亿帆医药:泛酸钙生产线未停产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检测南瓜子中泛酸的含量
泛硫乙胺的生产及应用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