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小麦高产栽培与管理实用技术

2022-08-09孙晓丽

农家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墒情分蘖小麦

近年来,绿色食品在市场上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眯,需求量逐年增大。在小麦生产上,山东省龙口市按照绿色产品生产标准,大力推广了绿色小麦生产技术,基地小麦亩产量逐年增加,品质经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绿色小麦基地所产小麦各项指标均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实现了产量和品质同步提升。笔者在参与良种选择、推广应用技术等工作中,总结出龙口地区绿色小麦的高产栽培与管理实用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优化土壤环境

1.土壤要求。绿色小麦种植土壤应具备良好的保水和透气特点,确保土壤的水分以及养分,为此,地力水平应达到中等以上,土壤含水量应达到15%~20%,pH值为6.7~7,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2%,全氮含量不小于0.1%,以最大限度地累积田间有机物质。

2.耕作方式。应采取深耕、深松的耕作方式,把土壤耙碎耙细,确保土壤中有机质均匀混合,互相渗透,减少土壤板结现象,提高土壤肥力,为绿色小麦出苗、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深耕的深度控制在25~30厘米,畦内高低差值不高于5厘米,深耕完成后压实土壤。

3.基肥施用。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的肥料种类等按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执行。通过测土分析后,摸清土壤养分含量,根据小麦品种需肥规律、生产潜力,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补充微肥和生物肥料,促进土壤中微生物与基肥结合。高产田(亩产600千克)一般每亩施用氮肥(纯氮)16~18千克、磷肥(五氧化二磷)5~7千克、钾肥(氧化钾)4~6千克。

二、良种选用与种子处理

1.良种选用。品种选用通过国家或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的优质、稳定、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如济麦22、石麦26、山农27号、烟农1212等。种子质量应符合大田用种标准,即种子纯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净度不低于99%、水分含量不高于13%。

2.晒种。晒种能利用紫外线消灭一些虫卵,同时,降低种子水分含量,防止小麦种子湿度过大而造成小麦幼苗期烂根。可以选择晴天将麦种均匀地摊在席子上,要注意不能直接摊放在柏油路面或水泥晒场上,防止温度过高烫伤种子,厚度以10~15厘米为宜,白天需要经常翻动,夜间把小麦种子堆起盖好,一般连晒2~3天即可。

3.浸种。选用多菌灵溶液浸泡种子,达到杀菌消毒、提高发芽率的目的。

4.拌种。辛硫磷是有机磷杀虫剂,不仅直接杀虫,还能杀卵,尤其在土壤中使用,不易光解,防效持久,对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防效较好。拌种前,用1.2%石灰水浸种2天,清水洗净后用100毫升的50%辛硫磷兑水2.5~3千克稀释后喷洒,堆闷3小时左右,然后翻拌均匀。

三、播种

1.播种时间。小麦播种应考虑气候变化、时间、密度等因素。龙口小麦播种时间为3—4月。

2.播种深度。小麦发芽出苗较慢,应保证播种深度一致,避免播种过深,通常情况下,绿色小麦苗带宽度控制在8~10厘米,平均行距控制在20~25厘米,播种深度控制在3~5厘米。

3.播种量。对于分蘖成穗率较高的小麦品种,播种量控制在15~17千克/亩;分蘖成穗率较低的小麦品种,播种量控制在18~20千克/亩。

4.足墒下种。小麦播种耕层土壤的适宜含水量为轻壤土16%~18%、两合土18%~20%、黏壤土20%~22%。生产上常用墒情简易确定方法:从土壤表层抓一把土,如手握成团、落地散开的为足墒,握不成团的为墒情不足,能握成团但落地不散的为墒情过大。麦播季节常多干旱,若播种时土壤墒情不足,在有水浇条件的情况下,应适时灌水造墒。做到宁可晚种几天,也不要种欠墒麦。

四、田间管理

1.顶凌划锄。顶凌划锄一般在表土昼融夜冻时划锄,时间一般在每年2月中下旬,在表土白天化冻2~3厘米时进行划锄效果最佳(如表土过于黏湿,应等表土现白时进行),起到增温、保墒、促麦苗早发的作用。在气温回升、土壤蒸发量大、降水偏少的春季,对群体偏小、个体偏弱的麦田进行划锄,既可以保持土壤墒情,提高地表温度,又可以消灭越冬杂草。

2.精准肥水运筹。合理的水肥供应能满足小麦各个发育阶段对营养元素和水分的需求。

①返青期。针对龙口市麦田群体相对偏少、春季多干旱的情况,建议每亩地追施15~20千克碳酸氢铵或3~5千克尿素。3月上中旬普遍增浇一次返青水,以防止春旱发生。

②拔节期。在分蘖高峰期后(3月下旬),每亩施用3~5千克尿素,同时配合施用5~10千克过磷酸钙、3~5千克氯化钾。采取“小肥多餐”肥水模式,结合3月下旬浇起身拔节水、4月下旬浇旗叶露尖水分两次追施春季氮肥,争取多成穗、成大穗。

③孕穗期。每亩地施5~10千克硫酸铵或3~5千克尿素。

3.防控冻害。早春冻害(倒春寒)要做好预防工作,应密切关注当地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灌水,及时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发,提高2~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及时中耕,蓄水提温,有效增加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或及时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增加小麦产量。

五、病虫草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树立“绿色植保”理念,严格掌握生态区小麦全生育期病虫害发生规律、种类及为害特点,防控兼治,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强化小麦穗期多种主要病虫害“一喷多防”科学用药,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结合,科学预防小麦病虫草害。

1.物理防治。可用规格为20厘米×10厘米的硬纸板或木板涂上黄漆,再涂上一层机油,每亩挂置30~40块以诱杀蚜虫;也可每3公顷设置1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

2.化学防治。

①病害。在小麦播种期,可选用苯醚甲环唑、硅噻菌胺等杀菌剂拌种或给种子包衣,预防黑穗病、纹枯病、全蚀病等种传土传病害,药剂浓度严格按照农药包装说明推荐的剂量使用。防治纹枯病,可在小麦起身拔节期病株率达10%时,用1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50克/亩兑水75千克/亩喷于植株中下部。防治白粉病、锈病,可在3月下旬以后小麦白粉病、锈病发生程度达到防治指标时,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0~60克/亩兑水30~45千克/亩喷雾。

②虫害。小麦常见虫害是以金针虫、蝼蛄、蛴螬、蚜虫为主的地下害虫,可用氯氟氰菊酯乳油、啶虫脒、氟啶虫胺腈、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作为杀虫剂喷雾防治。

③草害控制。小麦返青期间气温在10℃左右,此时小麦处于3~6叶期,杂草进入2~5叶期,气温波动大,应根据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分类科学选用防控药剂防治阔叶杂草(荠菜、播娘蒿、繁缕)和禾本科杂草(节节麦),可用20%麦户喜30毫升/亩兑水30千克喷雾,或用70%谷舞5~6克/亩兑水30千克喷雾防治。

猜你喜欢

墒情分蘖小麦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及技术规范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玉米分蘖产生的因素及去留对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初中语文教学“墒情”浅析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