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2022-08-08谢建国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鉴赏古诗词策略

谢建国

摘 要 诗词鉴赏学习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应当优化教学方式,联动有关诗词的相关信息,采取多样措施有效对诗词展开鉴赏,让学生真正融入诗歌的意境,让学生对诗歌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丰富了学生文化底蕴。

关键词 古诗词 鉴赏 教学 策略

目前,语文诗词鉴赏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教学刻板,无法融入。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跟教师的教学观念有直接联系,教师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改的教学宗旨,导致教学方式过于刻板单一,学生没有兴趣融入其中,也就无法展开诗词鉴赏。第二,过分解析,无法传递。诗词鉴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最好达到身临其境的状态,这样才能真正對诗词进行鉴赏。但目前教学中,教师对于诗词存在过度解析的情况,让学生只专注于字、词、意解析,无法将诗词的含义进行传递,这也对诗词鉴赏造成了直接的影响。第三,缺少联动。诗词鉴赏中体会其中的意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联动有关诗词的相关信息,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才能体会其中的意境,更好的对诗词进行鉴赏。结合以上现状,教师要切实优化教学方法,既提升诗词鉴赏教学的实效,也完善学生的语文素养。

1.加强多媒体视听,提高兴趣

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改革下,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它的融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通过多媒体的教学多样性来加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只有学生对诗词理解,才能进行诗词鉴赏。教师也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贴合新课改的教学方针,全面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素养。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优化教学是其中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人教版《语文》高一上册《登高》的诗词鉴赏中,教师可将教学分为两个环节,第一,利用多媒体打造视听教学。教师将诗词制作成视频画册,并且画册的制作要迎合课文当中的诗词,这样才能加强学生的代入感。比如,诗词当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白话文翻译是秋风急切,猿声凄哀,洲渚青沙滩白鸟飞回。这其中有猿的哀嚎也有鸟儿的振翅高飞。那么在画册的制作中要着重体现这一画面,可以借助网络将猿的哀嚎声和鸟儿高飞的场面融入其中,制作成动态画卷,这样学生在观看动态画册的时候就能够将画面与诗文联系在一起,加强学生的理解。第二,利用多媒体加强诗词鉴赏。如教师可以随机抽选不同的画册,让学生针对画册上的内容说出所描绘的诗句,再针对诗句说出自己的鉴赏感言。比如画册当中出现了一人独登高台万里悲秋的场面,学生则对应画册说出了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并且针对诗句,将作者晚年凄苦、年老多病以及流离失所的悲戚之情作为鉴赏切入点进行了多方面的讲解。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学生对诗词含义的切实理解。利用多媒体视听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明确诗词鉴赏的方向,从而提高诗词鉴赏教学的实效。

2.注重鉴赏意境,完整传递

诗词鉴赏当中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尤为关键,只有将这份意境完整传递,才能让学生对诗词进行正确的鉴赏。教师要明确诗词鉴赏教学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针对其中的生字词过分解读,而是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诗词意义,能够理解其中的那份情感,体会那份意境美,才能对诗词进行鉴赏。

例如,在人教版《语文》高一上《短歌行》当中,诗词是以宴会传唱的角度,抒发了诗人求贤若渴的思想以及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诗词格调颇为激昂,传递的是诗人雄心豪迈的格局。因此,在诗词鉴赏时,教师要将这份意境传递给学生。比如,进行基础教学后,可以先让学生了解诗词大概的含义,然后为其诗词选择适合的古风配乐,让学生针对诗词进行情境演绎,在情境演绎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白话文,也可以直接套用诗词原文,但要将自己对诗词的鉴赏理解融入其中。教师则需要全程辅助,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如学生在演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时,学生先后引用了诗词与白话文融入到了情境表演当中。一名学生作为“诗人”,用诗词原句表达了对天下学子求贤若渴的感情,随后又用白话文对其诗句进行了简单的剖析,并且针对诗词进行了整体鉴赏,将曹操当时的“野心”以及政治思想融入到诗词当中进行了解释和鉴赏。通过这样的情境演绎,学生将自己完全代入到了诗词意境当中,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去鉴赏诗词,理解诗词其中的真实含义。

3.积极互动沟通,加强理解

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教学互动,以此来加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并对诗词展开正确的鉴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与学生积极互动,加强诗词理解是诗词鉴赏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例如,在人教版《语文》高三下《蜀道难》诗词鉴赏中,教师先要以问题引发学生的互动沟通,然后在互动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理解,也加强对诗词的鉴赏。比如,诗词当中颇为有名的词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教师可以以这个为切入点,提出疑问,“为什么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鉴赏理解。学生可以以自己的理解来回答,也可以借助诗词来回答。针对问题,部分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给出回答,认为诗词当中颇有夸张的成分,首先蜀道是古代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即是道路就不会难于上青天。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引用课文当中的诗词来回答“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从这句诗词可以看出,秦蜀之间不通往返已经很长时间,所以才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让听到之人脸色突变。但其中诗人也加入了一些丰富的想象,同时也在诗词中融入了一些山水特点来突出蜀道难的主题,也从侧面透露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一些忧虑。而针对学生的不同回答,教师都要予以鼓励,通过这样的互动,教师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对诗词的鉴赏理解,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4.联动诗词信息,切实体会

要想让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诗词鉴赏,需要联动有关诗词的周边信息,让学生对整首诗词进行多方面的了解,让学生对诗词进行切实的体会,才能加强诗词鉴赏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诗词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联动诗词信息,从各个方面让学生全面掌握有关诗词的信息,加强诗词体会,才能对诗词开展正确的鉴赏。

例如,教学《锦瑟》一诗的鉴赏时,语文教师可以从诗词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人信息和诗词含义进行切实的联动,加强学生的诗词体会,掌握诗词信息,继而对诗词进行全方面的鉴赏。比如,可以在诗词鉴赏教学中分为不同的环节进行鉴赏。第一,了解诗词创作背景。该诗词的创作背景与历史事件“牛李之争”相吻合,当时朝局动荡,该作者也深陷其中,抑郁不得志,故而思及往昔颇为惆怅。这一点从诗词“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也能有所体现。第二,了解诗人信息。诗人李商隐处于晚唐时期,政权混乱,这也奠定了作者坎坷的一生。其中诗词“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更是将作者的悲愤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因此,结合这些有关诗词的周边信息,可以让学生对诗词进行切实的体会,与之形成共鸣,真正将自己代入到诗词当中,才能进行正确的鉴赏。根据信息提示,在诗词鉴赏时,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诗词语句来解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的诗词印象,也得以让学生进行诗词鉴赏,提高鉴赏教学的实效。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改善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非常重要。教师必须重视诗词鉴赏教学,同时贴合新课改的背景,对诗词鉴赏教学进行优化,既让学生对诗词加以理解,也能对诗词进行全方面的鉴赏,切实理解诗词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内涵。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作者通联:江西井冈山中学]

猜你喜欢

鉴赏古诗词策略
踏青古诗词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古诗词中的新年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