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登高》为切入点探究古诗鉴赏

2022-08-08凌云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登高鉴赏古诗

凌云

摘 要 古诗言简意赅、含义隽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含义,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有积极的作用,会促进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主动鉴赏。学生在阅读中会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挖掘潜能,感悟语言,透过古诗表面的语言理解其思想和含义,提高鉴赏能力。本文以《登高》为切入点,探究古诗鉴赏的策略,促进学生读懂古诗,了解诗句表达妙处,把握写作手法和立意。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诗 鉴赏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体会古诗所描述的情境,阅读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情感,形成自己的感受。在体验和探究中,学生会体会到古诗表达的唯美意境,思想深远,通过富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展示了丰富的情感和态度。学生要在鉴赏中了解作品形象,感悟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通过揣摩和推敲的方式理解古诗中的重点词汇和含义。学生了解了谋篇布局的特点,懂得了古诗的艺术表现手法,从多角度进行品味,会更好地体会诗歌的形象和情感,在品析中提高鉴赏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知背景,感性认识奠定基础

古诗创作的时间久远,语言简练,在字里行间中流露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含蓄,不容易理解。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鉴赏古诗,学习背景知识至关重要。学生通过背景知识学习会融入到诗人写作的历史环境中,主动体会和探究,转变自己的立足点,通过主动体验和分析的方式了解诗歌写作背景,更好理解诗歌。《登高》是杜甫的著名诗句,在鉴赏时,要了解杜甫的生平和背景,在这些背景知识基础上去探究古诗,形成自己的认识。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具有诗圣的美称,他自称是少陵野老。他的写作大多是从不同角度来反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属于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的年代正好是安史之乱时期,很多作品都反映了当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是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他一生都想着报国,可是却没有机会,只能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寄托在诗歌中。《登高》是公元767年,他寄寓夔州时写的。这时他已经在外独自飘零8年了,安史之乱结束4年,但是地方军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混乱一片,人民的生活令人担忧。杜甫内心非常郁闷,有一种壮志未酬的感觉,而且他的好友李白、高适相继去世,增加了他的抑郁,于是写下来这首著名作品。学生了解了杜甫的生活时代和社会环境以及他的创作风格,会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思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对诗歌鉴赏中,学生首先要探究诗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了解诗人的写作风格以及生活的社会情境,这样会促进学生融入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中,主动感悟作者的情感,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来鉴赏古诗。

二、疏文意,阅读思考力求全面

在阅读诗歌中,学生要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疏通文意,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在主动阅读中体会情感,形成整体性认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阅读。通过对《登高》的阅读,学生会了解到诗歌描写了秋风的强劲,蓝天的高远,以及猿啸的悲哀。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盘旋,无边无际的落叶不断地飘落,没有尽头的长江在奔腾。客居异乡,在秋天感觉到异常悲凉,而且诗人年岁已高,百病缠身,饱尝了人生各种艰难愁苦,使自己白发越来越多。穷困潦倒,病体日衰使诗人停止了借酒消愁。借助古诗的注释,学生会看到该诗通过赏秋景和叹悲情两个部分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叹以及内心的悲凉。理解了诗人的这种情感基调,会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在阅读中体会诗歌语言表达的巧妙,思考诗人的情感,感受到诗人仿佛就是在倾诉自己的故事,长年在外漂泊,年岁已高,疾病缠身,报国无门,内心情感复杂,通过慷慨激越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境况,扣人心弦。

三、品手法,着眼形象体会表达

古诗的写作都会应用一定的艺术手法,从遣词用语和修辞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写作技巧,突出表达效果。古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有比兴、反衬、对比、烘托、托物言志等,通过巧妙的表达对诗中的景物、形象和情感进行表达。学生在鉴赏中要对古诗中的景物、其形象和情感进行分析,在感悟中获得深层次的领悟,体会到写作手法的精妙。同时也要体会诗歌的修辞手法,了解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咏怀和象征手法,更好地体会诗歌表达。在《登高》中,诗人通过登高的方式表达了所见所闻,他看到了疾风高天孤鸟白沙,看到了无边落叶还有奔腾汹涌的长江等景象,这些景象都是在秋天中的,无形中营造了凄凉冷寂的意境,但是也表达了雄浑壮阔的心境,这与诗人的内心相得益彰,抒发了他的身世之苦,以及对国事的忧虑。这是一种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把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景物的描写展现出来了。细细品读,会看到首联写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其中“风急”诗人感受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冷,也有心灵的冷。“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突出了诗人的孤单。“猿啸哀”诗人听到他的叫声感到悲凉。“渚清”和“沙白”都是一种冷色调,让人感觉到凄凉和寒冷。“鸟飞回”在这里不是一只快乐的小鸟,是一只失群孤独痛苦的鸟。接下来的“无边落木萧萧下”是诗人在感叹生命的短暂,“不盡长江滚滚来”是表达时光易逝。这样的表达营造了一种凄凉冷寂,而又雄浑广阔的意境。在后两联中,诗人通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表达了诗人离乡万里思念家乡之愁,也表达了在深秋季节,诗人常年羁旅之愁,同时感叹了年老多病,孤苦无依之愁,突出身世之悲。在古诗品读中学生要探究不同的表现手法,感受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也要了解象征和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如于谦的《石灰吟》就是通过对石灰的描写来赞颂自己的清白节操。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则是通过反衬的方式来表达天姥山的高大。王维的《新晴野望》则是通过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方式来写农家在田地辛勤耕作的情景,有动有静,相映成趣。学生了解了不同的表现手法会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写作特点,体会表达。

四、酝情感,理解情思感受立意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增加了诗歌的生命力。学生在鉴赏诗歌时要透过文字感受情感,理解诗歌的情思和立意,在阅读中深化自己的理解。学生主动探究,品味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思,体会到诗人的内心情感。在《登高》中,通过对语言的斟酌和揣摩,学生会感受到尾联中描绘的“艰难”“潦倒”既是国家境况也是个人遭遇。“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焦虑。同时诗人年岁已高,浑身是病,并且一直在外,无家可归,内心苦闷。诗人身体健康就有很多令人担忧之处,但是却胸怀天下,忧国忧民,表达了诗人刚烈性格与爱国情怀。在体会中,学生会感受到诗人的艰难痛苦,两鬓斑白,却仍然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的心情。诗人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学生在品读中会看到首联和颔联通过写景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哀怨孤独,以及内心的沉郁高昂,颈联表达了诗人的愁苦沉痛,尾联表达了诗人的忧愤无奈,这些都是抒情的表达方式。在品味诗歌时,学生要学会通过语言文字来探究诗歌中蕴含的情感,通过对文字品读和语言揣摩的方式,感受诗人内心情感和思想,促进学生鉴赏能力提高。

五、建结构,梳理框架建构整体

通过对古诗的阅读和鉴赏,会发现诗歌的语句具有较大的跳跃性,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学生要体会诗歌的意境。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表达,教师要鼓励学生梳理诗歌的结构,明确诗歌的写作思路,建构一个整体性框架。通过整体性框架的建立,学生会站到一定高度去体会诗人的情感和立意,感受诗人的理想和抱负。在《登高》中,诗人首先通过仰观的方式来看云天秋风,接着通过俯察的方式来看江水,采用了从高到下的顺序。在颔联中也是一样,先采用仰视的方式写无边落木,之后通过俯察的方式写不尽江水。这些都是景物描写,之后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内心,结构上错综而有规律。通过分析,会看到诗歌在表达情感时,从时间、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疾病缠身,由白发日多,写到时世艰难。通过这样的表达,让人感觉首尾并不相对,但是细细品味,会感受到诗歌句句皆律,字字皆律,可以说“全篇可法”。了解了诗歌的结构会促进学生从整体上对诗歌进行把握,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能力,方便学生高度概括,按照诗歌结构进行分析探究,领会诗人情感。

六、多实践,搭建桥梁预推考点

在品味和鉴赏诗歌时,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鼓励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的方式来体会和感悟。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实践,多体验,在参与中提高认识,学会品读。学生通过自主感悟会形成对诗歌的客观性认识,教师由此及彼,为学生搭建桥梁,会促进学生更好地发挥和探究,在思考中明确诗歌的暗示性和指向性,把握诗歌的情感和内涵。例如在学习了《登高》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秋兴八首(其一)》,让学生分析它们同样是悲秋之作,有什么异同。通过探究,学生会主动辨析,在比较和对比中深化认识。学生在比较中可以从感情基调上、结构处置上、遣词造句上对两首诗进行客观分析,形成客观性认识。比较中,学生会看到两首诗有共同之处,在情感上都有悲秋情节。在结构处置上首联和颔联都是写景,描写了悲愁萧森的氛围,为后面的抒情做好了铺垫,使诗歌浑然天成。在遣词造句上它们都工整而有情势,是律诗的典范。但是也有不同點,《秋兴》感伤氛围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但是不如《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样壮观有气势,有些逊色。学生通过主动比较的方式会更好地感受到诗歌写作特点和语言风格,在比较中提高理解能力,完成有效鉴赏。

总之,在诗歌鉴赏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究,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分析,以形象为依据,以情感为目标,以艺术为桥梁,以感受为参考,在分析中理解诗歌,主动分析。学生在探究中会逐步理解诗歌形象和情感,体会写作手法和艺术表达,形成客观性感悟,融入到诗歌的意境中,进行深入挖掘和体会。在不断地探究中,学生就会提高鉴赏能力,增加文化底蕴。

[作者通联:江苏木渎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登高鉴赏古诗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执教“登高”绝句及对“群文阅读”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