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突围

2022-08-08刘国兰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突围

刘国兰

摘 要 语文阅读理解是一种自我体验,是构建意义的过程,教师如果把阅读教学目标当作课堂的一种限定,就是越俎代庖。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目标具有生成性,在教学实际过程中是动态发展、变化的,因此,随着课堂教学的进展情况对具体教学目标的适度调整是完全必要的。

关键词 阅读教学目标 生成动态 突围 灵活统一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可真是热火朝天,有些本不成问题的基本常识,习惯做法,现在也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了。比如,教师上课要不要预设教学目标就是其中之一。其实:主张教师不要预设教学目标的,并不是不要教学目标,而是说不要把教学目标当作一种限定,一种“框框”。一篇文本的教学目标、内容、程序、方法、结果在课堂中流动,在与课文、学生的对话中生成,并不是一成不变,每一节课都意味着无限可能。

在新课程标准中也可以找到一致的理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应注意作品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造性的构建文本意义”,“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清华附中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在实践其青春语文教学理念中对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定位为一种自我体验,是打破禁锢构建意义的过程,呈现了教学目标在进程中的突围。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目标是动态生成的

教学的终极目标是精神成长和精神成人,即培养学生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塑造学生的崇高人格。课堂教学又有次目标,但更要时时记住终极目标,次目标始终为终极目标服务。不但要目中有文,更要目中有人。因此,无论是教师预先设定的课堂教学目标,还是他的学生在课堂上所关注的问题都是属于次目标——具体目标,都是达到“精神成长、精神成人”这个终极目标的过程。

王君老师在上《秋天的怀念》设置了一个课堂活动——“1分钟演讲”,演讲话题是:“我如何看待《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对儿子的爱。”前面五个孩子无外乎是围绕“伟大无私”来回答。可这并不是王君老师想要的,直到第六个孩子点到“母亲‘眼边儿红红的”,王君老师才以此为突破反反复复引导学生不仅仅看到的是伟大无私的母亲角色,也要从人性的角度来观察体会。王君老师追问:从儿子的角度来感悟为什么“母亲‘眼边儿红红的”;母亲自己此时也身患绝症,“眼边儿红红的”为患病的儿子,有没有为自己;假如你是其儿子,你希不希望母亲告诉你实情;又调转对象,在座的女孩子们(未来的妈妈们)你们会不会把自己身患绝症的情况告诉患病的孩子?一系列问题下来,课堂俨然成为了人性大拷问,王君老师通过这个课堂活动想让学生明白:要好好爱自己,才有能量爱别人。

应该说,这堂课对课文的探究阅读是很成功的。这堂课在阅读教学具体目标的达成中,没有将某些知识项目和能力要素来限定学生掌握和达成,没有让学生带着功利的有色眼睛去阅读,没有使学生失去了自由与纯真的心态,有的是课堂上的精神对话,具体教学目标是动态变化的。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目标是灵活而统一的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仅仅只是一个大致方向。教材是“大一统”的,而运用教材实施教学时,一切都变成“具体”的了,教师个人是具体的(他对文章的感悟不一定和教参相同,不一定与其他教师相同),他的学生是具体的(来自城或乡,水平高或低),他的班级是具体的(快或慢)。教师进行教学时,正是针对这一系列的“具体”来随时灵活调整,包括在教学中根据课堂上发生的具体情况随时灵活调整。

那么具体的教学目标要不要定?当然要,没有具体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便无法进行,上课成了无轨电车,成了放羊。其实连放羊也有一个引导,应该引导到水草丰茂处,而不是到贫瘠的黄土地,更不是把它们围在水泥场里,具体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根据此时此地,斯文斯人的具体情况调动、激发、点燃、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乃至智慧。

王君老师将《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聚焦在“财商”与“情商”,生成两节课《祥子财商辨》《负面暗示成瘾型人格综合症,我们有没有》,目标灵活而统一,既完成了探究祥子人物性格的教学目标,又带给学生阅读思维的进阶享受,实现教学目标的突围。为达到这一目标,在设计问题时王老师杜绝了零碎、支离、无关紧要的问题,而是系统地考虑和设计。围绕祥子这一人物形象,设计了精炼而又指向性很强的提问,同时问题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在每一次或多或少的思考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在教授《土地的誓言》时,王君老师将其设计为写作型文本,以学习意象铺排的写作手法为教学目标,在感受文中深沉的爱国情怀的同时,通过体验与训练词语、短语、句段的铺排中,引导学生在掌握使用意象铺排的写作手法抒写情感的过程中上升对家乡、对国家的热爱的感悟。王君老师从文本入手,找出一系列铺排的词语,介绍铺排这种写作手法,然后开展了三个创写的课堂活动“若爱,深深爱;若写,密密写”、“若爱,深深爱;若写,生动写”、“若爱,深深爱;若写,灵动写”,呈梯度式的进行写作训练与思维进阶。这节课恣意汪洋,大气淋漓。

这样的课堂以具体的教学目标转化成问题的形式,问题的设计既把握了文章的核心,又抓住了教学的重心,在这个方向下,既达成了具体目标,又离“精神成长”的终极目标越来越近,实现教学目标的突围。

三、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目标是探究性较强的

语文学科的很多问题,答案并不是唯一的、一成不变的,对立和统一的现象大量地存在于语文的广阔领域之中,因而,运用批判思维对语文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如前所述,语文课堂教学中目标的设置,仅仅只是一个大致方向,这个“大致方向”也没有强大的必须遵守的“命令性、强制性”。为此,老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使具体目标能让学生充分思考、把课上得生动活泼、更具有探究和争论乐趣。

王君老师这节《这么爽的人生,你敢不敢要?》的思辨课,以刘禹锡的《陋室铭》为切入点,围绕一个“爽”字,实现教材内外的勾连与跨界,将刘禹锡的“超爽人生”的十四个人生驿站的高光时刻一一呈现,以达成探究式的教学目标:深度剖析刘禹锡的人生历程,唤醒学生人文关怀,落点于培养学生现实反思与自我反省,直击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内核。王君老师的这节课聚焦在文化情感价值观的探究,以一篇教材、一个文人达到一种文化现象,一种世界观的上升, 这样的教学处理,跳出了“学生学习是特殊认识活动论”的框框,促使学生从不肯定的角度去探究去思索、去突围,在对问题的多重思考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得到批判性思维活动的锻炼,呈现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应有的探究和争论乐趣,学生深深感受到自我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将王君老师青春语文的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

文言教学“目标梯级”的清晰,使这节课上得灵动飞扬而又真实扎实,在“文字、文学、文化”的三个层面的呼应和融合做到了极致。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很难像数理学科那样理出一个严密的序列。总体上,它呈上升趋势,但它有迂回,有反复,有跳跃。因此,衡量语文教学效率的标准就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很重要,但不能粘连于一课一文的得失;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很重要,但不能粘连于某项知识能力的得失。语文阅读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跳出预设目标的“框框”,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动态处理,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在进程中的突围。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省级课题“基于中小衔接的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研究”(课题编号:20PTYB198)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江西南丰县教研室]

猜你喜欢

突围
苏东坡突围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堵车“突围”记
学员团突围战(中)
学员团突围战(上)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看这家医院如何突围
上微突围战
从雾霾中突围
饿了么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