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经济效益视角的事业单位人资配置优化探讨

2022-08-08

经济师 2022年8期
关键词:人资人才队伍经济效益

●程 进

一、引言

伴随“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家及社会大众对于事业单位的服务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在持续开展改革工作过程中,要不断优化人资配置,以实现单位人资管理效能及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大众,推动自身长远发展。

二、事业单位人资配置的现状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专门从事文化、教育、卫生及科技等领域的社会服务性组织,发挥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完善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而要确保事业单位能够将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带给社会大众,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配置管理。所谓人资配置,便是事业单位遵循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利用现代化的配置手段,科学、合理的控制、领导、协调及组织人力资源。随着如今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持续深入,其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这将直接影响事业单位所提供的服务质量,进而阻碍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三、经济效益视角下事业单位人资配置的问题分析

1.职业生涯规划不到位。许多事业单位展开人资配置工作的时候,常常会忽视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此种做法不利于单位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单位职工个人快速成长、良好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合理调整职工岗位的必要措施。而目前一些事业单位未将不同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到位,给职工职务的正常调节造成了阻碍,也会限制职工自身的成长,进而导致单位经济效益受损。

2.人岗不匹配的问题。这一问题在事业单位中具有着普遍性。很多单位在进行人资配置工作的时候,都忽视了因人设岗的原则,都首要考虑职工的岗位胜任能力,缺乏对职工专业素质、特质的全面了解及挖掘。如此一来,人岗不相配的情况就比较容易出现。即便职工能够将份内工作较为合格地完成,但却少了工作的积极性和激情,会给职工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形成阻碍,长远来看这对于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是不利的。

3.职工流动调整机制不完善。若无健全的职工流动调整制度,则难以实现职工的灵活调节及变动。如果员工出现岗位职务、能力、工作兴趣等变化,就要依托完善的流动调整机制引导职工去到正确岗位,以免发生人岗不相配的情况。然而很多事业单位都忽视了这一环节,并未根据变化动态合理调整内部职工,岗位配置不合理。

四、经济效益视角下事业单位人资配置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制度规范,夯实高效经营基础

要想实现事业单位人资配置的优化,助力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就必须依托建立健全的人资管理制度,促使单位各项人资管理行为得以规范,实现人资管理有效性的提升,夯实单位高效经营的基础。

1.要加强单位人员管理及招聘制度的建立健全。立足事业单位自身的具体情况,明确内部各个部门及岗位的用人需求及要求,结合技术岗位、行政岗位、管理岗位及业务岗位等技能要求、工作范围,合理明确用人的标准,完成相应人才引进和招聘机制的制定。并且,制定详细的人才招聘周期和流程,以保证单位人才招聘制度体系的规范化,能够为单位真正引入更多的优质人才。例如,可以借鉴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简称通用公司)针对人才引进的经验。通用公司建立了“九大门槛”的招聘制度,给出了详细的人才引进流程,即填表—筛选—笔试—目标面试—情景模拟—专业面试—体检—背调—审批录用,并且不同流程拥有相应的条款说明和规章制度,旨在保证人才引进的标准化,实现招聘效率的提升,能够有效将优秀人才大量引入通用公司,在人力资源层面确保通用公司的建设及发展,促使公司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2.针对人才的管理,要注重绩效考核管理力度的加强,完成面向不同岗位及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的设立,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重视人员的定期考核,旨在发挥绩效考核管理的约束及督促作用,能够调动单位内部人员完成考核目标的积极性。具体而言建议着手“三级指标”的制定,即团队协作指标、业务能力提升指标及基础指标,以保证内部职工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能够有方向、有目的,将绩效考核顺利完成,得到单位所给予的相应奖励。同时,建立绩效考核指标,还要注重发挥惩罚的作用,针对人员未通过考核的情况,要借助负面激励促使其工作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提升,使之日常工作行为得以约束,并能稳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进而能够为部门工作效率的提升及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二)优化岗位配置,促进职工职业发展

通过人资配置的优化带动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需要做好单位内部岗位及组织结构的优化,并且重视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能够达成单位和职工的双赢。

1.人员和岗位要高效匹配。一方面,要围绕人岗匹配的基本原则,保证所选人员具有完全胜任岗位的能力及各种素养;另一方面,要根据职工的个人特点和能力进行合理搭配,实现人员和岗位的科学分配。例如,在分配财务部门岗位的时候,拥有基础财会能力和素质的人员,能担任预算、核算及基础会计岗位工作,而拥有数据分析能力、良好内控意识及丰富财务管理经验的人员,则可安排内控管理岗位,确保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负责,将人员的能力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最大程度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2.事业单位要鼓励和引导职工树立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意识,重视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可通过定期提供外出学习或组织相关培训的方式,促使内部职工的综合素养、工作能力及职业素养得以持续提升,从而实现个人的良好发展,为单位提供更好的服务,助力单位经营经济效益的提升。

3.建立双向流动机制。就内部凝聚力方面而言,事业单位相较于普通企业无疑是有优势的,因此并不存在明显的人才流失情况。所以,更应往人才培养上倾斜更多资源,对优秀人才进行集中培训,着手动态化人才管理计划、阶段性培养方案的制定,以促进人才持续发展,在不断加强职工工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对单位的认可度。并且,要着手双向流动机制的建立,岗位调节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以确保组织结构的可协调性,并针对不同职工制定横向发展和纵向晋升机制,渐渐形成岗位交换制度和岗位转移制度,保证职工能够通过单位内的工作,实现职业理想,从而在工作中更为积极,致力于和单位同步发展。

(三)搭建人才队伍,发挥人力资源价值

高素养人才队伍的搭建,也是实现人资配置优化,助力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要知道事业单位经营发展中,往往为经济效益做出更大贡献的,便是各方面的高素养人才队伍。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单位人资管理人员明确各个时期的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如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目标、技术研发队伍建设目标、管理决策队伍建设目标、财务管理队伍建设目标、业务队伍建设目标及党建队伍建设目标等。例如2018 年,某公司总部针对人才引进提出了“大学本科为最低学历”的要求,设置了地产业务人员的从业底线,使得地产企业业务人员的平均学历得以很大提升,也相应提升了自身的经济效益。对于这些优秀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策略,事业单位结合自身情况适当借鉴,然后针对不同部门给出相应的人才队伍建设要求。如就财务部门主管内部晋升,可要求“工作之后参与超过3 次的单位定向培训”,如此既能明确干部晋升底线,又能调动内部职工参与单位培训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人资队伍结构的稳步优化。

与此同时,要对优秀的人资管理模式做积极借鉴,并融入单位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和经营方向,保证制定出的管理机制,能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相符合。在建设人资管理机制时,要注重对优秀经验进行学习,也要重视联系实际,简化繁琐的人力管理流程,明确人资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及职责,由不同负责人开展人员梯队建设、内部晋升、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及人员招聘等工作,优化人资管理模式,实现单位人资管理水平的提升,以优质人资管理,为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服务。

(四)活用信息技术,增强人资配置效果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下,事业单位展开人资配置优化时,应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依托各类信息技术实现人资配置效果的提升。例如,事业单位在展开人资配置优化工作时,可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内部职工的具体情况展开分析,对各岗位数据资料展开分析,并完成数据分析报告的编制,精细化配置两者,确保职工的岗位搭配足够精准,能够更好地为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所服务。又或是借助3D 建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完成单位人才队伍模型的构建,而且使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得以动态显现,能更立体、直观掌握队伍建设的问题,并据此及时给出有效的处理方案,使人才队伍建设得以完善,使单位人资配置的有效性得以进一步提升。

五、结语

总之,人才是第一竞争力。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事业单位要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重视人资配置的优化,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人资管理水平,从而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同时,为我国公益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猜你喜欢

人资人才队伍经济效益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探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之路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资金结算单位发挥人资的薪酬激励方案研究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水利工程项目人资管理探讨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