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视阈下学术论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
——以语言文学、数学为例

2022-08-08柳雨溪赵华威

经济师 2022年8期
关键词:语言文学文学类变动

●柳雨溪 赵华威

一、引言

学术论文摘要是一篇论文高度浓缩的精华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快速且准确地了解论文的主要信息。其篇幅短小,写作方法理论上更应精确清晰,不应存在模糊现象。但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性、出于对人际关系的考虑等等因素,在摘要部分往往会应用一定的模糊限制语来避免把话说的太绝对,进而更真实地表达命题。1976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摘要中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本文将选取语言文学类论文与数学类论文各20 篇,探讨模糊限制语在摘要四语步中的频率分布、语用功能对比以及各类型模糊限制语的选择倾向性。

二、模糊限制语

“模糊集”首先由L.A.Zadeh 于1965 年提出,自这一概念在学术领域内出现,便掀起一波研究热潮。1973 年,Lakoff 首次提出“模糊限制语”,“一些具有把事物弄的模模糊糊的特性的词语”是他赋予这一概念的解释,这再一次引起众多语言学家的研究兴趣,随后Brown&Levinson,Hyland,Prince,伍铁平等学者对其进行分类与分析。本文采用Prince(1982)的分类标准对学术论文摘要部分自建语料库进行分析,该标准将其分为变动型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变动型又包括程度变动型和范围变动型,缓和型包括直接缓和型与间接缓和型。程度变动型是指对命题的语义或真值程度做修饰,范围变动型指对话题涉及到的范围做修饰,直接缓和型意为说话者对所提命题的直接看法,间接型则为对命题的间接态度。

三、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

笔者随机抽取北京外国语大学20 篇语言文学类硕士论文和北京理工大学20 篇数学类硕士论文摘要部分作为研究语料,分析模糊限制语在这两类论文摘要四语步中的分布频率、语用功能对比以及各类型模糊限制语的选择倾向性。

(一)模糊限制语的分布

笔者首先采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 对自建语料库进行检索,结果显示语言文学类硕士论文与数学类硕士论文中均存在模糊限制语,其中20 篇语言文学类硕士论文摘要部分总文字数为7562,模糊限制语占1.15%;20 篇数学类硕士论文摘要部分总文字数为5273,模糊限制语占1.00%。模糊限制语在各语步中的频数统计如表1。

表1 模糊限制语频数统计表

由表1 可知,在语言文学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数量高于数学论文,而且前者在四语步中均高于后者。在语言学论文中频率分布依次为目的、结论、结果、方法;而数学论文中依次为目的、结果、结论、方法。在目的部分一般会涉及到提出问题的缘故、前提等,以及对研究结果的预测等,常会应用can、mainly、some 等来模糊非重点信息以及避免歧义;方法部分是对论文研究所用的理论、材料以及手段等进行说明,该部分大多数是客观的说明,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概率明显减少,但也存在对使用方法不把握或分析过程不确定的情况,所以会使用少量的模糊限制语来起到保留余地的作用;结果部分需要用具体的研究结果来说明问题,但研究数据或结果很难保证精确无误,这时会利用模糊限制语来减轻对该命题的责任,常会应用some、could、the result shows that 等来降低肯定程度或减轻责任;结论部分是对结果的分析和对今后的建议与启发等,常会应用模糊限制语来表达委婉的语气。

(二)各类型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及选择倾向性对比分析

研究发现,语言学论文与数学论文摘要四语步中各类型模糊限制语的分布频率有所不同(如表2),并且不同类型论文的模糊限制语选择倾向性与语用功能也存在一些不同,该部分对其异同之处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表2 各类型模糊限制语频数统计表

首先,无论是在语言文学还是数学论文中,论文摘要中目的部分存在的模糊限制语数量都是最高。两类论文中各类型模糊限制语使用频率依次为范围变动、直接缓和、程度变动、间接缓和,但数学论文摘要中目的部分几乎不使用间接缓和型。范围变动型在两类论文中语用功能相似,两者常用some、around、several 等来降低话语肯定程度;语言文学论文中常用most of、few 来为后文研究做铺垫,而数学类常用more 来达到此语用目的。程度变动型在两类论文中的语用功能均为后文研究做铺垫及保留余地,例如,应用mostly、very、such 等来说明研究对象的重要性或指出目前研究有空缺,并提出后文研究将会填补这一空缺;以及常应用mainly 来模糊目的部分存在的非重要信息,避免产生歧义。直接缓和型的语用功能在两类论文中略有不同,语言文学类论文作者常用will 来表达研究能力与决心,should 来说明研究问题的用处以为后文做铺垫,can来降低话语强度;数学类论文也会应用can、would 等来降低话语强度,但should 在此类论文中常用来弱化语气避免批评,而不是用来为后文做铺垫,而且此类论文一般不会应用will 来达到表达决心等目的,这可能是由于数学类更倾向于运用客观的数字来说明命题,而语言文学类属于软学科,更需恰当的语言表达来得到读者的认同。间接缓和型在语言文学论文中常用来增加观点可信度,而数学类论文中一般不会应用此类型模糊限制语。

两类论文摘要中方法部分存在的模糊限制语数量最少。语言文学论文中各类型模糊限制语使用频率依次为程度变动、直接缓和、范围变动、间接缓和;而数学类论文在该部分只是极少量的使用范围变动型。在简述研究方法时,语言文学类论文作者常少量应用程度变动型mainly、mostly 以及范围变动型most of 和间接缓和型this paper propose 来保留余地或避免让读者感到被强加观点;同时会少量应用直接缓和型will 来表明作者进行研究的决心。而在特定学校随机抽取的数学类论文中,在方法部分仅有一处应用了范围变动型some 来起到保留余地避免歧义的作用。

语言文学论文摘要中结果部分的模糊限制语数量在四语步中排名第三,而数学论文为第二。在语言文学论文中,使用最多的是间接缓和型,然后依次为直接缓和型和程度变动型,范围变动型为零;在数学论文中,使用最多的也是间接缓和型,其次直接缓和型与范围变动型数量相同,程度变动型为零。在两类论文摘要中,结果部分都常应用间接缓和型the result shows 等来达到使研究结果客观真实、避免强加观点、减轻责任的语用目的,且在语言学论文中常会应用it is found that 来表达谦虚的态度,试图将读者纳入平等地位,以得到读者认同。两类论文也会少量应用直接缓和型may、can 来削弱语气。而语言学论文会少数应用程度变动型mainly 以达到保留余地的目的,数学论文则会应用范围变动型many、more 等来弱化非重要信息,避免争议。

最后,语言文学论文摘要中结论部分的模糊限制语数量在四语步中排名第二,而数学论文为第三。两类论文中各类型模糊限制语的应用频率同样依次为直接缓和型、间接缓和型、范围变动型,且程度变动型均为零。语言文学类论文应用直接缓和型较为多样化,例如can、may、seem to、should (be)等来委婉提出建议、期望或表达自己研究的不足,而数学论文中该类型模糊限制语使用较为单一,只应用了can 来弱化肯定程度。两类论文对于间接缓和型的使用常集中于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等避免强加观点,但语言文学论文也会应用it is hoped that来表达情感的共鸣,得到读者的认同。此外,两类论文也都会少量应用范围变动型some 来弱化非重要信息,避免遭受批评。

四、小结

综上所述,语言文学类论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高于数学类论文;语言文学论文摘要四语步的应用频率依次为目的、结论、结果、方法,而数学则为目的、结果、结论、方法;在目的部分和结论部分,两类论文对于各类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较为相同,而方法和结果部分呈现较大不同之处;两类论文选择模糊限制语的倾向性以及达到的语用目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以上研究,希望本文能为语言文学和数学类学者撰写学术论文摘要时恰当应用模糊限制语提供一定的帮助。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学文学类变动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试范围与要求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美术学学科简介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浅析英语语言文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文学类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锡伯语言文学)
高三文学类文本导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