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视域下大学生“丧文化”现象教育策略探索

2022-08-08孙浩波张春艳

经济师 2022年8期
关键词:丧文化现象群体

●孙浩波 张春艳

一、大学生“丧文化”现象

1.“丧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丧文化”现象普遍流行于以大学生为主要群体的“90 后”“00 后”青年群体中,以“废柴”“葛优躺”“佛系”“躺平”等流行语表述为主要表现方式。考察其演变发展情况,通常可追溯到2016 年“废柴”“葛优躺”等网络热词的爆红,《光明日报》也在当年首次使用了“丧文化”这个概念;“丧文化”的又一次高潮是在2017 年末至2018 年,“佛系”成为年度热词,反映了年轻人群体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心态;“丧文化”的再一次高潮是在2021 年,这一年“躺平”成为年热词,由于新冠疫情等原因安于现状、观望畏难的情绪成为部分年轻人的心态。可以说,“丧文化”流行的最新表现就是躺平文化的流行,而且流行于部分大学生群体当中。

总结这些年度流行语产生的背景以及所表达出的精神特质,不难看出,“丧文化”的传播者大部分是大学生群体,传播路径是通过在网络上发布传播带有颓废、消极等负面情绪的内容来宣泄自身消极情绪,传播包括文字、图片、视频、表情包等经过改写、组合、拼接、剪辑的内容,部分大学生也是这些内容的生产者。“丧文化”所传达的价值观在自我调节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更多反映了当前部分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存在偏差。这与社会普遍认为的大学生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群体形象相去甚远,更与习近平总书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新时代号召背道而驰。

2.“丧文化”的内涵。“丧文化”并不是在中国才独有的,它一直以来都存在于在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如日本的御宅文化、丧女和低欲望社会,韩国的“N 抛世代”,欧美国家的LOSER、英国朋克、美国嘻哈等。国内外对“丧文化”都进行了相关研究,国内的研究且多偏重于某一视角的解读;国外的研究更早一些,社会学的解读更多一些,并出现了一些专著。

总体看,由于“丧文化”尚处于流变状态,加上形成过程和来源尚不明晰等原因,国内学术界对于“丧文化”的具体内涵、概念等仍无广为认可的界定,尚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认为,“丧文化”是流行于以大学生群体为代表的年轻人群体中的社会亚文化,一方面通过表达丧,来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对抗焦虑、接纳自我;另一方面则比较消极,表现为在丧的氛围里不能自拔,并且长时间里会自觉不自觉反复强化自身丧的感受,让学习、工作和生活状态越来越差,甚至发展成抑郁症等极端情况。后者“消极丧”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丧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消极影响

某种意义上“丧文化”是大学生群体自嘲、宣泄消极情绪的一种渠道,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看,偶尔的“阿Q精神”、说点丧气话,但能迅速调整以致不沦陷在负面情绪中,仅仅是一时的情感宣泄,反而有助于大学生自我调节不和谐因素,完成自我接纳,这种丧无伤大雅。但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情感、情绪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乃至理想信念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知识面不广、阅历较少、应对挫折经验不足等原因,这一人生阶段最容易产生迷茫与彷徨等无助情绪,如果不能及时正确的引导,让“丧文化”在这一群体中大行其道,那么他们的“三观”和价值导向很容易产生偏离。特别是部分大学生长期浸淫在“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生活太难,是我不配”等负面情绪之中无法自拔,不仅危害到个人成长、家庭和谐,更会危害到社会发展稳定。

第一,危害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上,“丧文化”让大学生在接受其负面、消极、颓废等色彩的文化时,非常易于由简单的口头表达转化为真实的内心思想,进而影响人生态度,从而荒废甚至错过了大好青春。更进一步的,作为社会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同龄人、朋辈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多,群体的互相影响甚至会越来越强化“丧文化”现象,对整个大学生群体产生不良影响。第二,消解大学生的进取心。通常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文化,一般是恰好或者刻意迎合这一群体的心理才得以流行,“丧文化”现象亦如此。以“90后”“00 后”大学生为代表的这一代年轻人由于生长环境不同,心理上常表现为叛逆而又脆弱,“丧文化”所渲染的冷漠、颓废、麻木、自怨自艾而又自怜的悲观情绪,恰恰迎合了这种心理。“丧文化”无论是主动的佛系还是被动的躺平心态,一旦成为大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将会在他们思想深处种下消极逃避的心态,进而消解其进取心。第三,淡化大学生的责任感。根据近几年对“丧文化”现象影响的相关研究来看,外在影响多表现为大学生话语体系以及在部分青年大学生中出现的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出没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人生态度。当然,这只是少部分的大学生。这种思想的并不是年轻人表面的“装酷”,实质是弱化乃至消解自身对国家、民族、家庭、社会应负的责任。第四,动摇大学生理想信念。作为教育制高点的高等教育,主要教育对象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动摇、滑坡是最危险的,这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丧文化”现象无论表现为视频、文字、图画等何种形式,其消极面的实质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就是个人主义。研究表明,“丧文化”易助长大学生思想庸俗化,进而动摇其理想信念。具体表现是,实用主义思想、功利主义思想在部分大学生群体中有市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则需要继续厚植。

三、运用劳动教育对大学生“丧文化”现象进行教育引导的必要性和障碍分析

1.劳动教育对大学生“丧文化”现象进行教育引导的必要性。“丧文化”现象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和危害如此之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予以关注、思考并积极应对。一种被教育界专家越来越普遍认可的观点是,这与成长大环境特别是学习环境密切相关,“90 后”“00 后”乃至更为靠前的“85 后”大学生群体的学习情境是过分的强调智育学习,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拓展心智疆域、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的劳动教育几乎被无视。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国外有很多关于劳动的名言警句,古希腊文学家欧里庇得斯认为“美德在劳动中产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国内也一直有“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勤有功,嬉无益”等名言警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尚未完全定型的人生成长关键期,在这一时期的学习中,如能把劳动教育有效融入教育、教学、科研的各方面和各环节,将能够切实抵御“丧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不良影响,不仅有益于身心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2018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意见》的出台表明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劳动教育在促进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上的重要意义。如何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的新机遇,用劳动教育实效做好大学生“丧文化”现象的教育引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更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2.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应对“丧文化”现象的障碍分析。(1)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当前,即使国家已经出台政策并有明确要求,但与德智体美相比,劳动教育受到高校重视的程度仍然有待提高。由于育人效果不显著以及缺乏可行的具体操作等原因,高校对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特别是应对“丧文化”现象的价值缺乏足够的重视。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部分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教学在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落后于时代发展,在有关应对“丧文化”现象的意识上与“丧文化”现象普遍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社会现实脱节。(2)实际运行机制缺失。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里,对本科阶段劳动教育课的学时作出明确规定,不少于32 学时。同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也纳入了劳动素养这一要素,但相关高校表现出对新要求“软硬指标”的领悟力还不够。由于劳动教育可资借鉴的经验较少,在具体开展教育教学时,一些院校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很难把劳动教育相关知识与应对“丧文化”现象深度构建融合,在实际运行机制上需要进一步细化落实。(3)育人实效不够突出。劳动教育是新的教育内容,要想取得良好成效需要从上到下全面系统地推进。目前可见的现象是,不少大学生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现象依然存在,劳动教育似乎并未明显提升其应对学习、工作、生活的积极心态,更不用说有效改变其“躺平”等丧的心态。这会让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劳动教育应对“丧文化”现象的实效产生疑问,进而影响工作动力,这种现象循环往复,更会形成难以打破的怪圈。(4)师资建设需要加强。各高校现有的专职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较少,相当一部分师资力量在开展劳动教育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上仍需加强。在实践中,这会导致教师工作热情、工作质量难以保证,更会由于知识储备、认知不足等原因忽视劳动教育应对“丧文化”相关知识的讲授、相关实践活动的设计。

四、劳动教育视域下大学生“丧文化”现象教育引导的策略

高校探索劳动教育有效融入“丧文化”现象教育引导策略,消解“丧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不良影响,必须坚持以“劳”育人、以“劳”树德,这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结合当前高校实践情况,应着力从以下方面推进:

1.基本原则。(1)以生为本、科学引导。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新要求,以大学生为中心,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在开展劳动教育的同时,时刻关注大学生“丧文化”现象流变状况,有针对性地创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培养并提升大学生积极心态。(2)突出特色、协同推进。结合学校的专业学科特色、学校所处地域环境等实际情况,发挥优势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抓住学科设置、课程设置、基地建设等重点,整合学校、社会、家庭资源,联动协同,形成应对大学生“丧文化”现象的合力。

2.具体措施。(1)顶层设计上,完善教育教学支撑。这一方面主要是切实落实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并设计好适合本单位的劳动教育课教育教学方案。在课程设置上,要在课程建设目标中融入对“丧文化”现象开展教育的要求,可结合实际明确开设一个专题;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将在劳动教育课中融入对“丧文化”现象的教育纳入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让教师能在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育人主导作用;还要结合学校思政工作体系,结合课程思政建设,在劳动教育中增强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感。(2)实际开展上,真正锻炼劳动能力。一些教育研究发现,在劳动特别是基本体力劳动的过程中,一开始可能会感受到无奈和劳累等身心疲惫情绪,但坚持到最后,大学生普遍反映会有收获,比如由劳动锻炼出应变能力、技巧以及坚持到底、吃苦耐劳等品质。这种在劳动中创造新的价值和新的自我的觉醒能有效应对“丧文化”现象的消极影响。因此,劳动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劳动教育的内容必须包括基本体力劳动等真正锻炼大学生劳动能力的课程设置。可结合学校学科、地域等实际开展生产性、服务性劳动,并让学生真正去动手去实践去出力去流汗,进而磨炼意志,在劳动的过程中有获得感。(3)创新推进上,拓宽劳动实践渠道。劳动教育不是劳动技术教育,也不是劳动技能培训,在开展的过程中,教育者应结合“丧文化”现象的特点抓好教学情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如可结合志愿服务整合各种资源为学生参与各类劳动实践搭建平台,既开展了劳动,又厚植了志愿精神;还可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红色场馆相关劳动教育,汲取百年党史蕴含的精神力量应对“丧文化”现象,发挥党史育人效能。(4)保障条件上,营造良好劳动氛围。新媒体时代,青年大学生接受信息多来自包括大量自媒体的社会媒体,资本的逐利性使得这类媒体对社会现象的报道更多的是追求点击率和收视率,工作难、买房难等“丧文化”消极元素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态。对此,仅仅是引导大学生多关注正能量的网络文化是不够的。毛泽东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指出感性认识需要在不断实践中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转化为理性认识。知行合一需要真正的实践为基础,因此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不能只在教室里,或者简单地卫生打扫之类的活动里,一定的平台、场所是必须要有的。高校必须推进就业基地、实践基地、合作基地等硬件建设,还可探索家校联合,整合校友、社区、企事业单位等资源,组织学生真正去研学实践。在劳动实践中让大学生认识到所谓“躺平”等“丧文化”一定程度上只是在贩卖焦虑、博取眼球,并不是事实全部,从而对工作和生活有更加准确的认识,进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猜你喜欢

丧文化现象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如何看待“丧文化”?
“丧文化”不丧, 是年轻人宣泄情绪、对抗焦虑的新武器?
“丧文化”,不必过敏不可轻视
猜谜语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