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2022-08-08刘红蕾

医疗装备 2022年14期
关键词:治疗仪置换术髋关节

刘红蕾

天津市北辰医院骨关节科 (天津 300400)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髋部疾病患者的常用方法,可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缓解患部疼痛。

但术后患者极易因长期卧床、活动量不足、血液流速减慢而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继而影响术后康复[1]。因此,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尤为重要。既往临床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的常规护理,通常以术后体位干预、生活干预及功能康复为主,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预防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较差。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通过机械增加肢体的循环压力,具有促进全身血液流动、改善患肢缺血状态的作用,已被广泛用于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019年2—8月收治,62例)与观察组(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收治,68例)。对照组男37例,女25例;年龄62~84岁,平均(69.13±4.35)岁;病程2~6 d,平均(3.21±0.35)d;发病部位,左侧髋关节30例,右侧髋关节32例。观察组男41例,女27例;年龄63~84岁,平均(69.18±4.37)岁;病程1~6 d,平均(3.23±0.38)d;发病部位,左侧髋关节33例,右侧髋关节3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不稳定性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近3个月内患有血栓栓塞性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采用骨科常规护理,具体如下。(1)体位干预:术后患者平卧时,护士应在患者双大腿间放置枕头,使患者保持双腿分开,以减少健侧对患肢造成的摩擦;患者侧卧时双腿间应夹枕,以避免过度内旋造成脱位,并尽量向术侧翻身;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坐位、站立或平卧时均应避免交叉腿和膝,如跷二郎腿、盘腿,还应避免跪姿。(2)排便干预:术后患者大小便时应使用加高坐便器,禁止蹲便,使膝关节的位置保持在髋关节以下水平。(3)饮食干预:术后指导患者日常饮食以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且多摄入水分,以保障排便畅通。(4)加强评估:术后加强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评估工作,针对高龄、肥胖或伴有糖尿病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并提高该类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警惕性;针对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尽量避免下肢输液以及同一静脉或同一部位反复穿刺。(5)早期锻炼:术后鼓励患者尽早开展康复锻炼,早期可指导或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被动肌肉训练,如臀大肌训练,待身体条件允许后,可逐渐开展下床活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仪器选用威海市博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WBH-A/B/C型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于术后4 d开始使用;使用前,告知患者使用方法、目的、注意事项及感受;使用时,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将套筒套在患者双下肢上,调整好套筒,避免仪器管道发生弯折,设置压力为25~180 mmHg(1 mmHg=0.133 kPa),初始压力不可过高,从低到高逐渐加压,最终压力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分别在患者的脚、小腿、膝盖及大腿反复施加压力,每个部位间隔时长为3.5~4.0 s(若患者出现不适,则停止施压),30 min/次,1~2次/d;使用后,消毒仪器,避免下次使用时发生交叉感染。

1.3 观察指标

(1)凝血功能:干预后2周,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肘静脉血5 ml放于枸橼酸钠抗凝管充分混匀,然后置于-4 ℃冰箱中保存,于2 h内采用血栓弹力图仪(Haemoscope公司,TEG5000型)及配套试管瓶、测定杯,严格按照说明书对患者凝血综合指数进行检测;分别于术后2 h、干预后2周用卷尺测量患者大腿周径,计算肿胀指数,肿胀指数=(术后2 h周径-干预后2周周径)/术后2 h周径×100%。(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干预后2周,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即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肢体肿大、皮肤出现深红色并伴有发热症状,并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或压痛感;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无锡海鹰电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型号 HY6000)检查病变部位是否出现血流信号中断并伴有团块样物质,采用探头压迫深静脉时,该团块不能随着压力改变而发生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2周的凝血综合指数及肿胀指数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2周的凝血综合指数、肿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2周的凝血综合指数及肿胀指数比较

2.2 两组干预后2周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2周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47%(1/68),低于对照组的19.35%(1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P<0.05)。

3 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治疗髋部疾病的主要手段,当髋关节发生病变后,因骨正常结构被破坏可促使血管内膜受损,炎症反应被激活,炎症介质被释放,进而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此外,由于术后患者行动能力有限,血液流动缓滞,可加剧机体高凝状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属于骨科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是一种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主要由于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无法正常凝结导致,若不能有效预防,可发展为血栓后综合征,不利于患者预后[3]。临床实践证明,骨科常规护理对患者全身血流的干预作用较小,难以有效避免血栓发生[4]。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属于物理治疗仪器,可利用空气波的反复收缩与膨胀作用,改善血液循环,提升体表温度,进而发挥活化、扩张血管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2周的凝血综合指数、肿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减轻下肢肿胀程度。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通过器械按摩、挤压,刺激淋巴管、血管及深部肌肉,排空加压部位的静脉血管,使血液回流速度加快,改变血液流动缓滞的状态,从而改变血液高凝状态,减少下肢肿胀的发生[5-7]。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干预后2周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通过对患者下肢各部位进行加压干预,可促进下肢静脉、淋巴循环,增加其他营养成分、氧的供应量,从而改善网状内皮细胞的功能,增强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废物排泄,进而减少炎性物质刺激下肢,调节过于活跃的凝血系统,有效防止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10]。

综上所述,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减轻下肢肿胀程度,并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猜你喜欢

治疗仪置换术髋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