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传统聚落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2022-08-08温小军徐护萍
温小军,徐护萍
(江西理工大学,a.建筑与设计学院;b.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一、引 言
传统聚落是指在历史时期形成、保留有明显的历史文化特征且历史风貌相对完整的古城古镇古村[1]。传统村落作为其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类型[2],是古人基于不同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开拓创造的特殊农耕文明居住空间,同时还承载着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变迁、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具有整体、地域、动态的基本特点,蕴含着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经济价值。
国内早期关于聚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理学、民族学、建筑学等学科。传统村落作为传统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内容多为地理学领域理论构建及构成要素的归纳。2012年至2019年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共公布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包含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农耕文明聚落。随着政府和社会的持续关注,针对其文化内涵[3]、保护与传承[4]、更新与发展[5]、类型与布局[6]、旅游与发展[7]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内容从局部要素转向整体性环境空间研究,研究方法从定性研究不断向定性与定量结合研究拓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出现使得针对村落空间分异研究的尺度不断增大。宏观尺度研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界限明确的全国范围[8-10]、省域[11-13]、市域[14-15]为代表的层级行政区划,另一种是以文化区[16]、流域区[17]、经济区[18]为代表的泛边界区域研究。此外,还有基于微观尺度的传统村落个案空间形态研究[19]。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传统村落宏观地理尺度的研究多集中于空间特征分析,对其分布影响因素分析内容较少。鉴于此,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文章采用地理信息空间及数理分析方法探索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因素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异格局的影响,以增强对我国传统村落的科学认知。
二、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研究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的五批6 819个中国传统村落,通过百度地图API坐标拾取器分批次获取其经纬度,通过纠偏形成矢量数据,借助ArcGIS 10.6构建中国传统村落要素数据库(港澳台地区无村落数据,不纳入研究范围)。数字地图高程(DEM)、地貌类型、温度带、干湿区、九大流域分布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资源环境数据云平台;三个等级河流水系数据来自国家地理信息中心;省市域面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数据;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口、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等数据出自 《中国统计年鉴(2020)》。
(二)主要方法
1.格网分析
格网分析是基于空间坐标系描述、虚拟、分析区域地理现象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空间格局分析中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20]。根据研究区域尺度和中国传统村落的数量,运用ArcGIS创建渔网工具在研究区域上构建50 km×50 km面格网,使用空间连接工具将村落地理位置点数据连接到格网进行计数,统计单位格网面积内中国传统村落的数量。
2.坡向分析
坡向为地表某点坡面法线在水平面的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使用ArcGIS对数字地图高程(DEM)数据进行坡向分析,重新分类为平面、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按照阴坡(0°~90°,270°~360°)与阳坡(90°~270°)两种类型进行重分类,通过数据提取获得位于阴坡、阳坡的中国传统村落数据。
3.叠置分析
叠置分析是将2个或者多个图层要素进行叠置融合,产生一个包含原有图层要素的新图层[21]。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平台,对中国传统村落地理位置数据与数字地图高程(DEM)、地貌类型、温度带、干湿区、河流水系、人口密度、人均GDP、文化地理区划等因素进行量化和叠置分析,研究中国传统村落分布特征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因素的关系。
4.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是解决邻近度问题的空间分析工具,运用ArcGIS缓冲区分析工具对三级及以上河流分别设置250、500、1 000、2 000、4 000、5 000、10 000 m缓冲距离的缓冲区,通过对落入各级缓冲区内的中国传统村落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使用五级河流5 000 m缓冲区作数据对比分析,探索不同等级河流水系与村落之间的关系。
5.不平衡指数
不平衡指数反映了研究对象在不同层级或不同区域内分布的齐全程度或均衡程度[22]。通过计算不平衡指数,以示中国传统村落在全国各省区市的分布均衡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n为省区市的数量;Yi为各省市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占全国总数量比重降序排列后,第i位的累计百分比;S为不平衡指数,介于0~1之间,S越大,表示村落分布越集中,反之则越分散。
三、空间分异概况
中国传统村落分布广泛,在全国区域尺度的空间分异上呈现出明显的数量和密度的非均衡性。省际分布的不平衡指数S=0.578,仅村落数量排名前六的贵、滇、湘、浙、晋、闽累计占比便已经达到了全国总数的55.29%,可见中国传统村落在省际空间分异较为不平衡,见图1。结合已有研究可知,中国传统村落具有跨界的空间分异特征,在“云南”“贵州—广西—湖南—重庆”交界、“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交界及“河北—山西—河南”交界等区域形成四大高密度区[23]。整体呈现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见图2、图3。
图1 中国传统村落省际分布洛仑兹曲线
图2 中国传统村落分布
图3 中国传统村落50×50 km格网分布
四、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一)自然地理因素
1.地形地貌
地形与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村落选址影响深远。不同高程的基本地形、气候、土壤、交通条件具有明显差异,村落所处海拔高程通过农业生产对聚落形式规模和文化产生影响[24]。以起伏高度和海拔两个分级指标组合划分的地貌类型,对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水源和热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25]。利用传统村落点数据对坡向重分类后的阴坡和阳坡进行数据提取,得到阴坡与阳坡的村落比例约为1∶1.35。基于传统村落空间位置分别对地形高程与地貌类型进行叠加,统计落入各高程区间、地貌类型的村落数量,获得相应叠置分析和数据统计图,见图4。
图4 中国传统村落与地形、地貌统计及叠置分析
根据图4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村落主要集中于第二、三阶梯,93.28%的中国传统村落位置落在2 000 m以下高程区间,详见图4(a)、图4(b);68.85%的中国传统村落位于地形起伏小于500 m的平原、台地、丘陵及小起伏山地,同时1 000~2 500 m的大起伏山地占比也相对较高,为23.21%,详见图4(c)、图4(d)。总体来看,中国传统村落的分布基本覆盖了各个高程区间与地貌类型,对于阳坡阴坡没有绝对的选址倾向,表现出灵活、多样的选址特征,体现了古人因地制宜的营建智慧。中低海拔与平缓的地形意味着更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位于大起伏山地地区的传统村落,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与外界沟通和联系较少,外来文化的同化和冲击作用相对较弱,在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保持着较为原始的自然生活形态。其中的历史要素得以续存至今,传统风貌没有遭受严重破坏。
图5 中国传统村落与干湿区、温度带叠置分析
2.温湿气候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纬度、东西经度跨度大,区域间自然气候差异明显。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来源,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水分条件划分的干湿区和以热量指标划分的温度带是影响和制约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文章将干湿区、温度带分类分区[26]与中国传统村落进行叠置,获得相应叠置分析图,见图5。
经统计,96.88%的中国传统村落位于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农业特征以水田和旱地为主;94.24%的中国传统村落位于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三个温度带,农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及以上。中国传统村落分布对以温湿度为代表的自然气候条件呈现出明显的偏好性。良好的温湿度提供更长、更优质的生长周期,保障农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自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循环发展。
3.河流水系
河流水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不仅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需求,同时也是古代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将九大流域区、五级和三级及以上河流缓冲区与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叠置,得到相关统计和分析图,见图6。
数据显示,长江流域与东南诸河流域占比最高,两者之和占村落总数量的56%,详见图6(a)、图6(b);三级及以上与五级河流的5 000 m缓冲区村落分别占村落总数量的11.04%、30.94%,见图6(c);三级及以上河流5 000 m缓冲区内村落多接近三级河流,远离一级河流,见图6(d)。已有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村落的流域性分布同时具有“逐水性”和“远水性”的特征[27]。结合文章统计数据与图,此特征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中国传统村落的流域性分布呈现出对小河溪流的“逐水性”和对大江大河的“远水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较城市而言,中小河流甚至是流量足够的溪流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村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另一方面,频发的洪涝灾害与随之而来的瘟疫饥荒,也严重影响该地区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据资料显示,自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 155年间,全国各地较大的洪水灾害有1 092次,平均每两年一次。其中以黄淮海流域片区最为典型,自公元前602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2 500多年中,有413年发生决口和泛滥,决溢次数多达1 590余次,大改道26次[28]。受黄泛区影响严重的周口、商丘等附近地区几乎无传统村落留存[29]。但在不同的流域背景下,中国传统村落流域性分异格局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化,水系特征与洪涝灾害对其产生的影响还需进一步分析研究。
图6 中国传统村落与河流流域、河流缓冲区统计与河流叠置分析
(二)人文地理因素
1.经济与人口
GDP数据和人口数量是地区发展水平的直观体现。文章将地区人均GDP和人口数量作为核定标准,以中国传统村落省际数量、密度为对比数据,对传统村落分布与经济、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省份为单位,统计传统村落数量与人均GDP数据,计算传统村落的省际密度与人口密度,结合传统村落位置分布绘制相应叠置分析图,见图7、图8。
图7 中国传统村落省际数量分布、密度分析
图8 中国传统村落与省际社会经济、人口密度叠置分析
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村落数量较多的省份为滇、贵、湘、浙、晋与闽,但传统村落省际高密度与高数量并不完全吻合,详见图7(a)、图7(b)。结合人均GDP数据发现:在经济水平角度,中国传统村落分布核心区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两种不同的关系。一个是以浙、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集聚区,另一个是以晋、贵、湘为代表的经济欠发达集聚区,详见图7(b)、图8(a)。前者经济发达,申报和保护的意识较强、理念超前,历史要素保留程度高,生命力也更强;后者受城镇化影响较少,人地关系稳定。在人口分布角度,中国传统村落分异格局基本符合胡焕庸人口分布的黑河—腾冲线,西侧密度低,东侧密度高,见图8(b);而中国传统村落的省际密度分布并没有与人口密度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同等经济水平下,中等人口密度的省份村落密度更高,低等和高等人口密度的省份村落密度则较小,详见图7(b)、图8(a)。在后期传统村落开发建设中,人口密集的经济发达区,应注意加强对传统村落的反哺,以优异的经济基础和市场条件探索新发展路径;人口稀疏的欠发达地区应加强高质量开发建设,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
2.文化地理区
中国疆域幅员辽阔,南北、东西差异明显,在各地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文化、历史背景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具有相同文化属性的人所占有的地区”,即文化地理区(简称文化区)[30]。文章将中国文化地理区划与中国传统村落格网分布进行叠置,得到相应叠置分析图,见图9。
图9 中国传统村落格网分布与文化地理区划叠置分析
从图9中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村落主要分布于东部农业文化区,游牧文化区内分布较少。其四大高密度区集中于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亚区、吴越文化副区、黄土高原文化副区、燕赵文化副区与中原文化副区的交界处。根据谭其骧先生对中国历代都城变迁的分类,黄土高原、中原地区与燕赵、吴越地区分别对应“中原期与东移近海期”,这些地区历史开发早,经济水平较高,文化在地融合后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圈;而西南地区则由于少数民族集聚,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五、结 论
以已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进行宏观尺度的研究,探索自然、人文地理因素对中国传统村落分异格局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国传统村落的选址具有灵活性,兼具阴坡和阳坡,海拔分布具有明显的“低地性”,集中于低起伏和大起伏的河谷、丘陵、山地地区。
第二,以温湿为基础的农业条件是影响中国传统村落分异格局的重要因素,村落集聚于积温条件较好的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与湿度适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第三,中国传统村落的流域性分布差异较大,呈现出对小河溪流的“逐水性”和对大江大河的“远水性”,即对低等级河流的依附程度更强,与高等级河流大多保持一定距离。高等级河流易发的洪涝及次生灾害影响中国传统村落的流域性分异特征。
第四,中国传统村落集聚区呈现经济发达集聚区和欠发达集聚区的两极分化现象,多集中于人口密集的“胡焕庸人口分布线”东侧地区。同等经济条件下,中等人口密度省份的村落分布密度更高。
第五,在文化地理区分析中,中国传统村落与文化地理区划联系紧密,多位于东部农业文化区,其集聚区则主要集中于受历史、政治、经济影响较为明显的黄土高原、燕赵、中原和吴越文化区,以及少数民族集聚的西南地区。
中国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对其总体分异格局的数据化处理及影响因素研究,对传统村落片区保护及区域文旅开发具有积极的作用。自然与人文地理因素的地域差异性和交互作用造就了中国传统村落的整体分异格局。需要依据地区的特殊历史沿革与现代发展条件进行因地制宜的开发与建设,加强区域性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优化保护路径,避免过度商业化。尤其是与生态环境依存程度较高的地区,需要加强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现代化建设和低质量旅游过度开发带来的冲击,维持原真性的活态传承。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可继续细化研究尺度和影响因素,进一步对文化生态重点区域的传统聚落进行分析,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精度和有效性,为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与持续发展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