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结构厂房独立柱基础沉降治理措施

2022-08-08李渊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2年7期
关键词:桩基础立柱防腐

李渊

0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实施工业化改革与产业化升级,创新了装配式工艺,推动了钢结构建筑的快速发展与推广应用。从实践经验看,钢结构建筑生产建造中引入了工业设计思想,能够通过预制件的标准化生产与施工方面的装配式技术,提升建筑全要素生产率。同时,按照项目立项、策划、招投标、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收尾、维保等环节,可以实现全过程施工管理,有利于保障施工质量。尤其是钢结构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成本投入相对可控等优势,近年来在工业厂建设方面受到了企业主的青睐。但是,当独立柱基础发生沉降后,不仅降低了其功用,而且会引起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增强相关治理工作。

1 工程概况

1.1 安全事故

以某金属冶炼企业钢结构厂房工程为例,2015 年4 月生产建造竣工后于5 月份正式投入生产,其中的压滤车间主厂房为钢结构,长、宽分别为72.3m、21.5m,地面建筑高度为三层,无地下建筑。该厂房使用至2019 年6 月13 日时,第三层天车行进中发生了脱轨轨掉道事故,虽无人员伤亡,却给该企业造成了较大损失。

1.2 沉降概况

经过对事故现场进行查看与分析,维修人员于6 月15日完成了天车修复。但是,在试运行时,天车南侧的轨道与滚轮(2 个)之间产生了部分悬空问题,通常将其称为“三条腿”现象。维修人员认为原因来自天车梁不平,经检查后证实了立柱牛腿支撑存在水平位移且已不能保持平衡,进一步查看确认由独立柱局部沉降所致。考虑到该厂房南北侧设置的独立柱支撑共有13 根,而且在12 跨中每跨的长度达到了6m,不排除多个独立柱基础沉降的情况。运维管理人员结合全站仪进行了放线测量与质量检验,发现从北侧到南侧的1~13 号独立柱中,第8~11 号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沉降,具体沉降值如下:(1)8 号独立柱:9.7cm。(2)9 号独立柱:19.8cm。(3)10 号独立柱:16.3cm。(4)11 号独立柱:14.2cm。另外,1~7 号独立柱高程误差范围在1cm 以内。

2 独立柱基础沉降原因分析

通过对该企业钢结构厂房独立柱基础沉降原因的初步分析,发现与其沉降相关的因素主要集中在酸性溶液与防腐防渗方面,进一步确定后认为次要原因来自工业生产环境,主要原因是防腐结构损坏。分述如下:

2.1 工业生产环境

该钢结构厂房过滤车间独立柱(8~12 号)基础沉降问题主要集中在厂房南侧。对其范围进行测量并放线圈定后可以看到沉降现象发生的范围内,外部空间设置包括1 个泵池、2 个搅拌罐、8 台水泵。内部空间设置有8 台型号相同的压滤机。厂房内外空间之间,各类设置形成以“压滤机压滤作业→生成酸性溶液→流经水管与水沟→进入泵池→水泵抽提→排回主厂区”为内容的运行系统(如图1 所示)。此时,独立柱所在的沉降范围内,从厂房建成投产至发生沉降问题期间,一直受到湿式作业影响。

图1 钢结构厂房所在区域的工业生产系统示意

2.2 防腐结构损坏

通过查阅该企业当年存档的钢结构厂房建筑生产建造相关历史数据,发现过滤车间部分工程设计资料中,根据工业生产项目的实际需求,设置了耐酸防腐防治结构,旨在解决酸性溶液造成的腐蚀问题与渗透造成的污染问题等。通过现场查验,证实了防腐防渗结构的存在,然而,因常年没有实施维保遭到了破坏,追溯运维管理未按要求进行的原因发现,在项目竣工后,承包单位运维管理一年后签订的维保合同到期,该单位撤走了驻厂维修人员。而该工业企业后续认为维保期过后,无须再投入运维管理费用,因而造成了过滤车间使用过程中未对防腐防渗结构开展维保的情况。而且厂房地面并没有根据设计方案要求进行防腐防渗处理。由此可见,造成钢结构厂房独立柱基础沉降的次要原因是工业生产环境,而主要原因则来自沉降区域的防腐防渗没有满足设计标准要求。从而导致了酸性溶液下渗到独立桩基础土层,逐渐引发了地基承载力下降的情况,间接导致了独立桩基础沉降问题。

3 独立柱基础工勘验证情况

在初步查明独立桩基础沉降原因后,需要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性解决的基本思路,制定专业的沉降治理方案。因此,在这种需求下,该企业选择了与第三方工勘单位合作的方式,拟通过工勘验证为治理方案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工勘验证情况如下:

首先,该工业企业与工勘单位签订合同后,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工勘单位派遣勘测人员协设备进入厂区,深入了解情况后,重新复验了沉降区所在范围。然后由该单位的施工人员在沉降区域内设置了4 个工程勘察孔,每孔深度均为10.0m。

其次,按照标准贯入实验、重型动力触探实验办法,通过勘察孔采集原状土样,样品共计20 个,然后开展土工试验,具体试验由工勘单位将采集到的样品送回本单位实验室进行操作。

第三,同年8 月10 日,该单位向委托企业发布了《某项目压滤车间地基沉降检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通过工勘单位的勘测人员汇报及后续交流,确认报告中的结论。具体内容如下:(1)独立柱所在区域的基础持力层中,以粉质粘土为主,渗透系数与孔隙率均较大,具有明显的湿陷性特征。(2)在酸泵池漏液因素的积累性影响作用下,该区域本土层的含水率相对增加且处于较高水平,形成了软塑状态的土层。(3)虽然粉砂质泥岩工程地质条件没有受到破坏,但是,浅层湿陷性土厚度达到了5.8~3.4m,会直接影响到独立柱基础。

4 沉降治理方案及其实践

由于该工程中的沉降原因与勘察结果趋于一致,而且,勘察后在验证沉降原因的基础上,为其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治理方案的设计并确保施工效果。下面分别对该项目治理实践相关的沉降治理方案、治理施工措施,以及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说明。

4.1 治理方案

以工勘验证结果为准,选取桩基础工艺,旨在利用该技术穿过软弱粘土层,从而将桩端持力层改变为粉砂质泥岩,以此达到提高基础承载力的目标。具体操作时,主要选择人工挖孔桩基础的办法,于独立柱基础两侧进行基础开挖,然后通过增加新的钢立柱与工字型钢梁连接方式,完成对治理。治理方案内容如下:(1)以厂房立柱布置轴线方向为主,在独立柱基础两侧设置人工挖孔桩,桩长在8.0~6.0m,具体按照进入粉砂质泥岩1.0m 进行设置,直径为0.8m。(2)在挖孔桩孔内灌注C20 砼并于浇筑过程中,在桩顶面位置预埋一块便于后续立柱支撑焊接的钢板。(3)在桩上部灌注时,则将第一层平台的钢梁与作为立柱的工字型钢进行连接。

4.2 施工措施

该企业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后,施工单位结合上述治理方案,于次年3~4 月份之间进行了施工。考虑到连续梁布置在柱基础之间,施工单位为了不破坏其整体结构,在连续梁两侧布置了2 个挖孔桩,并通过梁连接合其构成整体(桩基础与挖孔桩的平面关系如图2 所示)。在治理方案实施过程中,主要按照“人工挖孔桩开挖→浇筑→连接成暗梁→切割钢梁顶升复位→梁与第一层平台间支撑立柱→钢立柱复位后补焊修复”等流程进行操作。分述如下:

图2 独立柱基础与挖孔桩之间的平面关系

(1)在8~12 号独立桩基础两侧,以每个独立桩基础为准设置2 个人工挖孔桩,配套施用钢护筒保护壁,当粉砂质泥岩中进入的挖孔桩达到1m 深度时为止。(2)在孔内放入预制的钢筋笼后进行C30 混凝土浇筑构成钢筋砼桩。(3)将16个挖孔桩进行两两相连后,实际上可以在8~12 号独立柱基础两侧构成由8 根挖孔桩组成的钢筋砼梁。由于钢结构上部与梁顶部对应位置预埋了钢板,其长度、宽度、厚度分别为30cm、30cm、20cm。因而,在完工后需要进行钢梁切割顶升复,钢立柱切断顶升复位后补修焊接等。以钢立柱为例,具体操作时将钢筋混凝土养护14d 作为参考时间,结合强度测定结果,确认无误后切断钢立柱。然后,借助千斤顶抬升钢立柱进行复位。(4)在钢结构厂房第一层平台梁与挖孔桩暗梁支撑方面,选择了工字钢立柱建立新的支撑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钢板补偿焊接工艺使切断的钢立柱得到恢复,从而完成对该厂房独立柱基础沉降问题的有效治理。

4.3 注意事项

(1)通过对该工业企业钢结构厂房独立柱基础沉降问题的处理发现,在该项目原初的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对于工勘验证产生的资料未进行细致分析,在独立柱地基施工时,没有应用桩基础工艺,也未能应用基础换填土方案,从而引起了独立柱基础因湿陷性问题间接造成了沉降问题。根据现阶段钢结构建筑生产建造中设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看,影响此类问题的因素相对较多。例如,在该项目初步设计时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CAD 设计图纸只是将纸质图纸变成了电子版本,虽然对设计效率有所提升,但是在本质上并不能提升设计质量并扩大设计图纸的使用效用。而且,在业主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时以纸质设计图纸为主,在图纸打印过程中也不排除发生错误与漏打的现象。所以,在本次对独立柱基础沉降问题进行治理时,借助近年来应用逐渐增多的广联达BIM 技术,将历史资料中的CAD 设计图导入到了Revit 软件进行了三维模拟。验证了原来设计方案中没有标注土层情况,也没有对施工工艺做详细说明的事实。所以,导致此类问题的根本原因,应追溯到编制设计方案内容不全。

(2)在该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并没有严格执行设计方案要求,全面进行防腐防渗处理,导致了后续酸性液体下渗产生的地基工程特性变化问题。查阅资料后发现,在该项目生产建造时期,我国建筑工程中的总承包模式已经得到了应用,主要集中在大型建筑项目中。从该项目钢结构厂房工程的规模看,属于大型建筑项目,本应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将其承包给中标施工单位。但是该企业在建设厂房时,通过市场化的交易方式先将工程项目承包给了某建设单位,该建设单位经过一系列组织,在没有进行公开招标的情况下,将项目直接分包给了与其长期合作的施工单位。考虑到三方合作的时间较长,为了节省资金便没有与第三方监理单位进行合作。土建工程与防腐工程两个分部项目生产建造中,施工单位又通过分包方式承包给了两个不同的施工单位。由于施工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较差,造成了部分厂区防腐防渗工程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在本次治理工程实践中,吸取了前期教训,在委托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后,主动聘请了第三方监理工程师,由其在治理过程中进行质量监督,开展施工协调等。

(3)在6.0~5.0m 的持力层埋深方面,桩基础以端承桩作为受力形式。设计方案中并没有根据实际需求对桩长进行合理控制,从而造成了受力支撑不足的问题,为后续沉降现象的出现埋下了隐患。进一步看,该项目的钢立柱并没有理想的持力层,原本可以通过桩长方面的合理控制,增加其深度,为其找到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持力层以便规避沉降问题。然而,由于没有对摩擦桩、挖孔桩、钢结构独立桩进行对比分析,也忽略了钢结构建筑生产建造时必要的受力问题,从而在没有考虑到持力层混凝土材料时变、临时支撑结构脱离后独立柱荷载累积增加等因素的情况下,对工程运行后发生质量问题产生了消极影响。

由此可见,在钢结构厂房独立桩基础工程中,一方面应该增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并结合勘察报告设计与其实际相符合的方案。另一方面则需要按照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实践模式,将设计环节与施工环节关联起来,并在施工时做好设计图复审,结合施工现场状况反馈相关设计问题。另外,业主需要通过市场化合作方式委托专业监理单位实行质量监督,并派遣专职人员于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预防承包方分包后导致的一系列的问题。尤其需要在工程投入运行后开展配套的运维管理工作,提前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5 结语

钢结构厂房中独立柱基础发挥着承担荷载的重大作用,当其发生沉降后容易造成事故,严重影响工厂的安全生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工业企业因钢结构厂房独立柱基础沉降问题引起了重大安全事故,而且在天车修复后仍然存在隐患。因此,在新时期我国工业行业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同步推动钢结构厂房高质量建设工作。建议在处理独立柱基础沉降问题时,尽可能结合现场查看、成因分析、工勘验证等基本程序,在科学依据基础研发设计配套的治理方案。另外,需要在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思路下,做好设计方案牵引,施工实践校验工作,预防因设计不当、施工不规范等埋下质量隐患。

猜你喜欢

桩基础立柱防腐
八旬老者 文化养生——记85岁北大老学长陈立柱
基于防腐层电阻率的埋地管道防腐层退化规律
桩基础古今之用
CFG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五台山掠影
组合铝合金立柱在超大跨度玻璃幕墙中的应用
承台在桩基础抗弯中的应用
汉画像石墓出土仿木结构石立柱初步研究——兼谈白杨店画像石墓出土立柱位置
压力容器补强圈设计与防腐对策
Nisin在食品工业防腐保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