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六城区便利店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以唐久、金虎为例
2022-08-08司奕坤安祥生
司奕坤,安祥生,赵 蓉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便利店的兴起缘于超市的大型化与郊区化。与大型超市相比,便利店可以满足消费者购买少量商品或即刻所需的需求。在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和新冠疫情冲击的背景下,我国实体零售业普遍受到重创,而便利店却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2020 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便利店行业较其他零售业态仍保持较高增长,增速为6.8%,远超同时期其他零售业态。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直观体现,便利店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也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宜居程度,因此逐渐受到学界关注。
从20 世纪80 年代到21 世纪初,国内对商业网点的研究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的城市商业网点的形成机制、空间结构、变化趋势以及中观层面的商业网点区位选择。近些年来,随着大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的发展,运用数学模型和GIS 手段对商业业态进行定量和可视化分析成为主要趋势。在这一时期,对商业空间的研究主要基于POI 数据,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商业网点的空间分布以及选址特征。还有一些学者从城市商业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展开了大量研究。从对便利店的研究来看,国内外对便利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便利店经营业态、管理模式以及营销策略方面,对其空间结构、区位选择以及影响因素等的研究较少,且相关研究缺乏基于大量可靠数据对便利店的宏观空间集聚模式和微观距离选择特征的研究,也缺乏对同类设施之间相关性进行探讨。同时,研究区的选择也多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为主,对内陆二、三线城市研究较少。
综上所述,本研究选取唐久、金虎便利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对拥有强大本土便利品牌的太原市便利店的空间分布、选址模式和内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太原市便利店空间布局实践提供实证研究支持,为便利店空间布局优化提供服务。
一、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域
太原市位于中国中北部,山西省中部,是山西省省会和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太原市下辖6 个市辖区、3 个县和1 个县级市。由于周围四县便利店分布与六城区相比差距悬殊,所以本研究选取太原六城区作为研究区域。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9 年发布的“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排行榜上,太原首登榜首;次年,太原的城市便利店指数排名第二,仅次于厦门;2021 年,太原的城市便利店指数再次进入前三,仅次于厦门和长沙。太原也成了唯一一个连续三年进入前五的北方城市。
(二)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研究所采用的便利店和大型超市POI 数据来源于Bigemap 提供的POI 下载功能,分别以唐久便利、金虎便利和超市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通过人工筛选剔除重复数据,同时结合实地调查与百度地图提供的街景地图功能,从查询出的超市兴趣点中剔除快递超市、烟酒副食超市等不符合大型综合超市特点的目标,保留的为经营面积大于3000m的超市兴趣点。
影响因子数据包括住宅小区、商铺售价、建筑高度、道路、高程以及坡度数据。住宅小区POI 数据爬取自安居客,并进行了坐标纠偏等前期工作;商铺售价数据获取于安居客网站,基于此计算太原六城区各乡镇(街道)商铺出售均价,其中王化街道和西焉乡因人口过少,商铺售价信息难以获取,所以未对其商铺售价信息进行统计;建筑高度数据爬取于百度地图中的建筑轮廓数据,其中包含楼层高度属性。本研究各级道路数据来自于OSM(https://www.opens-treetmap.org)。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近邻分析、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并分别从空间集聚程度、方向分布、空间关联性等方面展开。本研究同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刻画代表便利店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以期对便利店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关系背后的影响机制进行总结。
二、便利店空间分布特征
(一)宏观分布特征
核密度分析显示,六城区唐久、金虎便利在宏观上空间集聚明显,主要集中于六城区交界处,迎泽、小店、杏花岭区密度较大,尖草坪和晋源区密度较小。标准差椭圆的长轴代表空间分布最多的方向,短轴代表空间分布最少的方向,椭圆区域内部是太原六城区代表便利店分布高度密集的区域,占六城区的97%。结合标准差椭圆分析可以发现,唐久、金虎便利在空间分布上呈西北—东南走向(见图1),南北方向分布较多,东西方向分布较少。原因是太原市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汾河河谷平原,整个地势北高南低,主城区整体呈“南北”走向,小店区的高密度值使得椭圆向西发生偏移,整体椭圆呈“西北—东南”走向。选取六城区乡镇一级唐久、金虎便利店数量,利用GeoDa 软件计算太原市代表便利店的全局莫兰指数值为0.584,这说明在乡镇一级层面上,六城区代表便利店的空间分布存在正相关关系,在空间上集聚明显(见图2)。
图1 太原六城区代表便利店核密度与标准差椭圆方向分布
图2 全局莫兰指数
(二)中微观分布特征
1.便利店区位距离选择特征分析
便利店与居民点关系密切,便利店对居民点的辐射范围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一般来说,居民会选择步行的方式到达便利店,取步行速度为1m/s,到达便利店可接受的时间范围为小于10 分钟,所以,便利店的理想服务半径为600m。以便利店服务对象(社区、公寓楼等)作原点,统计服务对象与最近代表便利店之间的步行可达距离,得到其平均距离为313 米。利用Origin 软件绘制代表便利店区位距离选择特征图(见图3),便利店总量在距离服务对象100m 处达到峰值,在0-200m 范围内代表便利店数量达到了总量的92%。将50m 作为分位距离,得到其对数拟合趋势线,R 平方值达到0.82,说明随着距离服务对象的距离越是增加,便利店区位选择的倾向就越弱。进一步以600 米作为便利店是否临近服务对象的判断标准,距离小于600 米的视为临近服务对象分布,反之则视为非邻近。结果表明,有88.9%的服务对象位于到达便利店10 分钟可接受范围内。这表明太原市代表便利店临居住区分布的特点明显,大多数服务对象都可以在10 分钟步行距离内找到一家唐久或金虎便利,两便利品牌作为生活服务设施的服务功能较强。
图3 太原六城区代表便利店区位距离选择特征
2.道路缓冲区分析
结合OSM 道路分类和实际情况可将城市道路分为4 级: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包括居住区车行道路)。利用ArcGIS10.8以城市道路两侧做100 米缓冲区,统计落入到缓冲区范围内的代表便利店数量。结果表明,有1848 个便利店处于道路100 米缓冲区范围内,占总量的91.8%。这反映出六城区代表便利店存在明显的沿道路指向性分布特点。除此之外,六城区代表便利店空间分布还存在着随道路等级的下降而便利店数量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城市道路等级越高其交通功能越强,生活功能越弱,便利店作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设施,更加偏向于布局在生活功能更强的低等级城市道路附近(见表1)。
表1 与不同道路等级相对应的代表便利店数量
三、太原六城区代表便利店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太原市代表便利店在宏观空间上存在集聚的特点,且从微观层面分析具有近服务对象和近低等级城市道路的特点;从乡镇(街道)层面看,代表便利店存在空间自相关的情况。为了综合研究各个街道便利店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地理探测器对影响便利店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测,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交互探测。
(一)指标选取
李云辉和彭少军分析了武汉市零售业设施空间布局,他们认为消费水平、人口、道路和城市空间结构与零售业设施空间布局关系密切。周麟等认为,影响生活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交通网络中心性、职住人口分布、集聚效应、地方政策和社会分异。李雪和谷人旭以上海市为例,利用了三种回归模型对上海市品牌便利店分布与人口、交通、地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已有研究多数仅考虑了单影响因子的作用,两因子共同起作用时产生的影响力及其差异研究较少。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本研究最终选取指标主要包含服务设施因子、土地利用因子和交通可达因子三类(具体分类如表2 所示)。
表2 代表便利店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选取
服务设施因子的选取主要考虑到便利店的主要服务对象以及与便利店存在空间竞合关系的对象。除城市常住人口以外,外来短暂停留旅客也存在很强的便捷购物动机,所以宾馆酒店分布密度同住宅小区和写字楼分布密度一样可能对便利店的集聚程度存在很大影响。综合大型超市与便利店同属实体零售业,其对便利店空间分布同样可能存在一定影响。土地利用因子选取了商铺售价、建筑物高度和POI 多样性三个指标,建筑物高度基于500m 格网内建筑物的平均高度,POI 多样性基于单位格网计算POI 类别的信息熵值。这三个因子主要考虑到土地价格以及土地利用的强度和混合程度对便利店空间分布的影响。交通可达因子主要考虑了便利店的空间可达性。
(二)结果分析
首先将便利店POI 数据以及各影响因子数据进行500m 格网化处理,然后采用自然断点法将各因子划分为8 个等级,最后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空间分异性规律特征的优势,计算各影响因子对便利店空间分布的影响力q 值(q 值越大说明该因子对便利店空间分布影响因素越大,反之则越小)。
1.六城区代表便利店分布影响因子探测
如表3 所示,服务设施影响因子对便利店空间分布的影响力最大,位列前四位。这一方面表明服务对象对于便利店区位选择的影响重大,另一方面表明大型超市与便利店在空间分布上并没有出现因市场竞争而分离的现象,符合前文所得结论。服务设施影响因子当中,住宅小区密度影响力q 值最大,高达0.804,同样符合前文得出的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
表3 影响因子探测结果
土地利用因子影响力q 值均值为0.496,从大到小依次为POI 多样性、建筑物高度、商铺售价。建筑物高度和POI 多样性集中反映城市的土地利用情况,其中建筑高度可反映城市土地利用强度,以及城市经济与就业的集中程度;POI 多样性越高意味着格网内POI 类别分布越全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利用的混合程度。根据结果,POI 多样性的影响力q 值大于建筑物高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POI 多样性越大,土地利用混合程度越高,其社会经济活动越活跃,发生消费行为的可能性越大,越有可能成为便利店空间分布的高密度地区。商铺售价高的地区商业繁华、人流密集,便利店获得高利润的机会要明显高于售价低的地区,但是商铺经营者往往需要考虑经营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平衡,除此之外,商铺经营者在进行区位选择决策时往往是“满意人”,并不具有完全的经济理性。所以便利店的空间分布并没有完全表现出高商铺售价区域指向,因此商铺售价因子在所有影响因子中q 值最低。
交通因素对便利店分布的影响较大,交通布局可以引导零售业空间布局,是联系消费人群与零售业服务设施的桥梁。布局在城市交通干道和交叉路口等通达性高的地区,可为便利店提供强劲的竞争优势,也能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策略,进一步壮大消费群体;布局在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等低等级城市道路附近更加靠近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起居范围,可以成为消费者每日生活的一部分。
2.六城区代表便利店分布影响因子交互探测
在单因子探测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地理探测器能够探测两因子间交互作用产生不同影响力的优势(进一步对各影响因子进行交互探测,交互探测结果q 值排前10 的主导交互因子如表4 所示)。
表4 影响因子交互探测结果
主导交互因子之间均为双因子增强关系,不存在非线性增强、独立及减弱关系,说明两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力均大于各单一因子的影响力。交互因子探测前3 名均为住宅小区密度与其他因子相交。从综合因子探测和交互因子探测结果来看,住宅小区分布是对便利店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因子,在所有影响因子当中占据统治性地位。原因可能为:在人口流动性和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一线的太原,社区型便利店成为主流便利店类型,而流量和商务型便利店分布则较少,因此,太原六城区便利店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居民点指向。
四、结论
本研究选取太原六城区唐久或金虎便利店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方法分析太原六城区代表便利店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区位选择特征,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第一,代表便利店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六城区交界处,边缘地带分布则较少,空间不均衡性突出。空间分布方向呈“西北—东南”走向;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便利店在空间上集聚特征明显。第二,便利店区位选择的倾向随着距离服务对象的距离增加而变弱,且88.9%的便利店分布在距服务对象10 分钟步行距离范围内;便利店空间分布存在道路指向性特点,并且存在着随道路等级的下降而便利店数量上升的特点。第三,地理探测器影响因子探测结果显示,服务设施影响因子的影响力最大,其中住宅小区密度在所有影响因子当中占据主导地位。交互作用探测结果显示,交互因子之间均为双因子增强关系,前3 名均为住宅小区密度与其他因子相交,进一步说明住宅小区密度是对太原六城区便利店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因子。
根据研究结果,相关研究还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由于数据获取困难,本研究仅对太原六城区两大代表性便利店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进行了静态分析,对整个太原市便利店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动态变化过程的刻画有待进一步深入。同时,随着新型零售业的发展,无人便利店正在兴起,无人便利店与传统便利店在空间分布及其成因上有没有区别,也会成为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