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翘解毒片中挥发油的包合工艺研究

2022-08-06陈茂文罗小荣吴样明邓仁华刘金萍况弯弯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包合物含油率环糊精

陈茂文,罗小荣,吴样明,邓仁华,刘金萍,况弯弯*

(1.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29;2.江西南昌济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南昌330115)

银翘解毒片是一种常用的辛凉解表类中成药,由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等9味中药材组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等病症[1]。处方中薄荷、荆芥中所含的挥发油成分是主要的药效成分[2],目前所提的薄荷、荆芥挥发油直接喷洒加入,该方法虽简单易行,但由于挥发油稳定性较差,易挥发、易氧化分解等问题,可能影响制剂的挥发油含量,从而影响其临床疗效的发挥。为保证银翘解毒片临床疗效及挥发油在片剂中的稳定性,本实验通过采用β-环糊精(β-CD)包合技术[3-5]将薄荷、荆芥混合挥发油制备成包合物,并对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进行了筛选,以期为该制剂工艺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薄荷(江西樟树天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江西,批号:2011004);荆芥(江西江中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河北,批号:201108);无水硫酸钠(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析纯,批号:20200109);β-环糊精(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货号:C104385);无水乙醇(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分析纯,批号:2007079)。

1.2 仪器

百分之一电子秤(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型号:BSA822-CW型);万分之一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型号:MS204S型);智能恒温电热套(郑州市煜城仪器有限公司,型号:ZNHW型);密折联用仪(安东帕(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型号:DMA 4100M-Abbemat 300型);磁力搅拌器(艾卡(广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型号:RCT Digital型);隔膜真空泵(天津市津腾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型号:GM-0.5A型);真空干燥箱(上海龙跃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型号:LVO-6090L型)。

2 方法与结果

2.1 薄荷、荆芥混合挥发油的制备

按处方比例称取薄荷540 g、荆芥360 g于10 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6倍量的水,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连接安装轻油挥发油提取装置,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204)挥发油测定法的甲法提取[6],缓缓加热至沸腾,然后保持微沸回流提取3 h,停止加热,待冷却后收集挥发油,读取挥发油体积为6 mL,重复进行8次提取试验,在已收集的挥发油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进行脱水,密封于棕色试剂瓶中备用。

2.2 混合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称取适量的β-环糊精置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纯化水,水浴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制成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待放冷至规定温度于磁力搅拌器上恒温搅拌(设定一定的转速500 r/min)。缓慢加入混合挥发油1 mL至1 mL无水乙醇中,制备成2 mL50%的混合挥发油乙醇溶液,并将该混合挥发油乙醇溶液逐滴滴入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中,匀速搅拌至规定时间后停止,冷却至室温,置4 ℃冰箱内冷藏24 h,减压抽滤,过滤。所得包合物用适量水及无水乙醇洗涤(洗去未包合的挥发油和β-CD),置40 ℃真空干燥箱干燥18 h,即得白色粉末状包合物[7]。

2.3 包合工艺的综合评价指标[8]

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率及包合物含油率为综合评价指标。将总分设为1,包合率为衡量包合成果的主要指标。包合率越高,挥发油包合效果越好,因此作为主要指标,权重系数定为0.6;包合物收率与包合物含油率作为两个辅佐指标,权重系数均定为0.2;综合评分为三项评分指标之和,以X代表各评价指标的测定值,以各指标的最大值Xmax为参照,按以下公式计算综合评分Y:Y=0.6×X挥发油包合率/Xmax挥发油包合率+0.2×X包合物收率/Xmax包合物收率+0.2×X包合物含油率/Xmax包合物含油率。

2.4 挥发油空白回收率的测定[9]

采用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204)挥发油测定法中甲法测定[6]。精密量取3份混合挥发油1 mL,分别置于500 mL的圆底烧瓶中,加蒸馏水200 mL。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进行蒸馏直至油量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放置1 h,读取蒸馏出挥发油的量。计算空白回收率,重复3次,测得空白回收率为94.67%。挥发油空白回收率(%)=收集挥发油量(mL)/加入挥发油量(mL)×100%。

2.5 包合物中含油量测定

精密称取混合挥发油包合物,置于500 mL圆底烧瓶中,随后加入蒸馏水200 mL,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204)挥发油测定法中甲法测定[6],至油量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放置1 h,读取挥发油体积,计算挥发油质量(注:其挥发油的相对密度测得为0.908 2 g/mL)。

2.6 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率、包合物含油率的测定[8]

精密称取干燥包合物,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204)挥发油测定法中甲法测定[6]其中挥发油含量,按下式分别计算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率及包合物含油率,其计算方法如下: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中挥发油质量/(投入挥发油质量×空白回收率)×100%;包合物收率=包合物质量/(β-环糊精+投入挥发油质量)×100%;包合物含油率=包合物中挥发油质量/包合物质量×100%。

2.7 单因素考察

包合效果受众多因素影响,经查阅文献,决定选取挥发油(mL)与β-CD(g)比例、包合温度以及包合时间作为考察因素。按照“2.2”中的方法来制备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并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率及包合物含油率为综合评价指标。其中挥发油(mL)与β-CD(g)比例选取1∶4、1∶6、1∶8、1∶10四个水平;包合温度选取30 ℃、40 ℃、50 ℃、60 ℃四个水平;包合时间选取1 h、2 h、3 h、4 h四个水平。通过单因素考察,筛选出混合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较为适宜的包合工艺参数。

2.7.1 挥发油(mL)与β-CD(g)比例对包合工艺的影响 采用预实验的工艺条件,固定包合温度为50 ℃,包合时间为3 h,依次考察挥发油(mL)与β-CD(g)比例为1∶4、1∶6、1∶8、1∶10四个水平,按“2.2”项下的方法制备包合物。分别测定计算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率及包合物含油率,并计算其综合评分。考察结果见表1和图1。

表1 挥发油(mL)与β-CD(g)比例对包合工艺的影响

图1 挥发油(mL)与β-CD(g)比例对包合工艺的影响

由表1和图1可知,挥发油(mL)与β-CD(g)比例较小时,对包合工艺有较大的影响。当其比例为1∶4时,其综合评分为最小值。随后随着挥发油(mL)与β-CD(g)比例的增加,其综合评分无明显差异。从节约原料的角度考虑,最终确定挥发油(mL)与β-CD(g)的较适宜比例为1∶6。

2.7.2 包合温度对包合工艺的影响 采用预实验的工艺条件,固定挥发油(mL)与β-CD(g)比例为1∶6,包合时间为3 h,依次考察包合温度30 ℃、40 ℃、50 ℃、60 ℃,按“2.2”项下的方法制备包合物。分别测定计算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率及包合物含油率,并计算其综合评分。考察结果见表2和图2。

表2 包合温度对包合工艺的影响

图2 包合温度对包合工艺的影响

由表2和图2可知,包合温度对包合工艺有较大的影响。从挥发油包合率结果可知,包合温度30 ℃、40 ℃时挥发油包合率分别是65.97%、67.36%,而包合温度50 ℃时挥发油包合率是82.33%,包合温度60 ℃时挥发油包合率是60.61%,不同包合温度之间的挥发油包合率相差较大。在实验过程中发现30 ℃、40 ℃时β-CD全部溶解,溶液透明,滴入挥发油后溶液变混浊,说明有β-CD析出,而60 ℃时挥发油的挥发较多,这可能是影响挥发油包合率的主要原因。当包合温度为50 ℃时,其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率及包合物含油率均为最大值。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包合物的较适宜包合温度为50 ℃。

2.7.3 包合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 采用预实验的工艺条件,固定挥发油(mL)与β-CD(g)比例为1∶6,包合温度为50 ℃,依次考察包合时间1 h、2 h、3 h、4 h,按“2.2”项下的方法制备包合物。分别测定计算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率及包合物含油率,并计算其综合评分。考察结果见表3和图3。

表3 包合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

图3 包合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

由表3和图3可知,包合时间对包合工艺影响较小。随着包合时间的递增,综合评分先增加后趋于平稳。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最终确定包合物的较适宜包合时间为2 h。

2.8 验证试验

为了验证所确定工艺条件的可行性与稳定性,依照以上确定的工艺参数:挥发油(mL)与β-CD(g)的比例为1∶6,包合温度为50 ℃,包合时间为2 h,进行了3个平行验证试验。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率、包合物含油率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见表4。

表4 包合物筛选的工艺参数验证试验 (%)

由表4可知,挥发油的平均包合率为81.84%,RSD为1.20%;包合物的平均收率为87.69%,RSD为0.69%;包合物的平均含油率为9.01%,RSD为1.46%。验证试验的3项指标和单因素考察试验中各项指标的最大值相近,表明筛选的包合工艺重复性良好,稳定可行。

3 讨论

研究报道,挥发油的生物活性强,作为药物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挥发油因其独特的性质,容易挥发、氧化变质,严重影响其疗效,因此含挥发油的中药制剂中的制备工艺问题也越来越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采用包合工艺减少挥发油在产品生产、贮存中的流失已经在中药挥发油制剂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本实验采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将银翘解毒片中的挥发油包合在β-CD分子之中,获得稳定的包合物,能有效提高挥发油在产品中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本研究结果显示,筛选的包合工艺为挥发油(mL)与β-CD(g)比例1∶6,包合温度50 ℃,包合时间2 h。该包合工艺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包合物含油率环糊精
甘蓝型油菜的产油量分析
页岩气开发水基钻屑中含油率的测定方法研究
金属离子/环糊精包合物在潜血指纹显现中的应用
雷公藤内酯酮与2,6-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松属素与甲基化—β—环糊精的分子识别研究
氧化处理含油污泥的氧化剂选择研究
芦丁-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物理化学表征及体外溶出研究
水溶性β—环糊精与华法林/阿魏酸包合物的制备及抗凝血性质测试和机理分析
播期与氮肥对高芥低硫油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β-环糊精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