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ec-1鞘内注射抑制炎性反应对大鼠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2022-08-06张秀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14期
关键词:程序性神经病理性

张秀梅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赣州 341000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由于疾病或者躯体受损后出现的疼痛,此类疼痛为中枢神经或者外周神经破坏性刺激导致[1]。目前,临床上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但整体治疗效果依旧不够理想。机体受到损伤及细胞坏死性凋亡等均会导致神经细胞出现死亡,继而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等。因此,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改善方面,可从调节细胞程序性坏死方面入手,程序性坏死特异性抑制剂(Nec-1)可以对程序性坏死产生抑制作用,探讨其对炎性反应、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2-4]。本研究以45只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分析Nec-1在抑制炎性反应对大鼠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选取雄性SD大鼠45只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损伤组、损伤给药组,每组15只。对照组大鼠月龄2~3个月,平均(2.35±0.12)月;体质量182~220 g,平均(192.36±1.87)g。损伤组大鼠月龄2~3个月,平均(2.36±0.12)月;体质量180~220 g,平均(192.41±1.92)g。损伤给药组月龄2~3个月,平均(2.41±0.16)月;体质量183~220 g,平均(192.38±1.88)g。3组大鼠月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所有大鼠生活环境控制为湿度40%~70%、温度18~22 ℃,自然昼夜光线下饲养,自由饮水进食,4只/笼。

1.2仪器与试剂 Nec-1由上海懋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PubChem化学物质编号24724559,MDL编号MFCD00056916Von-Frey。BME-410A型热痛刺激仪由北京拜安吉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3、RIP1、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MLKL)抗体,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检测试剂盒由Abcam 公司提供。

1.3方法 在损伤组、损伤给药组大鼠腹腔内注射10%水合氯醛300 mg/kg进行麻醉,手术损伤坐骨神经。术后对损伤给药组大鼠进行鞘内置管,术后5 d给予Nec-1鞘内注射治疗,每天5 μg Nec-1+10 μL二甲基亚砜(DMSO)储备液注射治疗,持续至术后14 d。对照组为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

1.4观察指标 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3、5、7、10、12、14 d观察3组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采用BME-410A型热痛刺激仪进行测试,参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术后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大鼠TNF-α、IL-1β、IL-6水平,将所有大鼠麻醉处死,取L4~L6段脊髓背角,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MLKL、RIP1、RIP3水平。

2 结 果

2.13组大鼠TWL、MWT比较 3组大鼠术前1 d TWL、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1 d与术后1、3、5、7、10、12、14 d TWL、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TWL、MWT术后1、3、5、7、10、12、14 d明显下降,与术前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损伤给药组术后1、3、5 d TWL、MWT较术前1 d明显下降,给药后出现升高,术后7、10、12、14 d TWL、MWT较术后1、3、5 d 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3组大鼠TWL、MWT比较

续表1 3组大鼠TWL、MWT比较

2.23组大鼠脊髓背角细胞程序性坏死的坏死通路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术后14 d,MLKL、RIP1、RIP3水平在对照组、损伤给药组、损伤组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3组大鼠脊髓背角细胞程序性坏死的坏死通路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2.33组大鼠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TNF-α、IL-1β、IL-6水平在对照组、损伤给药组、损伤组中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表3 3组大鼠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3 讨 论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原因多样,手术类型、年龄、麻醉时间等因素均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产生影响。目前,在此病治疗中,各种药物所能起到的效果还不够理想,对此病进行有效治疗依旧是临床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5-8]。有研究表明,患者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细胞出现的坏死性凋亡有很大关系,因此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上可向此领域进行深入分析[9-12]。

RIP1与RIP3形成坏死小体,被认为是程序性坏死的重要分子标志,Nec-1对RIP1与 RIP3的结合可以产生抑制作用,达到有效阻断坏死性凋亡的目的,继而改善病理性损伤,缓解疼痛[13-15]。本研究结果显示,损伤组、损伤给药组TWL、MWT在术后1、3、5 d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说明研究构建的分组具有严谨性与合理性。且研究结果显示损伤给药组TWL、MWT先下降后升高(P<0.001),说明在大鼠损伤后,给予其Nec-1鞘内注射对于细胞坏死性凋亡起到抑制作用,可缓解坏死引起的大鼠热痛觉过敏、机械痛觉等[16-18]。外周神经损伤出现后,可以使大鼠脊髓背角胶质细胞激活,使大鼠炎症因子释放增加,而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又会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重要影响。TNF-α已被证实可直接激活RIP1,助力坏死性凋亡。由于TNF-α、IL-1β、IL-6可以直接反映炎症因子激活情况,通过对其表达水平的观察可以分析药物对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的影响。术后14 d,损伤组TNF-α、IL-1β、IL-6水平最高,明显高于损伤给药组,说明损伤组大鼠炎症因子激活明显强于损伤给药组,证明Nec-1鞘内注射在抑制炎性反应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继而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19-20]。

综上所述,Nec-1鞘内注射对大鼠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炎性反应改善等均有积极意义,可以抑制大鼠脊髓背角细胞的坏死性凋亡,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程序性神经病理性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稿约
欲望膨胀
为什么我们不会忘记怎样骑自行车
为什么我们不会忘记怎样骑自行车?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越测越开心
你是“神经病”吗?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你是“神经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