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认同看敦煌文化价值的传播

2022-08-06陈凤兰张继玲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敦煌记忆历史

陈凤兰,张继玲

(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承,敦煌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之河众多支流中的一支,在时间维度上纵跨1700年的创造生成历史,在空间维度上横跨欧亚大陆的多民族交融汇聚历史,在价值生成维度上容纳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历史、科考、军事的研究价值,都使它成为人类文化史上一颗耀眼而夺目的明珠。

据知网文献分析,以往对于敦煌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文物发现、文物保护修复、历史文化、文物价值、地质科考等方面,新闻传播学科方向的研究主要指向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的探讨。本研究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为民众可接触、体验、感知、接纳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敦煌文化的传播客观上呼应、体现并塑造着时代、社会和民众等多方面的需求。在此前提下,本文提出如下研究问题:在后现代语境下,应如何看待作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敦煌文化,如何界定敦煌文化在当前社会的传播价值,如何实现其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转接,以及以何种方式在何种层面传播。

一、敦煌文化概念界定

国内外学者对敦煌文化不断进行研究,衍生出了敦煌学这一学科。国际敦煌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其中以法国、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国较为领先,荷兰、挪威、匈牙利等国也都有学者专门从事敦煌学研究。[1]国内敦煌学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了由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考古、敦煌艺术、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等12个分支学科组成的学科群。

敦煌文化诞生于丝路交通的咽喉之地甘肃敦煌,敦煌石窟群的塑像、壁画与文献中保留了大量不同的文化元素,诸多因素的融合使敦煌文化成为多元文化荟萃之地。因此,以敦煌壁画、彩塑、藏经洞文献以及敦煌地区文物遗存为载体的敦煌文化是丝绸之路上跨时代多地域多民族文化交汇形成的具有独特思想艺术魅力的历史文化。

目前,学界对敦煌文化尚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依据学者们的研究,敦煌文化可以理解为公元4至14世纪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在敦煌地域产生和形成的文化,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融合世界四大文明而形成的文化。[1]

二、敦煌文化传统性与现代性争议

敦煌文化形成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其起源有三个重要条件:一是起源于古代人们对于贸易往来互通有无的需要;二是起源于敦煌所处聚散交通枢纽的优势地理位置;三是起源于当时佛教传入,佛教思想对人们精神信仰的感召。敦煌文化延续千年,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传承力,它的兴起、繁盛与没落与古丝绸之路的发展息息相关,与佛教艺术、敦煌文化艺术所展现出的强大吸引力亦息息相关。

敦煌文化连接着1700年的历史风云和世事变迁,在历史与现代的视域融合中散发出越来越强劲的艺术魅力,在现代性与传统性之间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张力。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敦煌文化的魅力再度展现耀眼光芒。

学界关于敦煌文化传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思考再次提上日程。结合现有文献分析,关于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如何界定传统文化在当前社会的传播价值,以及以何种方式在何种层面进行大众化传播还存在模糊点,关于坚持并弘扬敦煌文化传统性,还是结合时代再创造问题上存在争论点。

有研究认为,在敦煌文化的传播中,不能流于形式和表面,更不应该走样,应该重视文化原有深刻内涵的挖掘和传播。敦煌文化的传播面不断拓宽,但文化传播的深度却受到了质疑。只在意广度而忽视深度,使人文精神的内涵流失,那传播的结果就是令人失望的。[2]以多元形式传播和发展敦煌文化是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认为,传统文化应该结合当下现实情况,在尊重传统基础上进行文化再生与再创造,注重传统文化现实意义和现实价值的挖掘。敦煌莫高窟艺术经历了从宗教到艺术,再由艺术到文化的转换。每次转换既获得了新质,又保留了原质,从而形成了敦煌艺术的层累。[3]比如,敦煌系列乐舞的创作和传播,是敦煌艺术再生的典型代表,也是一次了不起的文艺复兴。

三、后现代语境下,基于文化认同视角的解释

如何看待敦煌文化的现实价值,以及其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转接,结合当下由数字化推进的“后现代”时代特征,可从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视角来理解敦煌文化及其它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播价值。

关于“后现代”,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和斯蒂文·贝斯特在《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一书中曾提出:所有的“后”(post)字都是一种序列符号,表明那些事物是处在现代之后并接现代之踵而来。

一方面,“后”描述一种“不是”现代的东西,它可以被解读为一种试图超越现代时期及其理论与文化实践的积极的否定和决裂。这种决裂既可以从正面将其看成是从旧的束缚与压迫状况下的解放,是对新事物的肯定,向新领域的迈进和对新话语、新观念的培育;或者,也可以从反面将它看成是一种可悲的倒退,是传统价值、确定性和稳定性的丧失,或是对现代性的这些仍有价值的因素的抛弃。[3]

“后现代”取向对当下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赵静蓉在《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一书中提出:后现代理论对我们的生活世界所造成的最大紧张与焦虑,并不是经济与技术发展的问题,而是价值认同的问题,是克服对“本体的安全和存在性焦虑”,在充满冲突与断裂的多元社会中对自我重新定位,通过保持自我发展的历史不被中断、自成一体的自我世界不被分裂,而重获完整感、连续感和统一性的问题。[4]

在后现代理论语境中,文化记忆的主要功能就是为身份“定位”:一方面,通过保存代代相传的集体知识来确证文化的连续性,并以此重构后人的文化身份;另一方面,通过创造一个共享的过去,再次确证拥有集体身份的社会成员,在时间和空间方面都向他们提供一种整体意识和历史意识。[5]

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对“文化记忆”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文化记忆的核心是记忆,它既可以被理解为一个过程,即记忆及其传承、保存和延续的过程,又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结果,即被筛选、被揭示、被重新发现和重新建构之后的一个结果。[5]文化记忆不仅包括被人们记住的历史,也包括记忆历史的历史。人们脑中对过去的记忆本质是一种对过去的证实,通过这种证实,人们创造了一个共享的过去,以此向拥有集体身份的社会成员,提供一种整体历史意识。

四、敦煌文化的复兴传播:对文化认同需求的真实回应

敦煌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属于全人类。在后现代背景下,人类普遍存在的生存焦虑,渴望寻找安全与稳定,找到身份认同,无疑,历史文化的千年传承在回答“我是谁”、“我来自哪里”问题时具有普适性。人类不能只一味在面向未来的道路上狂奔,在奔向未来时,重视对历史的记忆,明确为什么出发,对于人们有重大意义。

敦煌文化历经一千年的多民族多区域的生成历史,又走过了700年的传承史,它是所有参与国家和民族人民共同书写的文明历史,是属于所有参与国家和民族人民的共同的历史记忆,从这一真实历史进程中,人类可以找寻到对远古记忆和自我身份的深层次认同。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关于过往历史的共同的真实的记忆,人类才可以深刻地认知自我,认知过去,形成一个充实的历史记忆。这段历史文化是对人们“我是谁”、“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问题的终极回应。在后现代语境下,人类不仅需要连接未来,更需要连接过去,只有知道我们从何处来,才能明确我们将往何处去,从而解决当代人所面临的焦虑处境、自我认同危机,文化信仰危机等种种问题。这无疑是敦煌文化(传统文化)给当代社会和人们生活所能提供的最大现实价值。

从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的视角,敦煌文化的传统性是否与当下人们现代化的生活环境相冲突这类问题将不再是问题。敦煌文化从历史深处走来,传承演变创生至今天,回应的正是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人类文明。

今天,当人们再次被敦煌文化所散发的历史和艺术魅力所吸引,反映的是人们对从历史记忆深处找寻自我认同的深切希冀。从这段历史和记忆中,人们找到了归属和身份认同,这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记忆满足。

五、敦煌文化传播手段

敦煌文化博大精深,即内容丰富,又年代久远,其对普通民众而言并非翘首可及,前期大量而充足的学术研究为敦煌文化在民众中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截至2022年6月,在中国知网查询关键词“敦煌”,得到398000条文献搜索结果。随着学术研究的推进,一系列以敦煌为主题的作品也相继推送到人们面前,人们也得以接触到越来越丰富的敦煌文化,从中感受体验敦煌文化的魅力,唤醒来自历史和记忆深处的深刻认同。

(一)图书和期刊传播

据敦煌研究院数据,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有3000余种(部)涵盖敦煌学的各类著作出版。改革开放后,《英藏敦煌文献》《俄藏敦煌文献》《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等陆续出版,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敦煌石窟全集》开始出版,以其资料性与科学分类为代表。[6]“敦煌讲座书系”“敦煌学研究丛书”则代表了当代敦煌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敦煌壁画令世界惊叹,有关敦煌壁画艺术的研究著作和画册出版品类繁多,研究类的有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赵声良的《敦煌石窟艺术简史》。此外还有民族出版社的《敦煌画稿研究》《敦煌壁画艺术与疑伪经》(2006年 12月)和《敦煌壁画家具图像研究》(2010年12月)、文物出版社的《敦煌佛教石窟艺术图像解析》(2019年6月),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敦煌画研究》(2019年9月)。[6]图录类的有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敦煌石窟艺术全集》(1994年)和敦煌研究院主编的《中国石窟艺术:莫高窟》(2015年)等。

以《敦煌研究》为代表的学术期刊(还包括《敦煌学辑刊》《丝绸之路》《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敦煌吐鲁番研究》)为推进敦煌学敦煌文化的研究和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影视传播

敦煌文化的传播呈现出体裁丰富化、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历史文化纪录片、电影、电视剧、舞蹈节目、网络短剧及综艺节目等文化作品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阐释、讲述和表达着敦煌文化的深厚内涵和艺术审美。

1979年,在国内历史文化纪录片萌芽之际,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日本NHK第一次合作制作专题片《丝绸之路》。2006年,中央电视台和日本NHK再次合作拍摄《新丝绸之路》;2010年中央电视台专门以敦煌为题拍摄了10集历史文化纪录片《敦煌》;2013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投资,甘肃省酒泉广播电视台又拍摄制作了8集纪录片《敦煌伎乐天》。2016年,英国BBC拍摄制作了3集纪录片The Silk Road(《丝绸之路》),每集 50分钟。2017年,美国CNN拍摄制作了8集纪录片 The Silk Road:past present and future(《丝绸之路:昨天、今天、明天》),每集22分钟。

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不同电视体制下所拍摄的纪录片具有不同的风格[7],相比国内纪录片对丝绸之路及敦煌在历史、艺术、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性价值表达,国外主体拍摄制作的纪录片更侧重丝绸之路对世界经济贸易往来及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影响的关注。

2005年,央视春晚首次播出敦煌舞蹈《千手观音》,当即引起了强烈反响。时隔三年,2008年的春晚再次推出取材于敦煌壁画的《飞天》。2019年,融合了东方敦煌文化与西方芭蕾元素的春晚舞蹈节目《敦煌飞天舞》亮相。2018年,爱奇艺出品的《国风美少年》中的舞蹈《一梦敦煌》,因富敦煌特色的服饰造型,以及独特的表演风格,经由社交平台的转发扩散,一度引发“敦煌热”,众多模仿敦煌舞、敦煌妆的作品涌现(表1)。

表1 敦煌文化影视传播代表作品一览

续表1

结合上表可以看到,国内近几十年来围绕敦煌主题的影视传播作品大多集中在舞蹈文化、历史文化方面,制作单位相对集中,敦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魅力是产生广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来源,从日本、美国、英国等在敦煌主题纪录片方面的投入和关注,也可以看出敦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力。

(三)数字传播

2020年,敦煌研究院、人民日报新媒体、腾讯联合推出敦煌石窟艺术欣赏体验的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成为借助数字技术,对敦煌文化进行数字化传播的典型代表。云游敦煌小程序设置有今日画语、探索、游览、保护与新文创五个主模块,主模块下还设置了敦煌色彩、全景洞窟、数字供养人、敦煌动画剧、敦煌诗巾、为敦煌填色等体验互动项目。云游敦煌小程序是敦煌文化通过数字技术连接用户,探索沉浸式、参与互动式、体验式传播的一次初步尝试。

六、结语

经过对敦煌文化传播状况的系统梳理与研究,本研究发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一支的敦煌文化正在形成自己的传播格局:以敦煌研究院牵头、官方媒体和相关机构多方投入、市场机构积极参与、数字化技术参与其中、民众热情响应的立体多元传播矩阵初步形成。与此同时,敦煌文化传播在全方位、深层次回应民众文化需求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与学术研究层面的火热相比,民众对敦煌文化的触感机会则显冷清,这一冷一热的对比启示我们注意,学术研究应该更多关照当下人文精神需求,关照传统文化对当今世人的现实价值和现实意义。文化不应该只封存在博物馆当中,能被知晓,理解,感受,体验,获得认同,留存在心中或记忆深处的才是文化。

创生于敦煌壁画的敦煌歌舞从《丝路花雨》起步,到央视飞天舞持续发酵,再到民间的广泛传播互动,经历了一个自上而下的传播历程。敦煌飞天舞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敦煌文化之代表,其促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源于敦煌舞本身的艺术感染力,二是审美契合当下的精神需求,三是适合民众参与,符合当下体验式参与式传播的趋势。敦煌舞的一支独秀,从整体传播面来看,敦煌文化传播维度相对单一,节目类型单调集中,与之相对应的是民众对敦煌文化的热情还停留在较浅层次的体验感知。在民众对敦煌文化的热爱和热切需求的大环境下,优秀作品数量相对缺乏。

其次,数字化进程中的敦煌文化亟待绽放。数字技术为民众体验、感知敦煌文化、参与文化创新开辟了全新的渠道。云游敦煌等数字化产品的出现,加速了传统文化与民众的体验互动进程。在数字媒体上,传播主体的多元化,UGC的参与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再生产焕发新魅力新生机,从而形成生生不息的文化。不过,敦煌文化在数字化应用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文化产品和服务给用户带来的沉浸感和体验感欠佳,整体数字化水平有待提高。敦煌研究院前院长樊锦诗曾说过:没有可以永久保存的东西,莫高窟的最终结局是不断损毁。面对不可避免的沙化,一方面采取措施去减缓这一过程,另一方面,数字化敦煌也是一个出路。通过拥抱数字技术,敦煌文化可以更好地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必将得到更完美地绽放。

最后,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源自魅力文化和艺术审美的感召。普通民众对于本民族文化缺乏了解的部分原因在于文化记忆的缺失,以及由此造成的文化认同缺失,文化自信不足。如果人们能对传统文化秉持客观态度,在全面了解中思辨扬弃,在客观了解中建立自信和信仰,即不盲目质疑,也不盲目崇拜,无疑将有利于构建对于自我和本我的认知,建立文化身份的认同。当然,这必将要求研究者更加注重传统文化本体性的研究,形成文化吸引,实现文化内容的创新升级,只有如此方能更好地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彰显中华文化精神。

猜你喜欢

敦煌记忆历史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新历史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