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播视角下译者主体性对比研究—以《庄子·秋水》华兹生译本和林语堂译本为例

2022-08-06杨建华

名家名作 2022年8期

杨建华

一、引言

2O00 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国家领导人提倡“要努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积淀中国智慧的优异文化传统”。典籍外译是传播中华文化、展现中国良好形象的最佳方式,能体现我国文化软实力之强、与其他国家交流合作之心,实现和平发展。但是典籍外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难题,即什么样的译本能更好地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助力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这些译本有什么样的翻译目的、这些译文使用了什么样的翻译策略等。

对于选择什么样的译本能最大程度传播中华文化,有学者指出,中华文化走出去应关注流行文化的推广,流行文化更为大众所接受,如果能在这个方面下功夫将会收到良好成效。笔者认为,要找到最能代表国家文化的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侧重点,如韩国通过侧重于娱乐行业把韩剧、韩语等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美国通过注重科技行业把芯片技术和科技电影推广到世界各地。在中国,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就是中华文化典籍,这些典籍展现了古人生活场景之丰富,体现了古人智慧之浩博,向国外读者讲述了丰富而真实的中国故事。

《庄子》就是一部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其语言、哲学和文化上的成就和价值极高,从19 世纪开始就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庄子》第一本全英译本《庄子:神秘主义者、伦理学家、社会改革家》由汉学家翟理斯完成;最受读者欢迎的还有理雅各(James Legge)译本《庄子》和华兹生(Bruton Waston)译本《〈庄子〉全译本》。《秋水》篇是《庄子·外篇》中的重要篇章,揭示了人类的认知是受空间、时间、环境的制约的,只有顺从自然规律,无为而治,才能懂得“识变、应变、顺变”的处世法则。《秋水》的哲学思想与中国谦逊保守的文化相契合。向国外传播《秋水》中所蕴含的处世之道,有助于各国交流沟通,让其他国家了解中国,促进世界文化共同繁荣。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在翻译策略的选择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译文有何种翻译目的,以及采用了什么翻译策略才能做到最大程度传播中华文化,就不得不研究译文的译者主体性。本文选择一中一外译者,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分别选择《庄子》华兹生1968 年译本《庄子全集》以及林语堂《庄子:玄学家和幽默家》中的《秋水》篇作为分析对象,既符合译者主体性研究主流方向,又结合当前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倡导,从翻译目的的确定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两点入手,分析译者主体性影响之下,不同译者的译者主体性对其译文文化传播的影响,为典籍外译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具有实践意义。

二、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目的上的体现

从文化传播视角来谈,译者主体性又被理解为“译者在语言及文化层面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作为翻译主体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要考虑原作的目的,“译者只有选择了顺应原文的语言结构,例如,原文中的字词、语句甚至是原作者的语音、语调,才能在翻译活动中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以顺应原作者的目的”。另外,外国读者的阅读目的也是译者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每个读者对译文的要求都不同。对源语言文化比较感兴趣的读者希望译文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最大程度保持原作的风格,从而了解学习源语言文化;而习惯于目标语阅读习惯的读者会选择采用归化翻译策略的译本。“对源语文化持积极态度的读者多希望采用异化的策略而保持源文化的常态,以便自己学习或是了解其文化;对目标语文化持积极态度的读者则多倾向于归化的翻译策略,他们多认为异化翻译的结果会侵蚀目标文化”。

华兹生译本《庄子全集》的序言中说“我们提供基于学术研究的整部作品的翻译,但是是为普通读者而不是专家写的”。该译本偏重于译语文化,该译本主要翻译目的是向西方大众传播《庄子》中的篇章内容和哲学思想,因此采取的翻译策略是归化翻译。而从林译本的前言“我是根据赫伯特·a·贾尔斯的译文翻译的。我很快就发现,贾尔斯的翻译比较随意,风格比较口语,译文和原文相差甚远,我不得不自己翻译。”从中可以看出,其翻译最大可能忠实于原文风格,其翻译目的是向西方读者展现中国传统文学典籍行文之美,包括行文简洁、用词多样和句式多样等美感,以及古籍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为了向西方读者介绍《庄子》的内容。

由此可见,在中华典籍外译过程中,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先明确翻译目的,才能统一整篇译文翻译策略,进而统一译文整体风格。典籍外译过程中,要以传播中华文化作为翻译目的,采取异化翻译策略,最大程度保留典籍的用词凝练和句式多变等特点,在传播《秋水》中处世之道的同时,让国外读者领略典籍之美。

三、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策略上的体现

翻译策略与译者主体性有着内在逻辑,即译者首先确定翻译目的,翻译目的会影响策略的选择,形成最终译文。“译者主体性不但反映在译者对翻译对象的理解、阐述及语言转换等过程之中,也表现在翻译文本选择、翻译目的、翻译策略等方面”。因此要研究译者主体性就不得不探讨译者在翻译策略上的决策。

《秋水》原文采用文言文形式。文言文特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词汇上,不仅有许多中华文化特有的词汇,而且用词简明,但要准确译出其中哲学思想较为困难;二是句法上,因多词类活用,所以句式多变、语序灵活。但是译文多样通常不是由于文言文词汇和句法晦涩难懂,而是由于译者对文言文词句分析不同。这也是译者主体性体现之一。译文意义不同,导致译文版本多样。因此,要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译者首先不能拘泥于字词而忽略了整体,正确理解了原文,才能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华兹生和林语堂对《秋水》中包含的特色词汇和特殊句式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最能体现这一点。

(一)词汇层面

1.民族文化特色词汇

《秋水》中含有大量民族文化特色词汇,如河伯、北海若、伯夷、道、大理、尾闾、江河、阴阳、四海、中国、九州等。处理特色词汇时,采取妥帖的翻译策略,在传播中华文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让国外读者了解中华民族特色词汇之美。

例1: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华译:What the Five Emperors passed along, what the Three Kings fought over, what the benevolent man grieves about, what the responsible man labors over—all is no more than this!

林译:The succession of Five Rulers, the contention of the Three Kings, the concerns of the kind-hearted, the labors of the administrators, are but this and nothing more.

本句话当中包含四个中华文化特色词汇,这些词汇在译入语文化中缺失。《史记·五帝本纪》中解释“五帝”是指五帝时代(公元前2697 年—公元前2037 年)的五位部落首领。因其功绩,被后世称为帝,具体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位首领,而并非皇帝。华兹生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将其译为“Five Emperors”,在文后给出注释“五帝是古代传说中的五个统治者,其中黄帝、尧和舜是最著名的”,向读者说明“五帝”的词义,有利于读者理解篇章意义,符合其前言中所说传播庄子作品内容和哲学思想的翻译目的,体现了其作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了中国典籍在西方大众中的传播。而林语堂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将其译为“Five Rulers”,忠实于原文,让读者向原作靠拢,让读者在阅读和进一步查证“五帝”词义过程中更加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同时也了解到文言文用词灵活这一特点,更好地传播了中国典籍词汇特色,体现了典籍之美。

2.词义变化词汇

中国典籍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词义与当代词义差异较大,许多词汇发展变化很大,这种变化又包括三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化。例2 选择词义扩大和词义缩小具体分析。

例2: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华译:We talk of the Nine Provinces where men are most numerous, and yet of the whole area where grain and foods are grown and where boats and carts pass back and forth, man occupies only one fraction.

林译:And of all those who inhabit the Nine Continents,live on the fruit of the earth, and move about in cart and boat,an individual man is but one.

九州最早指民族地域概念,战国以来,九州即代指古代中国,又称为“汉地九州”,而在当代“九州”除了本意外,还指日本的一个地名,词义较多。根据注释,本句白话文意为“人类虽居住于各地,但其居所也只占谷食所生、舟车所通之地中的万分之一”,可知“九州”指代面积之大、地域之广。华兹生偏重于译入语文化,使译文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归化翻译的策略,将“九州”意译为“Nine Provinces”,既“一个国家中行政机构的一个等级”(《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虽将“汉地九州”词义缩小为“九省”,但准确传达了原文“人类遍布各地”的意义,便于国外读者理解文本内容,进而才能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林语堂采取异化翻译策略,将其词义扩大处理为“Nine Continents”。Continent 本意指一个非常大的陆地区域,例如非洲或亚洲,由几个国家组成。(《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即“大片区域”,与人之渺小“one”形成对比,向读者展现了文言文的对仗之美,在传播中国典籍之美上更胜一筹。

(二)句法层面

《秋水》句式多变,注重骈骊对仗,行文简洁,因此文中有许多倒装句,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不同译者对同一句话有不一样的处理方式。

例3: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林译:A vulgar proverb says that he who has heard a great many truths thinks no one equal to himself. And such a one am I.

华译:The common saying has it, 'He has heard the Way a mere hundred times but he thinks he's better than anyone else.' It applies to me.

本句用“之”字把宾语“我”提前,正常语序应为“谓我也”,句意为“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林语堂采用异化翻译策略,使读者主动向原文风格靠近,因此保持倒装句式不变,译为“And such a one am I”,“such”置于句首,句子部分倒装。这样既准确传达了原文意义,又保持了原文风格,向读者传达了中国典籍句式之美。而华兹生偏向于译语文化,主要目的是向西方读者传达《秋水》篇章内容,因此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将其处理为陈述句“It applies to me”,简洁明了,便于读者理解。

四、结语

结合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倡议,正确向国外读者传播《秋水》中所蕴含的道家思想,有助于各国交流沟通,让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林语堂译本以读者了解中国典籍之美、让国外读者了解中国始终如一的处世之道为翻译目的。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虽然没有与原文“句句对应”,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了译者主体性,既保留原文风格之美,又准确传达原作思想。由此可见,在促进中华文化传播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译者要选择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作品,以传播中华文化为翻译目的,选择最为合适的翻译策略,让译文发挥最大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让各国文化相互交流,丰富世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