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环龙:发出十院的时代回音

2022-08-06刘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22年12期
关键词:菌群肠道临床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秦环龙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院长,上海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主任,同济大学肠道疾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人体肠菌移植工程中心主任。

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和医师协会ERAS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临床营养副主任委员、上海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及《肠外与肠内营养》副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上海市领军人才。承担NSFC重点、面上项目等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SCI论文140余篇。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二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一项,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一项。

他们走过的路是如此真切,用力踏下去的每一步,都激荡着时代的回音。

10年后,回首走过的路,秦环龙感触良多。

2012年接过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十院”)院长帅印时,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医院今天的样子。对一家有着112年发展历史的医院而言,10年或许只是沧桑巨变中的一帧画面。但对秦环龙和每一位十院人而言,过去10年走过的路是如此真切,用力踏下去的每一步,都激荡着时代的回音。

在名院、强院林立的上海滩,他们书写了一段足以让人竖起大拇指的励志故事。作为故事的主要书写者,秦环龙在公开场合并不过分渲染这段布满荆棘的逆袭之旅,他谈论更多的是具体的医院管理。

颇具广度、深度、智慧的管理思想和举措,让人常常忘却他临床专家的身份。事实上,他多年前便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是上海市领军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他深耕肠道微生态基础与临床研究几十年。近年来更是另辟蹊径,带领团队开展肠道菌群机制研究及菌群移植的临床应用,在国际上发出该领域的中国声音。

精于管理、深耕临床,秦环龙个人的发展轨迹,很大程度上契合了上海十院的发展道路。2012年任院长以来,他推出一系列颇有分量的发展战略和管理举措,用管理撬动医院弯道超车和转型发展。同时,他不断推动基础科学思维在临床的应用,使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成为医院实现弯道超车的一大利器。

今天的上海十院无论是技术水平、服务能力,还是品牌影响力,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无疑是对医院转型发展之路的最好诠释和证明,然而这条路并非康庄大道,背后是一系列极具时代特征的战略布局和精准施策,是一位管理者对时代召唤下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思考与担当。

弯道超车

上海十院变革之路起于2004年。那一年,原铁道部推行主辅分离改革,将下属30多家铁路中心医院整体转制,上海市铁路局中心医院被纳入属地化管理,更名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然而,彼时的上海十院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技术水平,与周边顶级医院相比,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过去医院为铁路系统服务,属地管理后要参与到社会竞争甚至医保份额的竞争中去,医院有了危机感和紧迫感。”秦环龙说,从那时起,医院就有了一种弯道超车的思想。

转制后的十院人虽然在身份上与铁路剥离了关系,精神上却始终具有铁路情结。此后的发展中,半军事化的传统和精神,在全院职工顽强拼搏和政令畅通中得到彰显。这是上海十院快速崛起必不可少的血脉和基因。

2012年秦环龙任院长时,上海十院已打下了规模和体量上的基础,他要做的就是带来医院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从那时起,医院先后引进医务、科研、教学、财务、信息等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使整体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医院从工作量、优质病种、手术等级、科室综合运营绩效和综合满意度等方面,对临床和医技科室设置关键绩效指标,导向体现三级医院水准的优质病种、高级别手术和危重病救治,提高医疗内涵质量与运行效率。

一系列敢为人先的筹谋和布局之下,上海十院率先走上内涵式发展之路,改革成果最终呈现在“国考”排名中——2019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获评A+。

内涵式发展之路让上海十院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DRG和DIP双试点医院,这为医院精细运营管理提供了绝佳机遇,也让医院高质量发展有了抓手。对此,秦环龙感触颇深。在他看来,管理者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好3个关键点。一是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推进管理模式变革;二是优化内部学科建设,调整病种结构,更多收治疑难复杂病例;三是打造一支精英医护队伍,让人才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为什么把管理放在第一位?因为管理是发展引擎,落地是在病种,支撑是在人才。”秦环龙道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1 上海十院无论是技术水平、服务能力,还是品牌影响力,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2 上海十院联合上药信谊、华大集团共同建设的“上海人体肠道菌群功能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科技创新

管理引擎让医院“马力十足”,但在秦环龙看来,医院弯道超车的根本要素是选对了路径——科技创新。

他心里明镜儿似的,和上海顶级医院正面抗衡没有出路,通过基础研究打响医院知名度、提升影响力,然后顺势带动临床诊疗能力、研究能力及转化能力提升,闯出一条差异化发展道路,才是十院的发展正道。这是他上任之初就确立的发展思路,也是这些年医院一直坚持的发展战略。

“十年后回头去看,我们坚持的这条路是走对了。”秦环龙如此感慨。

近十年来,上海十院着重补齐科研硬件短板,加强临床基础研究平台和关键技术建设,配齐配强中心实验室、动物房以及部分专科实验室设备和相关人员,以转化医学研究为突破口,构建关键技术研究平台。

“十二五”时期,医院获批成立同济大学医学院泛血管病研究所、甲状腺疾病研究所、肠道疾病研究所、介入血管研究所等,推动了医院相关领域研究水平的快速提升。“十三五”时期,依托同济大学及PI资源,医院以中心实验室为基础,建设重点学科实验室。同时,依托上海市骨肿瘤研究所、同济大学(医学院)研究所和临床(研究)中心,建成临床研究院,推动临床与科研有机融合。

科技创新的布局持续深入,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但十院人血液中并没有安于现状的基因,“铁路人”战斗的火焰在胸腔内熊熊燃烧。他们有了新的野心——迈向临床研究型医院。

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核心是建立一套临床和基础医学研究结合紧密、转化医学机制完善、推动临床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机制,对上海十院而言,重要抓手正是临床医学科创园区建设。

2018年,上海十院与市北工业园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租用市北高新园区打造十院科创平台——临床医学科创园区。科创园区由四栋独立的科研楼宇组成,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其建设核心理念是实现临床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进而反哺临床,最终形成集临床、基础和转化为一体的新型医院附属型基地。

多部门通力协作下,科创园区于2019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上海首个公立医院建设的科研、临床成果转化平台。这是医院对接国际标准、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医学科技创新平台的关键布局,亦是十院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科创园区的主要功能是成果转化,让医生在临床中发现的新技术、新方案转化为产品,造福更多患者。”秦环龙说。

国办2021年6月发布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公立医院要面向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科技前沿,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推动原创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和新策略等的产出。科创园区的建立,无疑是上海十院对这一趋势的超前研判和提早筹谋。

目前,科创园区已集聚了530名专职科研人员、1个院士团队、10个科技研究团队,并有9家生物医药企业入驻。11个研究团队中,就有秦环龙带领的肠道微生态与慢性疾病研究团队。

2022年6月16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发布2022自然指数年度榜单(Nature Index Annual Tables 2022),其中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位列全球50位,全国第7位,上海第4位。

肠菌移植

科技创新战略下,上海十院新技术、新项目、新研究层出不穷,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便是肠菌移植探索。

秦环龙外科出身,一直从事胃肠道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多年来他在临床看到太多慢性顽固性便秘、自闭症、艰难梭菌感染,以及其所致的伪膜性结肠炎患者临床常规治疗措施无效或缺乏治疗策略。这促使他思考,常规治疗手段之外,能否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减轻患者病痛,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

凭着对肠道微生态领域的敏锐嗅觉,他隐隐认识到,这是一个可能改变临床结局的方向。2017年他力邀该领域造诣颇深的南京总医院李宁教授加入医院,正式布下上海十院肠道菌群机制研究及菌群移植临床应用的新局。

李宁师从黎介寿院士,长期致力于疑难复杂肠道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作为“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主要完成人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的加入,让上海十院肠道菌群研究的探索站在了一个极高的起点上。

肠道菌群生态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微生态系统,被称为“人类第二基因组”。研究显示,肠道微生态可能与人体不同系统疾病的发生相关。近年来的科学研究更是证实,肠道菌群与近80%的慢性病有关,肠道微生态逐渐成为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和慢性病防治的宝库。

秦环龙和李宁聚焦的,正是肠道微生态与胃肠运动、分泌和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及帕金森病、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肿瘤免疫和代谢综合征等肠道外疾病的重要关联,并通过肠道菌群移植术,全面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使上述疾病得到有效治疗。

秦环龙带领的团队,有着20年肠道微生态基础研究的积淀,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发展和测序技术的成熟,团队逐渐把重心转移到临床应用和临床转化上,并于2017年成立了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该中心主任陈启仪博士专门负责肠道微生态的菌群移植临床研究。

从简陋的实验室起步,严格筛选供体,供体粪便经过智能化系统的分离处理后,接受严格的质控检测,被开发成一支支菌液和一粒粒活菌冻干粉胶囊,进入病人肠道,改变肠道微生态,进而改变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

短短几年时间,上海十院用这种技术治疗病例逾9500例,涉及18种慢性疾病,长期随访有效率达67%。如医院儿科主任杨蓉博士和肠道微生态诊治中心合作,对590余例自闭症患儿进行了儿童粪菌移植和20余例小肠液移植,初步统计伴有胃肠道症状的患儿有效率可达80%左右,而联合小肠液移植的有效率可以提升至70%以上。肠菌移植后,患儿睡眠质量、行为语言得到改善,排便情况恢复正常。

秦环龙邀请了全国和上海诸多权威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估。他详细记得整个过程,他们竭尽全力把废料变成治疗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历程,呈现给每位专家。最终该项技术于2020年获得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新技术准入和管理规范的批准,这项限制性技术,被仅限于上海十院开展。也在国际著名杂志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和柳叶刀子刊(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了中国在世界上最大样本量、最佳疗效的成功经验和治疗标准。

同时,由医院牵头完成的“肠道菌群疾病分类模型创建及菌群移植治疗的临床应用”项目,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官方和行业的认可,筑牢了上海十院在该领域的根基,也奠定了其在该领域国内龙头的地位。在上海十院的实践影响下,国内开展肠菌移植研究的医疗机构从四五年前20家变成现在的至少500家,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这样一项变废为宝的技术,行业看到了它的前景和方向。”秦环龙心里是欣慰的,但作为拓荒者,他不能停下脚步,他要承担起时代赋予他的历史使命。

迈向未来

秦环龙清楚,一项新的技术,只有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才能促进规模化的临床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真正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医学特色的诊疗新策略。

从2019年起,上海十院就着手申请肠菌移植工程中心。2021年,在上海科委的大力支持下,医院联合上药信谊、华大集团共同建设的“上海人体肠道菌群功能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创园区揭牌。该中心将以建立国内首个“中国人肠源模式菌种库”为目标,建设中国粪菌移植患者的“粪便银行”,为中国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提供资源。

工程中心在办公室主任曹展的带领下,已建成科创园区内4号楼5楼的肠菌移植实验室达1000平方米,集供体筛选与管理、标准粪菌库和菌群库、标准化菌液和胶囊制备、功能菌筛选与开发、宏基因与宏代谢等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生信分析、数据采集与管理于一体,拥有P2实验室和GMP车间。三方还共同组建了一个80余人的团队,从事肠道菌群移植术临床治疗与随访、菌液和胶囊制备、宏基因与宏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分析、功能菌筛选与制备、数据分析与管理等工作。

当前,国内肠道菌群移植术缺少标准化、科学化技术体系和设备,总体上处于发展初始阶段,规范化及科学性亟待加强。在此背景下,上海十院在全国率先发布了中国有关肠菌移植的技术标准、指南规范和专家共识。2021年8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颁布《菌群移植技术管理规范》,为国内首部政府批准的肠菌移植伦理与技术准入规范。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推动下,医院已形成了全国性肠菌移植的标准化、规范化文本,国家卫生健康委或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

“文件出台以后,将对中国肠菌移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环龙表示。

与此同时,上海十院也在不断加强自身团队建设。目前已组建了一个18人的专职基础研究团队,从事菌群的基因组学分析和代谢组学分析,瞄准肠菌移植的科学问题和机制问题,2021—2022年期间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研究成果,如陈启仪博士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IF=45.67)、高仁元博士Gastroenterology(IF=33.88)、高耀辉博士STT(IF=38.10)、毕德玺博士Natue Communications(IF=17.69)、孔程博士Cancer Research(IF=13.10)等。

医院还完成不同动物模型的建立,如便秘模型、老年痴呆模型、帕金森模型、痛风模型、肥胖模型等,有一个团队正通过这些模型去证明菌群调控和疾病之间的逻辑关系。此外,还有专门的团队对肠道微生态生物信息学开展研究。

多年的潜心研究,上海十院围绕肠道菌群移植术的研究成果和转化成果不断涌现:逾100篇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陆续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厌氧粪便采集系统、粪便前期分离处理系统、标准化菌液制备系统、个体化菌液改良制备技术等25项发明获国家发明专利。

上海十院的大力布局和取得的积极成果,使中国肠菌移植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缩小了和欧美国家的差距,在国际上发出了该领域的中国声音。

秦环龙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建成引领行业的肠道微生态诊疗技术创新中心,肠道微生物组学、代谢组学研发平台,国内一流的不同工艺和制剂、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作为专家,秦环龙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夯实了医院科技创新之路;身为院长,他利用政府资金和第三方投入发展肠菌移植事业,同时扶持其他学科大踏步前行。

4年前,《中国医院院长》在北京采访过秦环龙,那时的他自信满满,谈起管理如数家珍。此次,相隔千里,在线上他谈的是最近的肠菌移植事业。透过镜头,仍能感受他难以掩盖的人格魅力,此外,还能看到他鬓角增添的白发。

身为探路者,他可能是孤独的,但却从不犹豫,只因身后是那份自己挚爱的事业。

猜你喜欢

菌群肠道临床
从畜禽粪便菌群入手 降低抗生素残留造成环境风险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我是一个小小的菌”
人体肠道内竟有超14万种病毒
要想长寿,得先“肠寿”
要想长寿,得先“肠寿”
细菌群落的“资源共享”
出生环境影响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