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红色文献开发利用实践研究
——以济南市图书馆为例
2022-08-06明晓郭旭光
明晓 郭旭光
(济南市图书馆 山东 济南 250023)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在多个场合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历程中凝聚出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文献作为承载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对研究中共党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激励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是红色历史文献的重要汇聚地,应承担起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历史重任,将红色文献开发利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党史学习教育资源。
图书馆通过搜集和开发红色文献,一方面对图书馆自身是一次红色洗礼和教育,参与其中的馆员,都会自觉地学习党史,研究党史,并产生对中国共产党伟大历史的崇敬之情;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一次重新扩充加工和整合,很多积压于书库的资料得见于人,从而成为珍贵的资源,让更多读者认知和了解,这对图书馆和读者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济南市图书馆高度重视红色文献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出了红色文献开发利用的相关经验,笔者通过总结归纳济南市图书馆的经验提出思考及建议,以期为公共图书馆红色文献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1 红色文献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1.1 红色文献定义及特点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红色”的释义: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依据《山东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红色文化”是指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团结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价值、教育意义、纪念意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红色文献”是红色文化的具象表现和主要载体,目前国内学界的定义为:自1921年7月至1949年10月,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根据地出版发行的各类文献资料,包括党的领袖著作、党的政策方针文件、正式出版的各类书籍、期刊、报纸等。
红色文献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结晶和文化产物,具有稀缺性、珍贵性和地域性等特点。首先,红色文献多创作于艰苦的历史年代,受制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得以保存下来的红色文献数量少,这些文献可能被战争损坏或自然销蚀,因此,完整保存品相完好的文献少之又少,很多都成为孤本或残本。其次,红色文献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成立、革命、建设的重要历史,除了具备文献属性,还兼有历史文物属性,红色文献在收藏界具有较高热度,受到了拍卖行和私人买家的青睐。最后,红色文献是革命地区、革命先烈的记录材料,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例如抗战时期的晋察冀革命根据地,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珍贵抗战红色文献;延安地区保存下来中国共产党的论著、文献、期刊、文集、公文、汇编等具有特色的红色文献;辽宁省保存了极具价值的东北抗日联军和辽沈战役相关内容的红色文献。
1.2 红色文献研究回顾
以“中国知网”检索为例,将“图书馆”和“红色文献”设置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共有116篇文献。通过梳理现有学者对红色文献的研究,总结归纳出三个方面:一是红色文献资源建设研究。王方园提出编撰红色文献联合目录、打造研究中心和信息平台,将红色文献融入社会和人民生活。刘竟等以沂蒙地区红色文献为例,探索性提出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红色文献创新利用新模式。二是红色文献数字化建设。唐月娥等通过优化数字化标准、改进加工流程、挖掘资源库特色等手段对《晋绥日报》数字资源库建设进行提升,为研究党的抗日战争历史和解放战争历史提供便利。任静等通过分析红色文献综合性全文数据库、书目数据库以及专题数据库的建设现状,提出拓宽文献类型、建立联合目录、制定统一标准等红色文献数字化建设建议。三是红色文献与阅读推广相结合。张昕宇在时代背景、现实路径两个方面分析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提出借助专业力量、突出推广特色、拓展合作空间等工作建议。马静研究了红色文献对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推动,包括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坚定党员理想信念、促进文化传承和增强文旅融合。
2 济南市图书馆红色文献开发利用实践
济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为了开发红色文献,传承红色基因,济南市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及探索。
2.1 设立红色专题书架,举办主题展览
为了发掘馆藏红色文献,更重要的是让读者充分利用这些文献,济南市图书馆一直在努力工作,尤其是2021年,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又重点打造补充了红色专题书架和专题展览。如:精选党史党政类图书为广大读者打造主题鲜明,特点突出的经典红色阅读平台,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图书推荐展;党史资料展——展出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等珍贵图书期刊资料;阅览区设置了党史党建图书专架;古籍部设立“山东党史资料选编”珍贵党史资料展。专题书架和展览每年都举办,每年都有补充,为此,图书馆在红色文献的采购方面也有侧重,在地方文献和古籍文献的发掘方面也不断加大力度。
2.2 推出“馆员荐书秀”,打造线上平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济南市图书馆积极利用“互联网+”探索阅读推广新形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推动馆员“触网”,馆员领读人“书播”“馆员荐书秀”等依托专业馆员的“云”荐书阅读推广活动从抗“疫”实践中脱颖而出,到2020年底,“馆员荐书秀”在新浪微博、微信服务号、抖音等平台陆续发布,向读者和网民展示了40本好书的“荐书秀”,浏览关注超361万次,观看量达9.2万人次。2021年伊始,“馆员荐书秀”活动以更加热烈的姿态加入到迎接建党百年的活动中来,由10余名馆员录制“献礼建党一百周年,党史党建专题馆员荐书秀”,4月至6月于新浪微博、济南图书馆微信服务号等平台发布,向广大读者推荐《长征》《红船精神》《红星照耀中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什么是中国》《红色家书》《国家记忆》《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创建纪实》等10本红色经典书籍。“荐书秀”吸引了媒体的关注,在济南都市频道公众号上进行展播。馆员荐书秀现在正逐渐成为图书馆的品牌阅读推广项目,随着“粉丝”数的增加,阅读推广人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知名度也在提高,有很多馆员被选拔到省宣传部等更高层次的媒体进行荐书,从而在图书馆吸引了更多年轻馆员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2.3 结合线下阅读推广,点燃学习热情
2021年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的5月28日晚,“‘共读红色经典’图书馆之夜”活动在济南市图书馆隆重举办。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以“共读红色经典”为主线,围绕“阅读典籍里的百年党史”,呈现了《觉醒时代》《邓恩铭》《奋斗百年路,起航新征程》等红色经典节目,串联起了建党百年以来的经典作品,再现了百年辉煌党史,让广大市民全方位、沉浸式感受到了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点燃学习党史的热情,激发认同感,坚定理想信念。活动现场约300余位读者参加,在线观看人次达20余万。同时还有“我读我推荐”“共读党史线下书友见面会”等一系列活动,让市民参与进来,以创新的形式学党史、传党史,让党史可读、可听、可传,通过阅读党史文献,汲取精神力量,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2.4 建设主题党史展馆,打造红色空间
济南市图书馆从2020年起就策划党史展馆的创立工作,通过搜集、整理馆藏文献及借鉴相关单位的经验,目前党史展馆已完成建设,命名为“新时代红色主题馆”。红色主题馆分五个部分:信仰的力量、星火照泉城、继往开来展宏图、扬帆远航再创辉煌、伟大精神光耀千秋,内容包涵从建党初期到当代、从济南到全国的党史重要事件。同时,还设立了专门的党史书架,以便来参观学习的读者通过借阅图书可以更深层次地接受党史学习教育。
3 公共图书馆红色文献开发利用建议
3.1 加强红色文献资源建设
加强红色文献资源建设的途径首先是购买,除从出版社和书店等正常采购外,也可以从当当、淘宝、京东、孔夫子旧书网等网上渠道寻找资源,尤其是旧书的购买,下功夫甄别,经常会找到稀缺的好书。其次是复制,例如济南有很多的红色文化基地:中国共产党山东党史资料陈列馆、档案馆、济南战役纪念馆、莱芜战役纪念馆、大峰山党性教育基地等,这些地方都拥有大量的红色文献,可以通过共享或复制等形式,扩充红色文献的数量。也可以征集个人手中的红色文献加以复制。第三,红色文献的网上搜集。网上资源越来越丰富,受疫情和场地的限制,很多单位也将大部分的资源放在了网络上,既方便大家使用,又可以扩大受众面。
3.2 建立地方特色红色文献资源数据库
首先是图书馆原有红色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公共图书馆拥有大量的红色文献:图书、报纸、期刊等,近二十年的文献大都能找到电子版,但2000年以前的文献,有书目数据的已经较为稀少,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将这些年代久远而且珍贵的资料数字化,既便于读者查找,也能更好地利用和保存资源。其次,建设红色主题数据库。例如每年9月,济南的各大媒体都会发表相关的济南战役纪念主题文章,而图书馆也会在此时推出相关的活动和文献展,将这些文献搜集整理和补充,就会形成一个“济南战役”的资源库。第三,联合当地各个红色文化基地,打造联合数据库,互联互通,提高覆盖面,以更好发挥红色文献资源的作用。
3.3 打造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品牌
公共图书馆应对红色主题阅读推广活动给予更大的鼓励与支持,让这项活动持续进行、更加完善,并逐渐形成服务品牌。首先要在馆内掀起阅读红色文献的热潮,图书馆组织馆员阅读红色文献,既是对馆员心灵的净化,也促使馆员的阅读推广更具动力。其次,对荐书馆员进行专业培训,组建专业团队。现在的馆员“荐书秀”基本是大家摸索前行,图书馆可以找专业人员对馆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如面对镜头的表达、仪容、拍摄的技巧等,进而组建专业团队,形成荐书的策划、组织、宣传、投放等的专业分工,避免荐书活动的突击性、零散性,保证荐书内容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第三,培育品牌,加大宣传推广。品牌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要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和规划,同样需要专职人员的跟进。还要通过持续的品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读者知道和了解活动的内容,进而提高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4 深化线下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活动
线下阅读推广,就其对参与者的影响力来说,应该是更大更深。尤其是对儿童来说,因其年龄和注意力等原因,更容易接受线下面对面的交流。首先,加大馆内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力度,组织动员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活动中来。如,济南市图书馆面向少儿读者的“七彩泉谈书吧”,可以将其开展的“童心向党”读书、故事会等主题活动推广开来形成体系。其次,馆员可以走出图书馆,走进校园或红色教育基地,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领读、荐读等活动,让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儿童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洗礼。第三,利用延伸服务阵地开展线下红色主题阅读推广,例如,济南市图书馆可以借助全市38家“泉城书房”和43处分馆流动点,将“交享阅”读者沙龙活动、“小哥读书会”等阅读推广活动加以扩展,使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走进更多社区。
3.5 将专题展馆打造成长期的红色教育基地
红色教育不能局限在某一年或者某一时期,而是一个长期的实践活动。利用已经建成的新时代红色主题馆,组织和吸引读者来阅读红色文献,了解党史和图书馆历史,打造成长期的红色教育基地。首先,不断丰富和增加展室内容,尤其是党史展馆的红色书架,通过不断地补充馆藏,让更多更新的红色书籍第一时间补充进来;第二,与各单位或学校联合,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吸引读者和青少年到这里接受红色教育;第三,为来参观展览的读者提供一个既可以讲也可以写的自由发挥空间,公共图书馆在官网或者微信、微博公众号开辟专栏,让展馆成为一个“红色打卡地”。
4 结语
红色文献兼具政治与文化价值,见证了党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历程,汇聚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是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的宝贵财富。公共图书馆要高度重视并探索创新红色文献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让红色文献作为承载党的历史和奋斗历程的动人音符在中华大地奏响,让携有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精神发扬光大,鼓舞人们继续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的新业绩,开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