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璧式乳突根治术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8-05黄新烈

大众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胆脂瘤乳突鼓室

黄新烈 

完璧式乳突根治术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黄新烈

(扶绥县人民医院,广西崇左 532100)

目的:分析中耳胆脂瘤患者实施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间扶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中耳胆脂瘤患者,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组各25例,n=25。对照组实施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治疗;治疗组开展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比较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听力水平恢复情况及术腔愈合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手术治疗时间、听力水平均明显更优,<0.05;且治疗组术后干耳率、鼓膜愈合成活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5;两组术后复发均较少。结论:对于无颅内并发症,且病灶范围较小,患者要求高等情况下,开展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和术后恢复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

中耳胆脂瘤;完璧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临床效果

引言

中耳胆脂瘤是化脓性中耳炎的一种,在耳鼻喉科较为常见,使相对较为严重的中耳炎疾病类型,主要是由于乳突内或中耳内鳞状上皮组织增生,同时伴有碎屑堆积和角化细胞等情况[1]。若未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可能导致耳内结构损伤,耳部周围颅骨受到挤压情况,可能使得患者听力水平降低,会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现阶段临床针对中耳胆脂瘤主要通过手术措施进行治疗,能将耳内病变物质彻底清除,进一步降低颅内并发症发生风险[2]。乳突根治术是以往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措施,虽能将病灶组织清除,改善患者病情,但由于术中会对中耳乳突结构造成一定破坏,显著增加了听力重建的难度,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主要是能彻底实现对乳突病灶的清除,并充分保障外耳道的完整结构,符合中耳与外耳道对应的生理功能和耳道解剖结构,同时不会对中耳正常通气引流系统造成影响,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听力水平的提升较为有利[3]。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扶绥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50例的中耳胆脂瘤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对其应用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研究研究对象为扶绥县人民医院于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中耳胆脂瘤患者。经病例病灶范围对其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25)。对照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3岁到61岁,平均年龄(43.57±3.38)岁;病程2~20年,平均病程(8.95±1.32)年;患耳:左耳13例,右耳12例。治疗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4岁到63岁,平均年龄(43.62±3.54)岁;病程3~21年,平均病程(8.78±1.46)年;患耳:左耳12例,右耳13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证实无统计学意义(>0.05)。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开展。

纳入标准:(1)接受临床耳镜、CT等检查确诊为中耳胆脂瘤者;(2)有耳痛、听力下降、耳内流脓等症状表现者;(3)存在手术治疗指征,可耐受手术治疗者;(4)临床检查结果和基础信息资料完善者;(5)无长期耳科用药史者;(6)术后能配合完成随访者;(7)两组患者均适合两种手术方式,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名者。

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耳科疾病者;(2)严重心肺系统疾病者;(3)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4)合并凝血机制障碍者;(5)合并内分泌疾病者;(6)合并恶性肿瘤等危重疾病者;(7)肝肾功能不全者;(8)合并颅内并发症者;(9)病灶范围较大,无法行完璧式术式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工作,备皮范围在耳周5 cm以上,将患者备皮范围内的耳毛充分剔除,并将患者备皮范围内分泌物及耵聍等异物彻底清除,随后应用浓度为75%的乙醇棉球对整体备皮范围进行消毒。

对照组开展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治疗:常规对患者开展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治疗,协助患者取平卧体位,全身麻醉后,于患者耳后制作切口,并于上鼓室应用电钻入室、开路,同时开放鼓窦和乳突,将病变组织充分清除,保证乳突轮廓化,将面神经嵴削低,开放面隐窝,保证能进一步观察患者咽鼓管鼓室,最后选取患者自体骨粉填充并固定鼓窦和窦脑膜角。

治疗组开展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对于肉芽不易清理或被上鼓室胆脂瘤所包绕的听小骨等造成不通畅者,彻底将病变组织清除,而对于镫骨结构完整者,取其自体砧骨。乳突皮质骨、锤骨、特氟隆小柱假体等,予以听骨链重建、镫骨戴帽等。对于镫骨结构缺失或不完整者,应用上述取代物架桥,重建听小骨,修复鼓膜穿孔,应用颞肌筋膜、乳突骨衣,对外耳道应用明胶海绵填充,乳突腔的空置则不予以填充,完成上述操作后将切口缝合,术后1周拆线,两周后将填充物取出。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比较观察组间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听力水平恢复情况、干耳发生情况、鼓膜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1)针对治疗效果的评价主要从显效(患者治疗后的听力水平明显提高,疾病对日常生活无影响,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有效(患者治疗后的听力水平有所提升,症状体征较前有一定改善,轻微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及听力水平较前改善不明显,甚至出现病情加重需要二次手术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进行评价。(3)对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听力水平恢复情况。主要以气导听阀水平和气骨导差进行评价,应用500 Hz、1000 Hz、2000 Hz、4000 Hz的骨导听力以及500 Hz、1000 Hz、2000 Hz、3000 Hz的气导听力作为指标测听纯音,完成测试后,计算差值即气骨导差。对于差值结果在26 dBHL~40 dBHL范围内者划定为轻度听力障碍;对于差值结果在41 dBHL~60 dBHL范围内者划定为中度听力障碍;对于差值结果在61 dBHL~80 dBHL范围内者划定为重度听力障碍;对于差值结果在81 dBHL以上范围者划定为极重度听力障碍。(4)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干耳发生情况和鼓膜愈合情况。(5)统计并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神经性耳聋、外耳道狭窄、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的计算=[(神经性耳聋+感染+外耳道狭窄)/总例数]×100%。(6)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价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更高(<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价[n(%)]

2.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分析

治疗组手术时间为(50.36±2.17)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72.18±3.54)min,治疗组手术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6.275,=0.000,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2.3 两组患者听力恢复情况分析

两组术前的听力指标比较提示无明显差别(>0.05);治疗组术后气导听阀水平、气骨导差值均低于对照组(<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听力恢复情况分析(±)

表2 两组患者听力恢复情况分析(±)

组别n气导听阀水平(dBHL)气骨导差(dBHL) 术前术后术前术后 治疗组2550.59±7.2727.56±5.0834.28±6.0712.61±3.11 对照组2550.58±7.3140.49±6.0934.26±6.0619.79±3.14 t-0.0048.1510.0118.123 P-0.9960.0000.9900.000

2.4 两组患者干耳发生情况及鼓膜愈合情况

治疗组患者术后干耳率为92.00%(23/25),对照组术后干耳率为60.00%(15/25),治疗组术后干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2=7.017,=0.008,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鼓膜愈合成活率为96.00%(24/25),对照组术后鼓膜愈合成活率为72.00%(18/25),治疗组术后鼓膜愈合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χ2=5.357,=0.020,有统计学意义。

2.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评价

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对照组(<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评价[n(%)]

2.6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的评价

治疗组术后无复发患者,对照组术后仅有1例(4.00%)患者疾病复发,两组复发率对比2=1.020,=0.312,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中耳胆脂瘤是化脓性慢性中耳炎的一种,会严重破坏患者中耳内周围颅骨和结构,导致患者听力水平明显降低,进而造成患者出现颅内外严重并发症[4]。中耳胆脂瘤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性流脓、耳鸣、鼓膜穿孔、听力降低等症状,同时会造成中耳周围颅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进而引起系列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水平造成严重影响。临床针对该病主要以手术形式为主,充分将病灶清除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疾病治疗的关键,以保证迅速获得干耳。但由于手术过程中对患者中耳乳突结构会造成一定破坏,进而造成听力重建难度增加等情况[5]。

现阶段中耳胆脂瘤的治疗方式主要以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术等手术措施为主,能将病变部位彻底清除,其中乳突根治术虽能取得较好疗效,但由于术后存在较大的乳突腔残留情况,极易引起感染复发等风险,因此需进一步改善该种治疗方式。乳突根治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病灶彻底清除,通过将患者病灶部位的充分暴露,将乳突腔骨、窦骨病灶等彻底清除,该手术治疗措施虽然操作较为简便,但会对患者外耳道和中耳结构造成一定损伤,患者术中需将耳道分泌物彻底清除。进而导致乳突、鼓室、鼓窦等形成空腔情况,出现神经损伤、外耳道狭窄、术后感染等系列并发症,会对患者耳部美观度和听力状态造成不利影响,总体治疗效果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6]。随着近些年来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完壁式乳突根治术并鼓室成形术联合应用治疗的手术方式逐渐被应用于临床中,该治疗方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和治疗效果[7]。完壁式乳突根治术合并鼓室成形术主要是在充分清除患者中耳乳突病灶后,保证外耳道的完整性,其充分符合中耳道和外耳道的生理功能与解剖结构,同时不会对中耳正常通气引流系统造成影响,完成手术后乳突术腔闭合,进而能保证乳突的再生化,形成通气鼓室,同时与正常鼓室的传音结构较为相似,能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听力水平。同时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还能充分保留外耳道皮肤的自净作用,不必定期对痂皮进行清理,同时也不会由于常规手术产生的气流改变或温度改变等情况而对半月管进行刺激,而出现眩晕等情况[8]。鼓室成形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被应用于临床中,通过对乳突腔的清除,能顺利通过软组织,采用耳后瓣膜填充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减小乳突腔,还能有效降低胆脂瘤中耳炎复发风险,修复耳咽管功能,同时能根据患者听力水平降低情况,实施听骨链的重建,进一步促进患者听力水平的不断提升。该手术治疗措施还能在彻底将乳突清除后,消除患者中耳内部炎症反应,恢复患者通气能力,进而达到根治作用。完壁式乳突根治术并鼓室成形术能通过在耳后制作弧形切口,进一步修复鼓膜、鼓室等不同部位,进而改善耳道结构,同时保证其处于正常大小范畴,还能显著缩短干耳时间,改善耳道的病变情况,同时针对外耳道能进行有效的扩张,进而减少耳内组织的损伤情况,使乳突腔明显减小,促进手术治疗效果的不断提升[9]。

本次研究数据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更高,<0.05,组间资料的对比显示有统计学分析意义。提示完璧式乳突根治术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升患者的听力水平,提高患者的总体疗效。对原因进行分析可知,联合应用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措施相比单独乳突根治术而言,能更好的改善患者听力水平,在常规手术填塞术腔的过程中,虽然能达到暂时干耳的治疗效果,但无法长期保持,还可能导致手术移植上皮部位出现植入肌瓣萎缩大量脱屑、流脓、感染等并发症,进而造成胆脂瘤中耳炎的再度复发。而通过完壁式乳突根治术合并鼓室成行术治疗能将碘仿纱布填塞到外耳道,进而有效减少另行手术切口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显著降低术后感染发生风险,进一步降低中耳炎的复发率[10]。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手术治疗时间(50.36±2.1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0.05,组间资料的对比显示有统计学分析意义。说明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能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分析原因可知,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的治疗原理是充分暴露患者病灶,并对病灶进行切除,会对患者的耳道造成破坏,虽然在术后患者耳道会逐渐恢复,但仍会增加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和术后康复时间[11]。同时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治疗过程中缺乏显微镜等相关设备的辅助,也缺少对鼓室的重建,导致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的手术时间往往较长,增加了患者术后感染风险。而完璧式乳突根治术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能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主要原因在于完璧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无需充分暴露患者耳道,使得切口和手术需要的事件相对更少,进而较好地控制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同时不完全开放患者耳道,能避免耳道与空气过长时间的接触,进而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且完璧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能够尽量保证患者的耳道完整性,利用显微镜等设备彻底清除病灶,有效控制了手术时间[12]。

研究针对两组患者的听力恢复情况展开了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前的气骨导差值、气导听阈值对比差异并不显著,>0.05;治疗组术后气导听阀水平(27.56±5.08)dBHL、气骨导差值(12.61±3.11)dBHL均低于对照组,<0.05,组间资料的对比显示有统计学分析意义。提示中耳胆脂瘤开展完璧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治疗能显著提升患者的听力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总体疗效。对原因进行分析可知,在中耳胆脂瘤的评价指标中,气骨导差值、气导听阈值是较为常用的评价指标。其中气骨导差值指的是患者气导和骨导的差值;气导听阈值主要是指气导模式下检测对象的听阈值,检测结果越小提示患者听力水平越高。在临床上中,患者气骨导差值指标检测结果数值越大,提示患者的听力障碍越严重,且在出现听力障碍后患者听阈值会大幅增长。因此,针对上述指标的数值结果进行评价,能较好地了解中耳胆脂瘤患者的听力恢复情况。完璧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相较乳突根治术而言,能在手术过程中尽量保护患者耳道的完整性,使患者的听力能够得到有效地保护,进而使手术之后患者的听力水平显著增高[13]。

同时本次研究还针对两组患者的干耳情况、鼓膜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展开了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干耳率、鼓膜愈合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组间资料的对比显示有统计学分析意义;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对照组,<0.05,组间资料的对比显示有统计学分析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5。提示鼓室成形术联合完壁式乳突根治术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干耳情况、鼓膜愈合情况,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有着更高的治疗安全性。分析原因可知,鼓室成形术联合完壁式乳突根治手术治疗具有术后感染风险低、听力恢复快、外耳道完整等优势特点,相比常规手术治疗效果相对更佳,鼓室成形术联合完壁式乳突根治术是一种新出现的手术治疗方式,能尽量保留患者中耳和外耳结构,还能在术中建立通气,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基础上有效提升患者的听力水平。且在完璧式乳突根治术后配合开展鼓室成形术,还能进一步改善患者术后干耳情况、鼓膜愈合情况,与单独实施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相比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安全性也更高。

而在临床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还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点内容:应用显微镜过程中详细观察是否出现遗漏的病变组织情况,最大限度减少耳道附近皮肤缺损情况,术前确保患者咽鼓管功能正常,临床手术治疗期间需密切关注手术相关注意事项,以进一步促进总体治疗效果的提升[14]。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耳胆脂瘤实施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总体疗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听力水平和术后鼓膜愈合效果,同时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应用价值显著。

[1] 蒋劲松,李大鹏,黄辉,等. 耳后双蒂肌骨膜瓣联合骨粉,外耳道皮瓣在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20,28(3): 331-333.

[2] 黄宇童,潘滔,鲁兆毅,等. 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后胆脂瘤复发21例临床分析[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1,35(1): 66-69.

[3] 张帅刚,贺松坡,王海涛,等. 微创及传统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比较[J]. 广东医学,2021,42(7): 819-823.

[4] 何本超,廖红明,徐必生,等. 乳突轮廓化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及鼓膜置管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J]. 重庆医学,2020,49(2): 104-106.

[5] 吴华,孙永明,郑建华,等. 腺样体消融联合鼓膜打孔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55例[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21,35(2): 71-75.

[6] 徐睿,刘卫卫,王圣钰,等. 食道引流型喉罩与可弯曲喉罩用于中耳炎手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20,47(6): 849-853.

[7] 谷长宏,王升举. 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有效性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1): 104-107.

[8] 王胜军,尹飞,蒋懋雨. 钛质人工听骨在中耳胆脂瘤一期开放式鼓室成形重建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1,25(22): 3505-3509.

[9] 钟建文,罗向前,仇书要,等. 分泌性中耳炎二次手术影响因素分析[J].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0,44(4): 195-197.

[10] 王洁,赵真,吴元庆,等. 内镜与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1,28(11): 694-696,704.

[11] 赵丹珩,贾建平,王方园,等. 耳内镜下外耳道“锁孔”技术处理累及乳突的中耳胆脂瘤的初步实践[J]. 中华耳科学杂志,2021,19(2): 203-208.

[12] 金玮,陈红. 鼓膜置管、曲安奈德局部灌注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综述,2021,27(9): 1847-1851.

[13] 邱志利,蒋晓平.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置管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21,29(4): 259-262,286.

[14] 王忠勋,刘勇,李超,等. 湿耳条件下耳内镜鼓膜修补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力及咽鼓管功能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3): 3235-3238.

Analysis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lete Mastoidectomy Combined with Tympan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Middle Ear Cholesteatom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full-wall mastoidectomy combined with tympan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middle ear cholesteatoma. Methods: Patients with cholesteatoma of the middle ear admitted to Fusu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6 to Dec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 n=25.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pen mastoidectomy;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plete mastoidectomy and tympanoplasty. The clinical efficacy, hearing level recovery and surgical cavity healing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surgical treatment time and hearing level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0.05; and the postoperative dry ear rate and tympanic membrane healing survival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0.05;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was less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 In the case of no intracranial complications, small lesions and high patient requirements, the effect of complete mastoidectomy combined with tympanoplasty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s more significant,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middle ear cholesteatoma; complete mastoidectomy; tympanoplasty; clinical effect

R76

A

1008-1151(2022)07-0109-04

2022-05-29

黄新烈(1970-),男(壮族),广西扶绥人,扶绥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猜你喜欢

胆脂瘤乳突鼓室
中耳流脓、头痛眩晕……警惕胆脂瘤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获得性中耳胆脂瘤基础研究进展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如何治疗中耳胆脂瘤?
中耳胆脂瘤并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鼓气球鼓室充气治疗梅尼埃病疗效观察
乳突线边沿细节的观察与识别
乳突导静脉管的HR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