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河古镇文化产品及游客体验感知研究

2022-08-05邱德昌

黄山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三河古镇特色

邱德昌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引 言

古镇是指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仍保留有一定完整体系的古建筑、传统文化和独特生活方式的地域聚落,拥有较大的文化价值[1]。古镇文化是古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地域风貌、生活习俗、人文景观、建筑形式、历史事件等各种人文社会要素的个性沉淀[2]。古镇文化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包含了有形、无形、物质、非物质等各种形式的文化符号。古镇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地方,其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它通过古镇本土人的生产和生活场景的展示向外界传递它独特的文化魅力[3]。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古镇由于其本身具有相对完整的古老建筑遗存、历史典故、缓慢的生活节奏以及浓郁淳朴的民风民俗等而吸引众多城市人的目光。[4]因此,古镇的长远发展必然需要大力挖掘古镇本身所蕴含的独特传统文化。学术界对古镇的传统文化开发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古镇文化开发中存在不少共性化的问题。[5-6]

一、三河古镇文化资源分析

文化是古镇开发的源泉,古镇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离不开旅游产品开发,通过探寻古镇文化产品的特征来发展旅游经济,才能为古镇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大量的资金保障。三河古镇是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地处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境内,辖区内有小南河、丰乐河、杭埠河三条河流经过,为巢湖西岸水陆交通要道,是肥西县最大港口,总面积2.9 平方公里,辖14 个社区、12 个村,人口约5.6 万人。三河古镇历史悠久,是我国历史文化名镇,被称为鹊渚、鹊岸,明朝时期确定为三河,曾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以来发生过多次战役。[7]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三河古镇的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图1),结合实地调研,对三河古镇的文化产品要素进行梳理,大致分为四种形态。

图1 三河古镇文化资源构成

(一)古建筑遗迹

三河古镇建筑群反映的是晚清时期建筑风貌,建筑群特点鲜明,将徽派建筑特色和北方四合院的建筑形式巧妙加以融合设计,“硬山半马,青砖白缝小合院”,彰显出江淮民居的建筑特色。三河古镇民居的天井周围设有环形走廊,称为走马转心楼,这是江淮地区古民居独有的空间形式,极具文化研究价值。城墙城门、太平军古战场遗迹、青石板铺设的街巷、房屋半临水而建,无不彰显了古镇的水乡文化特色。三河古镇建筑具有较强的观赏性,除了美观的建筑造型以外,最引人入胜的是其包含的传统文化。三河古镇现存的建筑雕刻图案中蕴含了当地人的传统思想,如多子多福、耕读传家、人与自然和谐等。另外三河古镇高超的建筑技术也让人叹为观止,如抬梁式、穿斗木结构设计和木雕、砖雕、石雕等传统三雕艺术,展现了古人的文化与智慧。三河古镇本地文化资源丰富,形成了著名的三河“八古”景观。

(二)传统民俗文化

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作为一种公开的、体验性极强的文化活动,具有全民参与的特点。传统民俗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逢年过节三河古镇的居民都会自发举行各种民俗活动,如春节期间的闹旱船、踩高跷、跳河蚌舞、赶庙会,元宵节的灯会,端午节的赛龙舟等。历史遗存方面有三河古战场、各种民间传说、三河名人故居等。此外,传统民俗还体现在古镇居民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情景中。

(三)历史文化

三河古镇已有千年历史,这里有许多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故事,主要通过庐剧展演和三河战役体验馆等娱乐体验形式展示。其中,庐剧是安徽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发源地就在三河镇,至今已有200 年历史,2006 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三河古镇每逢节假日、双休日会在万年台举行庐剧演出,吸引了大批中老年朋友到此观赏。通过表演可以将三河本地发生的历史故事进行传播,如庐剧中的第一剧目《小辞店》,内容就取材于本地二龙街发生的爱情故事,至今仍然在街间民巷中广为流传。三河战役体验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古战场的场景进行了技术还原,让游客体验到太平军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在三河镇上全歼湘军、斩首湘军将领李续宾的整个战役过程。

(四)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饮食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要素,三河古镇拥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在当地享有盛名,素有“玩在黄山,吃在三河”之誉。三河古镇是酿酒之乡,三河米酒是当地一绝。三河古镇传统菜肴品种多样,它融合了中国南北菜系的特长,同时汲取了徽菜、川菜、淮扬菜的精华,经过当地人的改良,形成独具三河特色的地方菜肴体系。如地方喜庆宴席“八四席”和“八八席”,传递出三河饮食文化的底蕴。民谣记载“十大舍不得”,其中就有三河古镇“中和祥”焦切玉带、“吴恒隆”虾米干子等美食。此外,三河米饺的形成与太平天国三河镇大捷密切相关,巢湖银鱼有孟姜女的传说,这些更加彰显出三河古镇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二、三河古镇文化游客体验感知分析

(一)数据收集与处理

对游客来说,古镇文化体验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游客的满意度质量。[8]结合三河古镇文化资源特点,设计三河古镇文化体验感知度量表,包括13 个体验感知问题项、1 个总体满意度问题项,均采用李克特5 分量表。数据采集工作于2021 年6 月份开展,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共收到232 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23.0 数理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信度分析、概率统计和均值分析。

表1 变量的描述

续表1

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可靠性,运用SPSS20.0 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分析,分析结果如下表,Alpha=0.977,说明问卷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表2 Alpha系数表

(二)游客体验感知分析

1.古建筑遗迹的游客体验感知分析

关于古建筑遗迹的游客体验方面,设计了5 个问题,“古遗址具有文化韵味”“街巷有地方文化特色”“民居保持历史风貌”“古建筑保持古色古香”“桥的地方文化特色鲜明”,概率统计结果如下表3,均值得分分别为3.81、3.84、3.78、3.81、3.89,总体体验度较高,倾向于满意。结合频率分析,对“古遗址具有文化韵味”,34.1%的人表示很赞同,27.2%的人表示赞同,27.6%的人表示较赞同;对“街巷有地方文化特色”,34.9%的人表示很赞同,28.4%的人表示赞同,25%的人表示较赞同;对“民居保持历史风貌”,33.6%的人表示很赞同,26.3%的人表示赞同,28.4%的人表示较赞同;对“古建筑保持古色古香”,34%的人表示很赞同,26%的人表示较赞同,28%的人表示赞同;对“桥的地方文化特色鲜明”,38.4%的人表示很赞同,26.7%的人表示赞同,23.7%的人表示较赞同。由此可见,三河古镇的古建筑遗迹文化底蕴深厚,有形的物质形态展示很容易让游客感知,在众多的文化形态中相对体验度较高。

表3 古建筑遗迹的游客体验均值

2.传统民俗文化游客体验感知分析

关于传统民俗文化游客体验方面设计了4个问题,“油纸伞传统工艺得到传承”“鹅毛扇具有地方特色”“节庆活动具有地方文化特色”“手工技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均值得分分别为3.8、3.75、3.83、3.83,体验感知较满意,其中,对“节庆活动具有地方文化特色”,34.5%的人表示很赞同,27.2%的人表示赞同;对“手工技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32.3%的人表示很赞同,28%的人表示赞同。说明三河古镇传统民俗文化体验质量一般,还有待进一步深挖内涵,打造地方特色。

3.历史文化游客体验感知分析

古镇的历史文化主要通过庐剧表演和各种文化体验娱乐项目进行传播,因此设计了游客对庐剧和文化体验娱乐项目的感知问题。游客对庐剧的体验度均值为3.98,是所有感知体验得分最高的,40.1%的人表示很满意,30.2%的人表示满意。“文化体验娱乐项目丰富”项的均值为3.69,比较低,30.2%的人表示很赞同,29.7%的人表示赞同。三河古镇的体验娱乐项目比较少,互动参与的机会不多,目前仅有穿古装拍照片的项目,略显单调。

4.饮食文化游客体验感知分析

39.7%的人表示很赞同“当地小吃历史悠久”,21.6%的人表示很赞同“当地小吃具有地方特色”,三河美食在安徽比较有地方特色,其中一些代表性菜肴是本地人耳熟能详的。饮食文化的体验度均值为3.85,总体倾向于满意。三河古镇小吃在合肥周边范围享有盛名,但是很多小吃只能在景区内即买即吃,不能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带走,如三河米饺。另外,有些可以带走的,如酱菜、干菜、糕点、牛皮糖等,由于包装粗糙,无法吸引游客购买。

5.游客总体满意度

对游客总体满意度进行调查,在所有的被调查游客中,有35.3%的人对三河古镇的文化产品表示很满意,29.7%的人表示满意,24.1%的人表示较满意,8.6%的人表示不满意,2.2%的人表示很不满意。这样的满意度不太理想,三河古镇还需要提高游客体验感知度,进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图2 游客总体满意度

三、三河古镇文化体验度提高策略

从游客的感知角度看,古镇品牌的吸引力主要来源于古镇给游客带来的“真实性”和不同于其他景区的独特体验。很多学者结合不同的案例展开古镇真实性的实证研究,对游客来说,古镇真实性体验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游客满意度质量的高低。因此,古镇的真实性感知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传统文化资源需要通过一定方式转化为文化产品,才能更好地让游客感知。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孕育出不同的古镇文化,古镇文化是一种可以被利用并产生社会、文化、经济效应的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其原真性,不能过度商业化和现代化,更不能漫无目的地破坏性开发。因此,总结三河古镇文化的内涵、性格、气质和特点,创新发展思路,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对三河古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保持古镇建筑文化特色,加强宣传力度

三河古镇的建筑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需要继续保持特色,并加强宣传。应从古镇建筑中凸显品牌的特征,三河古镇的建筑群融合了江南徽派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风格,这是三河古镇区别于其他古镇的一个显著特点,应强化其建筑的独特形象,加大对外广告宣传力度,制作以建筑特征为主题的宣传片,投放到电视以及相关网络宣传平台。

(二)创新传统民俗文化表现形式,提升游客体验程度

目前三河古镇的节庆活动大部分是在节假日举行,平时缺少有参与性的互动活动,导致一大部分错峰出行的游客体验不到这里的节庆氛围,因此应延长各类传统节庆活动的举办时间。平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娱乐项目,如为游客提供景区的传统服饰,让游客成为景区场景的一员。利用三河古镇传统婚嫁文化开展抛绣球、拜天地等互动表演,开发游客可参与性的旅游项目[9]。三河古镇复建后的万年禅寺隶属于九华山天台下院,可以举行庙会和祭祀等活动,增加人气[10]。

(三)改良历史文化展演模式,增强文化传播范围

三河古镇目前以庐剧、古战场体验馆等形式展示历史文化,但是受众面小,吸引力不大,三河古镇在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上有待创新,尤其要改良庐剧表演形式。庐剧是地方剧种,有浓郁的地方方言,外地游客很难欣赏,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提供字幕方便游客欣赏和理解,还可以对庐剧加以改进,将一些当代流行元素融入到庐剧的创作与表演中,扩大目标受众,吸引年轻人接受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可以将庐剧的表演搬到游船上,让游客一边畅游小南河两岸美景,一边倾听庐剧中的精彩故事。通过多种手段使游客在游戏、游艺的过程中感受古镇文化的内涵,但要防止过度表演化和商业化。[9]

(四)包装三河饮食文化,打造特色旅游商品

三河古镇现有的旅游食品普遍存在特色不鲜明、包装简单随意、档次低下等问题。如街面上出售的三河米酒,虽然早在2014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但尚未形成品牌,问题很大程度上出现在品牌包装上,大多数包装粗糙简陋,作为礼品送人不够档次。小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精心包装的饮食产品不仅可以提高销量,更能展示三河古镇的文化。

结 语

三河古镇游客主要是来自周边城市的居民,出游动机是为了体验古镇风情和了解古镇的历史文化,三河古镇游客对古镇文化的体验评价总体得分在3.5—4,对古镇的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体验度较高,对历史文化娱乐项目体验较低,可以借助庐剧表演形式,实现旅游搭台、文化唱戏。三河古镇文化开发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可以考虑保持优势特色,大作古建筑文章,结合古镇的文化底蕴,合理规划三河古镇传统街区的各类业态,将娱乐、餐饮、文化、休闲、游戏、购物等合理融合,创新古镇文化表现形式,丰富体验文化娱乐项目,满足游客的多方面需求。

猜你喜欢

三河古镇特色
不同外血比例对三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古镇之旅
完美的特色党建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上城:全市唯一“清三河”达标城区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