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

2022-08-05郑全成刘建浩刘道龙王天磊冯星源朱金莉曾令慧符海燕

吉林中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补阳证候偏瘫

郑全成,刘建浩,萨 仁,刘道龙,王天磊,冯星源,朱金莉,曾令慧,符海燕

(三亚市中医院,海南 三亚 572019)

中风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起病较急、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复杂,临床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可造成患者以肢体功能障碍为主的偏瘫的发生[1]。中医认为,中风偏瘫属于“痿痹”“偏枯”等范畴,病因、病机在于窍闭神逆、气血失调,神不导气[2]。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在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神经、运动功能方面效果较好,但不能快速促进患者病情转归[3]。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对气虚血瘀引起的中风及其并发症效果较好,同时通过加减药物组可针对不同证型的患者进行治疗[4-5],但目前关于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偏瘫的相关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 年10 月-2021 年3 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7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6 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71.67±2.21)岁;病程1~4 个月,平均病程(2.33±0.57)个月;患者左侧肢体偏瘫21 例,右侧肢体偏瘫18 例。治疗组,男24 例,女15 例;年龄61~76 岁,平均年龄(69.49±1.88)岁。病程1~4个月,平均病程(2.19±0.49)个月;患者左侧肢体偏瘫22 例,右侧肢体偏瘫17 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中风偏瘫西医诊断标准符合《脑卒中后遗症家庭康复指南》[6]中的相关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内科学》[7]中的相关标准者;首次发病、偏瘫是由于中风引起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单侧肢体偏瘫者等。排除标准:合并关节炎、肩周炎等骨关节功能障碍疾病者;既往有精神疾病或癫痫不能正常完成研究者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案如下:常规治疗包括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脑微循环、抗血栓治疗、帮助患者活动关节和肢体等;针灸治疗选穴包括双侧手三里、曲池、风市、三阴交、合谷、足三里、阳溪、委中,常规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每次10 min,留针30 min,同时将艾柱点燃插于手三里、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针柄,2 柱/次,每日1 次,每周治疗6 d。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川芎、地龙、桃仁、红花各3 g,当归尾、赤芍各6 g,黄芪120 g,肢体拘急者加全蝎10 g,气虚者加人参10 g,言语不利者加石菖蒲、远志各10 g,肢体麻木、疼痛者加鸡血藤20 g,痰阻者加半夏、胆南星各10 g,血瘀者加田七10 g)进行治疗,以水煎服,每次150 mL,每日2 次,2 组均治疗4 周。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 治疗4 周后,根据《脑卒中后遗症家庭康复指南》《中医内科学》中的相关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肢体功能基本恢复,各项功能评分接近正常值;有效:患者肢体功能有所恢复,各项功能评分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2 中医证候评分 治疗前和治疗4 周后,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中的相关标准对患者口眼歪斜、意识不清、言语謇涩、肢体偏瘫情况进行评价,各项总分均为6 分,得分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

1.4.3 血清疾病相关因子水平 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胺酸(Hcy)水平。

1.4.4 血液流变学指标 血液采集同1.4.3,使用血液流变仪检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1.4.5 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治疗前、治疗2、4 周后,采用NIHSS 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9]。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包括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疾病相关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 评分,使用()来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多时间点比较采用F检验。临床疗效为计数资料使用例(%)表示,χ2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39) 例

2.2 2 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n =39) 分

表2 2 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n =39)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3 2 组血清疾病相关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血清疾病相关因子水平比较(,n =39)

表3 2 组血清疾病相关因子水平比较(,n =39)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4 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n =39)

表4 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n =39)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5 2 组不同时间点NIHSS 评分比较 见表5。

表5 2 组不同时间点NIHSS 评分比较(,n =39)分

表5 2 组不同时间点NIHSS 评分比较(,n =39)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3 讨论

偏瘫是中风主要并发症之一,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口齿不清、生活不能自理等[10-11]。西医对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主要通过抗血栓、降低颅内压等缓解患者病情为主,但相关研究[12]显示,治疗后超过60%的中风偏瘫患者经西医治疗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不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中医辨证认为中风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痹阻脉络症状,导致瘀积不散、气滞不畅、筋络瘀阻,经脉不通、血气不畅、肢体痹阻,进而引起偏瘫[10]。针灸是近年来康复医学领域方兴未艾的治疗手段,本研究所选穴位中,手三里可疏通经络,曲池可调和气血,风市可祛风除湿、化瘀除痹,三阴交具有行气活血、疏经通络、调补肝肾的功效,合谷可升清降浊、宣通气血,足三里可补中益气、燥化脾湿,阳溪可安神定志、舒筋活络,委中可舒筋通络、散瘀活血,针灸诸穴可起到活血通络、舒筋散瘀之功效,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短时间内效果不明显,需联合其他疗法进行治疗[13]。补阳还五汤加减中,当归尾养血和营、活血化瘀;黄芪活血行气、补益脾胃;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川芎活血祛瘀、舒经通络,诸药联合,共奏活血化瘀、补血通络、益气活血之功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根据患者中医证型加减药物以使方剂更贴合患者病情。肢体拘急者加全蝎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气虚者加人参补血益气,言语不利者加石菖蒲、远志祛痰消肿、渗湿利水,肢体麻木、疼痛者加鸡血藤养血滋阴,痰阻者加半夏、胆南星燥湿化痰、消痞散结、清热化痰、息风定惊,血瘀者加田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可进一步控制患者病情[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 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口眼歪斜、意识不清、言语謇涩、肢体偏瘫评分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促进患者病情转归。

BDNF 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修复;Hs-CRP 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可通过促进机体炎症反应升高而加重中风偏瘫患者神经损伤;Hcy 在促进中风偏瘫患者血管损伤、血液黏度升高、血栓形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 周后,治疗组血清BDNF 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hs-CRP、Hcy 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2、4 周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现代医学研究[13]证实,针刺手三里、足三里、阳溪、委中等穴位可有效扩张血管,加速血液运行,降低中风偏瘫患者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同时可提高脊髓运动神经元可塑性,促进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同时现代药理研究[14]证实,黄芪含黄芪甲苷、黄芪苷等,可有效改善中风偏瘫患者机体血液循环,同时清除氧自由基,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红花中的红花苷、新红花苷,川芎中的藁本内酯、阿魏酸,当归尾中的亚丁基苯酞、邻羧基苯正戊酮等在改善中风偏瘫患者机体血液高黏度状态、抗血小板聚集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脑部血液供应,进一步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

综上,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可有效改善中风偏瘫患者中医证候、疾病相关因子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猜你喜欢

补阳证候偏瘫
萧山地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复合证候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通过NLRP3/caspase–1调控大鼠髓核细胞退变的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补阳还五汤联合通督开窍法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