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针联合艾灸子母补泻法早期干预发育迟缓高危儿60 例

2022-08-05杨丽红李雪莉种月先

吉林中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艾灸发育患儿

张 宁,杨丽红,李雪莉,种月先,张 平,李 阳,陈 杰

(1.保定市妇幼保健院康复中心,河北 保定 073100;2.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河北 保定 073100)

近20 年来,随着我国围产医学技术的日益成熟,高危新生儿的成活率显著提高,但是部分新生儿(如早产儿、窒息儿、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和病理性黄疸等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出现的神经系统损伤如脑性瘫痪、智力低下、视听障碍、运动障碍等后遗症,成为后期最主要的危害[1]。

目前,头针和艾灸以其显著疗效在临床应用广泛。其中在对脑部病变(如脑卒中)和脑瘫患儿的治疗中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而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却鲜少应用。子母补泻法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取穴少,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的特点。但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的相关临床报道较少。为探究其治疗效果,我院就收治60 例发育迟缓高危儿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于保定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发育迟缓高危儿60 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头针组和康复组,每组各30 例。头针组年龄最小3 月龄,最大10.4 月龄;康复组年龄最小3 月龄,最大11.4 月龄。应用Alberta 婴儿运动量表、Gesell 发育诊断量表检查发育情况。高危因素包括早产儿、新生儿脑病、新生儿ABO 溶血、高胆红素血症、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窒息、糖尿病母亲婴儿等。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3 年美国APA 修订的第五版《诊断和统计学手册》(DSM-5),符合定义为发育指标/里程碑延迟(developmental delay/delayed milestone,DD)、全面性发育迟缓(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GDD)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的“五迟五软”诊断标准。主要诊断如下:五迟指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五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

1.3 纳入标准 符合发育指标/里程碑延迟、全面性发育迟缓诊断标准;符合“五迟五软”诊断标准;年龄为3月龄~12月龄;存在神经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Alberta 婴儿运动量表百分位<5%;Gesell 发育量表测评边缘及以下(<85 分)。

1.4 排除标准 家属不配合,拒绝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有其他严重合并症的患儿;神经肌肉病、线粒体病、遗传代谢性疾病患者;不能按时随访的患儿;皮肤有破损、易发生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等;近期接受其他早期干预方法者。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治疗方法 康复组:根据患儿病情进行分析讨论,制定个体化康复目标及康复方案。包括以Bobath 法、Vojta 法为主运动疗法,以痉挛肌治疗仪治疗,脑电循环治疗仪治疗为主的物理因子疗法,作业疗法等。头针组:在此基础上,所有患儿均采用头针和艾灸进行治疗。1)头针:选取神庭、百会、脑三针(脑户、左脑空、右脑空)、颞三针(耳尖直上,发际上2 寸为第一针,第一针水平前后各旁开1 寸为第二、三针)。操作方法:医师手持0.25 mm×0.25 mm 毫针,与头皮成15°~30°角快速进针,刺入帽状腱膜下,捻转入针,留针30 min。2)艾灸选取大都、解溪、复溜,每日选取1 个穴位,三穴交替使用,每穴灸10 min,皮肤潮红即可,皮肤温热舒适而无灼痛感,每日1 次,连续治疗5 d,休息2 d。10 次为1 个疗程,间隔半个月评估1 次,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措施。

1.6 疗效评价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前24 h 内及治疗结束后24 h 内进行评定。1)AIMS 评分标准[2]主要用于评估0~18 个月婴幼儿的运动质量,通过对4 个体位俯卧位、仰卧位、坐位、立位进行观察和评分,共58 分,按标准记录评分,所有项目得分相加计算出原始分,将原始分通过年龄匹配得出该患儿目前所处百分位,AIMS 百分位分为:<P5,P5~,P10~,P25~,P50~,P75~和>P90。分数越高表示发育越好。2)Gesell 评分标准[3]采用 Gesell 发育量表中文修订版(北京市儿童保健所修订)对研究对象从总分以及五大功能区分别评价患儿的发育情况。评价标准:总发育商≥86 分为正常;76~85 分为边缘状态;≤75 分为认知发育障碍。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儿治疗前后AIMS 原始分数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儿治疗前后AIMS 原始分数比较(n =30) 分

2.2 2 组患儿治疗前后AIMS 百分位数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儿治疗前后AIMS 百分位数比较(n =30) 例

2.3 2 组高危儿患者干预前后Gesell 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高危儿患者干预前后Gesell 比较(,n =30) 分

表3 2 组高危儿患者干预前后Gesell 比较(,n =30)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康复组治疗后比较,△ P <0.05

3 讨论

高危儿是指在孕期、围生期及出生后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各种危险因素,或者在常规儿童体检中发现心理行为发育偏离正常轨迹的儿童[4]。此类儿童发生神经系统伤残率高,更易发生如小儿脑性瘫痪、精神运动发育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5-6]。因此,对此类患儿的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显示,高危儿出现运动和智能发育异常的概率是正常儿童的8~10 倍[7],对于发育迟缓的高危儿童,要尽早进行早期干预,可使受损的脑功能在成熟和分化过程中得到有效代偿,避免神经系统进一步的损伤,影响患儿以后的生活质量[8]。

早期干预是指对发育已经偏离正常轨迹或有可能偏离正常轨迹的儿童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综合性康复治疗[9]。目前,常见的干预方法有抚触、水疗、肢体综合训练、推拿、蜡疗、多感官训练等[10]。近年来,中医治疗发育迟缓高危儿发挥了积极作用[11]。头针和艾灸作为传统中医的一种,具有安全、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等优势,效果显著,家属容易接受。

头针是根据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和大脑皮层功能分区理论,在传统针灸学及现代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全息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微针疗法[12]。经络系统与头部联系非常紧密,在经络系统中,手足三阳经均循行于头面部,阴经通过经别与头面发生联系。因此针刺头皮部相应的穴位,可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损伤的脑神经元修复[13],临床应用疗效确切,适用于临床多科疾病。本研究中,头针选取神庭、百会、脑户等穴位络属于督脉,其中百会与手足三阳经、足厥阴经相交,脑户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交会处,脑之经气出入的门户,诸穴合用可补督、通脑,协调全身气血,改善患儿发育情况。

近年来,艾灸的疗效得到广泛认可,应用越来越广泛。艾灸通过艾的燃烧,给予机体热、光、烟多重刺激,多靶点、多途径激发机体,进而激活全身免疫、内分泌、神经系统,调节机体的内环境稳态,达到治疗作用,对机体具有修复和保护机体的作用[14]。罗伟等[15]艾灸百会联合认知训练治疗智力发育迟缓患儿60 例,3 个月后治疗组在语言、适应性等方面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艾灸百会对患儿的发育迟缓存在一定的临床治疗意义。

子母补泻理论与脏腑经络虚实有密切联系。有关五输穴子母补泻理论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篇,《难经·六十九难》首先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的理论,明·张介宾在《类经·经脉应天地呼吸分补泻》发挥道:“所谓子母补泻者,济母益其不足,夺子平其有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高危儿发育迟缓,中医辨证为虚证,其病位在肾、脾、胃,所谓“虚则补其母”,故本研究根据子母补泻理论选取大都(足太阴脾经母穴)、解溪(足阳明胃经母穴)、复溜(足少阴肾经母穴)三穴进行艾灸,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温阳益气,同补肾脾胃,以滋先天不足,调理脾胃,滋养气血,充脉养肌。通过艾灸本经母穴,达到补虚的目的,从而从整体上激发脏腑经络功能,调和气血,激发机体生长发育,改善发育迟缓儿童的功能障碍。

金旭光[16]选取头针运动区、平衡区、智七针等治疗患儿90 例,发现头针对早产儿的运动功能发育促进作用明显。赵勇[17]通过针刺百会、风府、身柱、至阳、筋缩、腰阳关、命门、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观察痉挛性脑瘫患儿120 例,得出治疗组在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本研究中,头针组治疗后AIMS 原始分数在俯卧位、站位方面;Gesell 量表、精细动作评分上均高于康复组,提示对发育迟缓的高危儿应用常规疗法基础上配合头针联合艾灸子母补泻法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运动发育情况。头针组和康复组虽然在治疗后AIMS 百分位数>5%人数上对比无差异,但头针组AIMS 百分位25%~50%及以上人数明显高于康复组;提示配合头针联合艾灸子母补泻法,患儿运动能力提升程度高于康复组。这与钱旭光、赵勇等人研究一致。说明对于已处于发育迟缓阶段高危儿来说,更应及早进行早期干预,促进其神经心理行为发育,头针配合艾灸子母补泻治疗,不仅无药物不良反应,而且通过良性刺激,调整脏腑之气,疏通经络,调整阴阳平衡,从根本上调整患儿大脑异常发育状态。

本研究的结果肯定了头针配合艾灸子母补泻对于发育迟缓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疗效,从各项分数改善情况来看,本治疗并不是单一提高和改善某项指标,而是多项指标的综合提升,说明头针配合艾灸子母补泻法切实可行,目前已在我科室广泛开展。但由于本研究时间周期短、家长配合度有限,本研究仍存在一些缺陷,如样本量偏低,观察周期偏短等,今后还应严格按照随机对照试验原则,着力于多中心、大样本的试验研究,并对患儿的最佳治疗年龄,远期疗效及作用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艾灸发育患儿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艾灸保健知多少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婆婆迷上了艾灸
别忽视了小儿发育迟缓
千万“别”艾灸
冰川是发育而来的
动物变态发育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