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化气养血法联合头颈部推拿治疗慢性失眠

2022-08-05周丽波王睿琼王一佼

吉林中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病程手表年龄

周丽波,王睿琼,王 昊,王一佼

(1.北京市羊坊店医院,北京 100038;2.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4.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北京 100013)

失眠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很高,并具有慢性化、易复发的特点,当发作频率大于每周3 次,病程大于3 个月时称为慢性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大量临床报道中医药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安全且不良反应小,但对失眠的疗效判定以主观睡眠为主,缺乏有力的客观数据。本研究采用健康大数据智能手表连续性采集睡眠客观数据,从主客观两个角度评估分析中医药治疗对慢性失眠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 2020 年 10 月— 2022 年 5月期间就诊患者。将67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 例,男16 例,女17 例,年龄 25~78 岁,年龄平均(51.24± 14.26)岁,病程3~24 个月;实验组34 例,男18 例,女16 例,年龄25~78岁,年龄平均(49.18±12.27)岁,病程3~24个月。2 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2 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症部分》[2-3]制定: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难眠,每周发作>3 次,连续12 周以上;常伴心烦多梦、头晕头痛、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状。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满足慢性失眠诊断标准;2)年龄20~80 岁之间;3)自愿参加临床研究并征得同意者。排除标准:1)年龄<20 岁,或>80 岁;2)器质性躯体疾病导致的继发性失眠;3)精神障碍等所致失眠。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给予头颈部推拿手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自然放松,通过一指禅推法,自患者印堂推至神庭,从印堂沿眉弓向两侧推至太阳3~6 次。取百会、安眠、风池等重点穴位进行按揉 6~10 次。推拿患者头顶、后枕部,顺势自上而下拿捏颈项部软组织3~6次。每周1 次,治疗2 周。

1.4.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化气养血汤加减,处方如下:生黄芪15~30 g,当归15~30 g,党参10~15 g,香附10~15 g,莱菔子10~15 g,大腹皮10~15 g,苍术10~30 g,生炒白术各10~15 g,炒酸枣仁15~45 g,山萸肉15~30 g,丹参10~15 g,地龙10~15 g,土鳖虫10~15 g,生龙骨15~30 g(先煎),生牡蛎15~30 g(先煎)。代煎药,每次200 mL,早晚各1 次,服用2 周。

1.5 观察指标 1)中医症状改善积分,将入睡好转、多梦好转、早醒好转以及睡眠质量好转等,按照改善程度进行0~2 分3 级计分,0 分代表基本没有改善甚至加重,1 分代表轻微改善,2 分代表有较大改善,总体好转为该4 项的累计总分;2)客观睡眠指标:治疗前后智能手表的睡眠分析报告。仪器:健康大数据智能手表(生产商:深圳市翎盟科技有限公司,型号:W4M-S)。通过患者连续佩戴手表24 h 以上采集数据。分析指标包括:睡眠总时间(XST)、睡眠深度(XVLA)、多梦易醒(XSB)等。XST 是测定用户累计睡眠时间的指标,正常范围为≥5.9;XVLA是测定用户睡眠深度的指标,正常范围为≥16;XSB是测定用户多梦易醒的指标,正常范围为≤11,即XST、XVLA 越大,XSB 越小代表总体睡眠更佳。

1.6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计量资料采用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2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改善积分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改善积分比较( ) 分

表1 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改善积分比较( )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2.2 2 组治疗前睡眠报告客观数据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睡眠报告客观数据比较( )

表2 2 组治疗前睡眠报告客观数据比较( )

2.3 2 组治疗睡眠报告客观数据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治疗睡眠报告客观数据比较( )

表3 2 组治疗睡眠报告客观数据比较( )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4 2 组治疗前后睡眠差异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治疗前后睡眠差异比较( )

表4 2 组治疗前后睡眠差异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3 讨论

中医将“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归为失眠。《景岳全书·不寐》指出:“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研究显示,病位证素按频率由高至低为心、肾、肝、脾、胃及胆,病性证素为气虚、气滞、阳虚、阴虚、热、湿及血瘀。虚实夹杂、以虚为主是成人慢性失眠的病机特点[4-6]。名老中医治疗失眠补益以气血为主、养心补血安神、重镇安神、健脾化痰[7]。

益气化气养血法加减方,方中诸药,因证施量。气虚心神不宁重用益气养血之生黄芪、当归、党参,安神敛气之炒酸枣仁、山萸肉,活血通络之丹参、地龙、土鳖虫;脾虚中焦不和重用化气行气之香附、莱菔子、大腹皮,健脾祛湿之苍术、生炒白术;虚火上扰重用潜阳安神之生龙骨、生牡蛎。具体临证,圆机活法。依病程长短、病势轻重,因病施量。有报道酸枣仁是失眠症治疗的高频用药[8]古今医家喜用之,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酸枣仁中含皂苷、黄酮和多种生物碱具有镇静、催眠和抗焦虑作用[9-11]。导师仝小林教授常用剂量为15~60 g,顽固性失眠可用至120~180 g[12-13]。

推拿手法作用于太阳、安眠、百会等头颈部腧穴,发挥腧穴近治作用,祛邪舒筋通络,调节头部气血,使脑窍得血濡养则神安[14]。综观慢性失眠的中医治疗,单独采用中药、针灸或推拿等,亦有联合使用,构建融合中医特色的失眠慢病管理平台[15-16]。本研究采用中药联合推拿治疗,在症状积分,主客观睡眠指标等方面,优于单独推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利用睡眠检测智能手表,采用主观及客观测评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疗效。《中国失眠症诊断与治疗指南》 建议将主观测评作为临床评估失眠的主要标准,客观测评作为辅助方法及用来观察睡眠结构变化和临床研究。本研究主观指标与客观数据具有一定一致性,提示研究者以智能手表的方式进行长时程的动态采集,亦可探索中医药治疗的客观化证据。

猜你喜欢

病程手表年龄
变小的年龄
谁偷走了手表?
手表
麦唛的手表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年龄歧视
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嘻嘻猴手表
算年龄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