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先贤 期待来者*
——千年海门存史续史人
2022-08-05周世康
◎周世康
(江苏南京 210000)
海门建县至今1074年,东洲建镇至今更是已达1120年。创造海门苦难而辉煌历史的,是无数已从历史大潮中退去的海门先人;记录海门斑驳而繁杂历史的,则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一些有志承前启后的读书人。
海门前身是雄居于长江口的东洲,战略位置重要。后周显德五年(958)于此设海门县,寓意为大海之门。宋至元代中期,海门发展成全国大县。元末,长江主泓摆动至崇明岛北侧,海门频遭风暴潮袭击。海侵江毁,土地坍塌,桑田渐变沧海,县治往西北方向一迁又一迁。康熙十一年(1672),位于金沙场南的四迁县城被大潮冲毁,清廷决定裁海门县为海门乡。1690年左右,长江主泓又摆动至崇明岛南侧,海门坍江处开始复涨,自狼山以东至长江口百多里江面上,几十个沙洲渐次露出,江海再生海门。乾隆三十三年(1768),清廷决定设立海门厅,管理这片江中新涨沙地。崇明及江南多地移民迁入,垦荒耕牧,百业渐兴。1912年,海门厅改名为海门县……古海门县—海门乡—海门厅—海门县,以“海门”二字名之,历史一脉相承。
千年海门,历尽沧桑。958年建县时为120里(每里110户),是壮县。到元代中期,发展为180里。1672年,裁县为乡时土地只有40公顷,人口为2200多;光绪十七年(1891),面积又超过古海门最辉煌时期,人口94万多。这块土地灾难深重,一次次大潮灾冲毁官署学宫书屋,历史资料被卷入波涛,再加战火、兵燹、倭祸,海门县城学宫吕四盐场等纷纷被抢被盗被烧,积存的历史档案灰飞烟灭。我们的先辈就是在这样艰难的背景下,千方百计搜寻资料,费尽心血爬梳整理,撰写了一部又一部志书。不止一个志书作者说,他们不写,当时了解的历史就会湮灭;他们不写,后代子孙们怎么能知道祖先的来路、薪火的传承?他们以这种超乎常人的自觉,勤奋笔耕,留存资料,其中第三本志书作者,明万历年间的举人张龙南,志书只写到一半就去世了……所以,我们要致敬历史上那些为海门存史续史的先贤前人。
明嘉靖十五年(1536),海门人崔桐59岁。因父母病故,他回家守孝三年。崔桐是于正德十二年(1517)四十岁时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是海门历史上第一位位列金榜前三之人。他回家后,海门知县吴宗元礼请他编纂县志。崔桐慨然应允。他说:一个国家没有国史就不能算是国,一个县没有方志就不能算是县。海门没有县志,是我的责任。我们的前辈海门人尹玺在弘治年间(1488—1505)曾撰写过海门志,但没写完也没有印刷出版,至今只有半本残卷,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撰写出一本完整的海门县志。于是崔桐组织了几位学识渊博的同人,用了一年多时间,到第二年即1537年秋天,编纂完成了海门历史上第一部县志,这就是明《〔嘉靖〕海门县志》。志书卷首为海门县新旧县图,这是两张令人心情沉重的地图。第一张是元末海门县治在一迁礼安乡即今万年境内时的全域,第二张就是编纂县志时县治迁到余中盐场时的,两相对比,从吕四到余东到余中余西,大面积的土地坍塌掉了,桑田复归沧海。南面是江、东面北面都是海的海门,已成一个狭窄的长条形的半岛,处于江涛海浪的吞噬之中。这是直观、形象而且十分严峻的展示。整部志书体现了海门滨江负海、江海门户的特色,对当时海门的水患记述较为详尽,并把它贯穿到每一纲之中,这对研究长江下游的历史变迁,富有参考价值。志书上溯五代,启承宋元,截止于落笔时的明代海门,按志书体例,进行了全方位搜集梳理,归类记录;留下了变迁史、人物史、风尚史、信仰史,留下了地理物产、田地赋税、建筑景观、诗词文赋。这种全时空全方位的如实记载,使后继修志者承接有源,使海门后辈能打通与祖先相连的血脉。
《〔顺治〕海门县志》地图上清楚地标出了元末至清初海门沿江不断坍削及县治一迁、二迁、三迁的情况
崔桐还为海门迁县、筑城、迁文庙、修筑捍海堤留下了记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海门潮灾留下了诗词悲歌。海门历史只有潮灾来袭的简单记录,没有具体灾情的记载。
嘉靖十五年(1536),崔桐回家守孝,正逢大潮灾,他的家乡、家园全部坍江,眼望昔日绿洲如今鱼龙水阔,耳听农人野哭悲愁无地可耕,他满怀悲伤地写下了《丙申岁归省感故里入江》的诗作。嘉靖十八年(1539),巨大潮灾,史书记载吕四等地溺死三万余人。那年,崔桐“服方阕”,即刚刚三年守孝结束、除去孝服,即遇大潮袭来。崔桐目睹身感,写下《己亥服方阕又七月三日飓潮丈余海门以东人产荡尽悲感六首》。“皓首时东望,沾巾对落曛。”“有魂招不返,南望涕淫淫。”眼看故土遭此厄难,故友或葬鱼腹,诗人泪流不止。崔桐的这两首诗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
从明嘉靖十五年(1536)到清顺治十三年(1656),120年过去了,而且改朝换代了。这期间,在明万历年间举人、海门人张龙南接续崔志纂写县志,但没有写完,也没有正式付印出版。李兆星,海门人,明末贡生,曾任浙江温州通判(官六品),因病告老回家。顺治十三年,时任海门知县庄泰弘邀李修志,李便在张龙南部分残稿基础上,撰写《〔顺治〕海门县志》。其时,海门县境已坍去十之七八,海门范围内的吕四、余东、余中、余西、金沙五大盐场,不仅盐场外面的农田已坍入江,而且盐场也大面积坍塌。吕四场由原来南北50里缩为10里,余东场由40多里缩为30多里。位于金沙场南的海门县城,其南城门离江边只有2里。江潮翻滚,步步往北,海门的四迁县治又岌岌可危了。李兆星是满怀悲情来修志的。李志除接续崔志以来120年间的志书必须记载的各大类内容外,另外有两大特点:一是把海门县治四迁的重要奏章文献按顺序整理收入,并且自己撰写了一篇《海门县宜迁宜并宜豁大略》的总述性文章,文章结尾的一句是“掷笔潸然”,写完,他泪流满面。把几百年间出自县官、知府、巡抚等官员反映海门灾情、请求宽待黎民的奏疏也集纳在一起,并在前面写道:古人曾经说过,读《出师表》而不垂泪必非忠臣,读《陈情表》而不掉泪必非孝子。那么今天读坍江造成的苦难而不掉泪的,也必非仁人!这些奏疏之文,坦陈苦难,岂止是切肤之痛,而是至骨至肉之言!李兆星的这段文字同样“至骨至肉”,泣泪泣血。此志的第二个特点是详尽记述了明末清初多次的土田、户口的统计数,很有价值。
道光十一年(1831),海门人丁鹿寿纂修了《〔道光〕海门县志》,两年后,他又纂修了《静海乡志》。
丁鹿寿(1789—1856),字颂良,号苹野,海门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丁鹿寿在《〔道光〕海门县志》的“例言”中说,李兆星编撰的县志离现在又已经170多年了。县在很久前并入了州,当年史迹已经处于或存在或湮没的变化之中,再过数十百年,就都遗失、遗忘了。所以,取李志,把当年县内的一切掌故都录存下来。丁说,海门原来濒临江海,城池虽然历经迁移灾变,其经济、制度、人物与国史编撰及后人考证有关,不能没有。现在我反复审定,参考《明一统志》、乾隆省志、康熙扬州志、《〔康熙〕通州志》、《〔嘉庆〕两淮盐法志》,旁及各姓家传文集,繁者删之,缺者补之,不足存者汰之,或裁或并,具有微意,比之李志原本,则已事增文省了。丁说,编纂志书,只有人物这一编的内容难以达到预期的要求,他对历史负责尽责,做了最大努力。
一年多后,丁鹿寿又开始接着编纂县志,即留传至今的《静海乡志》。他的良苦用心,也可称之为宏图大志,是要把自李志的下限时间顺治十三年(1656)至他动笔时的道光十二年(1832)这一百七十多年的海门历史补接起来。尽管其间发生过裁县为乡、乡治迁徙、乡名更改等诸多大的历史变化,但不仅没有成为阻拦,相反更激起他存史、续史的责任感。一个地方在顺应历史潮流正常前行时,当政者、秉笔者修志存史,尚必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而在县已不县、土非故土的情况下,还想要把废县之前、之中、之后,非故土上的故人所作所为一一记述,留存历史,传之后代,这种源自内心的文化觉悟和历史担当,即使放至整个海门历史,放至更大时空范围,与那些著名史家和名垂史册的乡绅比肩也毫不逊色!
《江苏历代方志全书》说:“此书虽称《静海乡志》,实为《海门县志》无疑。”“是志的最大价值,是保存了海门县建制撤销后至道光十二年一百七十多年间的史料。‘选举’收荐辟二人,进士三人,举人二十七人,贡生一百三十九人,武进士三人,武举十一人,封赠三十三人;《人物》‘宦迹’收李兆星等十五人,‘耆旧’收夏鼎臣等七十九人;《艺文》‘著述’收清代海门士人书目四十余种;《艺文》‘奏疏’‘诗’所收康熙九年(1670)两江总督麻勒吉《请豁坍粮疏》、两江总督马祜《海坍逼近城垣疏》,丁腹松《桑田歌》《老农泣》,丁有煜《海门歌》等,都再现了当年海门人民的苦难。”
《静海乡志》的最大创新是增设“大事记”。《江苏历代方志全书》载:“我国地方志设大事记者古已有之,或称年表,或称纪略。直称‘大事记’者,向来以黄炎培《川沙县志》为祖,而此书实比黄炎培《川沙县志》专设大事记要早一百余年。”《静海乡志》的“大事记”,上溯至宋元,罗列海门旧志、通州志等古籍所载的风潮大灾和兵祸灾难的记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志把明嘉靖中后期,海门、通州罹患倭祸的重大事件、重要过程、重点人物等都一一选入,而且选录了关键的大决战的过程及其战果。这一内容,收集自当时几本重要史料,翔实而权威,此前海门志书中的缺项、不足,至此方为补全。
海门从建县开始至《静海乡志》编纂时,近九百年过去了,该志在《地理志·疆域沿革》中对海门的灾难经历作了一次系统梳理。这是一次完结式的总结,海门的子孙后辈不仅能从中体悟到先辈既追江赶海开辟家园、又逃江避海流浪他乡的艰苦,更体悟到大自然的威力,体悟到生态的决定性前提,体悟到与环境友好相处的无上重要。作者怀着深深的依恋之情回忆旧海门的一草一木,并把它化作纸上的一字一词。“纂辑者努力留住乡愁的自觉追求,使得该志在我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意义。”(《江苏历代方志全书》)
丁鹿寿所在的丁氏家族,明代中期自河南迁海门,其后就世居其地,繁衍生息,耕读传家,成为海门旺族。丁鹿寿的五代祖丁有煜著名的《海门歌》,是以诗的形式,留下了海门人遭遇潮灾、迁徙家园的记录,那么,丁鹿寿的《〔道光〕海门县志》和《静海乡志》,就是以志书形式谱出的“海门歌”。丁氏一族,从有史料记载的丁文恒至丁鹿寿八代人,自明至清,自县至乡,自进士至贡生,有官有民,有政绩有口碑。丁鹿寿更以自己的德识才学,为海门存史续史,表达海门人心声,留下了海门人那一时段的大事记录。丁氏一族助长了海门声誉,扩大了海门影响,尤其是在海门裁县为乡以后,还能为了海门的事业奔走呼号,殚精竭虑,这是后代们读之深为感动的。同时,它也从另一侧面说明714年古海门文化积淀之深,崇善守正绵延薪火风气之厚,否则也产生不了丁氏一族人的嘉德善行功绩。这是整体海门历史留下的一个感动,后来的海门人会被这“历史的感动”所激励。
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设立海门厅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划定新的海门县止,共有5本志书,分别是:嘉庆十二年(1807)刊印的《〔嘉庆〕海门厅志》,董曰申纂;光绪二十五年(1899)刊印的《〔光绪〕海门厅图志》,主要执笔者为周家禄;《续海门厅志》,自光绪二十三年(1897)至宣统三年(1911),刘伟纂;《〔民国〕海门县图志》,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24年(1935),刘伟纂;《〔民国〕海门县续志》,叙述民国24年(1935)前全县水利、交通状况,范钦孟纂。
《〔嘉庆〕海门厅志》综述了海门建厅之初情况,该志有三大特点。一是介绍了为什么建海门厅,有狼山以下百多里沙洲涨起的情况,各种奏章批文等。二是介绍通崇所划30沙、所划人口、土地数字、各自不同的税赋制度,甚至清丈田亩所规定的一丈的长度也不一样。述说“水利是海门第一政要”,从受灾到疏浚,叙述详细。三是沙案频发,先是通州、崇明,后是通、崇、海三地,民间与民间、官府与官府纷纷争夺江中新涨沙洲。
周家禄执笔的《〔光绪〕海门厅图志》,创新在“图”——当时从上海制造局请了三位懂得现代测绘技术的专业人员,运用专业设备和新式绘图技术,专门绘制了海门厅30多个沙洲的地图。当年绘图,主要是为沙洲变迁留下原始面貌,便于判断沙案。而当年这一工作,今天看来,实在是功德无量。海门厅原来的30多个沙洲,后来全部相连,成为江海平原的东南板块。如果当年不绘,今日已无影无踪,何处去寻?有此图,今人及子孙后代得以了解当年原状,这真是无价之宝。《〔光绪〕海门厅志》的另一特点是在“详”——如文庙的祭祀过程,海门的多本志书,唯周家禄这本,记载得如此具体、清楚、翔实,这是具体历史场景的纸上再现,难能可贵。《续海门厅志》和民国的两本志书,基本记载了民国改元、清末民初的情况,但欠具体和全面。
另外还必须提及的是两本诗集。一本是最能反映沙地文人诗作的《师山诗存》,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为海门第一部诗歌总集,编者茅炳文,字禹门,海门人,出生在清嘉庆年间。《师山诗存》共收作者182人,诗选590余首,作者附有小传。另一本叫《海门诗钞》,周雁石辑录。文史学者、藏书家周雁石(1894—1959),祖籍太仓,出生于海门茅家镇。他在1928年夏天从上海东方图书馆借得南通杨述臣先生所编之《五山耆旧集》(前集、今集)24册,用整整一个暑假,将所有古海门县人士的诗,全数钞出,自明至清,总计71人,380首诗及《东洲文集》2则、《山堂肆考》1则,全部是有关于海门之作。此书108页,4.5万余字,自后周显德五年设县以来,迄清康熙十一年废县为乡归并通州,数百年间之诗词荟萃于此书。周雁石和茅炳文,这两个不同时代人的相互接力,为海门整理和疏通了一条诗歌的长河。至于咸丰以后,周雁石在《海门诗钞》的“缘起”中说,只有等待来者了。
正是有了以上述几位为代表的、在历史上留下了姓名或没有留下姓名的海门先贤,他们怀着对家乡的无限深情和对后辈的极端负责,以自己的德识才学和勤奋执着,为曾经被裁去县级身份的海门,留下一部绵延不断的历史,留下了一部综合完整的历史,留下了一部感动子孙后代的历史。《海门传》就是在这样厚实的基础上,通览海门各部志书及相关古籍今著,旁及各种乡邦文献及海门党史、革命史、烈士传的有关著作……前后历时5年多,终于成书。《海门传》仅仅是串接了9本志书,仅仅是为进一步叙述、挖掘海门历史和研究、认识海门历史开了个头,期待后来者有新的发现、新的发展,出新的作品、新的成果,那是我进一步的期待和期望。
廖鸿荃曾在《〈静海乡志〉序》中说:有了此志,乡人就能追溯历史,知道某条河边某处丘上,祖先们曾经钓过鱼、踏过春;某处里巷某个结社,祖先们曾经碰杯为欢,友情融融。后来者中,一定有寻根故土而敬畏先辈、效仿楷模而奋发向上的人。周雁石在《海门诗钞》的“缘起”里写道:愿我海门的仁人君子,不忘故土,要知道家乡的文献之美,历来如此。要进一步学习海门的经典要籍,砥砺前行,不断对海门文化有所贡献,与先辈后前辉映,为本邦再添光彩。
大江东去,历史总是后浪紧随前浪奔涌向前,愿我们共同致敬先贤,期待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