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了不起的张謇 不一样的研究
——《开路先锋:张謇》读后

2022-08-05吴声和

江苏地方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张謇南通企业家

◎吴声和

(江苏南通 226000)

研究张謇的学者众多,成果丰硕,罗一民先生的《开路先锋:张謇》却让我耳目一新。作者通过不一样的研究,给我们还原了一位了不起的张謇的鲜活形象。

一、了不起的张謇

回望中国历史,每个时代都出现一批觉醒者,而最能凸显觉醒者精神的往往是在社会大突变的年代,比如终结皇权统治向共和政体转化过渡时期,孙中山、黄兴、康有为、梁启超、张謇……

张謇的伟大在于他是跨时代的先锋,中国的、世界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他饱览在目,个中经纬流脉谙熟于心,拯救治理天下大志在胸。

胡适先生说:“张季直先生是近代中国史上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这样的一个人是值得一部以至于许多部详细传记的。”

毛泽东主席告诫我们:提起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四个人不能忘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作为晚清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的人生之路山长水远,张謇的强国之路筚路蓝缕,张謇的新政之路呕心沥血,张謇的自治之路闳识孤怀。

从1868年初试科举到1894年魁甲天下,张謇一路走来,坎坷不定,崎岖不平。然国忧外患,使登临学优则仕的张謇平添了诸多忧虑。对张謇来说,高中状元,并不是功成名就的终点,而是全力追逐强国梦的新起点。

张謇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脉络:爱国先要救国,救国必当强国,强国重在富国,富国依靠实业。一是舍己为公,以身许国;二是经世致用,务实求真;三是不忘初心,圆通相处。

1895年到1915年这二十年,是张謇在政治上最为活跃、用力最多、也最有成就的时期,亦可称作张謇政治活动的鼎盛时期。他秉持强国富民理想,活跃于朝野,奔走于南北,立足江苏、背依东南、搅动全国,为中国政治的正向演进和历史转折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謇苦心、精心、全心把南通打造成“中国近代第一城”,是为了实现他建设一个新世界雏形之志,以雪中国地方不能自治之耻,实际上也是要为中国打造一个能与世界先进国家城市相媲美的现代化城市样板,以示范引领中国走向繁荣昌盛。

作者说,要真正看懂张謇,看透张謇,要抓住关键,抓住主线,然后再一层层地往下探究。这条主线或者说关键点,就是张謇的爱国主义精神。

张謇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同时他和一般的爱国主义者不一样。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得特别牢固,可以说深入他的灵魂;并且,他将爱国主义思想不懈付诸行动,内化为一生的追求,持之以恒,百折不挠。通过爱国主义这条主线看张謇,看他做学问,投身实业,建设城市,参与政治,兴办教育,我们就容易看懂、看明白了。

唐闸大生码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网)

纵观张謇一生,他始终把爱国放在首位。他的爱国追求,实际上是救亡图存、强国富民,希望中国尽早尽快迈上现代化发展道路。他兴办实业、热心政治,均是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社会的进步,均出于非同一般的爱国情怀。只要能救国强国,无论是经商办厂,还是当官从政,他都愿意做。他既是实业救国者,也是政治救国者;他既是优秀的企业家,也是杰出的政治家。作者以渊博的学识、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着力将张謇研究推向新的层面,还张謇一个历史真实的政治家身份,这是研究张謇一个重要的学术贡献。

这就是作者眼里的张謇,了不起的开路先锋。

二、跨世纪的传承

近百年后,作者主政张謇区域现代化实践基地的南通,同样是一个世纪始初的年代。时代背景不可同日而语,但现代化治理要素与内在发展规律往往有着历史的相似。《开路先锋:张謇》的作者罗一民,在其到南通市担任市领导之初,了解到张謇的地方治理曾经是近代中国的一个典范,张謇的治理理念、治理能力在那个时代是一流的,是现代化的,包括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作为地方主要负责同志,罗一民带领一班人,拂去张謇身上的尘埃,擦亮“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名片,有力推进了张謇治理理念的传承与弘扬。

时代和环境不同了,但在南通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仍然有各种拦路虎。只有立足人民和国家的宏愿,依靠坚定不移的意志与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改变这片土地,才能真正展现当代共产党人的聪明才智,才能更好地建功立业,体现党的意志,实现人民的愿望。

作者从张謇觉醒开拓自信中坚定了南通治理和发展的信念。于是,在偏处一隅、名为南通而实不通的南通,跨江大桥飞架南北,从此告别“难通”;沿江沿海发展战略实施,“东方大港”推进建设,都与张謇当年抓住一个“通”字建模范县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脉 连。21世 纪的南通,在争创民营经济大市、开放型经济跨越、提升城市形象,以及探寻南通快速稳步发展的动力中,推出一系列强力举措,开展南通精神大讨论,提炼南通城市精神,激发南通人民的历史自信,凝聚自强崛起的信心力量,使南通奋起直追,进入江苏发展的前列板块。党委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夺取一个个胜利,留下一串串可歌可泣的业绩。这是在党中央和江苏省委坚强领导下,秉承张謇早期现代化的实践和理念,使曾经在20世纪初创造“中国近代第一城”辉煌的南通,在21世纪初又呈现在全省乃至全国争创一流的喜人态势。

习近平总书记盛赞“南通好通”。一个“通”字,为南通正名,地缘通了,通往苏南,通往上海,通往世界大舞台。百余年前张謇为南通所做围绕一个“通”字,通港、通码头、通文脉。21世纪伊始,南通建设大桥,汇通四海,发展理念通了,包容汇通、敢为人先的南通迎来新的大发展。

作者在南通传承张謇人生事业奋斗价值理念,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在21世纪头十一年创造了跨越式发展的新南通现象,奠定了南通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苏省原副省长王湛说:“罗一民不仅有深厚的学养,更重要的是他在南通的工作经历,他把自己的青春才华、政治智慧奉献给南通这片热土,献给南通人民。”

三、不一样的研究

深厚的学术修养是作者研究张謇的底蕴,而主政张謇家乡的经历,也让作者对张謇的认识有着特殊的历史情结与感怀。时代的召唤,历史的感应,爱国爱民的激情,以及建功立业的情愫,让作者对张謇有了不一样的研究。

张謇铜像及其名言(图片来源:视觉江苏网)

作者对张謇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主政南通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的十一年;二是深入理论与学术研究交流的十一年。

作者研究张謇有着历史的自觉。他认为,历史的发展在我们回望时总是会给人们启迪。历史车轮在上个世纪初缓缓碾过,在南通这座城市留下一道深深的车辙,一个模范县,一个世界现代化雏形是这个历史轨迹的变化,蕴含着时代发展的逻辑。于是他关注张謇,初来南通就找到南通博物苑专家赵鹏,参观张謇时代的遗迹,找来张謇的书和大量研究张謇的书刊文章认真研读,了解到张謇这个人为什么能完成个人灵魂的转换与脱胎换骨,变成一个我国现代的、具有救国理念的政治家。著名出版人、文学博士蔡玉洗说:梁启超、胡适这些人,当年提出了很多西方的思想和西方的治国理念,包括改革开放,但都局限于纸上谈兵。而张謇为我们现在社会转型的走向和变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借鉴。学习—研究—实践,作者的研究一开始就有着强烈的理念传承色彩,也成为一以贯之追求的方向。

作者论说张謇实事求是,以据析理,客观敦厚,不拔高,不牵强附会。张謇离不开时代的束囿,摆脱不了开山拓水一路羁绊。因此,作者把张謇放到时代的历史坐标上,全面系统考证张謇个人成长史,有血有肉地找到中国知识分子觉醒的生命力,寻找到绽放这种现代化治理自信的源头。作者讲述的张謇生动鲜活,克服了碎片化,摆脱了单纯档案考证,从历史与人物的故纸堆里剥茧抽丝,推出了一个鲜活的企业家开拓者形象。

作者写张謇实业道路的选择和实业拓展过程的艰难,始终围绕建设现代化城市和社会雏形这一主题,在重大事件发展过程中展现张謇的卓越智慧,开风气之先的风格塑造,克服艰难险阻、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的风采,乃至失败的真正内涵。这种研究,置张謇于中国历史转型和人类文明艰难进程的大历史环境叙述评价,以张謇历史聚焦中国近代历史,尽可能地超越“成王败寇”评价标准,超越张謇自我评价,超出一般人性的历史洞察,还原历史人物原貌。

真正的爱国者会抱着向死而生、舍身为国的无畏胸怀做救国爱民的事业。作者以大量的论据阐述张謇兴办实业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正是这种伟大精神的支撑,张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克服千难万险,朝着既定目标,义无反顾,锲而不舍,勇往直前。作者对张謇的商业道德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当代企业家需要“补钙”的核心问题、灵魂问题。这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今企业家的根本要求。作者的研究选取角度准,立论高,论据足,论证有力,评析张謇经营管理企业的理念风格,深入浅出,条分缕析,让人诚服。

作者通过研究和交流,为学习与研究张謇企业家精神、弘扬张謇的时代价值,开辟了新的境界。这种厚植历史文化的远见卓识与长期坚持不懈的研究推介,为南通积淀了巨大的精神文化底蕴,为南通更好更快发展储备了宏大的文化动力。

作者以富有学术性、时代性的研究,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重要指示作了理论与实践的阐释,同时身体力行在江苏、北京、上海、海南等地传播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并牵头成立江苏省张謇研究会,为张謇企业家学院培育储备师资力量,推动张謇企业家学院打造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学院与精神家园,吸引全国优秀企业家感知南通、青睐南通、投资南通,为南通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机缘。

深厚理性的学术素养,理念传承的真情实感,对张謇企业家精神当代价值的深入思考,均为作者对张謇的研究打上了独特的印记。

张謇说过:“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作者在不断的研究和传承中,找到了张謇生命力绽放的力量,也找到现代化治理研究的自信源头。对作者而言,无论研究或者传承,都是对生命和历史的尊重;都是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都是不断彰显文化自觉、历史自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党一生的追求。

猜你喜欢

张謇南通企业家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教育家马相伯与实业家张謇的爱国情谊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陈锦石:传承张謇精神 成就事业荣光
百企结对 携手并进:南通展现时代担当 致力推动跨江融合
对话“疫线”企业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改变危机唯有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