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百年认识与经验启示

2022-08-05吴小二

中国军转民 2022年13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矛盾现代化

吴小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不断为人民谋幸福生活;不断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这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也是当代和未来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基本遵循。党的百年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结合具体国情实际,灵活运用、科学决策,这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在新时代,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点,准确把握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的飞跃式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近代中国由于长期封闭僵化,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苦难在不断加深。值此国难当头,一大批仁人志士上下求索,致力于民族的救亡图存。在经历长期的革命失败过后,历史和人民共同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党始终坚持科学分析近代社会的发展现状,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制定正确的革命纲领。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党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生产的需要,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实践证明,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并根据矛盾制定方针政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中华民族是拥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古老民族,曾在历史上创造过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中华古代文明,为全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浪潮中。值此国难当头,一大批先进分子艰难求索、舍生取义,试图探索出一条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但均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来说,“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社会落后。”直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一声炮响,给渴望自由解放的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随着中国革命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党成立伊始,就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原理来洞察时代、分析国情。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三座大山”压迫的矛盾。近代中国复杂混乱的基本国情,必然产生各种利益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党科学判断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等的剥削压迫,均是依附于帝国主义而存在。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孕育产生了我们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得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分两步走的科学规划。

中国共产党根据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来确立根本任务和制定革命纲领,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和方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原理,正确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明确我国当时存在的社会主要矛盾,并牢牢抓住重点,坚持以矛盾为导向。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一个独立的新中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没有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的近代以来的现代化梦想无从谈起。毛泽东强调:“没有一个独立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社会主义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没有广泛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建设不可能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实际的科学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的矛盾变化进行了科学的认识和准确地把握,明确了在建设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当前工作的主要任务。

1956 年,党的八大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孕育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来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的优秀品质。党作出了:“人民对物质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和当前经济发展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是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判断。党的八大认为近代中国这百年以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所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就是积极推进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尽快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从生产力低下的农业国迅速建设成为生产力先进的现代化工业国家。

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明确当前阶段面临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实践再次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党之所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科学把握住了我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不断在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正确道路上前行。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矛盾原理,科学分析国际形势和中国国情实际作出改革开放的科学决断。四十多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华民族实现了富起来的伟大飞跃。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迅速关注人民呼声、顺应时代发展,实现了当代中国在新时代的新的跨越式发展。

(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科学分析我国社会当前的基本情况,准确把握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我们党在充分肯定八大阐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论述了我国在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全会把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来明确现时代的根本任务,从而科学制定方针政策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条重要经验。

改革开放实现了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伟大变革,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理的历史进程。党在这一时期面临着主要任务就是不断提高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党和国家最主要的就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邓小平指出:“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搞好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并且强调一定要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否则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党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和根本任务,是关乎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前途命运的重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党牢牢把握主要矛盾是党的事业发展进步的制胜法宝;是当代中国兴旺发展的关键一招,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第二次伟大飞跃的决定性因素。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始终坚持科学分析社会基本问题、把握主要矛盾的光辉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领航掌舵、举旗定向,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站在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交汇点上。

在新时代,习近平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当前历史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也是新时代之所以区别于过往时代的重要标志。这一重要论断,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统揽全局,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指明了方向。

具体分项目标为:在教学内容上,将计算思维的培养融入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不仅为计算机基础教育提供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更高的目标,也为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提供经验和参考。在教学手段上,开展慕课与翻转课堂混合教学的实践,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深入学习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展形成性评价,更科学、客观地衡量学生学习的状态和进度,做好每一步骤的及时反馈,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得到真实的评价,同时,也有利于对课程开设质量进行基于数据的准确分析和科学评价。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致力于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人民政党,始终坚持物质、精神、生态等等协调共同的新发展理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包括了对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的需要;也包括了对绿水青山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向往。而我国当前发展的现状是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精神文化产品与之相比处于落后状态,并且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下,不同程度忽略了环境的承载能力。这些都是与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不相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顺应人民呼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的工作重点。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启示

矛盾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整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主线所在。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运用矛盾原理来分析问题、制定战略,从而推动全盘工作的顺利进行。百年的实践历程,蕴涵着党始终坚持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启示,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始终坚持党的坚强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准确把握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宝贵经验总结。

(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在党的紧紧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精准施策,成功取得一系列伟大历史性成就的百年历史中,首要的经验启示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双重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一百年来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领导核心,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

新时代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不断向前,其中最基本的原则遵循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是我国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前提。在新时代,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原理来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并坚持矛盾前提来规划现代化建设蓝图。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主要矛盾变化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破解化解社会矛盾的难题,才能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格局中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更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一以贯之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坚持改革开放,争取在新时代取得更大的历史功绩。

(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一百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一系列辉煌的历史性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并在后来时代为广大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坚持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在资本主义阶段的特殊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系统、最严密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始终坚持同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因而始终得以与时俱进以及蕴含着不可超越的包容性、进步性、正义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一切发展创造,都是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

中国近代的历史铁一般的证明了,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进程,就没有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成就。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克服一切困难挑战的制胜法宝。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启示,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在任何历史时期、任何具体实际之下,都要坚持、发展、捍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三)必须准确把握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一贯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在带动党和国家的全面事业,注重倾听人民的呼声和分析当前社会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指引,善于坚持运用矛盾原理来分析社会的矛盾发展变化。始终坚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带动盘活全局的工作。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了然于胸”。在新时代,我们党不断坚持抓住主要矛盾,坚持系统观念和全局观念,不断开辟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这一重大判断,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原理,结合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的得出的重要结论。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是我国当前新发展阶段的重要立足点,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新的落脚点。这个变化要求我们在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来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关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关注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卫生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经验启示,就是始终坚持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这个变化要求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关注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卫生。在我国生产力获得重大发展进步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生产力发展在不同产业、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发展不平衡,所以我们党对我国社会矛盾准确把握是完全科学的、正确的。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一部不断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等各个历史时期的辉煌成就,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党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原理来分析社会现实。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断坚持运用矛盾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指导实践,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蓬勃向前,努力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飞跃式发展。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矛盾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强化课程思政理念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