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基于在线互动教学的作业设计及实践

2022-08-04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减笔者目标

张 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蔷薇小学

一、 研究背景

(一) 现实背景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2022年上学期上海市中小学生重启了线上学习。出于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考虑,教师在教学中要严格控制互动的时间,尽量减少学生的读屏时间。而在“双减”背景下,学生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也受到了严格的控制。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知道练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检验课堂成效的一个直接方式。如何在当前背景下既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又能强化学生的练习成效,进而提升学业质量,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二) 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结合当前线上教学班级的实际情况反馈来看,学生的语文练习完成得不是很理想:不仅书写水平发生了一定的下降,而且学生的练习完成质量也不是很高,部分学生要经过多次订正才能完成。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线上学习和课堂学习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课堂集中学习,教师可把握氛围,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而线上学习氛围不浓,学习习惯无法得到教师的关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主要从练习的精选、精讲、精评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力求通过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及时反馈作业完成情况,创新讲评方式来解决当前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 在线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现状

在线教学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部分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往往会忽略现实状况的改变,故而在作业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作业形式相对单一,内容缺乏创新性。教师设计的一些常规作业主要有词语抄写、课文默写等,在线上教学互动时会设计词语默写、课文背诵等内容。从短期来看,这样的内容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能起到巩固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机械的课堂练习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二,作业的量大,重复性的作业居多。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没有进行合理的筛选,也没有认真分析每项作业对应的作业目标。这样的练习设计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第三,现阶段的线上作业设计较少体现探究性、过程性和长周期。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缺少长期规划,在语文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师当日布置的作业,这种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鉴于在线教学中练习设计的现状,笔者结合我校的线上教学模式,对在线互动教学的练习设计进行了新的尝试。

三、 基于在线互动教学的练习设计

当前开展线上教学以来,我校采取的线上教学方案是“空中课堂+直播互动平台+闵智作业”,通过多途径整合的方式,来解决学生在线学习的难题。小学生上语文课的模式是空中课堂20分钟,班级直播互动15分钟(图1)。线上互动使用的平台是企业微信。教师使用企业微信的功能可以实现直播教学,同时还能借助评论区发言、现场连麦等功能实现线上教学的实时互动。互动的主要内容是练习的反馈、知识点的回顾整理、练习巩固、拓展延伸。学生提交作业的平台则是“闵智作业”App。笔者主要结合现有的市“空中课堂”练习资源,充分利用互动平台的功能,以减量增效为目标,在线上教学期间语文线上练习的选择、讲评和批改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图1 语文课线上教学模式

(一) 依据课时教学目标,精选练习

这里的“精”体现在作业的选择和提炼上。作业其实也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笔者主要围绕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来确定每课时作业的选择。在制定单元目标时,我们主要将其分为常规作业目标、重点作业目标和学期作业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单课作业目标。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猫》为例,在教学中,笔者主要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单元练习目标下的单课时目标(表1)和“空中课堂”的教学内容,分别从语文课后习题、语文练习册以及市作业资源中选择练习例题。

表1 单元练习目标下的单课时目标制定

(续表)

在练习的选择中,笔者主要以单元作业目标为选择标准,尽量做到精简练习。在互动教学中,笔者将第一、第二、第五题作为互动的主要内容。其中,第一、第二题作为常规作业,学生在预习时就可以完成这样的基础练习。教师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互动中进行反馈和评价,从而让学生对字词等基础内容进行巩固(图2)。

图2 基础练习示例

而第五题在课后作业、练习册和市作业资源中都有呈现,这道题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情感的,同时也体现了单元重点作业目标,因此本题就成为本课时的精选练习,作为本课时的课后作业,并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互动时将其作为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通过对线上互动题目的精准选择,避免了搞“题海战术”,学生得以将自己的精力运用在完成精选的题目。通过少而精的题目,不仅能让学生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还大大节约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从而达到减负的目的。

(二)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精讲练习

这里的“精”指的是作业讲评的精细度。开展线上教学以来,笔者通过分析学生作业发现,课上讲评过的练习,学生再订正时还会出现错误。其原因在于线上教学时学生面对的是电脑或平板,缺少了一定的约束性,注意力也就无法提升。当然,在讲评练习时,教师多处于自己的上课节奏中,很难及时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而良好的线上互动能提升师生之间交互信息的准确性 。

以《猫》这篇课文中第一课时布置的精选作业为例(图3),笔者在第二课时的互动中进行精讲。在此次的练习讲评教学实践中,笔者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的“讲”为主的模式,结合从“闵智作业”教师端了解到的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挑选出“瑕疵”作业和“完美”作业,并以PPT的形式呈现出来(图4)。笔者先让学生来“找茬”,指出“瑕疵”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大大提升,而且他们能从不同的层面找出作业的问题。在这样轻松的“游戏”过程中,学生也更明确了自己作业的问题所在。接下来,呈现“完美”作业,通过现场连线“小老师”,进行作业的点评,这其实也是总结答题要点的一个过程。而其他学生也能以评论区发言的形式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模式的练习讲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学习更投入,认清自己在做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图3 精选练习示例

图4 线上练习讲评课过程

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更能沉浸式地学习,化身“小老师”,班级同学互相答疑解难。这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以学生为主体优化作业讲评,可以由一道题衍生出一组题甚至一类题,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找到解题规律。让学生参与讲评,也是让其经历了一个认真准备、反复思考的过程,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还能提升课堂效率,达到增效的目的。

(三) 借助“闵智作业”平台,精评练习

这里的精评,指的是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个性化的批改。作业的批改与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作业实施中的重要环节。线下的教学,教师更多的是采取面批的方式,直接指出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并让学生当场订正,效率相对较高。

然而,线上教学的局限之一就是教师无法当面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作业的完成进度。所幸当前的线上教学有“闵智作业”平台的助力,可以克服这一困难。“闵智作业”是一个智能教育平台,有丰富的题库资源。教师可筛选题库资源或自定义来布置作业。平台自动批阅或人工点评作业,生成集体或个人数据报告,有利于教师掌握学情,实现差异化教学,减轻教学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学生可通过“线上作答+拍照上传”的方式完成并提交作业,学习薄弱点得到解决,订正纠错,完成个性化学习,实现减负增效。

在线上教学期间,笔者主要在“闵智作业”布置自定义作业,对布置的精选练习进行评改。由于线上学习的特殊性,笔者在作业的评改方面更注重精细化。

1. 关注作业过程,触发内驱力

“闵智作业”平台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清晰地记录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订正时间及订正次数。而这些不同的维度也正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体现。因此,在进行作业评价时,笔者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在每次线上互动时,笔者会分别从提交作业时间、订正率、正确率、书写等方面来对学生前一天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反馈,也会集中展示一些优秀作业,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内驱力,使之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2. 细化作业维度,关注差异性

在作业的评改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简单的A、B、C、D这样的等级只能告诉学生学业的结果,而难以让他们找到改进作业的方法。笔者主要借助“闵智作业”平台的自定义作业功能,通过添加评价维度(图5),通过个性化的评价语言让学生明确自己作业的问题所在,更直观清晰,也有助于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订正,及时弥补学习上的不足之处。比如,在完成习作练习时,学生作业呈现的问题有一定的差别性,通过添加评价维度,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盲点,从而精准地指出了问题,学生在订正作业时目标就更加明确。

图5 练习评价维度设计

同时,笔者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并不局限于当次作业的表现,而是依据“闵智作业”平台的作业日报、作业周报的反馈数据,分别从学业质量和作业习惯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和反思,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真正做到以学定评。

四、 教学成效

由于笔者在线上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作业内容进行了精选,学生的作业量相对减少,从而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更多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作业。尤其是班级中的一些学困生,不仅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作业的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升。随着课堂练习的精讲主体的改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更集中,学生在评论区的发言更加积极了,更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到作业的评价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也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学与评的能力。无形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在提升。

五、 总结与反思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深知作业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线上教学阶段,我们充分整合市作业资源,将其和班级学情、教学目标相结合,通过精选题目,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和作业时间,达到减负的目的。同时,充分利用线上学习平台,通过创新手段,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升线上练习讲评的效率,达到增效的目的。教师借助多元评价手段,如在线批改、输入个性化的批语、使用语音互动等功能,使作业批改因借助信息技术而更加高效,同时也能做到对学生的线上练习及时反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多种手段并举,优化线上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线上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并结合班级学情的变化,在作业设计中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自己作业设计和作业评价的能力。

猜你喜欢

双减笔者目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我们的目标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性能相差达32%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