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环境改善的城市化质量评估方法优化与实证研究

2022-08-04康舒穆怀中

生态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辽河流域城市化指标体系

康舒, 穆怀中

基于生态环境改善的城市化质量评估方法优化与实证研究

康舒, 穆怀中*

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 沈阳 110036

为了在城市化质量评估中侧重性体现生态环境改善的影响, 构建耦合生态环境要素的城市化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以辽河流域地区为例, 定量分析城市化发展质量并分析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耦合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 城市化质量和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在不同时期协同变化趋势不同, 辽河流域地区城市化水平逐年递升, 生态环境质量则波动式变化; 纳入生态环境要素的城市化质量评估能够更为全面综合体现城市化发展状况, 并能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

城市化质量; 生态环境改善; 辽河流域

0 前言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城市化步伐也逐渐加快。在1978年和2014年, 我国的城市化率分别达到17.92%和54.77%[1]。就统计数据而言,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准, 而与此同时, 国家对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改善的要求达到空前的高度[2]。生态环境改善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 一方面, 城市化过程能够通过发挥规模效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人口素质和城市管理水平等途径, 优化生态环境并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而另一方面, 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资源消耗、地域扩张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会带来生态环境恶化, 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过程、结构和功能, 甚至引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退化、土壤侵蚀和荒漠化、生物入侵等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在此背景下, 研究城市化发展质量过程中就需要合理并有侧重性体现生态环境方面的要素, 才能更好地指导城市化高质量发展。

目前国内对于国家、区域、城市群、省市等尺度[3-6]的生态环境、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价等均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此外, 对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也研究颇多[7-9]。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 大多研究通过构建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方式来进行相关研究和评价, 但是评价体系中考虑的要素越来越全面, 从生态系统的机构、功能、和协调度等方面来构建生态环境评价体系[10]; 在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价方面, 通常研究中也基于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提高指标可信度和全面性方面来提高城市发展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此外, 在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关系研究方面, 利用多种方法, 包括耦合协调分析[11-12]、脱模模型分析[13-14]、PSR与GCQ模型运用[15]、交互胁迫关系验证[16]、库兹涅茨曲线分析[17-18]等, 研究了不同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协同关系等。通常认为,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二者耦合协调发展过程存在波动性[19]。

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但, 目前在城市化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中对于生态环境要素的体现缺乏侧重性和突出性, 大多数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价研究中的生态环境相关评价指标对实际生态环境改善的体现性有限。随国家和地区对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要求日益增高, 同时在相关文件中对水、大气、固废等环境的改善程度都有具体需求, 如达标率、排污削减量等, 但上述方面在目前的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中的体现并不充分和直接, 进而会导致城市化质量评估结果难以满足国家对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具体要求。因此, 亟需扣合国家对地方的生态环境改善需求, 合理筛选生态环境评估指标, 将其纳入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价体系中, 从而将生态环境改善作为重要约束来综合评估城市化发展质量。

本文以辽河流域为研究区域, 辽河流域是我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流域之一, 且其流经区域, 尤其是辽河干流流经辽宁省多个城市, 这些地区是我国短时限高强度的城镇化地区,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构建耦合生态环境要素的城市化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定量分析城市化发展质量并分析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耦合变化趋势, 从而提高城市化质量评估的合理性和指导性。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

辽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图1), 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西南部, 包括辽河干流和浑太(浑河、太子河)两大水系, 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 流域面积21.96万km2, 辽河全长1345 km。辽河流域地势大体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 形成中部辽河平原。辽河中游为冲积平原, 海拔200 m 以下, 下游平原海拔在50 m以下, 地势低平易涝。辽河流域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主要为辽宁省中部城市群, 这一区域以能源、冶金、机械、和建材等工业类型为主, 城市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污染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的负荷较大[20], 根据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公报, 辽河流域水体为中度污染。辽河流域面临生态环境改善和城市化发展的双重压力, 因此作为本研究的实证案例研究区域。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结合对于传统城市化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分别基于客观性、系统性、和可比性原则构建相应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分为三个层别: 总目标层、子目标层、和指标层。

基于上述指标体系的构建, 使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AHP)都能用于确定指标权重, 相比而言, 熵值法客观性更强, 能够有效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 在诸多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具体赋值和计算步骤为:

(1)构建判断矩阵:=(x)*n(共有个样本和个指标)

图1 辽河流域行政区域图

Figure 1 The location of Liao River Basin in China

(2)对判断矩阵中的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归一化”处理, 得到标准化后的矩阵B。归一标准化方法使用极差法, 分正向指标(数值越大指标越好)和负向指标(数值越大指标越差)两类分别对应公式进行计算:

B=(x–minx)/(maxxx) (正向指标)

B=( maxxx)/(maxxx)(负向指标)

(3)计算不同指标的信息熵Hj:

(4)计算不同指标的权重值Wj:

(5)计算城市发展质量或生态环境综合指数Si:

1.3 传统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传统的“城市化”发展特征在于人口的城市化迁移、非农职业的增加、社会生活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等方面, 具有较为明显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因此, 本文中对于传统城市化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共涉及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等三个子目标层。并且, 参考东北地区已有的研究[21], 整合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各指标出现的频率高低来进行排序, 同时结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 取部分排在前列的指标构建传统城市化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以及城市发展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过程如1.2所示, 权重计算原始数据来自辽宁省统计局统计信息(http://ln.stats.gov.cn/tjsj/), 查询范围为2010年到2019年, 部分缺失数据通过移动平均法补齐。指标体系见表1。

1.4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中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基于已有研究中对于生态环境评价的相关指标。此外, 按照国家生态环境部对于不同地区和流域的相关生态环境统计情况追加了其它能够直接反映生态环境考核的指标, 分为水体环境、大气环境、固废处置、和其它等四个子目标层, 共包含了17个生态环境指标。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各指标权重值见表2, 各指标权重值以及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计算过程如1.2所示, 权重计算原始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https://www.mee.gov.cn/hjzl/sthjzk/)和辽宁省生态环境厅(http://sthj.ln.gov.cn/), 查询范围为2010年到2019年, 部分缺失数据通过移动平均法补齐。

1.5 综合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将1.3和1.4部分中的所有指标加以综合后, 得到综合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中, 传统城市化发展发展质量赋予权重0.4, 生态环境状况赋予权重0.6, 将1.3和1.4部分的综合得分乘以各自权重权重并加和后, 得到综合城市化质量得分。

表1 “传统”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表2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1.6 数据来源

辽宁省以及各地市可利用的2008年至2018年近10年的年鉴统计数据, 并结合生态环境部和辽宁省的年度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生态环境统计年报中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辽河流域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估

2008—2018年间辽河流域城市化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变化情况如图2, 城市化发展质量呈现逐年递升的趋势, 但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增长速度在逐步放缓, 其中, 2011年与2010年相比, 城市化发展质量增长了21%, 而2018年与2017年相比, 城市化发展质量则增长了2.86%。马红梅等(2020)[22]以西部11省为研究区域, 使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对其城市化发展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 得到我国西部11个省的城市化发展质量演变趋势(图3), 也呈现逐年递增。可以看到, 全国性的城市化进程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激励, 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是较为显著的。此外, 辽河流域地区和西部11省的城市化发展提升速率也呈现一致性, 即从2015—2018年间相较2008—2015年间城市化发展提升速度放缓。

对于我国其它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质量也有研究, 但通常并未从长时间尺度序列上进行系统分析, 如有学者[18]对珠三角地区2014年的城市化质量进行了评价, 方法与本研究类似, 其得到的广东省不同地级市的城市化质量综合指数, 其中深圳市排名最高, 综合指数达到0.6477, 高于本研究辽河流域同时期的城市化质量综合指数(0.5875), 这与我国南北方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情况较为吻合。

上述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评价过程中, 并未对生态环境的状况做到有侧重性的考量, 基本是从人口、经济、和社会城市化的角度来进行综合评价, 得到的结果呈现一致性较高, 且东北地区与西部地区、以及南方地区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性, 整体发展趋势与国家高速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极为契合, 而因各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策略的不同, 区域之间的城市化发展质量呈现差异。

2.2 辽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008—2018年间辽河流域生态环境指数的变化情况见图4, 2008—2011年间生态环境指数呈现递增的趋势, 2011—2012年间生态环境指数呈现一定的降低。而从2013—2018年间则生态环境指数重新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 这可能与辽河流域内国民经济转型有关。以辽宁省为例, 截至2014年, 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41.8%, 比“十一五”期间提高3.1个百分点[25], 消费的占比超过了投资, 从源头上减轻了污染排放。可见, 与城市化质量综合指数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的是, 生态环境指数则会产生一定的波动。

图2 辽河流域地区城市化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年度变化图(2008—2018)

Figure 2 The comparison of the comprehensive indexes of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across different years of Liao River Basin (2008-2018)

图3 辽宁省与西部11省(平均)不同年度的城市化质量综合指数变化

Figure 3 The comparison of the comprehensive indexes of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between Liaoning province and 11 western provinces (average) across different years

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2008—2018年生态环境公报中有关辽河流域的断面水质状况(图5), 在2011年相比2010年III类和优于III类水体比例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劣V类水体比例发生了降低, 说明整体水生态环境状况在发生好转, 而2012年的劣V水体则较2011年又再次发生升高, 而图3中生态环境指数的降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2013—2018年间, 根据辽河流域的水质状况, 劣V类水体比例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升高, 而生态环境指数也在升高, 这可能是因为地区在包括大气、固废、以及其它环境方面做出的正向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水体恶化带来的影响。以辽宁省为例, 自2012年起, 经过不断地治理, 省内的空气质量有着明显改善[26]。2018年, 辽宁全省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96天, 比例为81.1%, 大气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图3)。

图4 辽河流域生态环境指数年度变化图(2008—2018)

Figure 4 The comparison of index of assessing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across different years of Liao River Basin (2008-2018)

图5 辽河流域不同水质比例水体变化趋势图(2008—2018)

Figure 5 The changing trends of water quality across different years of Liao River Basin (2008-2018)

表3 2014—2018年辽宁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级别比例

通过对比城市化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的协同变化情况(图6)。在不同的时间段内, 两者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2008—2013年间, 城市化质量逐年提高, 综合指数呈现连续增长的趋势, 而生态环境指数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 又增加的趋势, 前期研究中[23], 对于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 通常会呈现“U”形变化曲线, 也就是库兹涅茨曲线, 随城市化发展, 生态环境遭受一定的损害,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其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会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进而保持城市化与生态质量改善相互协调的关系。在东北三省城也有类似研究, 舒婷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东北三省城镇化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进行了研究, 生态环境指标分三类共9项。与本研究相比, 其获得的辽宁和吉林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年际变化波动性更大, 与城镇化综合指数的耦合度相对较低[21], 其生态环境指数可能无法较全面地反映真实情况。

2.3 基于生态环境改善的城市化发展质量综合评估

本文将生态环境改善相关指标纳入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 将辽河流域2008—2018年间的城市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估, 评估结果见图7。将生态环境要素纳入到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估体系中后, 城市化质量综合指数在2009—2011年间基本无影响, 生态环境的改善的同时因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相关专项资金的支持会给地区带来了经济的正向促进, 这可能在部分程度上会带来城市化综合质量指数不发生降低; 从2012年开始, 生态环境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化发展指数, 这是因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持续性加大, 对于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工业产值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从而带来综合指数的降低, 但因城市化质量指数和生态环境改善整体上升趋势一致, 因此, 综合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原不考虑生态环境改善指数的变化趋势仍然保持一致。

图6 2008—2018年辽河流域城市化质量指数与生态环境指数协同变化图

Figure 6 The changes of the indexes of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and assessing the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Liao River Basin from 2008 to 2018

图7 辽河流域2008—2018年城市化质量指数与综合评估指标变化趋势图

Figure 7 The changing trends of the indexes of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ng indexes of Liao River Basin from 2008 to 2018

3 讨论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相互制约与协调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为了完善城市化质量过程中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 本文以辽河流域为例, 探索城市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 同时为合理制定综合城市化质量发展评价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基于对不同时期城市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关系的分析(图2和图4), 得到两者存在相互制约、又相互耦合的作用关系。城市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存在复杂的响应关系, 同时生态环境改善又是城市化发展质量的重要表征要素。因此, 将生态环境要素纳入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能够更好地反映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水平。对于本文的研究区域辽河流域来说, 该地区从2001年开始, 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政策引领下, 城市化水平得以迅速提升, 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是从2005年开始, 进入“十一五”建设时期后, 国家重大水体专项等项目的实施在水体改善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正向促进作用, 促进2008—2010年间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以持续性改善。之前曾有研究对2000—2010年辽宁省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24], 得到的结论与本文十分类似。而在2011—2013年间, 生态环境指数也呈现了一个短期的“先降低, 后升高”的趋势。此后从2014年开始, 辽河流域地区的城市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改善情况基本达到了协调统一变化的状态。国家和地区在“十二五”和“十三五”建设时期, 除了水环境改善外, 在大气环境和固废环境等方面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支持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从而在水环境状况不能稳定性实现持续好转的前提下, 整体生态环境指数还能产生“整体向好”的趋势。

根据本文研究, 从2005年之后, 辽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达到了一种空前的高度, 从辽河流域的黑臭水体整治, 到流域生态环境重点问题的突破, 再到流域综合整治示范等, 同时在2005—2015年间得到了包括国家水体重大专项等项目在内的大量资金支持, 从而对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和城市化发展同时起到了正面促进作用。此后,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问题得到解决之后, 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速度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滞后, 这也符合地区在处理城市化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矛盾时的常见规律[19]。综上, 生态环境改善与城市化发展在不同时期和阶段会呈现不同的作用关系, 当经济发展处于“粗犷”发展模式下时, 生态环境改善的投入能够带来生态环境的改善, 同时解决城市化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进而在提升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方面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当城市化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达到了一种较为协调的状态时, 生态环境改善与城市化发展达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从而促进地方城市化高质量发展。

结合本文得到的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非线性影响, 以及大量前期研究[16-17,19-20]中对于其它地区开展的类似研究, 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较为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响应关系。低质量的城镇化会抑制生态环境水平的提升, 而高质量的城镇化则能促进生态环境水平的提升。此外, 生态环境水平的改变同时也在反向影响城市化发展质量中的其它指标, 在自然条件、城市文明、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 才能够实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解决城市化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另一关键问题还在解决两者之间“高耦合度、低耦合协调度”的弊端[10], 这一弊端的解决关键在于摸清生态环境改善各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耦合响应关系, 通过“trade-off”权衡分析, 得到地区高质量城市化发展的途径。本研究的一大突出点是通过完善生态环境指标的方式, 将目前我国相关国家政策对生态环境改善的约束在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中有侧重性的体现, 这将对进一步在进行地区城市化发展相关策略制定提供有力的支撑, 因其能够将国家对地方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要求得以切实落实, 而基于已有其他研究的评价体系, 尚不能体现国家对地方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具体约束, 而本研究则弥补了此项不足, 契合当下我国对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需求。

4 结论

本文构建了耦合生态环境要素的城市化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定量分析城市化发展质量并分析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耦合变化趋势, 得到下述主要结论: (1)2008—2018年间, 辽河流域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逐年提升, 通过与西部地区和南方部分省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比较, 时间序列上的变化呈现一定的差异, 同时在城市化发展水平方面, 辽河流域地区优于西部11省发展水平, 而低于珠三角地区; (2)辽河流域地区2008—2018年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变化呈现波动趋势, 在2008—2012年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和上升趋势, 从2013年后则稳步上升, 与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投入有一定关系; (3)将生态环境要素纳入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中后, 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在2008—2012年间发生了部分提升的现象, 而在2013—2018年间, 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则较不考虑生态环境要素发生一定程度降低, 这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达呈协调发展存在关系, 纳入生态环境要素综合评估城市化发展质量对于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 吕有金, 孔令池, 李言. 中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测度[J]. 城市问题, 2019, 12(13): 13–22.

[2] 王奇, 李明全. 中国城镇化的环境影响及其区域特征[J]. 城市问题, 2016, 8(12): 23–31.

[3] 王镝, 唐茂钢. 土地城市化如何影响生态环境质量[J]. 经济研究, 2019, 3(7): 72–85.

[4] 马海涛, 刘海猛, 张芳芳. 不同尺度空间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评述[J]. 世界地理研究, 2018, 27(5): 60– 70.

[5] 陈炳, 曾刚, 曹贤忠, 等.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 28(3): 530–541.

[6] 张荣天, 焦华富. 中国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与优化探讨[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7): 12– 17.

[7] 陈晓红, 周宏浩.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图谱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9): 1171– 1185.

[8] SONG Y, GAO H. A Scheme for a Sustainable Urban Water Environmental System Dur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J]. Engineering, 2018, 4(2): 190–193.

[9] BHASKAR A S, JANTZ C, WELTY C, et al. Coupling of the Water Cycle with Patterns of Urban Growth in the Baltimore Metropolitan Region, United Stat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2016, 52(6): 1509–1523.

[10] 赵晓丽, 曹祯. 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J]. 能源与环境, 2011, 4(1): 89–91.

[11] 唐志强. 城乡融合视野下农村转移人口质量与转移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耦合研究[J]. 农业经济, 2019 (4): 70–72.

[12] LI Y , LI Y , ZHOU Y , et al. Investigation of a coupling model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2, 98: 127–133.

[13] 赵正. 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分析[J]. 城市问题, 2017, 9(7): 48–54.

[14] 赵兴国, 潘玉君, 赵庆由, 等. 科学发展视角下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脱钩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 经济地理, 2011, 31(7): 1196–1201.

[15] 童佩珊, 施生旭, 厦漳. 泉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评价-基于PSR-GCQ 模型[J]. 林业经济, 2018, 40(4): 90–95, 104.

[16] 刘艳艳, 王少剑. 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胁迫关系及耦合协调度[J]. 人文地理, 2015, 30(3): 64– 71.

[17] 王宾, 于法稳.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及时空格局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19, 33(3): 58– 63.

[18] GROSSMAN G, KRUEGER A.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110(2): 353–377.

[19] 毕国华, 杨庆媛, 刘苏.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J].经济地理, 2017, 37(1): 50–58.

[20] 张小光. 辽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J]. 能源与环境, 2011(10): 45–46.

[21] 舒婷, 雷思友. 东北三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分析[J]. 城市学刊, 2018(11): 30–37.

[22] 马红梅, 马闯.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验证及耦合协调发展: 西部例证[J]. 经济论坛, 2020(2): 55–64.

[23] 陈知之. 辽宁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J]. 宏观经济, 2013(23): 84–86.

[24] 邹萌萌, 杜小龙, 张静静, 等.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环境保护科学, 2017(10): 82–86.

[25] 李海鹏, 聂晓愚. 辽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 党政干部学刊, 2015(5): 50–54.

[26] 周园, 韩芳. 着力改善辽宁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建议[J].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1): 89–93.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method to assess urbanization quality ba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ANG Shu, MU Huaizhong*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6, China

To reflect the impacts of the improvement of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a comprehensive index system was constructed. The Liao River Basin was taken as the study area.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across different years wa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and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s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were furtherly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nging modes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in the study area varied. From 2008 to 2018, the urbanization levels of the study area increased year by year, whereas the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different years fluctuated. It was also found that after incorporating the index relative to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to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the assessment of urbanization could be more convictive as the developing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was reflected in a more comprehensive way. The findings would provide valuable guidance for the urbanization with high quality in Liao River Basin.

urbanization qual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Liao River Basin

康舒, 穆怀中. 基于生态环境改善的城市化质量评估方法优化与实证研究[J]. 生态科学, 2022, 41(5): 105–113.

KANG Shu, MU Huaizhong.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method to assess urbanization quality ba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J]. Ecological Science, 2022, 41(5): 105–113.

10.14108/j.cnki.1008-8873.2022.05.013

X22

A

1008-8873(2022)05-105-09

2020-08-20;

2020-1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60115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CRK001)

康舒(1987—), 男, 辽宁阜新人, 博士在读, 主要从事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 E-mail: 592750027@qq.com

穆怀中, 男, 博士, 教授, 主要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E-mail: 349605658@qq.com

猜你喜欢

辽河流域城市化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空间辨识研究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库构建方法
十二五期间辽河流域土地利用及生境维持功能分析
辽宁环保人创新模式治辽河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