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2022-08-04勇红
勇 红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 泰安 271219)
高血压是指当人体机体心脏在行使其基础泵血的生理功能时,其舒张以及收缩流出的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的最大值持续高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正常水准时的病理现象。当患者在长期存在高血压但未经有效干预时会使其血管壁长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进而导致其出现其他血管病变[1]。冠心病则是指直接与心脏形成供给关系的的动脉血管形成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管腔内部体积减小,血流经过的部位狭窄,进而引起其出现心肌缺血等症状的病理现象[2]。
高血压合并出现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出现病变的一种常见类型,是一种后果较严重的全身血管病变。同属于血管病变的高血压以及冠心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密切联系[3]。其中,高血压不及时控制会对冠心病起到较严重的负面影响,高血压引发的持续性增高的血管壁压力会进一步造成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起到激活患者血液中血小板的作用,导致患者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增加,进而增加其出现心肌缺血的风险[4]。现阶段我国多数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对高血压合并形成冠心病的认知不完整并存在较多误区,同时,存在冠心病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较差,这就对患者的心血管健康水平以及整体生命健康安全形成了极大的威胁与隐患。该合并症在治疗时主要以患者的对症治疗为主,主要对其行降压、抗心绞痛以及介入治疗等,旨在缓解患者症状并延缓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在临床中多见于应用氨氯地平进行该类患者的降压治疗,但单纯应用氨氯地平对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形成的斑块中几乎不起到治疗效果,因此针对患者因粥样硬化形成的冠心病应及时给予有效干预,临床上常使用的药物为他汀类药物。两种药物同用在起到降压效果的同时达到溶解斑块的目的[5-6]。本篇文章就对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同用的治疗方案在该血管病变类型疾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时间为始于2020年1月截止至2021年1月,将我院进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共采集数据80例,利用就分组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n=40,记作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极大值为68岁,极小值为59岁,病程周期最长为10年,最短为1.5年,平均病程周期为(5.15±4.25)年;年龄均数为(63.33±5.18)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极大值为67岁,极小值为60岁,年龄均数为(63.37±5.14)岁,病程周期最长为9.5年,最短为2.5年,平均病程周期为(5.25±4.31)年,以上数据经比对后组间呈现出的差距不显著(P>0.05),可以继续开展后续研究。
纳入标准:①经家属全程陪同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知悉全部研究流程的患者。②具有独立沟通能力,意识清醒,具备基础自理能力的患者。③已经签署知情协议书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出现慢性肾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②患有或既往患有重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及存在重大心脑血管疾病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③患有烈性传染病的患者。④呈现慢性病危象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氨氯地平口服的治疗方案,用药频次及用量为每次5毫克,初始剂量为每日一次,即顿服5毫克。
研究组在服用氨氯地平的同时应用与阿托伐他汀钙同用的治疗方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用药频次及用量为每次10毫克,初始剂量为每日一次,即顿服10毫克。
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为6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予以停药处理。
1.3判定指标
观察患者血压、血液中各种脂质颗粒的含量水准、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及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的含量、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比率。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25.0进行比对与检验,t值比对计量资料、卡方比对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若数据组间比对结果存在差异则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比对患者血压改善情况
研究组患者心脏泵血时的舒张压及收缩压的改善水准相较对照组有较大幅度提高,数据组间呈现出的差距较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比对患者血压改善情况
2.2比对患者血液中脂质颗粒的改善水平
研究组患者血液中脂质颗粒的改善水平相较对照组有大幅正向改善,数据组间呈现出的差距较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比对患者血液中脂质颗粒的改善水平
2.3比对患者的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及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的含量
研究组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及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的含量相较对照组存在较大幅度正向提高,数据组间呈现出的差距较显著(P<0.05),详见表3。
表3 比对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及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的含量
2.4比对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比率
研究组患者出现心悸、水肿、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几率相较对照组患者存在大幅度降低,数据组间呈现出较显著的差距(P<0.05),详见表4。
表4 比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比率[n,(%)]
3 讨论
根据既往的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患有冠心病的同时合并出现高血压的患者的比率约占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总数量的50%以上。同时在高血压患者中合并出现冠心病的患者数量占总数之比达到55%。根据临床调研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的患病时间越长其合并患有冠心病的几率就越大。这就表明高血压患者患病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与患者的血管病变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存在一定关联。高血压及其合并患有冠心病的患者群体多见于老年群体,该群体具有身体循环功能减弱、自我恢复能力较差以及对待心血管慢性疾病态度不端的特点,因此对待该类型疾病的特殊群体应及时针对其特点实施改善循环障碍、正向调节其体征以及纠正其错误认知等有效干预措施[7]。
现阶段临床上多应用钙离子抑制剂如氨氯地平类药物代替既往较常用的硝苯地平进行降压的治疗。根据既往实验数据显示,氨氯地平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同时其起效速度更快,可在短时间内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并迅速起到改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的作用,此外该类型药物起效持续时间更长,因此可保障患者用药的有效性[8]。该药物主要通过改善血管内部平滑肌对离子的选择性,高效地减少钙离子的渗透能力,松弛血管避免发生痉挛,从而优化其血管内部血液循环的能力,达到降低血压的最终目的[9]。由于血管循环的减少,因此患者的心肌受到的负荷进一步减轻,其心肌消耗氧气的含量大大减少,从未缓解了患者因长期心肌缺氧引起的心绞痛等症状表现,现目前该药物在高血压合并的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中应用十分广泛[10]。阿托伐他汀钙是一种可以直接减少内源性胆固醇过度分泌的羟甲基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同时其在发挥其基本的降脂功能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对血管内皮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了患者因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引起的动脉栓塞进而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两种药物共同使用,在改善动脉血管血流流通管径的同时使患者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并有效避免患者血管内部栓子脱落引起其他动脉出现栓塞的情况,保障了患者长期服药后期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同时这两种药物在同时使用时,属于钙离子抑制剂的氨氯地平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阿托伐他汀钙作用于血管中脂质颗粒的代谢作用,因此两种药物同时应用的效果更加明显,且起到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同用的治疗方案可在改善患者血压以及血脂等指标的同时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因此可以进行广泛应用,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