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护理及对术后焦虑心理评分影响分析
2022-08-04许荣芹
许荣芹
(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 山东 德州 253500)
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即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由于药物治疗不明显,一般采用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一般采用局麻,在白内障后意识清醒,并容易产生恐惧,还会造成应激反应。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在治疗时应配以较好的护理干预手段,在减少并发症的情况下能够促进患者康复。通过了解老年白内障患者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还应给予对应的疏导,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选取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共30例计60例,就诊时间在2020.1月-2021.1月中,以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本次60例白内障患者中30例为对照组、30例为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模式、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白内障老年患者中年龄值在64-73岁间,其中男性、女性白内障患者比例为14:16,患者类型包含白内障手术、青光眼切除术、视网膜脱落手术患者各计11例、9例、10例。观察组白内障老年患者中年龄值在66-76岁间,其中男性、女性白内障患者比例为15:15,患者类型包含白内障手术、青光眼切除术、视网膜脱落手术患者各计12例、10例、8例。准入标准:第一,均为老年患者。第二,患者均进行白内障。第三,有一定理解能力。排除标准:第一,有精神疾病。第二,急诊患者。经比较,两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做好常规配合以及宣教,比较具体效果。
观察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第一,由护士长进行负责管理工作,带领临床护士在患者接受手术后要对其基本资料和有关术后结果做到了解和掌握,找出并分析麻醉复苏室护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最终制定施行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实施目标。组建(FMEA)小组,由护理部主任、手术室护士长、复苏室护士等组成。要求所有组内成员均熟悉FMEA分析步骤。其中组内各工作人员需要将质量控制标准作为根本依据严格检查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质量,检查中发现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2]。在具体执行阶段首先需要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进行有效提升,医院可采用定期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还可涉及评估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技术操作的内容,进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水平均得到有效提升[2]。
第二,术前心理干预。在手术前通过对白内障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告知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治疗目的、手术意义,并能够及早认知,在此同时通过初步了解麻醉、手术过程,并做好相关准备。针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做好一定疏导,并耐心听取白内障患者的主诉,并缓解其中的焦虑情绪。
第三,术中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因此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在精神紧张时将会出现体温下降、血压升高等不良情况,因此对于手术室护理还应给予抚慰,以此来缓解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做好配合治疗。除此之外,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营造良好环境,并进行麻醉室、手术室的温度调节,应将其保持在22-24°左右[3],在进行体表保温,并给予其他保温措施避免体温降低。在此同时还应做好眼睛保护,由于患者眼睛包扎、视线受阻,因此应加强安全管理并将其送至病房。
第四,心理护理。(1)术前心理护理。在患者接诊前,首先应介绍主治医师、护士长,并带领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在解说白内障患者病因的同时介绍成功案例,确保心理准备充分。在沟通时应注意态度真诚,并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增强患者的信心。通过了解患者的个例情况,根据患者的爱好、性格选择较容易接受的手段,并指导患者深呼吸。(2)术中护理。在手术当日问候患者,并带领患者进入手术室,介绍环境,做好陪伴,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在手术期间如果存在负面情绪,应及时疏导,注重患者隐私,在覆盖相关部位的同时增加患者的安全感。(3)术后护理。通过主动护送,并告知患者手术情况。在给予恰当的结果期待的同时,给予患者关心。在教会患者使用滴眼液的情况下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
第五,做好术后随访。在此过程中应通过进行术后访视,在了解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病情的同时告知患者保证休息,在此同时做好满意度的调查确保效果[6]。
2 结果
通过对常规组和研究组的相关生命体征进行比对,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表1 常规组和研究组相关生命体征比对
研究组患者中精神情况、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治疗后等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效果相对较好(P<0.05)。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相关功能评分对比[n]
治疗后研究组的认知障碍为5.34±2.41,其焦虑、躯体化评分为5.62±1.36,睡眠效率评分为6.06±1.03,睡眠障碍评分为2.12±1.02。通过进行比较,研究组的相关认知障碍等参数优于常规组。
表3 常规组和研究组护理后睡眠相关参数评分分析
3 讨论
目前来说,在医学观念的不断变更下,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眼科要建立健全责任范围,严格执行药品制度、风险管理制度与特殊药品管理制度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做好明确奖惩。除此之外,医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建立个人差错记录等的同时建立差错记录,并严禁工作时间串岗等。严格执行审查制定。
影响护理安全因素:
3.1患者因素
第一,受患者自身生理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呼吸抑制情况。部分患者感觉不灵敏因此容易出现安全危及情况。第二,病情。对于老年患者一般情况下伴有慢性病症,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如果出现不良症状直接影响手术进程。第三,心理因素。多数老年患者在白内障下进行,由于多数患者对手术室环境不清楚因此存在紧张、焦虑情绪,多数高龄患者容易出现血压升高情况,引发病症[7]。
3.2管理因素
目前来说护理人员的态度直接影响手术安全,在进入手术室之前要备齐相关药物,并确保功能安好,因此要对患者进行查明,避免出现疏忽。眼科手术室仪器设备多因此将会导致手术进程收到影响。如果手术设备以及电极板未能正确处置,直接造成皮肤灼伤。如果显微镜固定不当,还会造成撞伤等情况。因此还应对手术床进行恰当调节,确保灵活操作。
3.3环境因素
对于老年眼科患者来说,在采用白内障的同时将会导致患者的情绪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护理安全对策:
第一,健全各项制度。通过进行严查七对,在此同时应保证手术安全,对于手术室护士应对患者的姓名、年龄、疾病类型等做好严格查对,在此同时做好标注,便于进行查对。第二,在术前通过由护士进行患者姓名、手术方式等的核对,从而做好相关管理。在转变服务观念的同时,进行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强化,并做好服务规范。在对患者进行相关评判的同时,避免意识不佳。第三,预见性护理主要是针对护理人员对于疾病的依赖程度,从而做出的其护理,能够针对不良问题进行有序解决,以此来提升疾病治愈率。循证护理主要以临床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并通过积极的表现,采用正确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践。预见性护理主要是以心理护理为基础,在此同时提升手术质量。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健康与疾病逐渐重视。通过将两种护理应用于实践之中,在目前来说相关研究较少。第四,重视安全教育作用。在将规定教育内容告知同时,不应离开医院同时在配合相关护理措施、介绍地理环境、消除陌生恐惧心理,并取得信任。在完善相关设施的同时,考虑眼科患者的特点,并以方便患者为主。在做好照明设施的同时,打开壁灯,并做好地面清理,避免滑倒。护理干预主要是针对护理人员对于疾病的依赖程度,从而做出的其护理,能够针对不良问题进行有序解决,以此来提升疾病治愈率。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主要将缺陷进行消灭在源头的管理方法。由于手术室全身麻醉创伤较大和其他手术相比干扰性较大,术后躁动、发病率较高,由于术后躁动期一般为无意识乱动容易增加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临床研究表明,术后通过对白内障认知其和躁动概率具有一定关联,在躁动增加的情况下将会使患者出现风险。为减少患者的焦虑痛感除此之外还可以减少麻醉期躁动,在不良反应降低的同时提升整体有效率。